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第16期)——左肾肉瘤样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报道一例因血尿确诊肾肉瘤样癌的病例。患者因"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1月余"在茂名市人民医院就诊。泌尿系CTU提示左肾团块状占位,肿瘤与感染性病变待鉴别;左肾上腺局部增粗,未除外增生。CTA图像示病灶乏血供,由左侧肾动脉分支供血。经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专家建议行肾穿刺活检术明确肿物性质。穿刺结果回报提示穿刺组织内见异形梭形细胞伴坏死,符合恶性肿瘤,倾向肉瘤样改变。综合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专家的意见,成功为患者行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左肾根治性切除+左肾上腺切除术。术后随访患者恢复良好,复查肾功能正常,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因此针对肾肉瘤样癌等术前不能明确诊断的肾占位病变,可以考虑穿刺活检以获得明确的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肾肉瘤样癌侵袭性强,建议行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必须进行严密随访。Ⅱ期以上的肿瘤患者可考虑联合靶向、免疫治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合并远处转移胰腺癌系统性治疗的梳理和展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胰腺癌目前总体疗效欠佳,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性治疗是合并远处转移性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自吉西他滨、氟尿嘧啶在胰腺癌中奠定基石药物地位后,白蛋白紫杉醇、脂质体伊立替康等新剂型药物的应用提升了胰腺癌的治疗疗效。AG、FOLFIRINOX方案是目前转移性胰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作为FOLFIRINOX方案的优化版,NALIRIFOX方案的高质量证据得到认可,已写入最新发布的NCCN指南的一线方案。靶向治疗方面,PARP抑制剂的确切疗效为BRCA1/2突变胰腺癌患者的维持治疗提供了更优策略,KRAS G12C抑制剂的成功问世为相应突变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及KRAS其他突变位点的药物研发带来了曙光和信心。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研究的重要突破方向,具体方式包括将免疫冷肿瘤变成免疫热肿瘤,扩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适用人群;另一方面则是寻找新兴的免疫疗法,如CAR-T疗法、TCR-T疗法、mRNA疫苗等。诸多的深入探索和创新疗法为晚期胰腺癌患者带来了生存希望,临床医师应和基础医学专家、药物研发科学家密切协作,加速新药或新疗法在胰腺癌这一难治性肿瘤中的开发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膀胱癌治疗难点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膀胱癌在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统计谱中位列第12位,其发病率高,患者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且易转移和复发.近年来,临床在不能接受顺铂化疗或化疗耐药的中晚期膀胱癌患者中逐渐推行免疫治疗,主要是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主导.虽然以PD-1/PD-L1为代表的ICIs在免疫治疗上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由于免疫逃逸事件的增加,仅有约30%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针对膀胱癌免疫逃逸患者的治疗方案.近来,肿瘤微环境(TME)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TME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免疫抑制细胞倍受重视.TME中拥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有5种,分别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调节性T细胞(Tregs)、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肿瘤相关中心粒细胞(MDSCs)、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它们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详细阐述了 TME中TAMs的组成及功能,并对膀胱癌TAMs的促瘤机制和靶向膀胱癌TAMs治疗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和Krüppel样因子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Krüppel样因子4(KLF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临床生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9年9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磐安分院和金华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归档病历中资料完整的94例NSCLC组织标本,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或靶向免疫治疗,同时另取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非肿瘤组织石蜡标本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4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XIAP和Cdc42表达水平。各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XIAP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75.53%比14.89%, t=69.76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IAP表达水平与NSCLC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t=7.686、4.171, P<0.05);KLF4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低于对应癌旁组织(30.85%比84.04%, t=54.39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LF4表达水平与NSCLC的TNM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t=6.224、7.523、7.650, P<0.05)。 结论:联合检测XIAP和KLF4有助于判断NSCLC临床生物学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复发难治T细胞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可能成为复发难治T细胞恶性肿瘤最有前景的免疫治疗手段之一,但靶向T细胞肿瘤的CAR-T尚面临巨大挑战:①无特异性靶抗原:理想状态下,靶抗原应仅表达于肿瘤细胞上,而在正常T细胞上不表达,对于T细胞恶性肿瘤来说,大多数靶抗原在正常T细胞和肿瘤T细胞均表达;②难以区分正常T细胞和肿瘤T细胞:CAR-T细胞疗法需要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正常T细胞,否则很可能导致产品污染或肿瘤细胞的CAR修饰 [1];③CAR-T细胞自相残杀:靶抗原在CAR-T细胞上的表达会导致CAR-T细胞自相残杀,而靶向正常T细胞表达的抗原会引起T细胞免疫缺陷,进而导致严重的机会性感染 [2]。本文对CAR-T细胞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肾癌新型免疫治疗耐药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新型免疫治疗在中晚期及转移性肾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肾癌患者带来了明显的生存获益。但并非所有的肾癌患者都能获益于ICI的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对ICI有着原发性或者获得性耐药。耐药机制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缺失、抗原加工和提呈作用受损、其他替代免疫检查点的上调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就肾癌新型免疫治疗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解决肾癌免疫治疗耐药的难题提供参考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靶向及免疫药物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同步放化疗是指同时接受放射及化疗药物治疗,用小剂量化疗增加放射治疗的效果,以减少肿瘤复发与转移,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同步化疗增加放疗敏感性的主要依据为同步化疗阻止肿瘤细胞的修复;化疗和放疗作用于肿瘤细胞的不同周期,起到协同杀伤作用。但即使经过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患者,5年生存率也仅为60%,仍不十分理想。为了提高LACC患者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研究者们进行了一系列药物探索性研究,包括联合靶向药物、免疫药物,以及新辅助治疗等。虽然靶向或免疫药物是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仍缺少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尚需开展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Ⅲ期临床研究,提高循证医学等级。本共识总结了已发表的若干关键循证医学证据,尤其是靶向及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合并胆管癌栓临床少见,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可行临床诊断,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笔者报道1例HCC合并胆管癌栓术后复发病人采用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的临床经验,其研究结果显示:肝内病灶缩小,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肺腺鳞癌的内科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肺腺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中一种少见的病理类型。肺腺鳞癌恶性程度高,临床预后差。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内科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含铂为基础的化学治疗仍是内科治疗的基石。推荐对于晚期肺腺鳞癌患者常规行驱动基因检测,对于有敏感驱动基因的患者,靶向治疗在部分患者中有确切疗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标记物的研究提示肺腺鳞癌患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但目前尚缺乏临床实践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阿尔茨海默病靶向Aβ疾病修饰治疗:曙光初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仍较为局限、治疗药物研发滞后。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瀑布假说仍然是目前 AD 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也是AD疾病修饰药物研发的重要理论基础。近年来,靶向Aβ的免疫治疗药物相继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或突破性疗法认定,为AD的疾病修饰治疗带来了曙光。文中评述了近年来靶向Aβ疾病修饰治疗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以往靶向Aβ疾病修饰治疗临床试验失败的原因。虽然目前靶向Aβ疾病修饰疗法不是十分成熟,但其俨然已成为极具前景的AD药物研发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