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性大学医学传播学通识课程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为了提高高校学生健康素养、培养学生对媒体传播医学知识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健康理念和行为的形成,同济大学同济临床医学院面向通识教育阶段各专业学生开设"健康疾病传播"医学传播学通识选修课程。课程在设计上关注学生需求,提升高阶性和挑战度,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医学传播案例分析、传播作品创作、研究性项目任务等促进学生学习投入度,提高了学生健康素养,提升了学生思维、综合、创造能力。课程运行2轮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为医学传播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新生儿协作网的现状与发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国新生儿协作网(Chinese Neonatal Network,CHNN)2018年成立,旨在建立全国性协作平台,开展高质量、合作性项目和研究,提升中国新生儿-围产医疗质量及新生儿健康。目前全国112家医院加入CHNN,已建成全国性标准化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队列,每年纳入超过万例早产儿,开展数据驱动的协作性临床质量改进项目,完成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CHNN在合作共享、数据驱动、持续改进、国际接轨的原则指引下,已成为国内新生儿医学临床和研究合作的重要平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级医疗机构科研诚信管理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参照《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调研三级医疗机构科研诚信管理现状,了解各机构诚信管理的工作机制、制度规范、教育引导和监督惩戒等方面的科研诚信建设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电子调查问卷,覆盖46家三级医疗机构,对72名科研管理人员开展调研,调研内容包含单位基本信息、单位科研诚信管理机制建设情况和科研诚信管理现状。结果:调研医疗机构均建有科研诚信制度,定期宣传科研诚信政策,开展自查工作,传达通报警示案例。84.29%的单位建有"学术规范/科研诚信的相关课程",82.86%的单位在"学生入学"、94.29%的单位在"职工入职"、84.29%的单位在"项目申报"等环节设有培训。科研不端发生频率依次为不当署名、重复申报、拆分发表、未获得伦理批准和一稿多投等。影响因素来源于职称晋升压力的有72.86%,科研诚信知识欠缺的有71.43%,利益驱动的有70%等。分析显示"便捷、公开的科研不端行为投诉举报渠道"与"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三级医疗机构科研诚信管理建制完备,已将科研诚信作为常态化管理,并运用多样化的宣传教育培训方式,推广学术规范及科研诚信知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岗位价值的公立医院绩效薪酬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科学的绩效薪酬体系对医院实施内部有效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基于国家薪酬制度改革的要求,自2016年开始进行绩效薪酬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实践。该院构建了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对医院各岗位序列进行分层,并确定了不同序列和层级的岗位价值系数;构建了包含岗位绩效薪酬、专项绩效薪酬和创新绩效薪酬的绩效薪酬项目体系;建立了涵盖薪酬标准制定,绩效薪酬核算与分配,以及绩效薪酬管理体系的动态调整的绩效薪酬管理体系。该绩效薪酬管理体系的应用实现了员工价值、岗位层级与医疗服务的匹配,2016年至2020年员工对绩效薪酬的整体满意度均超过85%,同时提高了医院的运行效率和质量,驱动了技术发展与科研创新,对医院高质量发展发挥了正向激励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通过完成实际项目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高校实验教学中。针对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知识点分割孤立、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不足的问题,自2017年起,空军军医大学在2016~2019级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76名学生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包括增设教学模块、精选实验项目、细化教学实施流程、优化考核指标,通过实验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学生实验成绩为(91.11±2.04)分,优秀率达到81.6%(62/76)。100.0%(76/76)的学生非常喜欢或喜欢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并认为通过项目驱动型实验自身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89.5%(68/76)的学生认为项目驱动型实验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78.9%(60/76)的学生认为对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100.0%(76/76)的学生认为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解决或部分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知识点相互孤立、课程间逻辑衔接不紧密的问题。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中效果良好,得到了学生认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时代"超人"的机遇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新时代在召唤,新征程已开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打造一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纵观历史,古往今来,人才是国家和民族兴旺之本。"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近年来国家在人才项目中投入巨大,包括中组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社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基金,全国各省市也推出了各种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教育好青年人才也是我们未来超声事业的根本所在!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多年来重视中青年医师的培养,近年来相继举办了多期中青年英文论坛、中青年创新研究论坛、杰青优青论坛、中青年优秀/疑难病例分享,线下和超声学院线上学习人数累计280余万人次。超声分会各学组在过去一年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活动。腹部学组举办高端人才学术活动27场,累计线上线下参会22万人次;开展36场下乡巡讲活动助力基层人才培养,同时开展了医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培养多样化创新人才。心脏学组举办4城5站规范化巡讲,累计线上线下参会近50万人次;通过超声大讲堂普及超声心动图知识,线上线下参会20余万人次。浅表学组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展了"亲和行"巡讲活动,共举办10场,累计线上线下参会超50万人次;开设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管理学院,线上参会人员41万人次。妇产学组借助国际妇产标准课程系统培训和制定国内指南共识,培训医生8万余人;通过国际大师课,开拓超声医生的新思路,培养骨干人员600余人。介入学组启明星活动已连续举办5年,累计69场学术活动,线上线下参会超300万人次;万里行活动深入基层,手把手帮带100位超声医生实现介入超声从0到1的质的突破;开设"医工信"交叉论坛,促进介入超声诊治能力提升。新时代青年"超人"在上述培训和学术交流中如饥似渴地汲取养分,不断成长与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促进疫苗接种的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模型”对我国流感疫苗接种政策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于2022年发布的“促进疫苗接种的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模型,对2022年度我国各级行政区划流感疫苗接种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分析。情况显示,我国目前流感疫苗接种政策对“宣传动员”方面已有一定的关注度,但对“接种便利性”重视程度仍不足。建议在继续强化宣传动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提升接种便利性的方法,制定相应的提升接种便利性的方案,科学设置接种率目标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重点人群免费接种项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明市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健康三明是三明医改再出发的新阶段、新目标、新站位。本研究基于彩虹模型总结分析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的理论逻辑、内容框架和实践成效,总结健康三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系统诠释健康中国的三明实践。纵向维度上,宏观层面通过制度整合构建区域健康管护机制,完善保障体系;中观层面通过组织整合推进四级联动转诊模式,筑造保障网络;微观层面通过专业整合深入开展医防协同与融合从而守护重点人群,并通过服务整合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夯实健康覆盖。横向维度上,工具层面通过功能整合创新医保基金支付方式,驱动健康绩效;价值层面通过规范整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均衡资源布局。构建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是健康三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已实现公立医院从以治病为目的转向治病与健康管理并重,服务体系从医疗与健康项目制转向医防协同与融合,医保支付从规范医生执业行为转向鼓励开展健康促进,可为医改与健康中国建设相衔接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循证护理学课程教学方案的改革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临床对护理专业学生循证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涌现,现有循证护理学教学方案的弊端和不足已经逐步显露出来。本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循证护理学课程整个教学方案进行了改造和优化。重新设计了课程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框架、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四部分。再塑后的教学方案体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为目标,注重循证思维、在复杂临床护理环境中循证实践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以临床真实案例项目为驱动,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多维评价体系来评估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以改进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某院病案无纸化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病案无纸化管理对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政策和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的双重驱动下,无纸化病案成为病案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我国仍存在大量无法电子化或不能直接上传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病历资料。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自2019年启动病案无纸化建设项目,搭建了病案无纸化管理系统,形成了对病案采集、病案归档、病案存储、病案管理和利用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至2021年底实现了所有科室的病案无纸化归档,全面实现了电子签名,并实现了单机版设备报告、高值耗材条形码、手术麻醉相关文书及外送检验报告等的无纸化,无纸化率达到98.5%。通过病案无纸化管理,强化了对病案质量和医疗质量的监管,降低了营运成本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医务人员查阅病案信息及数据应用提供了便利,切实提高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可为其他医疗机构的病案无纸化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