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宁疗护患者尊严保护的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综述安宁疗护患者在尊严保护方面的干预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应用参考借鉴.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文献,从安宁疗护患者的尊严水平、影响因素、干预进展及干预效果进行综述.结果 接受安宁疗护患者尊严感较低.尊严保护的干预对象现已扩大到除绝症以外的人群,由面对面半结构访谈扩展到线上干预,主要为对话-资料整理-和家人分享-行动.尊严疗法运用范围最广,家庭尊严干预更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提高尊严,改善精神健康,促进家庭关系,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尊严保护作为针对接受安宁疗护患者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后续有待根据不同人群及病种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期为安宁疗护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0~5岁儿童食物过敏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描述我国0~5岁儿童食物过敏流行情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275个监测点开展营养健康监测。最终纳入70 107名0~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食物过敏等相关信息。对数据经过复杂加权后计算食物过敏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物过敏患病率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0~5岁儿童食物过敏自报患病率为4.81%,其中,0~5月龄、6~23月龄婴幼儿以及2~5岁学龄前儿童的食物过敏自报患病率分别为0.81%、4.68%和5.26%。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6月龄至5岁、城市、西南地区、头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母亲的儿童食物过敏自报患病率较高。常见的过敏食物为虾类、禽蛋类、蟹贝类、水果、奶类和鱼类,食物过敏自报患病率分别为1.55%、1.25%、0.99%、0.97%、0.87%和0.86%。过敏儿童中对单一食物过敏的比例为69.85%。结论:我国0~5岁儿童的食物过敏自报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常见的过敏食物为虾类、蟹贝类、鱼类、禽蛋类、奶类和水果等,大部分食物过敏儿童属于单一食物过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居民膳食构成对氟骨症患病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居民膳食构成与氟骨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氟骨症患者(病例组)与未患病居民(对照组)的膳食构成差别。2019年8月,以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为调查现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年龄≥18岁当地居民,并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及各类食物进食频次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食物进食频次与氟骨症的关系。利用便携式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拍摄前臂和小腿X线片,结合临床体征,根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T 192-2008)进行氟骨症判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061例研究对象,病例组376例、对照组685例。病例组患者年龄构成(≤60、> 60岁:162、214例)与对照组(≤60、> 60岁:423、26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34.52, P < 0.001),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1.37, P = 0.251)。病例组患者食用肉类、蛋类频次> 1次/周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χ 2 = 8.06、5.46,均 P < 0.05),食用奶类频次> 1次/周的比例高于对照组(χ 2 = 4.01, P = 0.046),食用海鲜类频次≥1次/周的比例低于对照组(χ 2 = 4.16, P = 0.04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尿氟后,食用肉类、蛋类或奶类频次> 1次/周以及食用海鲜类频次≥1次/周均与氟骨症患病风险无关(均 P > 0.05);但在≤60岁群体中,食用蛋类频次> 1次/周与氟骨症患病风险相关[比值比( OR) = 0.59,95%置信区间( CI):0.39,0.88]。 结论:肉类、蛋类、奶类和海鲜类食物进食频次在氟骨症患者和对照人群之间存在差异;在≤60岁群体中,食用蛋类频次> 1次/周可能会降低氟骨症患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激光美容门诊文身状况单中心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激光美容门诊寻求去除文身人群的相关状况。方法:对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激光美容门诊的寻求去除文身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身受访者的基本信息、文身相关情况、受访者对文身的认知、文身去除需求4大类共30个问题。对问卷作答情况进行统计,并按文身受访者的性别、就诊年龄、文身时受教育程度进行差异性分析。对问卷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行各资料构成比的差异性分析时采用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或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2份。文身受访者中男81例,女61例,就诊年龄为(21.8±4.9)岁(13~41岁)。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文身时为未成年人(<18岁)占52.8%(75/142),97.2%(138/142)受访者文身时年龄<24岁;67.6%(96/142)受访者后悔文身行为;受访者本人要求去除文身占73.2%(104/142);为谋求个人发展(参军、工作、求学)而去除文身的受访者占68.3%(97/142);了解文身危害的受访者仅占23.2%(33/142);文身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受访者占21.8%(31/142);文身时隐瞒家人者占82.4%(117/142);家人认可文身行为仅占25.4%(36/142)。差异性分析显示,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对文身危害的了解程度未见关联( P>0.05);受访者去除文身的原因与就诊年龄和性别有关联( P<0.01);文身面积与受访者性别有关联( P<0.01),女性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小面积文身;受访者文身年龄与文身时的学历水平有关联( P<0.01),文身年龄<18岁的比例在文身时初中学历的受访者中最高[76.2%(32/42)],随着文身时学历的增高,这一比例下降趋势明显。 结论:激光美容门诊寻求去除文身的受访者以青少年群体为主,文身时约半数为未成年人,大多数受访者对文身危害不了解。受访者文身年龄与文身时的教育背景有一定关联。受访者去除文身的原因依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受访者教育背景与其对文身危害的了解程度无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 490名社区居民对胃癌风险因素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社区居民对胃癌风险因素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0月16日至11月17日,采用方便抽样法在石家庄市新华区和裕华区抽取年龄>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了解其对胃癌风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对1 490名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胃癌风险因素的知晓率进行频数和百分比的描述,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胃癌风险因素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男性占35.0%(522名),女性占65.0%(968名)。胃癌风险因素知识得分为5.0(1.0,11.0)分,57.0%(849/1 490)的居民胃癌风险因素知识得分处于低水平。居民知晓率较高的风险因素包括不规律饮食(47.4%,706/1 490),经常吃腌制食物(45.2%,674/1 490),经常吃烟熏食物(45.0%,671/1 490);居民知晓率较低的风险因素包括缺乏运动(14.8%,221/1 490),男性(17.3%,258/1 490),老年(19.5%,291/1 490);居民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风险因素的知晓率仅为26.8%(400/1 4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 Z=39.34)、婚姻状况( Z=53.31)、月收入(Z=11.82)、家人或朋友是否患有胃部疾病( H=-2.98)和胃癌家族史( H=-2.34)的居民对胃癌风险因素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居民,初中、高中或中专、大学学历的居民胃癌风险因素认知得分较高( β=0.27, P<0.001; β=0.23, P<0.001; β=0.16, P<0.001);相比于未婚居民,已婚、离异或丧偶的居民胃癌风险因素认知得分较高( β=0.16, P<0.001; β=0.05, P=0.039; β=0.06, P=0.027);相比于月收入<3 000元的居民,月收入5 000~10 000元的居民胃癌风险因素认知得分较高( β=0.07, P=0.020);相比于没有胃癌家族史的居民,有胃癌家族史的居民胃癌风险因素认知得分较高( β=0.06 ,P=0.029)。 结论:石家庄市>18岁社区居民的胃癌风险因素认知严重不足;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胃癌风险因素的认知,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变居民不良生活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终末期肺癌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和态度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的方式调查终末期肺癌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终末期肺癌患者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深入访谈,以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及组织,提炼并对主题进行解释。结果:终末期肺癌患者对ACP的认知提炼出2个主题:缺乏ACP相关知识、ACP的确定时间存在较大分歧;终末期肺癌患者对ACP的感受提炼出3个主题:ACP的认可度较高、设定ACP会增加消极的情绪、质疑ACP的作用。结论:终末期肺癌患者对ACP的认可度较高,但仍存在较多误解。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建设,消除其心理顾虑,帮助其实现对未来临终治疗、护理需求的预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杭州市城区便秘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杭州市城区便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了解近年该地区便秘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期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杭州市区望江、四季青、浦沿、长河、紫阳、萧山城厢、转塘和半山8个街道的43个社区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由社区医生面对面填写书面调查问卷。以Bristol粪便分型结合罗马Ⅳ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调查居民便秘的患病率,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便秘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计有10 479名居民接受调查,男性5 551例(53.0%),女性4 928例(47.0%)。总体便秘患病率为10.6%(1 107/10 479),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1.0%(613/5 551)和10.0%(494/4 9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体质指数(BMI)人群便秘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最高为15.4%(264/1 717)。不同职业、婚姻状态和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便秘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既往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群、有长期服药史的人群以及父母或子女有便秘史者,其便秘患病率均高于无此类情况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将可干预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食水果少(OR=1.284,95%CI:1.061~1.553, P=0.010)、饮食口味喜辛辣偏咸(OR=1.234,95%CI:1.039~1.466, P=0.016)、睡眠时间过长(OR=1.644,95%CI:1.260~2.144, P<0.001)、睡眠无规律(OR=1.370,95%CI:1.127~1.665, P=0.002)及几乎不运动(OR=1.388,95%CI:1.168~1.649, P<0.001)均为发生便秘的危险因素;而饮食混合搭配(OR=0.709,95%CI:0.608~0.826, P<0.001)和肉食为主(OR=0.604,95%CI:0.495~0.736, P<0.001)、饮酒量适中(OR=0.659,95%CI:0.534~0.812, P<0.001)或少及不饮酒(OR=0.523,95%CI:0.428~0.638, P<0.001)、不吸烟(OR=0.819,95%CI:0.674~0.995, P<0.001)为便秘的保护性因素。未发现主食偏好与便秘的患病风险存在关联(精粮:OR=1.147,95%CI:0.944~1.393, P=0.167;无特殊偏好:OR=0.935,95%CI:0.783~1.117, P=0.459)。被调查者对便秘自我主观评价与客观标准符合率,阴性高于阳性(95.8%比38.0%)。 结论:便秘在杭州市城区人群中患病率偏高。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可明显降低便秘的发病率。应加强便秘的预防宣教工作,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苏州市社区建成环境与居民体力活动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体力活动水平,探索社区建成环境与居民体力活动的关联。方法:2017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25~64岁常住人群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长卷(IPAQ-L)评估居民体力活动水平,采用居民环境步行量表简表(NEWS-A)评价社区建成环境主观感知。结果:苏州市居民过去1周总体力活动水平 M=3 610.42 MET-min/w,以工作相关体力活动水平为主,交通、家务及休闲相关体力活动水平较低。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后,公共服务可及性与社区居民的总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 OR=0.522,95% CI:0.329~0.830),场所设施多样性与工作相关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 OR=0.701,95% CI:0.492~0.999),步行和自行车道设施与工作相关体力活动水平呈正相关( OR=1.603,95% CI:1.004~2.559);交通安全与交通相关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 OR=0.642,95% CI:0.416~0.990);住宅密度与休闲相关体力活动水平呈正相关( OR=1.001,95% CI:1.000~1.002);此外,社区美观与舒适的主观感知程度越高,工作、交通、家务及总体力活动水平越高( OR=1.889,95% CI:1.176~3.033; OR=1.671,95% CI:1.120~2.495; OR=1.775,95% CI:1.143~2.756; OR=1.593,95% CI:1.079~2.350)。 结论:完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设施、提高社区的美观和舒适程度对于增加居民体力活动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SONG-HD量表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疲劳程度的应用价值及影响疲劳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使用肾脏病血液透析标准化结局(standardized outcomes in nephrology-hemodialysis,SONG-HD)量表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疲劳程度的应用价值及影响疲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4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规律MHD患者201例,通过使用SONG-HD疲劳测量工具评估疲劳程度。参与者均以面对面访谈问卷进行疲劳评估,分析各种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201例MHD患者中,疲劳发生率为73.1%(147/201)。疲劳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分别为0.91(0.30,3.63)mg/L、216.00(141.00,347.00)ng/L,均显著高于非疲劳组的0.40(0.30,2.01)mg/L、153.00(96.73,308.50)ng/L( Z=2.12、2.17,均 P < 0.05),而疲劳组透析前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1.03±2.65)mmol/L、(36.76±3.20)g/L,均低于非疲劳组的(22.68±3.01)mmol/L、(38.61±2.85)g/L( t=3.77、3.73,均 P <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透析前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白蛋白及PTH与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疲乏相关( Wald值分别为4.32、12.39、12.23、4.66,均 P < 0.05),同时,在调整混杂因素的多变量模型中,血液透析患者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较低的透析前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白蛋白( Wald值分别为12.41、11.67,均 P < 0.05)。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劳发生率较高。SONG-HD量表评估MHD患者疲劳程度使用方便。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疲劳和较低的透析前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白蛋白之间存在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5-2018年央补项目戒烟门诊患者首诊后1个月随访时戒烟率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中央补助地方戒烟门诊项目实施效果,探索影响吸烟者戒烟成功的因素,以指导戒烟服务的提供和戒烟门诊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人群现场干预研究,由经过项目培训的医务人员,对吸烟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完成调查问卷,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已配备戒烟药物的医院,为患者开具相应药物。首诊1个月后开展随访干预,获得1个月随访7 d时点戒烟率。结果:1个月随访7 d时点戒烟率为34.1 %。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60岁患病人群戒烟可能性最大;自身患病、首诊非每天吸烟、准备在30 d内戒烟、使用酒石酸伐尼克兰和盐酸安非他酮的患者,戒烟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未就业者相对于就业者更不利于戒烟;每日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晨起后第一支烟越急迫的患者,戒烟的可能性越小;是否有戒烟史对戒烟可能性没有影响。 结论:从1个月随访时7 d时点戒烟率看,央补戒烟门诊项目戒烟干预有效。应加大对吸烟者的宣传,戒烟越早越有效。使用酒石酸伐尼克兰和盐酸安非他酮等药物能增加戒烟的可能性,应加强戒烟门诊有效药物的配备率。戒烟门诊医务人员帮助患者在戒烟过程中克服戒断症状很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