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22年河南省漯河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鼻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分子分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河南省漯河市2017—2022年急性呼吸道感染(ARIs)病例中鼻病毒(RV)的感染状况及其分子型别组成。方法:于2017年10月至2022年6月,收集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2 270例ARIs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并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筛选RV阳性标本,随后对阳性标本使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 RT-PCR)扩增VP1区全长,并使用MEGA软件结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推荐的169条RV参考株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以确定RV分型。结果:2 270例ARIs病例中,男性病例1 283例(56.52%);年龄 M( Q 1, Q 3)为3(1,6)岁,5岁以下人群占68.59%(1 557/2 270);137例病例(6.04%)检出RV,其中68例病例(49.64%)与其他病毒合并检出,与肠道病毒的合并检出最常见,占14.60%(20/137)。0~4岁、5~14岁、15~59岁和≥60岁年龄组中RV检出率分别为6.42%(100/1 557)、4.69%(21/448)、3.80%(6/158)和9.35%(10/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310, P=0.15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2017—2019年)和期间(2020—2022年),RV总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823, P=0.177)。共获得109条VP1序列,包含62个型别,其中RV-A、RV-B和RV-C三个种分别检出42、3和17个型别。 结论:RV为2017—2022年河南省漯河市ARIs病例中主要流行的病原体之一,存在多个RV型别共流行,无明显优势型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合并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8日第九四〇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因AA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发生AE患者(患者1)为研究对象。患者1为男性、30岁。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与诊疗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1的随访,截至2023年9月30日。以"造血干细胞移植""脑炎""脑膜炎""自身免疫性脑炎""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encephalitis""meningitis""autoimmune encephalitis"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血液病患者接受allo-HSCT后发生AE的相关研究文献。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以上数据库建立至2023年12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并且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患者1因"allo-HSCT后42 +个月,肌无力1 +个月"于2020年12月28日第九四〇医院血液科入院治疗。①患者1入院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脑脊液压力为350 mmH 2O(1 mmH 2O=9.81 Pa);脑脊液生化检查:Cl -浓度为129.4 mmol/L,葡萄糖水平为2.85 mmol/L,蛋白定量为879.0 mg/L;脑脊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WBC)为15×10 6/L,蛋白定性呈阳性;外周血感染相关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为0.047 ng/mL,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为2.0 pg/mL;外周血血培养、血清及脑脊液病毒系列检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脑脊液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均呈阴性;脑脊液及血清AE相关抗体均呈阴性。②患者1影像学检查结果如下。头颅MRI检查结果提示,双侧大脑半球、中脑、小脑中脚见大致呈对称分布的片状稍长T2信号影,弥散加权成像(DWI)提示双侧大脑半球、中脑、小脑中脚高信号。③临床诊断:患者1于2021年1月14日被确诊为自身抗体呈阴性AE。④治疗及转归:对患者1采取镇静、输注大剂量甲泼尼龙、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抗癫痫、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后,体温逐渐正常,可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提示治疗有效。3月3日,患者1出院时可在家属搀扶下行走,四肢肌张力、腱反射正常,一般情况好转,病情稳定。⑤随访及预后:患者1于随访期内规律复诊,9月30日复诊结果显示,AE后遗症症状明显,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等。⑥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检索到3篇关于allo-HSCT后发生AE的相关研究文献,共计4例患者(患者2~4),包括患者1在内的5例allo-HSCT后合并AE患者被纳入以下研究。这5例患者allo-HSCT后,均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经头颅MRI、脑脊液AE相关抗体检测,最后均被诊断AE。对其均采取糖皮质激素、CD20单克隆抗体、IVIG等治疗后,其CNS症状均有所改善。 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在接受allo-HSCT后免疫重建过程中,若出现CNS症状,需尽早完善头颅MRI、脑脊液抗体检测排查AE可能。一旦患者被诊断为allo-HSCT后合并AE,应立即采取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等治疗,以挽救其生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云南省及周边高海拔地区心脏缺陷胎儿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云南省及周边高海拔地区胎儿心脏缺陷的现状及影响其妊娠结局的社会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21年1月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确诊为心脏缺陷的病例。根据胎儿心脏出生缺陷临床预后评分体系和分级标准对入选病例的预后进行评级(Ⅰ至Ⅳ级),分析比较各预后等级病例的比例及病种分布情况、妊娠结局。依据妊娠结局将病例分为继续妊娠组和终止妊娠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结局选择的社会因素。结果:收集到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病例4 929例,4 464例(90.57%)来源于云南省及周边高海拔地区。最终纳入心脏缺陷病例2 166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998例,心脏肿瘤、心肌病及心律失常93例,卵圆孔、动脉导管异常及正常变异1 075例。孕妇年龄为(29.2±5.0)岁,孕(25.6±3.8)周。预后等级为Ⅰ至Ⅳ级的例数分别为1 037例(47.88%)、620例(28.62%)、314例(14.50%)、44例(2.03%),未分级者151例(6.97%)。病种分布情况方面,正常变异和主动脉弓发育偏细分别占42.66%(924/2 166)和5.22%(113/2 166);评级为Ⅱ级的病例中占比排名前3位的病种为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和轻-中度肺动脉瓣狭窄,均为简单先心病,在所有心脏缺陷病例中占比分别为11.63%(252/2 166)、3.92%(85/2 166)和2.35%(51/2 166),在先心病病例中占比分别为25.25%(252/998)、8.52%(85/998)和5.11%(51/998);评级为Ⅲ级、Ⅳ级病例中以复杂先心病居多,且病种较为分散,Ⅲ级中较常见的为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占所有心脏缺陷病例的2.40%(52/2 166)、占所有先心病病例的5.21%(52/998)]和Ⅰ至Ⅲ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占所有心脏缺陷病例的2.17%(47/2 166)、占所有先心病病例的4.71%(47/998)],Ⅳ级中较常见的是单心室[占所有心脏缺陷病例的0.74%(16/2 166)、占所有先心病病例的1.60%(16/998)]和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占所有心脏缺陷病例的0.65%(14/2 166)、占所有先心病病例的1.40%(14/998)]。成功随访1 084例,其中出生675例,终止妊娠392例,自然流产17例。预后等级Ⅰ至Ⅳ级的病例中终止妊娠者占比逐渐增加[等级内占比分别为5.24%(21/401)、27.78%(70/252)、89.54%(214/239)和95.56%(43/45)],在终止妊娠的病例中预后等级为Ⅲ级者占比最高[54.59%(214/392)];终止妊娠病例中病种分布主要为复杂先天畸形或预后极差的病种(Ⅲ、Ⅳ级),可见正常变异或预后好的Ⅰ、Ⅱ级病例[在终止妊娠病例中占比分别为5.36%(21/392)和17.86%(70/3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学历(高中及以下: OR=2.73,95% CI 1.26~5.93, P<0.001;文盲: OR=3.27,95% CI 1.29~7.10, P<0.001)和低家庭收入(年收入<10万元: OR=2.47,95% CI 1.69~5.12, P<0.001)是选择终止妊娠的影响因素。 结论:云南省及周边高海拔地区心脏出生缺陷胎儿中,病种分布以简单或低危病种为主,但复杂畸形特别是预后差的病种占比也较高;部分预后良好的病例被终止妊娠,孕妇的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可能会影响其对心脏缺陷胎儿妊娠结局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8~45岁已婚HIV感染者生育安全认知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18~45岁已婚HIV感染者生育安全认知现状,为艾滋病感染家庭生育安全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市6个区和四川省自贡市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接受随访的18~45岁已婚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史、生育意愿、生育安全认知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Poisson回归分析研究对象生育安全认知的相关因素。结果:266名研究对象中,女性占58.3%(155/266),有生育意愿的HIV感染者占48.9%(130/266)。研究对象的生育安全知识知晓率为59.4%(158/266),生育安全知识知晓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生育安全知识知晓率是男性的2.14(95% CI:1.25~3.66)倍;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生育安全知识知晓率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1.88(95% CI:1.08~3.27)倍;有生育意愿者生育安全知识知晓率是无生育意愿的1.88(95% CI:1.10~3.22)倍,接受过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者生育安全知识知晓率是未接受过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的9.06(95% CI:2.46~33.32)倍。生育安全措施知晓率为5.3%(14/266),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育安全措施知晓率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8~45岁已婚HIV感染者生育安全认知水平较低,存在家庭内夫妻间和母婴传播HIV的风险,应加强针对性生育安全健康教育和干预,从而降低因生育造成的HIV家庭内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市西城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及流行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荧光PCR法,对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3家哨点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标本进行多种病原体检测。结果:803例样本中,呼吸道感染总阳性率为28.27%(227/803)。肺炎病例和门诊病例中,下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上呼吸道标本( x2=7.332, P=0.007; x2=13.698, P<0.01)。病原体感染前5位依次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和支原体。急性呼吸道感染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8月和12月,不同病原体的季节特征各不相同。14岁及以下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 x2=12.411, P<0.01);14岁以上人群流感病毒和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较高( x2=10.306, P=0.001; x2=6.470, P=0.011)。 结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和支原体为北京市西城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不同病原体有各自的季节特征,且不同年龄组病原谱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肺动脉高压相关院内心跳骤停的发病率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可恶化院内心跳骤停(in-ho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成人患者的预后,但儿童PH相关IHCA研究尚未深入。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IHCA患儿PH的发病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设计:回顾性单中心队列研究。场所:一家四级医疗学院型儿童医院的PICU。对象:因IHCA行心肺复苏≥1 min且在IHCA前48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8岁以下儿童,除外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者。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284例IHCA患儿中,57例(20%)有可评估的超声心动图,并由未知患儿特点的心脏病医生进行盲法分析。35%(20/57)的患儿患有PH,45%(9/20)之前无PH病史。PH患儿右室收缩功能较差,通过面积变化分数( P=0.005)和右室整体纵向应变( P=0.046)来衡量;右室扩张程度更大( P=0.010);左室收缩功能较好( P=0.001)。PH患儿更有可能存在基线功能状态异常,合并慢性肺疾病或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但较少可能合并脓毒症或急性肾损伤。PH患儿更有可能出现无脉电活动或心脏停搏之类的初始节律,且在心肺复苏时更常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80%比32%, 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PH与事件存活率[70%(14/20)比65%(24/37);校正后 OR=1.30,95% CI 0.25~6.69, P=0.77]或出院存活率无关[40%(8/20)比27%(10/37);校正后 OR=1.17,95% CI 0.22~6.44, P=0.85]。 结论:儿童IHCA前的PH可能比之前报告的更常见。本队列患儿心肺复苏期间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应用率高,PH与生存预后无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14岁及以下HIV感染儿童生存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我国≤14岁HIV感染儿童全阶段生存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国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库及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内的HIV感染儿童,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探究HIV感染儿童生存情况,采取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筛选。结果:HIV感染儿童8 029例,中位生存时间179.75个月,确诊阳性后1、2、5、10年的累积生存概率分别为99.13 %、97.95 %、90.11 %、78.63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儿童的死亡风险是接受抗病毒治疗儿童的12.81倍(95 %CI:11.40~14.27);男童的死亡风险是女童的1.20倍(95 %CI:1.10~1.32);确诊阳性年龄在3~5岁HIV感染的儿童死亡风险是确诊阳性年龄在<2岁儿童的0.67倍(95 %CI:0.60~0.76)。西北地区儿童的死亡风险是东北地区儿童的0.52倍(95 %CI:0.29~0.95),本地治疗儿童的死亡风险是异地治疗儿童的1.96倍(95 %CI:1.48~2.61),未获得关怀服务儿童死亡风险是获得关怀服务儿童的2.07倍(95 %CI:1.88~2.29)。 结论:我国≤14岁HIV感染儿童中位生存时间179.75个月。接受抗病毒治疗、女童、异地治疗、西北地区,获得关怀服务和确诊时年龄较大是HIV感染儿童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纤维化纤维微细菌眼内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22岁。因右眼反复眼红、视力下降伴前房积脓7个月于2021年5月26日到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就诊。患者既往健康,否认手术史。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右眼全葡萄膜炎",并给予局部和全身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为激素)治疗后好转,但反复发作,间隔时间逐渐缩短。眼部检查:患者右眼视力手动,矫正不能提高;左眼视力0.25,最佳矫正视力(BCVA)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1、14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右眼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后尘状沉着物(++),房水闪辉(++~+++),细胞(++~+++),前房2 mm积脓,晶状体后灰白色颗粒状混浊;玻璃体颗粒状、絮状混浊(图1A),细胞(+++);眼底窥不清(图1B)。B型超声检查,右眼玻璃体混浊(图1C)。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右眼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增厚,表面强信号条带(图1D)。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前房大量点状中回声,玻璃体混浊(图1E,1F)。抽血送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51(+)。诊断:右眼全葡萄膜炎?右眼眼内炎?双眼屈光不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8F-PSMA PET/CT PRIMARY评分联合多参数磁共振PI-RADS评分对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 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 PRIMARY评分联合多参数磁共振(m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对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医院收治的63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70(64,75)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8.46(5.40,14.80)ng/ml。所有患者术前均行 18F-PSMA PET/CT和mpMRI检查,术后前列腺标本制作病理大切片。2名影像科医生和1名病理科医生分别对前列腺病灶进行诊断和定位。根据病理大切片结果,Gleason评分≥3+4分诊断为CsPCa,Gleason评分=6分或阴性为非CsPCa。PSMA PET/CT图像采用PRIMARY评分(5分法):1分为无以下对应的模式,2分为移行带或中央带非局灶性高摄取,3分为移行带局灶性高摄取,4分为外周带局灶性高摄取,5分为SUV max≥12.0。以前列腺病灶SUV max/邻近SUV max比值(LBR)半定量评价其对显像剂摄取的程度。mpMRI图像采用PI-RADS Version2.1进行评分。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CsPCa组和非CsPCa组的年龄、PSA、病灶数量的差异;以病灶作为研究对象比较CsPCa组和非CsPCa组的PRIMARY评分、LBR、PI-RADS评分、病灶分布构成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PCa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独立预测因素的最佳诊断阈值,分别构建PRIMARY评分、PI-RADS评分、二者联合应用的预测模型,比较各模型对CsPCa的诊断效能。 结果:本研究63例,CsPCa组54例(85.7%),非CsPCa组9例(14.3%),PSA分别为9.64(6.1,15.3)ng/ml和5.6(4.6,7.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71(64,75)岁与65(63,69)岁]、病灶数量[2(1,2)个与2(1,3)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CsPCa组81个病灶,Gleason评分3+4分49个、4+3分16个、8分14个、9~10分2个。非CsPCa组28个病灶,良性前列腺病变14个,Gleason评分3+3分14个。CsPCa组和非CsPCa组的PRIMARY评分分别为4(3,5)分和2(1,4)分、LBR分别为2.69(2.08,4.48)和1.89(1.45,2.48),PI-RADS评分分别为4(3,5)分和2(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CsPCa组和非CsPCa组病灶位于移行带分别为15个(18.5%)和8个(28.6%),位于外周带分别为66个(81.5%)和20个(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IMARY评分( OR=2.134,95% CI 1.429~3.187, P<0.01)和PI-RADS评分( OR=2.689,95% CI 1.618~4.469, P<0.01)是诊断CsPCa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显示,PRIMARY评分和PI-RADS评分诊断CsPCa的最佳阈值均为3分。PRIMARY评分、PI-RADS评分、二者联合诊断CsPCa的准确性分别为72%、67%、83%,敏感性分别为72%、63%、91%,特异性分别为75%、79%、5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89%、8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8%、42%、70%。PRIMARY评分、PI-RADS评分、二者联合预测CsPCa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95% CI 0.624~0.842)、0.708(95% CI 0.599~0.817)、0.743(95% CI 0.623~0.862),二者联合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应用PRIMARY评分或PI-RADS评分(均 P<0.01)。 结论:18F-PSMA PET/CT PRIMARY评分和mpMRI PI-RADS评分对CsPCa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诊断效能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腔内治疗双下腔静脉合并左下腔静脉狭窄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50岁,因发现左下肢蚯蚓状可复性团块1年余入院。患者左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伴有左下肢酸胀沉重感、盆腔脏器坠胀感及发作性下腹隐痛不适等。下肢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左股静脉瓣膜反流时间>1.5 s。CT静脉造影(CTV)提示双下腔静脉、左下腔静脉跨越腹主动脉处重度狭窄。左下肢静脉及下腔静脉顺行造影前后位投照显示左下肢深静脉通畅,行Valsalva动作时左股静脉及大隐静脉瓣膜可见反流,造影剂经左髂静脉自可疑左下腔静脉回流。左髂静脉顺行穿刺置管,部分造影剂经盆腔多个粗大侧支循环至右下腔静脉回流(图1)。跨越腹主动脉段左下腔静脉重度狭窄,与CTV检查结果相符合(图2)。静脉测压显示左下腔静脉(跨越腹主动脉段以下)下段静脉压为18 cm水柱,总下腔静脉静脉压约为5.5 cm水柱。诊断为双下腔静脉,左肾静脉上段左下腔静脉重度狭窄。以12 mm×40 mm球囊对左下腔静脉狭窄段行球囊扩张成形术,扩张成形后置入14 mm× 120 mm支架,再以14 mm× 40 mm球囊对支架进行后扩张,造影显示狭窄解除,造影剂回流迅速,原粗大盆腔侧支循环基本消失(图3),再次静脉测压显示左下腔静脉(跨越腹主动脉段以下)下段静脉压约为7 cm水柱,总下腔静脉静脉压约为6 cm水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