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花解酲汤合酸枣仁汤治疗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葛花解酲汤合酸枣仁汤治疗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的酒精使用障碍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发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花解酲汤合酸枣仁汤治疗,治疗4周,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酒精依赖水平(酒精依赖量表、酒精研究依赖戒断评估量表、强制饮酒量表、冲动行为量表)和负性情绪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P<0.05).治疗后2组患者强制饮酒量表评分、饮酒问卷评分、临床酒精戒断状态评估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花解酲汤合酸枣仁汤可显著提高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10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华医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且签约家庭医疗服务的60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在低盐低油摄入、规律运动、饮酒方面生活方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改善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与新发心力衰竭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与新发心力衰竭(心衰)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06至2007年参加开滦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体检且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资料完整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患有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有心衰病史者。依据心血管健康评分(CHS)将入选人群分为CHS<8分组、8分≤CHS<10分组和CHS≥10分组。以新发心衰为终点事件,研究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CHS与新发心衰的关系。结果:该研究最终入选95 167人,其中CHS<8分组26 640人、8分≤CHS<10分组35 230人、CHS≥10分组33 297人。中位随访时间10.3年,随访期间CHS<8分组、8分≤CHS<10分组和CHS≥10分组人群心衰发病率分别为2.7%(729/26 640)、1.8%(651/35 230)和1.1%(360/33 297)。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心肌梗死史、心房颤动史、收入、饮酒、教育水平以及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的情况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8分≤CHS<10分组和CHS≥10分组人群新发心衰的风险分别较CHS<8分组低了32%( HR=0.68,95% CI 0.61~0.75)和51%( HR=0.49,95% CI 0.43~0.55)。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中分别移除1个行为或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HR值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收缩压( HR=0.78,95% CI 0.74~0.82)、体重指数( HR=0.78,95% CI 0.74~0.82)、空腹血糖( HR=0.77,95% CI 0.73~0.81)、总胆固醇( HR=0.76,95% CI 0.72~0.80)、体育锻炼( HR=0.72,95% CI 0.69~0.76)、吸烟( HR=0.75,95% CI 0.71~0.79)和食盐摄入量( HR=0.73,95% CI 0.69~0.77)。 结论:CHS与新发心衰风险呈负相关,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浙江省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及三种不同诊断标准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掌握浙江省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MetS)的流行特征,比较不同诊断标准在浙江省成年居民中应用的差异及一致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利用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项目中浙江省10个国家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点的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和慢性病患病等情况。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和比较浙江省成年居民在不同诊断标准下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状。结果:共纳入成年居民5 369人,男性2 411人,女性2 958人。采用JIS、CDS和IDF诊断标准MetS的患病率依次为33.62%、25.32%和24.25%。IDF标准和JIS标准诊断的一致率最高,为89.11%,Kappa值为0.768( P<0.001);IDF标准和CDS标准的诊断一致率次之,为84.53%,Kappa值为0.631( P<0.001),JIS标准和CDS标准的一致率最低,为83.17%,Kappa值为0.621( P<0.001)。CDS诊断标准下,MetS的患病率与性别、婚姻状况、吸烟、饮酒等行为因素有关。 结论:浙江省成年居民MetS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IDF标准和JIS标准诊断MetS的一致性最高,应加强对MetS的筛查,尽早发现高危人群,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伏隔核深部脑刺激治疗重度酒精使用障碍:一项Ⅰ期先导试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酒精使用障碍(AUD)是一种非常常见、难治的医学疾病。AUD的症状是由以伏隔核(NAc)为中心的几个神经回路的功能障碍引起的。病例报告和动物研究表明,伏隔核深部脑刺激(NAc-DBS)治疗可能是严重AUD的一种有效的减害治疗方法。6例严重难治性AUD患者接受了NAc-DBS,安全性指标和临床结果被记录下来。在基线和6个月时,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测量NAc中的葡萄糖代谢。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用于表征术后NAc与大脑其余部分的功能连接变化,以及NAc和背侧纹状体对酒精视觉线索的反应性。该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NCT03660124)注册。所有患者的渴望程度都有所降低。12个月时饮酒量、酒精相关的强迫行为和焦虑明显减少。抑郁无明显变化。FDG-PET分析显示,6个月后NAc代谢减少,这与强迫性饮酒行为的改善相关。临床改善与NAc和视觉联合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少相关。主动深部脑刺激(DBS)与被动观看含酒精图片时背侧纹状体的激活减少有关。NAc-DBS在严重的难治性AUD患者中是可行和安全的。它与食欲和成瘾行为的减少有关。这一过程的潜在机制是下调NAc,破坏其与视觉联合皮质的功能连接,以及干扰线索诱发的背侧纹状体反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硒水平地区老年人全血营养元素水平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不同土壤硒水平地区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全血硒、锌、铜、镁、钙、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评估不同土壤硒水平地区人群健康风险提供依据。方法:2017 - 2018年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选择土壤硒含量呈梯度差异的极高硒地区(土壤硒含量≥3.000 mg/kg)、高硒地区(土壤硒含量为0.400 ~ < 3.000 mg/kg)、足硒地区(土壤硒含量为0.175 ~ < 0.400 mg/kg)和低硒地区[土壤硒含量< 0.175 mg/kg],各抽取1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抽取10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男女各半)。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生活行为方式等基本信息,进行体格检查并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利用水浴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人群全血硒、锌、铜、镁、钙和铁6种元素含量,并进行营养元素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416人,其中男性208人、女性208人,年龄为(72.43 ± 5.2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2.67 ± 3.49)kg/m 2。不同硒水平地区人群全血硒、锌、铜、镁、钙和铁元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F = 288.30、3.24、14.81、29.14、131.28、3.37, P均< 0.05)。其中,与低硒地区和足硒地区比较,高硒地区和极高硒地区人群全血硒水平均较高,极高硒地区全血锌水平均较低( P均< 0.05);与足硒地区比较,低硒地区、高硒地区和极高硒地区全血铜水平均较低,全血镁、钙水平均较高( P均< 0.05),且极高硒地区全血铁水平较低( P < 0.05)。不同硒水平地区人群硒、锌、铜、镁、钙、铁缺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40.83、15.39、31.90、17.49、157.60、30.33, P均< 0.01)。总人群营养元素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血锌、铜、钙和铁水平在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吸烟人群全血锌和铁水平均高于不吸烟人群,全血铜水平低于不吸烟人群( P均< 0.01);饮酒人群全血锌和铁水平均高于不饮酒人群( P均< 0.05)。 结论:不同土壤硒水平地区老年人全血6种营养元素水平均存在差异,评估不同土壤硒水平地区人群健康风险需同时考虑多种营养元素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在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共病影响因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分析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共病的影响因素,为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10月,基于立意抽样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南京市8个监测区10 178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共病及其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南京市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共病检出率为16.63%.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均显示,自伤行为、学业满意程度、校园欺凌、学段和饮酒史是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共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AUC大于决策树模型(0.828:0.787,Z=11.153,P<0.01).结论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决策树模型.应重点关注自伤行为、学业满意程度、校园欺凌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共病的影响,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企业职工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企业职工健康素养与吸烟、饮酒、饮食和运动情况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2至7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石河子市企业职工1 053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和《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企业职工的社会人口学情况、健康素养和健康相关行为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及三个维度与吸烟、饮酒、饮食和运动情况间的关系。结果:企业职工健康素养总得分为(42.06±11.03)分,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9.4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吸烟者健康素养及3个维度健康素养具备率均高于吸烟者( P<0.01);较少饮酒者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过度饮酒者( P<0.05);均衡膳食者健康素养具备率和3个维度健康素养具备率均高于不均衡膳食者(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情况是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 OR=1.571, P<0.05);是否具备健康素养及三个维度健康素养均与饮酒情况之间没有关联( P>0.05);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素养具备情况是职工定期锻炼的影响因素( OR=1.829、2.503、1.395, P<0.05);具备健康素养和3个维度健康素养的职工更有可能均衡膳食( P<0.05)。 结论:企业职工健康素养与饮食、运动情况之间存在关联,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是干预不良健康行为的重要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社会行为特征与1型糖尿病:一项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探讨社会行为特征与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使用社会行为特征和T1DM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进行双向MR分析。社会行为特征主要包括饮食习惯、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身心健康、受教育程度等。正向分析中,选择与社会行为特征显著相关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通过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为主的多种方法进行MR分析,并从异质性、水平多效性等方面进行敏感性分析。在反向分析中,选择与T1DM显著相关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进一步探索T1DM与社会行为特征的因果关联。结果:正向MR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T1DM呈正相关( OR=1.059,95% CI:1.027~1.092, PFDR=0.004),而教育程度与T1DM呈负相关( OR=0.790,95% CI:0.730~0.855, PFDR<0.001)。反向MR分析表明,T1DM与非肿瘤疾病负担呈正相关( OR=1.030,95% CI:1.015~1.045, PFDR=0.002)。敏感性分析中,BMI、非肿瘤疾病负担结果存在异质性( Cochran’ s Q检验 P<0.05),受教育时长结果不存在异质性( Cochran’ s Q检验 P>0.05);双向结果均无水平多效性(MR-Egger截距 P>0.05)。 结论:较高的BMI、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在T1DM发病风险中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压变异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血压变异性(BPV)与阿尔茨海默病(AD)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23年2月1日至8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AD生物标志物与生活方式研究队列中的69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伴或不伴BPSD分为BPSD组(50例)和对照组(19例)。收集患者入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脑梗死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ε4(APOE ε4)携带情况等一般资料,同时收集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器采集的包括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全天、日间、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等12项BPV指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其总体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14项量表评估其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假设检验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MoCA评分、ADL-14项评分、平均血压及BPV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患者BPSD的相关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AD伴BPSD患者神经精神问卷(NPI)总分与BPV指标的相关性。结果:BPSD组高血压患者比例、MoC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4.00%比73.70%、(9.72±5.60)比(14.53±5.52)分],ADL-14项评分、夜间收缩压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00(17.00,29.25)比14.00(14.00,17.00)分、8.89%±2.26%比7.52%±2.30%](均 P<0.05)。ADL-14项评分( OR=1.379,95% CI:1.131~1.681)及夜间收缩压CV( OR=1.387,95% CI:1.003~1.918)升高是AD患者出现BPSD的正相关因素(均 P<0.05)。AD伴BPSD患者中日间收缩压SD( r=0.375)、日间收缩压CV( r=0.357)均与NPI总分呈正相关(均 P<0.05)。 结论:BPV与AD患者BPSD存在相关性,夜间收缩压CV与BPSD发生呈正相关,NPI总分与日间收缩压SD及CV呈正相关,提示控制BPV是改善AD患者BPSD的潜在治疗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