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光谱成像技术鉴别长鞭红景天和四裂红景天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采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HSI)鉴别四裂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方法 采集935~1720 nm长鞭红景天和四裂红景天的高光谱图像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进行分类判别.结果 OPLS-DA比PCA分析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HSI和OPLS-DA分析结合可准确识别两种红景天.结论 所用方法可快速、无损地鉴别长鞭红景天和四裂红景天,为红景天的品种鉴定、质量控制和评估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补肾安神"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fNIRS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索补肾安神针刺法对围绝经期失眠(perimenopausal insomnia,PMI)患者前额叶功能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40例P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穴取百会、照海、申脉、肾俞、三阴交、安眠、太溪,每日1次,每次30 min,治疗2周;药物组口服佐匹克隆片,每次7.5 mg,每晚1次,治疗2周.同时招募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20名设为健康组,采集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人基线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spectroscopy,fNIRS)数据,分析针刺对PMI患者前额叶功能活动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PMI患者额叶的前运动皮层区(BA6)的氧合血红蛋白(HbO)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背外侧前额叶区(BA9)、双侧额极区(BA10)的HbO浓度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两组PMI患者额叶的前运动皮层区(BA6)的HbO浓度较前明显降低(P<0.05);双侧前额叶额极区(BA10)、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BA9)、腹外侧前额叶区(BA44、BA45)的HbO浓度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刺组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BA9)激活显著(P<0.05).结论 该研究为围绝经期失眠的过度觉醒假说提供了影像学依据,证明了前额叶在睡眠觉醒过程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揭示了补肾安神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脑功能机制,为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脑卒中康复领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全球范围内,脑卒中是继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的第二大致死原因,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对于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成像技术能帮助判断病变周围脑功能是否存在以及脑功能区是否移位,显示脑内特定区域的功能变化与躯体局部感觉运动的关系,对脑卒中后康复治疗和预后判定有指导意义;还可以根据脑功能成像技术选择性地进行康复治疗。目前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诊疗中的脑功能成像技术主要有功能性磁共振技术(fMRI)、脑电图技术(EEG)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但这些传统的脑功能成像技术有其相应的局限性。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性光学成像技术,具有便携性强、抗运动干扰、时间分辨力高、安全经济等突出的优点。本综述简要概述了NIRS应用于监测脑卒中患者大脑功能区域与肢体恢复的关系以及脑卒中的康复评估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及其最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目前PD脑功能研究采用的非侵入技术,主要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等,难以实现运动状态或磁电治疗下的脑功能评定。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神经成像技术,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成像技术可实时监测PD患者真实运动相关的皮层反应,为直接监测大脑活动提供了一种安全无创、高生态效度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NIRS技术在PD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PD神经功能影像学研究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PD步态和平衡障碍与大脑皮质的异常激活密切相关,尤其是前额叶皮质,涉及皮层认知资源对基底节功能障碍的代偿策略。药物、脑深部电刺激术以及其他干预措施可应用fNIRS技术评价神经康复效果、揭示干预作用的神经基础。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所提供的证据支持fNIRS可在临床实践中转化。未来研究应发展多模态成像技术、对大脑皮质广泛区域开展深入研究,以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近红外光谱成像在抑郁症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目前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自述的症状及临床访谈的结果,诊断过程相对主观。作为辅助抑郁症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新技术之一,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近年来受到大量关注。文章整理综述了近年来NIRS在抑郁症的诊断与疗效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NIRS能反映抑郁症患者脑皮层额颞叶的异常血流动力学活动,尤其是背外侧前额叶及额下回,其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辅助诊断抑郁症的准确率较高。目前只有较少的纵向研究使用NIRS比较抑郁症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活动的变化,初步证实了NIRS在抑郁症疗效评估应用中的潜力。未来需要更多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NIRS在抑郁症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具体应用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拉曼光谱在脑胶质瘤诊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脑胶质瘤手术难以彻底清除肿瘤,术后易复发,术中准确识别肿瘤类型并示踪肿瘤边界是临床重点问题。拉曼光谱技术因无损、无标记、可组织学成像、特异性高等优点在脑胶质瘤术中诊断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就拉曼光谱在脑胶质瘤离体诊断与术中导航相关诊疗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使用高光谱成像对烧伤创面进行三维灌注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高光谱成像是一种新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该研究借助高光谱成像可清楚评估创面灌注的特性,利用数据处理来计算成年人烧伤创面三维灌注参数,可估算6种(1、2、3A、3B、4、5)不同损伤皮肤层面的血红蛋白的体积分数和氧合参数,描述热损伤后72 h内烧伤创面的微循环情况,反映烧伤皮肤的损伤深度。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程度的创面测量结果,分析不同深度创面的特征和差异,形成了用于烧伤创面深度诊断的三维灌注分析方法。综上,该研究基于对这种灌注特性的分析,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更可靠的烧伤深度诊断技术,有助于指导外科医师尽早选择最佳创面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外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SDCT)是一种利用双层探测器同时采集高、低能数据的能谱CT技术。光谱成像中的虚拟单能级图像、碘密度图、虚拟平扫及有效原子序数图可广泛用于外周血管的影像诊断中,在改善成像质量、提高病变检出率、提升鉴别诊断能力及降低辐射剂量等方面均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对SDCT设备特点、常用的血管能谱成像技术及其在外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技术的检测下,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大脑皮质激活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包括药物治疗、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物理因子疗法等),每日治疗60 min,6 d/周,持续4周。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假rTMS刺激,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刺激,每日1次,每次15 min,6 d/周,持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UE)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采用fNIRS技术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前额叶皮质(PFC)、运动皮质(MC)和初级躯体感觉皮质(PSC)的激活程度(β值),并进一步分析和比较不同病变脑区的β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FMA-UE评分变量与β值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治疗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UE评分[(32.96±3.24)和(32.03±4.11)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评分[(42.33±3.80)和(39.23±4.77)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增加( P<0.01),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②治疗前,2组患者PFC、MC和PSC皮质的β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干预组CH27和CH13的β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在左侧病变脑区患者中,干预组治疗后的CH27和CH13的β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且左侧干预组CH13的β值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FMA-UE评分变量与CH27及CH13的β值变量呈中度相关( P<0.05),对照组的FMA-UE评分变量与CH27的β值变量呈低度相关( P<0.05)。 结论:rTMS有利于激活左侧病变脑区的兴奋性,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且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与左前额叶皮质(LPFC)、左初级躯体感觉皮质(LPSC)的激活具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脑成像技术在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轻度认知障碍(MCI)进展为痴呆的风险较高,目前仍然缺乏准确度高、适宜推广的MCI筛查技术。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技术具有筛查MCI的潜力,且可用于干预措施的疗效评估。本文从概念背景、认知功能评估的运用、MCI诊断与筛查、疗效评估、存在的不足等角度综述了fNIRS在MCI诊疗方面的运用与前景,以期为后续的临床研究与转化提供思路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