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体化18F-FET PET/MR术前评估成人胶质瘤患者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旨在研究一体化18F-氟乙基酪氨酸(18F-fluoroethyltyrosine,18F-F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MR对成人胶质瘤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鉴别能力.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未经活检或治疗的胶质瘤患者资料16例,均完成一体化PET/MR扫描,包括18F-FET PET、常规MR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成像.以靶本比(target-background ratio,TBR)=1.6为阈值对PET图像进行感兴趣体积(volume of interest,VOI)分割,通过刚性配准获得肿瘤VOI对应的IVIM图及其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真实扩散系数(true diffusion coefficient,D)、伪扩散系数(pseudo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分布扩散系数(distribu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DC)和异质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α),使用pyradiomics对各参数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对应的一阶灰度直方图特征.计算每个IVIM参数图对应的特征值与18F-FET PET参数的关系,并利用组间比较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探究PET和IVIM参数对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区分能力.结果 IVIM-α的两个特征值90分位值(r=0.526,P<0.05)和最大值(r=0.520,P<0.05)与PET参数平均标准摄取值(mean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ean)呈正相关;IVIM-α 和SUVmean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阳性和阴性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的IVIM-α均值和SUVmean显著高于阴性组;融合IVIM-α均值和SUVmean对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区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7.结论 基于一体化PET/MR的18F-FET PET和IVIM参数能够有效预测胶质瘤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8F-FET PE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氨基酸类PET在胶质瘤影像检查中应用广泛,尤其是 18F-酪氨酸( 18F-FET)PET显像在脑胶质瘤的诊疗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有关 18F-FET PET显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指导治疗、评估疗效及预后预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 18F-FET PET影像组学分析预测脑胶质瘤IDH1基因表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 O-(2- 18F-氟代乙基)- L-酪氨酸( 18F-FET)PET图像影像组学特征的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其对未经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表型的预测效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病理学证实的58例脑胶质瘤患者[男36例、女22例,年龄(41.8±15.1)岁]的 18F-FET PET/CT脑显像数据,应用PyRadiomics软件包提取105个影像组学特征,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构建预测模型,计算每个病灶的影像组学评分(RS),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量化模型RS的预测效能,并与 18F-FET半定量参数{肿瘤靶本比[TBR,包括最大TBR(TBR max)、TBR峰值(TBR peak)和平均TBR(TBR 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及病灶总代谢摄取(TLU)}对IDH1基因表型的预测效能进行对比(Delong检验)。 结果:LASSO回归模型共纳入7个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为最大二维切片直径、一阶最大特征值、一阶灰度值范围、灰度共生矩阵_能量、灰度共生矩阵_反差方差、灰度相关矩阵_熵、灰度相关矩阵_大相关低灰度级增强。构建的LASSO回归模型对IDH1基因表型(突变型20例,野生型38例)的预测效能准确性为81.0%(47/58),灵敏度为65.0%(13/20),特异性为89.5%(34/38),曲线下面积(AUC)为0.842; 18F-FET半定量参数中TLU诊断效能较优,其诊断准确性为60.3%(35/58),灵敏度为85.0%(17/20),特异性为47.4%(18/38),AUC为0.661;LASSO回归模型对IDH1基因表型的诊断效能优于传统参数( z=3.426, P<0.01)。 结论:基于 18F-FET PET脑显像的影像组学分析可提高对未经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IDH1基因表型的预测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8F-FET PET/CT双模态影像组学特征对成人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非侵入性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基于18F-FE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双模态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并对成人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进行非侵入性预测分析.方法:回顾并分析58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未治疗成年胶质瘤患者的18F-FET PET/CT影像学数据,根据病理学分级将患者分成低级别胶质瘤组[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Ⅱ级,共计32例]和高级别胶质瘤组(WHO Ⅲ级13例、WHO Ⅳ级13例,共计26例).在PET、CT影像模态中分别提取105个影像组学特征参数进行分析,采用基于R语言机器学习算法的5折交叉验证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成人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3个独立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PET-Rad模型、CT-Rad模型和PET/CT-Rad模型),然后再采用全子集回归对影像组学预测模型进行校正.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基于4个18F-FETPET影像组学参数建立PET-Rad模型的AUC为0.845(95%CI 0.726~0.927);基于3个CT影像组学参数构建的CT-Rad模型的AUC为0.802(95%CI 0.676~0.895);而联合3个CT和2个PET影像组学特征的18F-FET PET/CT-Rad模型的AUC为0.901(95%CI 0.794~0.964),准确度为86.21%.DeLong检验结果显示PET/CT-Rad模型优于CT-Rad模型(P=0.032).尽管PET/CT-Rad模型效能优于PET-Rad模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构建胶质瘤病理学级别预测的PET/CT-Rad模型中,3个CT影像组学参数分别为firstorder_10Percentile、glrlm_LowGrayLevelRunEmphasis、ngtdm_Busyness,其中glrlm_LowGrayLevelRunEmphasis是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其相对重要性为30.97%;2个PET组学特征为firstorder_Maximum和ngtdm_Contrast,其相对重要性分别为21.99%、21.01%.结论:基于18F-FET PET与CT双模态影像组学特征相结合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未经治疗成人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可为临床诊治决策提供依据和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PARP-1抑制剂Olaparib对MCF-7乳腺癌的放疗增敏作用及乏氧显像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PARP抑制剂Olaparib对MCF-7乳腺癌模型的放疗增敏作用,并通过18F-氟赤式硝基咪唑(18F-FET-NIM)PET/CT监测Olaparib的放疗增敏效应.方法 建立MCF-7乳腺癌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Olaparib组、放疗(IR)组、Olaparib+IR组;定期测量肿瘤大小,并统计荷瘤鼠生存时间;治疗前后进行18 F-FETNIM PET/CT显像,定量分析肿瘤/肌肉比值(TMR).对HIF-1α、Ki67及p53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分析TMR与HIF-1α、Ki67及p53的相关性.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Olaparib单独应用时对肿瘤疗效甚微,当与放疗联合时,可减缓肿瘤生长速度,延长生存周期;治疗前,各组之间的TM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IR组相比,Olaparib+IR组的TMR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HIF-1α、Ki67及p53在Olaparib+IR组中表达最低(P=0.004;P=0.002;P<0.001);TMR 与 HIF-1α、Ki67 及 p53 呈正相关性(r=0.918;r=0.919;r=0.914).结论 Olaparib联合放疗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周期,下调HIF-1α、Ki67及p53等生物标志物,对MCF-7乳腺癌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同时,18F-FETNIM PET/CT显像能够动态监测肿瘤乏氧情况,反映放疗增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18F-FET PET/MRI诊断1例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患者女,27岁,左眼视物模糊伴头晕、头痛1个月,颅脑MRI发现左额叶占位,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既往体健.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颅脑MRI:左侧脑室前角旁白质内38 mm×32 mm×30 mm囊实性肿物,边界清晰,伴多发囊性变,实质区T1WI呈等或低信号(图1A)、T2WI呈等或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呈等或低信号(图1B)、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稍高信号(图1C);周围见片状水肿;增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图1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基于体积感兴趣区的18F-FET PET脑胶质瘤分析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确定18F-FET PET脑胶质瘤图像感兴趣体积(Volume of Interest,VOI)选取的基本方法.方法 首先使用锗棒源进行15 min透射扫描,随后对25例脑胶质瘤患者在禁食后经静脉注射200 MBq18F-FET.每位受试对象在注射后40 min内完成PET动态头部扫描,共分为16个时间段,每段时长在1~5 min之间.由此得到16帧图像采用Shepp滤波反投影傅立叶图像重建并完成衰减校正.随后将数据传送至UNIX工作站,用Matlab程序检查患者头部的移动情况,并用MPI软件进行校正.最后用Pmod软件分析评估动态数据,并对数据结果在时间—放射性活度曲线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扫描时有头部移动的伪影图像不适用该方法.选取阈值为50%的VOI能够得到最为准确的结果.结论 使用等轮廓线法对18F-FET脑胶质瘤选取50%阈值VOI能得到最为准确的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8F-FET PET显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 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介绍了18F-FET PET显像的基本原理,并从预估患者生存期、辅助放射治疗计划、监测放疗后效果以及假性进展神经影像学评估4个方面对18F-FET PET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18F-FET PET在脑胶质瘤诊断中所具有的优势与缺点,指出了18F-FET PET结合先进的结构影像学技术,如MRI波谱分析、MRI灌注和弥散加权成像,可有效提高脑胶质瘤诊断、定位、鉴别、分级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及治疗的精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CFN-MPS-200模块自动化合成18F-FET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合成O-(218F-氟乙基)-L-酪氨酸(O-(2-[18F] fluoroethyl)-L-tyrosine,18 F-FET)并进行质量分析.方法:以O-(2-对甲苯磺酰氧乙基)-N-三苯甲基酪氨酸叔丁基酯(O-(2-tosyloxyethyl)-N-trityl-ltyrosine tert.butylester,TET)为前体,在CFN-MPS-200型自动合成模块上编辑合成程序,设计合成装置,进行18 F-FET的合成与质量分析.结果:自动化合成18F-FET的时间约为100 min,合成产率约为21±5%(衰减校正后,n=3),放化纯大于99%.产品为无色透明溶液,pH值在7.0左右.结论:基于CFN-MPS-200多功能合成模块合成18F-FET的方法稳定,合成的18F-FET放射化学纯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甲状旁腺显影及定位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甲状腺疾病和甲状旁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并减少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甲状旁腺的术前、术中准确定位是手术的关键.目前,常用的甲状旁腺术前定位技术是99m Tc-MIBI双时相显像技术、B超和CT,一些新兴的技术如125 I定位标记技术、18 F-FET-PET、11 C Met-PET、甲状旁腺动脉造影等尚处在小规模使用阶段.术中定位技术包括亚甲蓝染色为代表的正显影法及纳米碳染色为代表的负显影法、99m Tc-MIBI联合Y探测仪,新兴的技术有近红外自身荧光成像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