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市土壤Cd和Pb的污染状况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淄博市土壤Cd、Pb的污染状况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于2022年6-8月,在淄博市临淄区、沂源县、张店区采集土壤和蔬菜样品进行Cd、Pb含量的检测.使用内梅罗污染指数(PN)和土壤-农作物综合质量影响指数(IICQ)对土壤Cd、Pb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USEPA推荐的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对土壤Cd、Pb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淄博市土壤中 Cd、Pb 含量均值分别为(0.14±0.08)、(26.34±14.23)mg/kg,范围分别为 0.02~0.49、0.56~95.55 mg/kg.各区县土壤Cd和Pb平均含量均依次为张店区>沂源县>临淄区.淄博市土壤Cd的PN值为1.21.张店区土壤Cd的PN值为1.24.淄博市IICQ值为3.72,临淄区土 IICQ值为1.50,沂源县IICQ值为2.52,张店区IICQ值为7.15.土壤中Cd、Pb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皆未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Cd、Pb对儿童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经口摄入是造成健康暴露风险的主要途径.结论 淄博市土壤质量为中度污染并且土壤Cd为轻度污染.淄博市土壤中的Cd、Pb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水砷调查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水砷状况,评估其健康风险,为乌鲁木齐市改水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 - 2020年,连续3年在乌鲁木齐市7个区、1个县的监测点,采集水样687份,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进行水砷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对水砷进行评价。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水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687份水样,均为集中式供水,枯水期( n = 342)和丰水期( n = 345)、地表水( n = 414)和地下水( n = 273)的水砷合格率均为100.0%。枯水期,砷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致癌风险为8.24 × 10 -6/a;丰水期,砷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致癌风险为3.30 × 10 -6/a。 结论:乌鲁木齐市改水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果,饮用水水砷状况良好,砷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健康风险较小。今后应继续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推动改水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饮用水卫生状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饮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WT1基因在白血病发病及化疗耐药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肾母细胞瘤( WT) 1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1p13,其编码的WT1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与激活癌基因转录的双重功能,是一个双向转录因子。 WT1基因在各类实体瘤和白血病,尤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高表达。 WT1基因高表达是影响AM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通常提示患者难治或者复发风险高。 WT1基因表达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是, WT1基因表达在白血病中的致癌性尚存在争议。一方面, WT1基因表达是致癌因素, WT1基因高表达导致白血病细胞易对化疗耐药,预示患者难治及易耐药、复发;另一方面, WT1基因可能仅在白血病细胞克隆增殖中阶段性表达,而非致癌因素。 WT1基因表达在白血病发病、进展及耐药机制中作用的研究,对于探索白血病的新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笔者拟就目前 WT1基因表达在白血病发病、进展及化疗耐药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及争议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石家庄市大气PM 2.5中重金属和类金属的污染特征、来源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20年石家庄城区PM 2.5的质量浓度为(80.30±71.43)μg/m 3;各金属、类金属间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b与Cd、Pb、Ni、Se,Cd与Pb、Ni、Se,Pb与Ni、Se,Ni与Se,Se与Tl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5。PM 2.5的金属、类金属主要来源有交通排放、燃料燃烧、金属冶炼和扬尘。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Pb、Hg 和Mn对各人群产生的 HQ值均小于1,非致癌风险较低;Ni和Cd对各人群产生的致癌风险 R值均小于1×10 -6,属于人群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As和Cr对不同人群产生的致癌风险 R值在1×10 -6~1×10 -4之间,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且对成年男性产生的风险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女性肺癌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虽然肺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具有性别差异,但对于女性肺癌(LCW)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尚未清楚。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烟草的致癌作用,其中较为明确的潜在机制是雌激素与烟草化合物中的多环芳烃(PAH)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癌基因突变,诱导代谢酶的表达,导致活性氧和DNA加合物的形成增强,从而导致肺癌发生增加。而在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中,除去烟草暴露这一因素,雌激素是通过其受体ERα和ERβ发挥增殖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ERβ,通过基因组和非基因组信号传导影响肺癌变。ERβ的不同亚型可以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肿瘤抑制因子作用,对于该受体的研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在非吸烟的女性肺癌中,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致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突变以及食用油烟的过度暴露,都会增加女性肺癌的风险。在本篇综述中,我们介绍了暴露于烟草中的女性肺癌发病率增高的发病机理,以及在非吸烟女性肺癌中发病的可能病因并阐述其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西安市已改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中元素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西安市已改水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饮水中元素种类及分布特征,了解氟化物与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评估潜在高风险元素的健康风险。方法:2017年5-6月,在西安市按照东北、西南、正东方位各选择1个已改水地氟病病区(高陵区、鄠邑区、临潼区)作为调查病区,每个病区选择16个地氟病病区村,每个病区村采集2份水样,检测氟化物和铬、锰、铁、铜、锌、砷、硒、钼、镉、锑、钡、铅12种元素含量;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卫生学评价,并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潜在高风险元素砷、钼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西安市3个已改水地氟病病区饮水中主要含钡、铁、钼、砷、锌、锰、铬7种元素,而铜、硒含量较低,镉、锑、铅含量极低。高陵区、临潼区饮水氟化物含量较高,氟-砷-钼元素含量两两呈正相关(均 P < 0.05);临潼区水样钼元素含量超标率为9.38%(3/32);鄠邑区饮水氟化物含量较低,砷-钼元素含量呈正相关( r = 0.84, P < 0.001),且砷元素含量超标率为25.00%(8/32)。西安市已改水地氟病病区饮水途径主要健康风险是砷暴露健康风险,且儿童高于成人,鄠邑区>临潼区>高陵区,其中高陵区在可接受水平[致癌风险评估值(CR)< 10 -4,危害商(HQ)< 1],而鄠邑区、临潼区(除成人的砷暴露HQ)则有较高的风险(CR > 10 -4,HQ > 1)。临潼区有1个地氟病病区村的儿童钼元素非致癌风险较高(HQ > 1)。 结论:西安市已改水地氟病病区饮水中主要含7种元素,特别是砷、钼需定期监测,部分病区水砷含量健康风险较高,需加强监测、管理和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改水降氟工作需积极监测改水过程中可能引入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预防次生健康问题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氟化物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健康风险,为改水降氟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监测结果收集自"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氟中毒病区成人经口摄入饮水途径暴露的氟化物水平进行评价,并计算健康风险值。结果:共采集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农村饮用水水样4 342份,水质氟化物整体达标率为95.39%(4 142/4 342),氟化物含量中位数为0.470 mg/L;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健康风险值为0.368,非致癌风险较低。共检出氟化物超标水样200份,氟化物含量中位数为1.450 mg/L,超标水样的健康风险值为1.135,非致癌风险较高。不同区域、水源和处理方式间比较,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 = - 7.73、- 7.60、34.40, P均< 0.05)。 结论: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氟化物经口摄入饮水途径对人体产生的非致癌风险较低,氟化物超标水样的非致癌风险较高,今后还需持续推进以改水降氟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分子特征对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分子分型及关键致癌基因突变对子宫内膜癌(EC)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高效孕激素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并进行分子分型及关键致癌基因检测的171例EC和AE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开始孕激素治疗前及治疗后约每3个月进行1次宫腔镜病灶切除及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用于评估疗效;进一步对影响EC和AEH患者治疗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71例EC和AEH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2岁;EC 86例,AEH 85例;分子分型:无特殊分子改变(NSMP)型157例(91.8%),错配修复缺陷(MMR-d)型9例(5.3%),POLE突变型3例(1.8%),p53异常型2例(1.2%)。NSMP型与MMR-d型患者治疗40周累积完全缓解(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1.6%、60.0%; P=0.593);但与NSMP型患者相比,MMR-d型患者CR后的1年累积复发率显著升高(分别为14.4%、50.0%; P=0.015)。多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存在PTEN基因多个位点突变( HR=0.413,95% CI为0.259~0.658; P<0.001)、PIK3CA基因突变( HR=0.499,95% CI为0.310~0.804; P=0.004)均为影响40周累积C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难治性( HR=3.825,95% CI为1.570~9.317; P=0.003)和MMR-d型( HR=9.014,95% CI为1.734~46.873; P=0.009)均为影响EC和AEH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在采用高效孕激素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EC和AEH患者中,分子分型为NSMP型与MMR-d型患者的40周累积CR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可能与患者均接受宫腔镜评估有关;但MMR-d型患者CR后的复发风险更高。PTEN或PIK3CA基因突变可能与子宫内膜病变组织更低的孕激素反应有关。分子特征有助于预测EC和AEH患者孕激素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标准限值的制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具有明确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证实其具有致癌毒性和非致癌毒性,已有多个国家和国际相关组织关注室内空气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基于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健康风险评估最新研究结果,我国新颁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新增指标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指标要求分别为 8 h浓度均值6、120 μg/m 3。本文对室内空气中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标准限值制定相关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包括室内空气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来源、暴露状况、健康影响和标准限值的确定等,并对标准实施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种接触评估方法在电镀企业三氯乙烯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接触评估方法在电镀企业三氯乙烯(TCE)作业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18年11月,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仍在使用TCE作为清洗剂且使用量相对较大的6家电镀加工企业的6个接触TCE的作业岗位进行现场调查及检测。采用定性、半定量(包括接触比值法、接触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和定量评估法(包括非致癌和致癌风险评估法)对作业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不同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定性评估法结果均为4级(高风险);接触比值法显示风险等级均为5级(极高风险);接触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显示,两者风险等级均为3级(中等风险)和4级(高风险),分别占66.7%和33.3%;非致癌风险评估结果中TCE作业岗位均为"不可接受";致癌风险评估结果中致癌的吸入超额风险为"不可接受"和"可接受"的各占50%;6家企业中,采用6种风险评估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的3家,"部分一致"的1家,"不一致"的2家。结论:综合指数法和致癌风险评估法在TCE作业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较为适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