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生素骨水泥被覆重建钢板治疗感染性骨盆前环骨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被覆重建钢板治疗感染性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应用抗生素骨水泥被覆重建钢板治疗感染性骨盆前环骨折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7~49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C1型4例,C2型4例,C3型3例.2例前环内固定术后感染,9例患者均因早期清创不彻底导致前环感染,按创伤严重度评分标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为24~38分.前环经扩大清创、冲洗、抗生素骨水泥被覆重建钢板内固定,后环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骶髂螺钉内固定.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20个月.2例术后感染复发,1例经再次清创更换抗生素骨水泥涂层内固定,1例感染较轻,未累计髓腔,清创后保留钢板仅更换抗生素骨水泥,感染得到控制.2例出现切口渗液,术后3个月取出内固定后愈合.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未见骨盆骨折再移位、再发感染.最终11例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按照Matta骨折复位标准,优6例,良4例,可1例;按照Majeed功能评分,优6例,良3例,可2例.结论:抗生素骨水泥被覆重建钢板有效治疗感染性骨盆前环骨折,具有术中安全性高和感染复发率低的特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明显缩短病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Y型网片与非网片用于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比较Y型网片和非网片用于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因症状性POP行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Y型网片患者纳入网片组,应用不可吸收线患者纳入非网片组,各40例.对两组围术期有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网片组患者手术时长及住院花费均高于非网片组(P<0.05).在6个月的随访期内,两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POP-Q)各个点均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网片组有2例网片暴露,非网片组未见缝线暴露;两组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新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20(PDFI-20)及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6(FSFI-6)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 Y型网片与非网片治疗POP均为安全、有效的术式,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较少.Y型网片花费高,术后性生活满意度高,适合性活跃的年轻患者,而非网片更适用于高龄且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其对缩短手术时间有好处,且费用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腰部"筋"伤的可行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量化评估腰部"筋"伤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取90例被诊断为单侧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经3个月强筋功法训练后已无腰痛症状).在训练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所有患者L4~L5节段两侧多裂肌并测量多裂肌厚度、截面积,利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测量多裂肌剪切波速度(SWV).结果 ①最终共收集90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64例,平均年龄(28.49±5.81)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20±2.45)kg·m-2.②训练前,疼痛侧与非疼痛侧多裂肌的厚度、截面积及SWV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疼痛侧与非疼痛侧多裂肌的厚度、截面积及SW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训练后,浅层与深层多裂肌的深度及SW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训练后,两侧多裂肌厚度的平均值、截面积的平均值和SWV的平均值之间存在相关性(r=0.311,P=0.004;r=0.316,P=0.003).⑤训练后,两侧多裂肌SWV重复测量的组内一致性良好(P<0.05).结论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是量化评估腰骶部"筋"形态功能的可靠手段,可用于指导和评价慢性筋骨病从"筋"论治,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下自体筋膜修复术治疗DeLancey Ⅰ和Ⅱ水平盆腔脏器脱垂的近期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评估改良腹腔镜下自体筋膜修复术治疗DeLancey Ⅰ和Ⅱ水平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因DeLancey Ⅰ和Ⅱ水平盆腔器官脱垂接受腹腔镜下自体筋膜修复术病例共15例,根据女性盆腔"整体理论",利用自体筋膜的修复重建达到解剖、功能复位,并根据盆腔脏器脱垂量化分度(POP-Q)分度法和患者的主观感受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36.18±7.73)min,术中出血平均(52.14±22.59)mL,均无术中输血,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07±0.62)d,术后随访时间平均(9.36±2.15)个月,主观满意度为86.67%(13/15).15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术后4个月提重物(约10 kg)时导致子宫脱垂复发,余14例患者与术前相比,DeLancey Ⅰ和Ⅱ水平所有指示点在术后1年内的位置变化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性尿失禁、腰骶部下坠不适、腰酸等症状明显改善.15例患者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分、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 此次设计的手术主要针对DeLancey Ⅰ和Ⅱ水平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手术的近期疗效稳定,安全性好,无并发症发生,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妇炎净胶囊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在头孢曲松钠的基础上联用妇炎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头孢曲松钠的基础上联合妇炎净胶囊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1%(41/45)比75.6%(34/45)],白带增多、下腹部坠胀感、腰骶胀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头孢曲松钠的基础上联合妇炎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紊乱的状态,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3D腹腔镜经骶尾腹与经腹会阴入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3D腹腔镜经骶尾腹与经腹会阴入路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3D腹腔镜经腹会阴入路直肠癌切除术,观察组采用3D腹腔镜经骶尾腹入路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糖类抗原(CA)242、CA724、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两组局部复发率以及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182.04 ± 50.87)min比(210.59 ± 61.03)min、(89.18 ± 12.57)ml比(116.58 ± 22.09)ml、(2.94 ± 0.58)d比(4.56 ± 1.07)d、(10.65 ± 2.03)d比(14.06 ± 2.84)d]( P<0.05)。观察组排尿功能恢复较好,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清CEA、CA242、CA274水平低于对照组[(4.13 ± 0.46)μg/L比(5.01 ± 0.72)μg/L、(14.01 ± 5.16)kU/L比(16.97 ± 5.76)kU/L、(4.19 ± 0.68)kU/L比(4.97 ± 0.87)kU/L]( P<0.05)。观察组术后24个月存活率高于对照组[88.37%(38/43)比69.77%(30/43)]( χ2 = 4.50, 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65%(2/43)比27.91%(12/43)]( χ2 = 8.53, P<0.05)。 结论:3D腹腔镜经骶尾腹入路直肠癌根治术可有效短缩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还可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局部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钛缆钢板联合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再发骨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钛缆环扎钢板联合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再发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 2018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17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再发Vancouver B型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65~94岁[(75.7±13.2)岁]。采用钛缆捆绑钢板联合加长PFNA进行翻修手术治疗,同时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3 d、3,6和12个月分别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记录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围术期并发症、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身体健康评分(PCS)、精神健康评分(MCS)和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5.3±2.8)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3.6±1.1)个月]。1例出现腰骶部压疮,经换药后痊愈;2例出现坠积性肺炎,给予抗生素雾化吸入、吸痰等对症处理后完全缓解。术后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6.5±5.2)分和(85.5±5.7)分,较术前(32.8±5.1)分明显提高( P<0.05)。术后6,12个月VAS为(3.3±0.5)分和(1.2±0.7)分,明显低于术前(8.5±0.7)分( P<0.05)。术后6,12个月PCS分别为(44.2±4.9)分和(56.9±5.8)分,较术前(29.3±4.7)分显著提高( P<0.05)。术后6,12个月MCS分别为(47.9±6.8)分和(58.4±7.9)分,较术前(39.7±5.9)分显著提高( P<0.05)。术后6,12个月SF-36评分为(493.9±85.7)和(603.4±76.8)分,明显高于术前(415.9±88.2)分( P<0.05)。 结论:钛缆捆绑钢板联合加长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再发骨折可提供骨折端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9例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患者资料,男12例,女7例;年龄9~67岁,平均28.0岁;车祸伤11例,高空坠落伤6例,挤压伤2例;根据Tile分型,C1型8例,C2型2例,C3型9例;6例改良肢体严重创伤评分(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 MESS)≥7分,其中2例行髋关节离断术,4例行半侧骨盆离断术;13例患者行保肢手术,其中3例行外固定架手术,10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根据Matta影像学骨盆标准评价复位质量,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情况,根据Majeed评分评估骨盆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2~4 h,平均3.2 h;术中出血量400~1 200 ml,平均768.4 ml。18例存活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6个月。6例截肢患者中1例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1周死亡,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为94.7%(18/19),截肢率31.6%(6/19)。18例存活患者骨盆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无一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18例存活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2.4±1.9)分(范围0~6分),其中无痛3例,轻度疼痛9例,中度疼痛6例。13例保肢患者末次随访时,Matta影像学评价,优6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6.9%(10/13);Majeed功能评分(81.8±11.9)分(范围53~95分),其中优6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11/13)。保肢治疗中4例患者腰骶神经损伤致髋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单侧下肢感觉、运动减弱,经神经松解及营养支持治疗,感觉、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的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应早期判断肢体损伤情况,及早介入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为重,必要时选择髋关节离断术或半骨盆离断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筋膜导向的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筋膜导向的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9例,女31例;年龄为58(32~85)岁。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以筋膜为导向行LLND。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4)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门诊、病案复查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疾病进展、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生存时间为手术日期至死亡时间或末次随访时间。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8月。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 结果:(1)手术情况:100例患者中,44例行新辅助治疗,56例未行术前治疗。10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其中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60例(单侧LLND 49例、双侧LLND 11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0例(单侧LLND 16例、双侧LLND 4例),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12例(单侧和双侧LLND各6例),Hartmann术5例(单侧LLND 3例、双侧LLND 2例),后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3例(单侧LLND 2例、双侧LLND 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8(200~325)min,术中出血量为100(50~200)mL。19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同时行回肠保护性造瘘术。3例患者术中因淋巴结侵犯闭孔神经致剥离时损伤(未离断)。100例患者中,12例(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患者)切除输尿管腹下神经筋膜,88例保持输尿管腹下神经筋膜完整。(2)术后情况:100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为4(3~7)d,住院时间为11(9~15)d。26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3)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0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为4.5(3.8~5.9)cm;肿瘤大体分型肿块型21例、溃疡型79例;肿瘤分化程度为高分化和中分化82例、低分化和未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18例;TNM分期Ⅰ期14例,Ⅱ期38例,Ⅲ期48例;T分期T0~2期16例,T3~4期84例;N分期N0期52例,N1~2期48例;清扫总淋巴结数目为23(18~27)枚/人,单侧LLND数目为5(3~9)枚/人。100例患者中,侧方淋巴结阳性36例(行新辅助治疗14例)。(4)随访情况:100例患者中,9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1(1~69)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81.6%,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70.6%。97例患者随访期间,其中4例骶前肿瘤复发,1例LLND清扫区域肿瘤复发;11例肝转移,5例骨转移,单侧LLND对侧侧方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腹膜种植转移各2例。97例患者随访期间,其中无瘤生存76例,带瘤生存4例,肿瘤相关死亡15例,非肿瘤相关死亡2例。结论:以筋膜导向的腹腔镜LLND运用于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压氧联合温针灸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躯体功能、关节活动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温针灸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躯体功能、关节活动度改善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28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64)和观察组( n=64)。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采用Bath AS功能指数量表(BASFI)评估患者躯体功能及关节活动度,同时结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腰骶脊背疼痛及关节疼痛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及疼痛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BASFI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腰椎侧屈、腰椎后仰度及枕墙距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炎性因子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也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9%)显著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压氧联合温针灸治疗能提高AS的疗效,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躯体功能及关节活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