-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外肌微循环及活动性分期中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技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临床活动性分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TAO患者56例,其中活动期组(37例,74只眼),非活动期组(19例,38只眼).计算并比较两组间眼外肌的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AUC)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最大斜率值(maximum enhancement slope,Slopemax)]以及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反流速率常数(the rate constant,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fractional volume of the extravascular-extracellular space,Ve)]的最小值、平均值和最大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TAO活动性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著差异参数及其联合模型在TAO分期中的效能.结果 活动期组眼外肌的TTP均值、AUC最大值、AUC均值、Ve最大值和Ve均值均高于非活动期组(P<0.05).AUC最大值和Ve均值是TAO活动性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AUC最大值,P=0.030;Ve均值,P=0.014).采用AUC最大值和Ve均值预测活动期TAO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和0.673.联合AUC最大值和Ve均值可进一步提高对TAO活动性分期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0.731).结论 眼外肌DCE-MRI半定量和定量参数均可辅助TAO活动性分期.联合AUC最大值和Ve均值可以有效评估TAO活动性分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背景:环磷酰胺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还尚不清楚。该研究评估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的基础上接受4剂环磷酰胺脉冲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法国31家医院的35个科室进行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通过网络系统随机将急性加重的IPF和疑似急性加重的IPF患者(≥18岁)按1∶1分配到接受静脉冲击治疗组或安慰剂对照组。治疗组在环磷酰胺(600 mg/m 2)给药时和给药4 h后给予美司钠(200 mg/m 2)预防出血性膀胱炎,对照组在第0、15、30和60天给予安慰剂治疗。随机分配时根据IPF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并以4或6例患者的可变区组大小进行区组间平衡。本研究除外了接受机械通气、有活动性感染、癌症活动期以及在肺移植等候名单上登记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者、患者和项目资助者均不知道患者的治疗分组。研究的主要终点是3个月的全因病死率,通过χ2检验根据意向治疗原则进行分析。 结果:2016年1月22日至2018年7月19日纳入183例患者进行入组前评估,120例入组。119例[62例(52%)为重症IPF]接受了至少1剂环磷酰胺(60例)或安慰剂(59例)纳入意向分析。治疗组3个月全因病死率为45%(27/60),安慰剂组为31%(18/59),差异为14.5%(95% CI:-3.1,31.6; P=0.10)。经IPF严重程度调整后结果相似( OR=1.89,95% CI:0.89,4.04)。患者3个月时的死亡风险与治疗无关,重症IPF患者高于非重症IPF患者[ OR=2.62(1.12,6.12)],使用抗纤维化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较低[ OR0.33(0.13,0.82)]。两组患者在6个月时的不良反应相似[环磷酰胺组25例(42%)vs安慰剂组30例(51%)],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包括感染)没有差异。主要的不良事件是感染,环磷酰胺组20例(33%)发生感染,安慰剂组21例(36%)发生感染。 结论:在IPF急性加重患者中,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环磷酰胺脉冲治疗增加了3个月时的病死率。这些发现提供了反对在此类患者中静脉使用环磷酰胺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身免疫疾病血清中4种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细胞因子在成人斯蒂尔病(AOSD)、大动脉炎(TA)等自身免疫疾病(AI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取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的834例AID患者常规项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8、IL-10检测数据,同时检测30名健康对照(HC)血清中细胞因子4项水平。同时将AOSD、T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白塞综合征(BS)疾病分为活动亚组和非活动亚组。另对SLE的两个重要的器官受累(肾脏、神经系统)进行亚组分析。统计分析使用GraphPad Prism 9和R 4.2.2软件。组间差异比较使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并使用Dunn法来校正多重检验可能带来的假阳性。 结果:比较IL-6在各组中的水平,除了BS组和抗磷脂综合征(APS)组,其余各个AID组和HC组相比,AID组血清IL-6水平均高于HC组[3.85(2.00,8.55)pg/ml],其中 ANCA相关血管炎(AAV)组[3.85(2.00,8.55)pg/ml],特发性炎性肌病(IIM)组[7.80(2.50,6.50)pg/ml],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组[3.65(2.08,12.83)pg/ml],类风湿关节炎(RA)组[5.50(2.20,16.10)pg/ml],SLE组[4.70(2.75,16.55)pg/ml],干燥综合征(SS)组[3.20(2.00,8.90)pg/ml],系统性硬化症(SSc)组[2.70(2.00,8.90)pg/ml],TA组[3.40(2.00,6.50)pg/ml],其他疾病组[4.40(2.00,11.10)pg/ml],尤其是AOSD组[15.20(2.10,39.20)pg/ml],校正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c<0.05)。同时,AOSD组和HC组相比,血清TNF-α[7.40(5.60,10.95)pg/ml]、IL-10[5.00(5.00,7.58)pg/ml]水平高于HC组[(7.15(5.93,8.00)pg/ml,5.00(5.00,5.00)pg/ml],校正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c<0.05)。活动期的AOSD、BS、SLE、TA患者血清中IL-6、IL-8水平较非疾病活动组呈现升高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另外,狼疮肾炎亚组较非狼疮肾炎亚组,血清中IL-8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神经精神狼疮亚组较非神经精神狼疮亚组血清中IL-6、IL-8、TNF-α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但是IL-1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5)。 结论:AID与细胞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当下临床常规实践中还是以血清IL-6水平变化最为经典和实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风湿科住院确诊SoJIA患儿75例,分析SoJIA合并IL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结果:75例SoJIA中合并ILD 12例(占16%),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平均发病年龄(7.9±2.6)岁。12例均有发热,伴关节炎10例,以大关节多见,按发生率高到低依次为膝、髋、肩关节;起病初无关节受累2例,随访过程中一直无关节症状出现。同时具备发热、皮疹、关节炎三联征9例(75%)。ILD相关的临床表现大多数为非特异性表现,其中咳嗽8例(75%),呼吸急促7例(58%),胸痛3例(25%),肺部查体闻及爆裂音4例(33%),肺动脉高压1例(8%)。实验室检查炎性指标均明显升高,其中CRP为(235±112)mg/L,ESR为(39±25)mm/1 h,血清铁蛋白(SF)为(1 312±384)ng/ml,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为(212±101)mg/L。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为网状/线状影12例,实变影7例,小叶间隔增厚5例,磨玻璃影4例,蜂窝状1例。ILD发生在SoJIA早期(病程≤6个月)的4例(占33%),出现在病程中晚期(>6个月)的8例(占67%),但均出现在SoJIA的活动期。12例全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剂量激素(>1 mg·kg -1·d -1)为11例,其中行甲泼尼龙针冲击治疗2例。均同时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需使用两联以上的5例(42%)。肺损害发生前曾使用过生物制剂的1例,其余11例之前未使用过生物制剂,在诊断SoJIA合并ILD后有4例应用托珠单抗。12例患儿中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7例,发生2次及以上MAS占25%。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10例,死亡2例,死因均为呼吸衰竭。 结论:SoJIA合并ILD起病隐匿,与原发疾病活动状态有关,HRCT对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治疗中病情容易反复,容易合并MAS,死亡率高,需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整合素α4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风险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整合素α4( ITGA4)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基因的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风险的关系,并分析 ITGA4和 ICAM-1基因变异对维得利珠单抗(VDZ)治疗UC患者14周临床应答的影响。 方法:2010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收集500例UC患者(UC组)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29名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将UC组患者分为轻度活动期264例和中重度活动期236例;远端结肠炎299例和广泛结肠炎201例;500例UC患者中,120例接受VDZ治疗,14周时78例获得临床应答,余42例无应答。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别纳入显性、隐性、等位基因模型分析UC组与健康对照组、轻度活动期与中重度活动期UC患者、远端结肠炎与广泛结肠炎UC患者、临床应答与无应答UC患者的 ITGA4 rs6740847、rs7562325和 ICAM-1 rs5498的基因多态性差异。 结果:显性模型分析显示,UC组 ITGA4 rs6740847的变异等位基因G和变异基因型AG+GG频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28.60%比33.18%、48.00%比56.15%), ITGA4 rs7562325的变异等位基因T和变异基因型CT+TT频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37.30%比31.57%、62.20%比5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04、6.83、7.49、6.06, P=0.025、0.009、0.006、0.014);中重度活动期UC患者 ITGA4 rs6740847的变异等位基因G和变异基因型AG+GG频率均低于轻度活动期UC患者(25.42%比31.44%、43.22%比52.27%), ITGA4 rs7562325的变异等位基因T和变异基因型CT+TT频率均高于轻度活动期UC患者(40.89%比34.09%、66.95%比5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42、4.09、4.93、4.29, P=0.036、0.043、0.026、0.038);广泛结肠炎患者 ITGA4 rs6740847的变异等位基因G和变异基因型AG+GG频率、 ITGA4 rs7562325的变异等位基因T频率、 ICAM-1 rs5498的变异等位基因G和变异基因型AG+GG频率均低于远端结肠炎患者(24.38%比31.44%、39.80%比53.51%、33.58%比39.80%、19.65%比26.09%、35.82%比45.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87、9.05、3.97、5.54、4.94, P=0.015、0.003、0.046、0.019、0.026);临床应答患者 ITGA4 rs6740847的变异等位基因G和变异基因型AG+GG频率均高于无应答患者(34.62%比21.43%、61.54%比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52、8.70, P=0.039、0.001)。隐性基因模型分析显示,UC组 ITGA4 rs7562325变异基因型TT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12.40%比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8, P=0.041);中重度活动期UC患者 ICAM-1 rs5498的变异等位基因G和变异基因型GG频率均高于轻度活动期UC患者(27.33%比20.08%、8.47%比2.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7.30、9.72, P=0.007、0.002);临床应答患者 ITGA4 rs7562325变异等位基因型T和变异基因型TT频率均低于无应答患者(32.05%比45.24%、10.26%比2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09、3.93, P=0.043、0.047)。 结论:ITGA4 rs6740847基因变异可能降低UC发病风险和疾病活动度,并可能提高UC患者对VDZ治疗的临床应答,而 ITGA4 rs7562325基因变异可能增加UC发病风险和疾病活动度,并可能降低UC患者对VDZ治疗的临床应答。 ICAM-1 rs5498基因变异可能加重UC疾病活动度。此外, ITGA4 rs6740847、rs7562325和 ICAM-1 rs5498基因变异都可能降低广泛结肠炎的发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蛋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蛋白(SAA/ALB)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晋城市人民医院初诊的SLE患者97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是否≥5将SLE患者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比较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活动性SLE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ALB、SAA/ALB对活动性SLE和重度活动性SLE的预测价值,通过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分析不同SAA/ALB组的预后差异。结果:97例SLE患者,其中处于活动期64例,稳定期33例,活动期SLE患者的SLE-DAI、谷丙转氨酶(AL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SAA水平及SAA/ALB≥0.52 mg/g占比、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均高于稳定期,ALB、白蛋白/球蛋白(A/G)、补体(C3)水平均低于稳定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LDH、SAA/ALB≥0.52 mg/g、A/G≥1.18、C3≥0.60 g/L均为活动性SLE的独立影响因素, OR分别为1.321、1.401、0.744、0.663(均 P<0.05)。SAA、SAA/ALB预测活动性SL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5、0.861,AUC SAA/ALB>AUC S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LB预测稳定期SLE的AUC为0.743。SAA、SAA/ALB预测重度活动性SLE的AUC分别为0.699、0.746,AUC SAA/ALB>AUC S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LB预测非重度活动性SLE的AUC为0.671。64例活动性SLE患者中,预后不良21例,SAA/ALB预测SLE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736,最佳截断值为0.78 mg/g。SAA/ALB高值组和低值组持续缓解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507, P<0.05)。 结论:SAA/ALB≥0.52 mg/g为活动性SLE的独立影响因素,SAA/ALB对活动性SLE、重度活动性SLE、不良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克罗恩病57例患者小肠黏膜中Piezo1表达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患者小肠黏膜上皮细胞Piezo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7例克罗恩病患者(克罗恩病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疾病部位和生物学行为的分类情况等,同期收集10名行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人群末端回肠(距回盲瓣20 cm处)的正常小肠黏膜上皮组织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Piezo1在克罗恩病患者不同的疾病部位、疾病生物学行为、疾病活动性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克罗恩病黏膜活体组织检查标本组织学评分系统和肠道纤维化评分分析CD患者肠道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情况。应用ImageJ软件对小肠黏膜上皮细胞Piezo1进行半定量分析,并分析Piezo1相对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和小肠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克罗恩病组中男37例(64.9%),女20例(35.1%);年龄为(39.1±14.2)岁,范围为18~71岁;患病时间为(26.5±24.1)个月;疾病部位为回肠型29例(50.9%),回结肠型26例(45.6%),结肠型2例(3.5%);疾病生物学行为为非穿透非狭窄型12例(21.1%),狭窄型31例(54.4%),穿透型14例(24.6%);疾病中度活动期47例(82.5%),重度活动期10例(17.5%);中度肠道炎症17例(29.8%),重度40例(70.2%);6例(10.5%)肠道纤维化评分为1分,28例(49.1%)为2分,18例(31.6%)为3分,5例(8.8%)为4分。克罗恩病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Piezo1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2.9±4.6比8.5±1.1),狭窄型和穿透型克罗恩病患者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Piezo1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非穿透非狭窄型克罗恩病患者(12.6±3.8、9.8±2.4比6.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00、-3.66、-3.32, P均<0.01)。重度肠道炎症克罗恩病患者小肠黏膜上皮细胞Piezo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中度肠道炎症克罗恩病患者(13.1±4.2比9.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5, P<0.05);肠道纤维化评分为4、3、2、1分患者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Piezo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7.6±5.2、12.6±1.7、9.1±2.1、5.8±1.1,4分患者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Piezo1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3、2和1分患者,3分患者均高于2和1分患者,2分患者高于1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98、-5.10、-3.84、4.60、6.55、2.56, P均<0.05);小肠黏膜上皮细胞Piezo1相对表达水平与肠道组织炎症严重程度和纤维化严重程度均有关,肠道炎症或纤维化越严重,小肠黏膜上皮细胞Piezo1相对表达水平越高。 结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Piezo1相对表达水平与克罗恩病生物学行为,肠道炎症、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均有关,推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达的Piezo1可能与克罗恩病的肠壁纤维化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临床关联,但是否在克罗恩病肠壁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及其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年龄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特征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总结不同年龄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T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确诊的41例TA患儿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以3岁为界将患儿分为大年龄组、小年龄组,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对冠状动脉受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生长发育受限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17例小年龄组患儿中男8例,女9例;24例大年龄组患儿中男6例,女18例。小年龄组广泛型最常见,共10例(58.8%);大年龄组以胸腹主动脉型最为常见,共13例(54.2%)。小年龄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共13例(76.5%);大年龄组为高血压,共19例(79.2%)。小年龄组患儿均有血红蛋白(Hb)降低,均有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100.0%);大年龄组白细胞升高6例(25.0%),ESR增快13例(54.2%),CRP升高11例(45.8%)。小年龄组受累最多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前降支、回旋支),共16例(94.1%);大年龄组受累最多为锁骨下动脉,共15例(62.5%)。小年龄组患儿均处于疾病活动期,其中8例单用生物制剂,3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5例为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联合治疗,1例先用糖皮质激素,因效果欠佳换用生物制剂治疗。大年龄组有18例活动期病例(75.0%),2例拒绝治疗;16例活动期病例和6例非活动期病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9例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3例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生物制剂。小年龄组有16例冠状动脉受累,大年龄组仅1例冠状动脉受累( P<0.01);小年龄组中9例存在生长发育受限,大年龄组均未出现生长受限( P<0.01);小年龄组血压均得到控制,大年龄组中16例血压控制不满意( P<0.01);小年龄组广泛型发生率高于大年龄组,且病情活动期发生率高于大年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不同年龄TA临床特点、治疗差异大。小年龄TA病情进展更急剧;血管受累更广泛,更易累及冠状动脉等中血管;更应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影响。大年龄TA部分可自行进入非活动期,受累以大血管为主,易遗留高血压后遗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T淋巴细胞和NK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及其在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就诊的320例慢性HBV感染者,将其分成免疫耐受期组(31例),免疫活动期组(184例),非活动期组(48例)和灰色区组(57例);同时纳入1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离每例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D3 +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 +和CD8 + T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及其亚群(NK-bright和NK-dim细胞)Tim-3表达频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计算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PRI)。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多组间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D3 + T淋巴细胞与NK细胞Tim-3表达比值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进展中的预测价值。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免疫耐受期、免疫活动期、非活动期、灰色区和健康对照组年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肝脏硬度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 H=12.40、169.70、210.70、25.17、24.21和86.50, P值均<0.05)。免疫耐受期、免疫活动期、非活动期和灰色区组APRI评分、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比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HBV-DNA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 H=89.45、118.00和14.81, χ2=148.20, P值均<0.05)。免疫耐受期、免疫活动期、非活动期、灰色区及健康对照组CD3 +、CD4 +和CD8 + T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NK-bright和NK-dim细胞Tim-3表达频率及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13.57、51.55、8.58、44.25、20.32、47.96和12.45、33.69、4.96、32.47、10.63、30.46, P值均<0.05)。慢性HBV感染者CD3 +、CD4 +和CD8 + T淋巴细胞Tim-3表达频率和MFI与ALT和AST水平均呈正相关( r=0.2134、0.4733、0.2090、0.4333、0.1771、0.4417、0.1780、0.3956、0.2618、0.4671、0.2614和0.4326, P值均<0.05);CD8 + T淋巴细胞Tim-3表达频率和MFI以及CD3 +和CD4 + T淋巴细胞Tim-3 MFI与TBil水平均呈正相关( r=0.1342、0.2635、0.2739和0.2526, P值均<0.05)。慢性HBV感染者NK及NK-dim细胞Tim-3表达频率和MFI与ALT、AST和TBil水平均呈负相关( r=-0.2671、-0.4093、-0.2451、-0.4099、-0.1807、-0.1823、-0.2733、-0.4224、-0.2576、-0.4206、-0.1798和-0.1946, P均<0.05); NK-bright细胞Tim-3 MFI与ALT、AST和TBil水平均呈负相关( r=-0.3775、-0.3562和-0.1633, P值均<0.05);CD3 +、CD4 +和CD8 + T淋巴细胞Tim-3表达频率和MFI与肝脏硬度值均呈正相关( r=0.1789、0.3896、0.1518、0.3521、0.2117和0.3579, P值均<0.05);CD4 +和CD8 + T淋巴细胞Tim-3表达频率和MFI以及CD3 + T淋巴细胞MFI与APRI评分均呈正相关( r=0.1487、0.2604、0.2296、0.4858和0.2853, P值均<0.05);NK和NK-dim细胞Tim-3表达频率和MFI以及NK-bright Tim-3 MFI与肝脏硬度值均呈负相关( r=-0.2686、-0.3975、-0.2852、-0.3991和-0.3531, P值均<0.05)。NK和NK-dim细胞Tim-3表达频率和MFI以及NK-bright细胞Tim-3 MFI与APRI评分均呈负相关( r=-0.3589、-0.4158、-0.3591、-0.4108和-0.3966, P值均<0.05)。CD3 + T淋巴细胞与NK细胞Tim-3表达比值预测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 CI:0.723~0.843, P<0.05)。当截断值=0.612,敏感度为61.9%,特异度为99.3%。 结论:慢性HBV感染者T淋巴细胞和NK细胞Tim-3表达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相关性表现为相反的特征性,Tim-3分子在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上表达比值对评估慢性HBV感染肝纤维化具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联合磁化传递成像和脂肪抑制T 2WI评估Graves眼病临床活动性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成像(MTI)和脂肪抑制T 2WI(FS-T 2WI)在评估Graves眼病(GO)临床活动性的价值。 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GO的患者64例,根据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分为活动期组(CAS≥3分,39例,78眼)和非活动期组(CAS<3分,25例,50眼),行冠状面MTI和FS-T 2WI检查。分别测量并计算每只眼的眼外肌磁化传递率(MTR)及眼外肌与同侧颞肌信号强度比(SIR)。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MRI定量参数的组间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MRI定量参数与CAS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TR、SIR及两者联合预测GO临床活动性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 结果: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眼外肌MTR分别为0.45±0.04和0.5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62, P<0.001);SIR分别为3.4±0.6和2.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20, P<0.001)。MTR与CAS呈负相关( r=-0.46, P<0.001),SIR与CAS呈正相关( r=0.63, P<0.001)。MTR、SIR及联合MTR和SIR评估GO活动性的AUC分别为0.840、0.845、0.905,联合MTR和SIR的效能优于单独使用MTR和S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61, P=0.009; Z=2.15, P=0.032)。 结论:MTI和FS-T 2WI的定量参数MTR和SIR均可用于评估GO临床活动性,两者联合可提高评估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