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HQ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损伤、氧化应激抑制及肾皮质和细胞核Nrf2/NF-κB信号通路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组织损伤、氧化应激的抑制及肾皮质和细胞核Nrf2/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探讨tBHQ对MN的潜在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tBHQ对照组、模型组及tBHQ干预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3 mL正常兔血清;tBHQ对照组同法注射正常兔血清后予tBHQ 50 mg/kg灌胃,每天1次,共15次;模型组腹腔注射3 mL兔Fx1A抗血清建立被动Heymann肾炎(PHN)模型;tBHQ干预组建立PHN模型后tBHQ 50 mg/kg灌胃,每天1次,共15次.结束实验当天检测各组大鼠肾病综合征相关指标[24 h尿蛋白(24 h-UPro)、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肾功能相关指标[sCr、尿素氮]、肾脏足细胞损伤情况(足细胞足突融合、肾小球Podocin/Desmin表达及分布)]、肾皮质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8-iso-PG)、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肾皮质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力及肾皮质和细胞核Nrf2/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24 h-UPro、T-CHOL、TG、HDL、LDL、sCr、尿素氮均升高,ALB降低(P均<0.05);肾小球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细胞足突弥漫性融合,足细胞足突宽度增加,Podocin表达量减少、分布异常,Desmin表达量上调;肾皮质MDA、8-iso-PG、8-OHDG均升高(P均<0.05),SOD、CAT、γ-GCS活力均降低(P均<0.05);肾皮质及细胞核Nrf2均下调,NF-κB p65、p-NF-κB p65(Ser536)均上调(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tBHQ干预组24 h-UPro、T-CHOL、TG、HDL、LDL、sCr均下降,ALB上升(P均<0.05);足细胞足突弥漫性融合减轻,足细胞足突宽度下降,Podocin/Desmin表达及分布趋向正常;肾皮质MDA、8-iso-PG、8-OHDG均下降(P均<0.05),SOD、CAT、γ-GCS活力均上升(P均<0.05);肾皮质及细胞核Nrf2均上调,NF-κB p65、p-NF-κB p65(Ser536)均下调(P均<0.05).结论 tBHQ对MN大鼠肾组织损伤及氧化应激均有抑制作用,可调控肾皮质及细胞核Nrf2/NF-κB信号通路.tBHQ可能通过激动Nrf2、抑制NF-κB活化,从而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减轻MN大鼠肾组织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预测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4月—2016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12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脓毒症患者,其中男79例、女45例,年龄(62±15)岁。计算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及入院时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及二者的差值ΔSOFA评分,并将患者分为ΔSOFA评分<2分的非进展组(101例)和ΔSOFA评分≥2分的进展组(23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85例)和死亡组(39例)。分别比较非进展组与进展组及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住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天数、是否吸烟、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入院时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入院24 h内血清8-OHd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124例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和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阈值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根据住院期间死亡ROC曲线中的最佳阈值将患者分为高8-OHdG组(35例)和低8-OHdG组(89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SOFA评分、入院第2天SOFA评分和ΔSOFA评分,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2组患者入院90 d内存活率差异。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Log-rank检验。 结果:非进展组和进展组患者性别、年龄、住急诊ICU天数、吸烟情况、合并高血压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及入院时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相近( P>0.05)。进展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8-OHdG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组( Z=-2.31,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24 h内血清8-OHdG为124例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06,95%置信区间为1.01~1.11, P<0.05)。入院24 h内血清8-OHdG预测124例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病情进展的ROC的AUC为0.65(95%置信区间为0.52~0.79, P<0.05),最佳阈值为32.88 ng/mL,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2.2%、79.2%。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住急诊ICU天数、吸烟情况、合并高血压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及入院时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均相近( P>0.05)。死亡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8-OHdG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 Z=-2.37,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24 h内血清8-OHdG为124例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04,95%置信区间为1.00~1.09, P<0.05)。入院24 h内血清8-OHdG水平预测124例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ROC的AUC为0.63(95%置信区间为0.52~0.75, P<0.05),最佳阈值为32.43 ng/mL,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1.3%、84.7%。高8-OHdG组与低8-OHdG组患者性别和年龄均相近( P>0.05),高8-OHdG组患者入院时SOFA评分、入院第2天SOFA评分、Δ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低8-OHdG组( Z值分别为-2.49、-3.01、-2.64, P<0.05或 P<0.01)。低8-OHdG组患者入院90 d内存活率明显高于高8-OHdG组( χ2=14.57, P<0.01)。 结论:早期血清8-OHdG水平是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能力有限。患者血清8-OHdG水平越高,入院90 d内死亡风险越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硫氧环蛋白过氧化物酶-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硫氧环蛋白过氧化物酶-2(Prx-2)过表达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DMEM培养液)、TGF-β1组(5 μg/L TGF-β1)、阴性对照组(5 μg/L TGF-β1+慢病毒空载体)、Prx-2组(5 μg/L TGF-β1+慢病毒Prx-2过表达载体)。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用以反映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p-P38、I和III型胶原蛋白及Prx-2水平。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分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 t检验。 结果:慢病毒成功转染,Prx-2组Prx-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TGF-β1组比较,Prx-2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8-OHdG、p-JNK、p-P38及I、III型胶原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TGF-β1组比较,Prx-2组8-OHdG、p-JNK、p-P38及I、III型胶原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TGF-β1组比较,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rx-2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ROS和JNK、P38通路激活,抑制TGF-β1促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压氧联合“智三针”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智三针”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VCI患者1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性训练,并联合HBO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智三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8 d后的血清指标[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氧化应激指标[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MDA)],以及认知功能情况[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表(LOTCA)、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睡眠情况[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2组患者治疗28 d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8 d后,2组患者IGF-1、BDNF、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水平,以及MoCA、LOTCA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VILIP-1、Hcy、8-OHdG、MDA水平、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时长,PSQI、AIS得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8 d后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HBO联合“智三针”治疗脑卒中后VCI患者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认知功能,调节睡眠状态,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光气急性染毒对大鼠肾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光气急性染毒对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于2019年5月,将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光气组(包括光气染毒后1、3、6、12和24 h各组),对照组和各时点各6只大鼠。动物置于染毒箱内,对照组动物吸入空气5 min,光气组大鼠吸入浓度为8.33 mg/L的光气5 min;在染毒后1、3、6、12、24 h,将大鼠腹腔麻醉处死后,采集血液样本和肾脏组织,进行血气分析、肌酐(Cr)、尿素氮(BUN)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组织中8-羟基脱氧鸟苷和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情况。结果:光气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在染毒后3、6和12 h时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在6 h时达到最低点,分别为(58.67±7.89)mmHg和(202.30±27.20)mmHg。光气组大鼠Cr和BUN在3、6、12和24 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肾脏脏器系数在3、6和12 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HE染色显示,光气组大鼠肾小球内红细胞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疏松淡染,6 h时损伤最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光气组大鼠肾组织内8-羟基脱氧鸟苷和髓过氧化物酶阳性表达增多。 结论:光气染毒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可能是导致大鼠肾功能损伤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155-SIRT1在柴油机尾气暴露大鼠氧化应激和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长期暴露柴油机尾气(DEE)对肺部炎症的影响以及潜在的机制。方法:30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DEE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DEE组暴露于含有3 mg/m 3柴油机排气微粒的DEE中12周,对照组暴露于净化空气中12周。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尿液中2-羟基菲、9-羟基菲、8-羟基-2-脱氧鸟苷、丙二醛水平,血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肺炎症和重塑变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肺组织中miR-155水平;蛋白质印迹测定肺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miR-155与SIRT1的相互作用。 结果:DEE组大鼠尿中2-羟基菲、9-羟基菲、8-羟基-2-脱氧鸟苷、丙二醛水平,血清和BALF中IL-8、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值均<0.001),肺组织切片中气道炎症及重塑加重。与对照组比较,DEE组大鼠肺组织中miR-155水平升高( t=21.854, P<0.001),SIRT1表达下降( t=25.580, P<0.001)。miR-155模拟物下调SIRT1野生型细胞的荧光强度,而SIRT1在miR-155组中优先富集。 结论:DEE暴露加重大鼠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可能与miR-155下调靶标SIRT1表达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压氧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干预对体外培养的正常和缺氧状态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和缺氧状态(200 μmol/L CoCl 2干预)人RPE-19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缺氧对照组)和HBO组[正常HBO组(0.15 MPa HBO组,0.20 MPa HBO组,0.25 MPa HBO组)和缺氧HBO组(缺氧+0.15 MPa HBO组,缺氧+0.20 MPa HBO组,缺氧+0.25 MPa HBO组)]。各HBO组在纯氧下分别暴露60、90 min,每隔24 h暴露一次,共暴露2次。以MTT法检测各组RPE细胞的增殖活力;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RPE细胞内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的表达量;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PE细胞内人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hOGG1)的表达量。每组实验均重复3次。 结果:在HBO干预60、90 min后,对于正常RPE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压力HBO干预组细胞OD 570值均降低( P<0.01),且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P<0.05);细胞内8-OHdG表达量明显增加( P<0.01),且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P<0.05);细胞内hOGGl表达量增加( P<0.01),且在60min组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P<0.05)。对于缺氧RPE细胞,与缺氧对照组相比,各压力HBO干预组细胞OD 570值均升高( P<0.01),且在60 min组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P<0.01);细胞内8-OHdG表达量明显降低(60 min P<0.01, 90 min P<0.05),且60 min组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P<0.05);细胞内hOGGl表达量明显增加( P<0.01),且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60 min P<0.05, 90 min P<0.01)。 结论:HBO暴露可导致正常RPE细胞的氧化损伤,但可修复缺氧导致的RPE细胞的氧化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污染物统计模型在金属混合暴露与DNA氧化损伤关联分析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多污染物统计模型研究金属混合暴露与DNA氧化损伤的关联,探讨引起DNA氧化损伤效应的关键组分。方法:以山东某钢铁公司钢铁冶炼企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尿液中金属元素浓度。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浓度。应用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KMR)、弹性网络回归和分位数g计算回归分析尿金属与尿8-OHdG的关联。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共768名,年龄(36.15±7.40)岁。BKMR、弹性网络回归、分位数g计算回归结果均显示,金属混合暴露与尿8-OHdG水平升高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分位数g计算回归结果显示,金属混合物水平每增加25%,尿8-OHdG水平增加77.60%。弹性网络分析显示,暴露风险得分每增加25%,尿8-OHdG水平增加26%。BKMR的单变量暴露效应分析显示,尿硒、锌、镍与尿8-OHdG水平存在正相关。结论:金属混合暴露引起DNA氧化损伤水平升高,其中硒、锌和镍的作用更加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衰弱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 ≥ 60岁的COPD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衰弱评估量表(FRAIL量表)评分结果进行分组,≥ 3分为衰弱组( n=109),< 3分为无衰弱/衰弱前期组( n=59),其中1~2分为衰弱前期组( n=23),0分为无衰弱组( n=36)。检测各组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MDA)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168例老年COPD患者衰弱的发生率为64.9%(109/1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OR=1.59,95% CI 1.02~2.25)、身体质量指数( OR=4.11,95% CI 2.02~8.42)、合并症( OR=2.57,95% CI 1.31~5.0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OR=3.07,95% CI 1.54~6.06)、营养不良( OR=2.97,95% CI 1.56~5.41)和认知功能障碍( OR=2.87,95% CI 1.42~5.88)是老年COPD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均 P < 0.05)。老年COPD患者衰弱评分与血清8-OHdG、MDA均呈明显正相关( r=0.67、0.65, P=0.008、0.006),与T-AOC呈负相关( r=-0.54, P=0.012)。 结论:老年COPD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营养不良和认知功能障碍是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其严重程度与氧化应激产物水平明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IRT1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在脓毒症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在脓毒症致肝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SIRT1激动剂SRT1720预处理(CLP+SRT1720)组、SIRT1抑制剂EX527预处理(CLP+EX527)组,每组6只。术前2 h分别向CLP+SRT1720组和CLP+EX527组腹腔注射10 mg/kg的SRT1720或EX527。于制模后24 h腹主动脉取血并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微板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病理损伤情况;使用相应试剂盒分别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SIRT1、Nrf2、HO-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血清IL-6、IL-1β、TNF-α、ALT、AST水平明显升高;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坏死,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组织中MDA、8-OHdG含量升高,GSH含量及SOD活性降低,SIRT1、Nrf2、H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脓毒症大鼠出现肝功能障碍,肝组织内SIRT1、Nrf2、HO-1以及抗氧化蛋白水平降低,而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升高。与CLP组比较,CLP+SRT1720组大鼠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降低,SIRT1、Nrf2、H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6(ng/L):34.59±4.21比61.84±3.78,IL-1β(ng/L):41.37±2.70比72.06±3.14,TNF-α(ng/L):76.43±5.23比130.85±5.30,ALT(U/L):30.71±3.63比64.23±4.59,AST(U/L):94.57±6.08比145.15±6.86,MDA(μmol/g):6.11±0.28比9.23±0.29,8-OHdG(ng/L):117.43±10.38比242.37±11.71,GSH(μmol/g):11.93±0.88比7.66±0.47,SOD(kU/g):121.58±5.05比83.57±4.84,SIRT1 mRNA(2 -ΔΔCt):1.20±0.13比0.46±0.02,Nrf2 mRNA(2 -ΔΔCt):1.21±0.12比0.58±0.03,HO-1 mRNA(2 -ΔΔCt):1.71±0.06比0.48±0.07,SIRT1蛋白(SIRT1/β-actin):0.89±0.04比0.58±0.03,Nrf2蛋白(Nrf2/β-actin):0.87±0.08比0.51±0.09,HO-1蛋白(HO-1/β-actin):0.93±0.14比0.54±0.12,均 P<0.05〕,说明给予SIRT1激动剂SRT1720预处理可改善脓毒症大鼠的肝损伤;但是给予SIRT1抑制剂EX527预处理后则发挥相反的作用〔IL-6(ng/L):81.05±6.47比61.84±3.78,IL-1β(ng/L):93.89±5.83比72.06±3.14,TNF-α(ng/L):177.67±5.12比130.85±5.30,ALT(U/L):89.33±9.52比64.23±4.59,AST(U/L):179.59±6.44比145.15±6.86,MDA(μmol/g):11.39±0.51比9.23±0.29,8-OHdG(ng/L):328.83±11.26比242.37±11.71,GSH(μmol/g):5.07±0.34比7.66±0.47,SOD(kU/g):59.37±4.28比83.57±4.84,SIRT1 mRNA(2 -ΔΔCt):0.34±0.03比0.46±0.02,Nrf2 mRNA(2 -ΔΔCt):0.46±0.04比0.58±0.03,HO-1 mRNA(2 -ΔΔCt):0.21±0.03比0.48±0.07,SIRT1蛋白(SIRT1/β-actin):0.47±0.04比0.58±0.03,Nrf2蛋白(Nrf2/β-actin):0.32±0.07比0.51±0.09,HO-1蛋白(HO-1/β-actin):0.19±0.09比0.54±0.12,均 P<0.05〕。 结论:SIRT1可以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来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缓解肝细胞氧化损伤,从而对CLP引起的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