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熏蒸联合浮针治疗髂胫束综合征30例
编辑人员丨2024/2/3
髂胫束综合征(i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又称髂胫束摩擦综合征、膝外侧疼痛综合征,俗称"跑步膝" ,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患者屈膝25°~30°,膝外侧疼痛明显是该病主要临床表现[1].目前保守治疗是治疗该病的首选,其中包括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封闭治疗、针灸、针刀、臀外展肌群力量训练等对症治疗[2] ;但是治疗周期长,复发率较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近两年,笔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浮针治疗ITBS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髂胫束综合征临床诊断及其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2
髂胫束综合征(iliotibial bund syndrome,ITBS)是一种由于髂胫束过度使用导致的以髂胫束增厚、膝外侧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运动损伤,临床较为常见. ITBS多因反复屈伸膝关节,使髂胫束过度反复与股骨外髁摩擦导致的,尤其跑步下坡时膝关节屈曲度减少,会使髂胫束摩擦加重,故又称为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 iliotibial bund friction syndrome, IT-BFS)[1,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超声引导下药物介入治疗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髂胫束起始于髂嵴前外侧,沿大腿外侧向下,经股骨外侧髁,止于胫骨格蒂氏结节,是阔筋膜张肌的扩张部分,是由致密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1],参与膝关节运动和维持关节的稳定性[2].髂胫束摩擦综合征(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ITBFS)是运动康复学的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是由于长期使用侧膝或异常行走姿势导致股骨外侧髁和髂胫束过度摩擦[3-5],引起膝关节外侧疼痛、不适,甚至影响关节活动,股骨外侧髁局部压痛、肿胀,在膝关节屈曲20.—30.时疼痛最明显[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髂胫束综合征作为运动员好发疾病之一已受到日益关注,其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查体及MRI确诊,但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而髂胫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多被认为与压力及摩擦因素有关.治疗上,国内外都公认以手法、肌肉锻炼、药物及理疗等保守方法为主均能达到预期疗效;对于保守失败、顽固性ITBS患者,可采用关节镜、髂胫束松解等手术方式,保守以局部药物注射联合肌肉锻炼可起到很好的疼痛管理,临床上多为采用.此外关节镜作为目前较为先进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各类患者群,无绝对禁忌证,对患者早期活动有很大帮助.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有较大争论,且临床上对其各种治法的具体适应证也无明显界限,需进一步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排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髂胫束摩擦综合征27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笔者在临床上使用排针法结合电针治疗髂胫束摩擦综合征37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针灸推拿科门诊确诊的髂胫束摩擦综合征患者共5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7人,男14人,女13人;年龄19~38岁;左侧11人,右侧16人;其中15人有外伤史;病程在0.5年以内的19例,0.5~1年的5例,1~2年的2例,2年以上的1例.对照组25人,男13人,女12人;年龄18~40岁;左侧10人,右侧15人;其中11人有外伤史;病程在0.5年内的18例,0.5~1年的4例,1~2年的2例,2年以上的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体外冲击波对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对髂胫束摩擦综合征(ITBF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ITBF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ITBFS常规治疗(即超短波、音频电疗法及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PRS)、下肢功能量表(LEF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PRS评分、LEFS评分、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NP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LEF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NPRS评分低于对照组,LEF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对ITBFS引起的疼痛、下肢功能障碍及焦虑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马拉松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影像改变
编辑人员丨2023/8/6
马拉松运动比赛时间长、路程长,能量消耗大,所以在马拉松比赛中,较易发生相关肌肉关节运动损伤,其中下肢损伤的发生概率最高,以膝关节和踝关节为著.马拉松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为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跟腱炎、踝关节扭伤、足底筋膜炎、疲劳性骨折等.了解其影像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制定正确的运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引导铍针松解配合臭氧注射治疗军人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铍针松解配合臭氧注射治疗军人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部队因患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送我院就诊的72例军人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精准铍针松解联合髂胫束滑囊臭氧注射,对照组给予痛点局部封闭注射,观察两组单次治疗后1、3、5h的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后3个观察时段的VAS评分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精准铍针松解配合臭氧注射干预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方法应用于部队军人训练伤治疗,即时疗效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消炎镇痛液痛点阻滞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长期运动所致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疗效及对膝关节、下肢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消炎镇痛液痛点阻滞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长期运动所致髂胫束摩擦综合征(ITBS)的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天津市海滨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2月诊治的64例长期运动所致IT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及消炎镇痛液痛点阻滞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疗程为8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ber征阳性发生率、膝关节MRI检查结果、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膝关节屈曲20°~30°时VAS评分、伸直时VAS评分、Ober征阳性率及外侧髁上方厚度、外侧髁的厚度、胫骨结节的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HSS评分中功能状态、疼痛、屈曲畸形、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及总分,LEFS评分中日常生活、静止性活动、运动类活动、重体力类活动评分及总分,ADL量表评分中上下楼梯、平地行走、洗澡、床椅转移、上厕所评分及ADL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2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炎镇痛液痛点阻滞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长期运动所致ITBS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和下肢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治疗总有效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大转子疼痛综合征:解剖、病理、鉴别诊断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大转子疼痛综合征指由于股骨大转子周围的组织结构发生损伤或病理改变,从而导致髋关节外侧疼痛的一系列转子周围间隙疾病的总称,虽然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皮质类固醇注射和物理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有效,但有相当数量的患者仍然存在髋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目的:通过对近几年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的解剖、病因、诊断及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认识及治疗大转子疼痛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通过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检索词为"greater trochanteric pain syndrome,anatomy,etiology,diagnosis,imaging,treatment,surgical".依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选入相关文献59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与结论: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大转子滑囊炎、外展肌腱腱索病(臀中肌和臀小肌撕裂)以及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目前研究表明外展肌腱腱索病是疼痛的主要原因.因此,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的疗效可能有限;而其他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家庭锻炼、体外冲击波疗法以及富血小板血浆则显现出更好的疗效,非手术方法是治疗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常规切开式或髋关节镜手术治疗已显示出希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