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南市餐饮具集中消毒机构现状分析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调查2018-2022年淮南市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机构基本情况,搜集现状资料,结合每年度双随机抽检结果,统计消毒效果监测情况,分析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及该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餐饮具集中消毒机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监督检查表、问卷调查表、随机采集样品进行消毒效果检测等手段,每年全覆盖监督检查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机构,按照GB/T5750-2006检测方法和GB14934-2016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合问卷调查和监督检查内容,分析如何提高该行业产品卫生质量和卫生监督效果。结果:2018-2022年,淮南市消毒餐饮具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88%,规模越大的企业产品合格率越高,法律法规知晓率也越高。影响消毒餐饮具卫生质量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分别为企业规模、年度抽检合格率、法律法规知晓率等。结论:通过该行业日常监管的经验和法律法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该行业监管的关键症结,提出完善行业法规的建议和改善措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的工效学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10月,对哈尔滨市南岗区、香坊区和松北区的137名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进行了WMSD的问卷调研和振动测试。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WMS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37名研究对象中,发生WMSD者93名(67.9%),颈部(35.8%,49/137)和肩膀(35.8%,49/137)是WMSD发生率最高的部位。研究对象人体全身振动(WBV) A(8)和手臂振动(HAV) A(8)分别为0.43(0.16,0.87)m/s 2和2.25(1.22,6.35)m/s 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V A(8)高是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WMSD发生的危险因素( OR=3.053,95% CI:1.126~8.280);每日骑行时长≤6 h和工作年限12~18月是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WMSD发生的保护因素( OR=0.175,95% CI:0.052~0.581; OR=0.152,95% CI:0.040~0.567)。 结论: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WMSD发生率较高,主要与HAV、每日骑行时长和工作年限有关。亟须加强对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交通工具、安全头盔等作业工具的优化设计,并实施工效学干预,以提高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的职业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511例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烧伤科(下称笔者单位)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燃气烧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笔者单位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所有火焰烧伤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对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占同期火焰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性别、年龄、受伤季节、致伤地点、烧伤严重程度、常见复合伤、并发症、人口口径、教育程度、从事行业,以及老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伤前疾病与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另单独分析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中流动人口的年龄、致伤地点、教育程度和从事行业,并与7年间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总人口进行对比。对数据进行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Monte Carlo算法)。 结果:笔者单位7年间共收治1 490例火焰烧伤住院患者,其中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511例,占34.30%。7年间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例数在逐渐增多,但其占同期火焰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无明显差异( χ2=7.087, P>0.05)。511例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下称本组患者)中,男315例、女196例,男女比为1.61∶1.00;中年最多,为270例,占52.84%。7年间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段上的分布均有较大差异( χ2=54.810、27.832, P<0.01)。本组患者中,夏季受伤者最多,为251例,占49.12%;致伤地点以家中为主,共388例,占75.93%。7年间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在不同季节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 χ2=42.254, P<0.01),在致伤地点上的分布无明显差异( χ2=6.782, P>0.05)。本组患者以中度烧伤为主(237例,占46.38%),7年间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烧伤严重程度的分布趋势大体一致( χ2=19.680, P>0.05);176例(34.44%)伴吸入性损伤,30例(5.87%)伴肺爆震伤;20例(3.91%)发生并发症。44.44%(32/72)的老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伴有伤前基础疾病,其死亡或未愈百分比达18.06%(13/72)。本组患者中大部分为常住人口,共358例,占70.06%;以中等教育程度为主,共304例,占59.49%;多从事制造/建筑、个体和餐饮业,分别为138、90、90例,占27.01%、17.61%、17.61%。7年间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在人口口径、教育程度和从事行业上的分布均有明显差异( χ2=17.496、29.898、88.896, P<0.05或 P<0.01)。本组患者中流动人口共153例,以青、中年为主,分别为90、62例,占58.82%、40.52%;主要致伤地点为家中,共97例,占63.40%;普遍为中等教育程度,共101例,占66.01%;主要从事制造/建筑、个体和餐饮业,分别为71、26、20例,占46.41%、16.99%、13.07%。与7年间成年燃气烧伤住院患者总人口相比,流动人口更年轻化,工作场所致伤增多,从事行业更集中( χ2=42.924、9.390、27.819, P<0.01)。 结论:笔者单位燃气烧伤是火焰烧伤住院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该类烧伤主要发生在夏季、家中,受累患者以男性、中青年、常住人口为主,以中度烧伤居多,常伴吸入性损伤,且患者大多为中等教育程度,多从事制造/建筑、个体和餐饮业,其中流动人口患者更年轻化、工作场所致伤更多、从事行业更集中。预防燃气烧伤要重点关注对中青年男性、流动人口及退休老人和家庭主妇的燃气安全宣传教育,尤其是夏季要做好家中燃气的安检措施;应督促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菜系为基础的“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对中国成人降血压的效果:多中心、单盲、随机、平行对照饲食试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健康饮食是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迅速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日,北京大学牵头,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扬州大学和四川旅游烹饪学院等多家国内外顶尖学术机构共同合作研发了符合中国饮食文化特点的“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并通过严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其降压效果进行了验证。该研究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4个研究中心开展,共纳入26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先经过为期1周的导入期,食用符合当地饮食文化的普通膳食。顺利完成导入期的研究对象被正式纳入研究,并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每日三餐分别接受“中国心脏健康膳食”或继续接受导入期的当地普通膳食。“中国心脏健康膳食”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供热比分别为25%~27%、17%~19%和55%~60%,钠、钾、钙、镁和膳食纤维的含量分别为每天3 000 mg、3 700 mg、800~1 000 mg、500 mg和30 g。经4周干预后,干预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平均多下降了10.0 mm Hg和3.8 mm Hg。同时,“中国心脏健康膳食”的喜好度得分与当地普通膳食相当,且每人每天仅增加3.6元的食材成本,具有较高的可推广性。这项研究成果支持了“食物是良药”的现代营养学观点和“药食同源”的古老中国智慧,为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饮食控制血压提供了方案和信心。临床医生应建议高血压患者采取诸如“中国心脏健康膳食”的健康饮食模式。中国的餐饮服务行业,尤其是那些为养老机构等特殊人群提供餐食的机构也应参考“中国心脏健康膳食”食谱为老人们提供健康膳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1-2022年浙江省衢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菌型分布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 2011-2022 年衢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菌型分布,为制定衢州市布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布病病例资料来自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人口学资料来自《衢州市统计年鉴》.对衢州市 2011-2022 年布病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 2011-2022年衢州市布病报告总数为 89 例,年均发病率为 0.290/10 万,2021 年发病率达高峰,为 0.662/10 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集中在 3~8 月,占病例报告总数的77.528%(69 例).全市仅开化县无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占比最高为衢江区,占病例报告总数的 31.461%(28 例).男性报告病例总数为 64 例,女性报告病例总数为25 例,男女性别比为 2.560∶1.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 50~59 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为 41 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 46.067%;农民报告病例数最多,共 69 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 77.528%.所有病例中血培养共分离出菌株12 株,经鉴定分型均为羊种型布氏菌属,羊种Ⅰ型和Ⅲ型各为 6 例.结论 衢州市人间布病疫情总体处于散发、局部爆发并存的低流行水平.防控重点人群是从事羊养殖、羊屠宰行业的农村青壮年男性人员,但近几年随着餐饮业盛行烤羊肉及羊肉串,餐饮服务人员发病数占一定比例.建议加强联防联控,市农业农村局加强源头管控,要求养殖场及屠宰场尽量从正规渠道引进检疫合格的牲畜,同时加强落地抽检,及时发现及处置传染病畜.卫生健康部门加强重点人群健康宣教和主动监测工作,提高群众知信行合一能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进一步降低人间布病对衢州地区群众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餐饮食品营养成分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对餐饮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推广餐饮食品营养标识应用,助力营养健康食堂和营养健康餐厅建设,营造更健康的饮食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具有南北餐饮特色的北京和舟山两地组织当地食品营养及餐饮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小组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参与访谈人员普遍认为我国餐饮食品营养成分影响因素主要在原材料、前处理、烹饪方式及烹饪条件等方面.结论 对餐饮食品营养成分影响因素的了解将有助于进一步展开针对性研究,帮助餐饮业提升餐饮食品营养品质,不断改善居民的膳食生活质量,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山东省2010-2020年餐饮行业蜚蠊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了解山东省餐饮行业蜚蠊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为蜚蠊的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6年逐月及2017-2020年的奇数月在山东省餐饮行业蜚蠊监测点开展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捕获蜚蠊,Excel 2010软件进行监测数据的录入与整理,R4.1.1软件进行蜚蠊种类构成、粘捕率和密度分析,其中,采用x2检验对蜚蠊的种群构成情况、不同年份及不同地区蜚蠊的粘捕率进行分析,蜚蠊粘捕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Cochran-Armitage 趋势检验.结果 共捕获蜚蠊15 521只,其中,德国小蠊15 481只,构成比为99.74%;美洲大蠊6只,其他种类蜚蠊34只,构成比分别为0.04%和0.22%.蜚蠊平均粘捕率为13.07%,平均密度为0.83只/张.济宁市餐饮行业蜚蠊的平均密度最高,为2.04只/张;东营市餐饮行业蜚蠊粘捕率最高,平均粘捕率为24.50%.山东省餐饮行业蜚蠊粘捕率总体呈下降趋势(Z=-15.200,P<0.001).蜚蠊密度和粘捕率在夏秋季最高,多在9月出现高峰.结论 山东省餐饮行业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类,蜚蠊粘捕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平均粘捕率仍较高,应根据餐饮行业的生境特征采取可持续控制和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控制蜚蠊密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2018-2021年广州市白云区网络外卖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网络外卖食品安全风险,为完善广州市外卖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21年在广州市白云区采集174份网络外卖食品,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对样品中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培养和鉴定.结果 2018-2021年监测样品总体不合格率为20.1%(35/174),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埃希菌不合格率较高,不同年度的不合格率及不同类别食品的不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室外湿度、不同食品中心温度样品的合格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食物中心温度越高(OR=0.917,95%CI:0.876~0.960),食品不合格率越低;对不同品种的外卖食品进行组间比较发现,以米饭加菜类为参照组,凉拌菜类(OR=0.010,95%CI:0.001~0.159)、寿司手卷类(OR=0.041,95%CI:0.002~0.771)的不合格率更低(P<0.05).结论 广州市白云区的网络外卖食品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菌污染,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络外卖食品的监督管理,规范餐饮行业的操作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2016年河北省三河市餐服人员沙门氏菌检出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2016年三河市从事餐饮服务行业人员沙门氏菌的带菌状况和所携带的菌型分布情况,为防制食源性肠道传染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集三河市餐饮服务行业从业职员体检的肛拭标本,开展平板培养、生化和血清分型.结果 2016年共检测肛拭标本36 452份,检出沙门氏菌6株.囊括4个血清群5个血清分型,其中B群3株(鼠伤寒沙门氏菌2株)占50.0%;C1群1株;C2群1株;D群1株.结论 三河市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沙门氏菌的带菌率较高,且出现鼠伤寒沙门氏菌.疾控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TP荧光检测在餐饮行业中的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ATP荧光检测在餐饮行业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ATP荧光检测仪对某部各类餐厅在2012-2014年间食品直接接触面、人员的手部卫生及非食品直接接触面的清洁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检测52个食品接触面、11个员工的手部和7个非食品接触面清洗之后的ATP含量.结果 员工手部清洗洁净程度的高低和ATP的RLU值成正比;根据食品接触面RLU值区间分布,机关食堂、直属机关食堂总体餐饮器具卫生状况明显优于招待食堂,石英材质餐具清洗效果最佳;非食品接触面平时清洗消毒频率及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与食品接触面交叉污染的风险.结论 初步得到了餐饮行业中不同规模餐厅、不同材质餐具和不同人员手部的数据趋势,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对餐饮行业清洗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