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rora A激酶抑制剂Alisertib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性程序性死亡的作用及其与p53表达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Alisertib(ALS)对人结直肠癌HT29和Caco-2细胞(来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的诱导细胞凋亡性程序性死亡的作用及与p53表达状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结直肠癌HT29和Caco-2细胞进行实验。对照组用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实验组用0.1、1.0、5.0 μmol/L ALS处理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力,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 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关键调节分子的蛋白表达。应用Prism软件多重比较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然后进行Tukey的多重比较。 结果:ALS作用于HT29和Caco-2细胞24、48 h后,IC 50值分别为48.4、9.9、89.2和52.1 μmol/L。用1.0、5.0 μmol/L ALS处理HT29和Caco-2细胞,Aurora A激酶(AURKA)的磷酸化(p-AURKA)水平分别减少为对照组的45.6%、6.3%( F=100.400, P<0.01)和65.7%、30.7%( F=26.410, P<0.01)。HT29细胞表达p53蛋白,而Caco-2细胞不表达p53蛋白。与对照组比较,1.0、5.0 μmol/L ALS处理HT29和Caco-2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升高为13.4%、14.3%( F=11.240, P<0.05)和11.8%、10.5%( F=9.357, P<0.05)。5.0 μmol/L ALS引起HT29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和裂解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的表达水平分别升高85%( F=7.289, P<0.05)、1.6倍( F=9.640, P<0.05)、1.3倍( F=12.120, P<0.05)、4.3倍( F=56.320, P<0.05),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表达降低为28%( F=8.849, P<0.01)。在Caco-2细胞中5.0 μmol/L ALS引起RIP、磷酸化Fas相关死亡域蛋白(p-FADD)和cleaved PARP的表达分别增加1.5倍、83%和1.1倍。 结论:ALS分别通过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诱导HT29和Caco-2细胞发生凋亡性程序性细胞死亡,与p53蛋白是否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去势抵抗性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发病中的基因变化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前列腺癌是男性健康的主要杀手。临床研究表明,随着抗雄治疗的普遍应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生存期中大部分时间均处于去势抵抗阶段。去势抵抗性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neuroendocrine PCa,CRPC-NE)是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Ca,CRPC)的少见亚型及难治亚型,该病致死率高,治疗难度极大。科研人员为提高CRPC-NE的生存率对其机制进行了探索,发现N-MYC、RB1/TP53、TMPRSS2-ERG等一系列基因的改变与CRPC-NE的演进息息相关,并认为SPDEF的显著超甲基化可促进CRPC-NE的进展。研究人员尝试依据现有的分子生物学变化制定治疗方案,研发出了Alisertib等新型靶向药物,并尝试通过CD46等免疫靶点及IFN-β1a等细胞因子对CRPC-NE进行精准治疗,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极光激酶A抑制剂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B7-H3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极光激酶A(AURKA)抑制剂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细胞增殖和免疫检查点B7-H3表达的影响。方法:基于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计划数据库(共325例患者),分析AURKA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学类型、世界卫生组织(WHO)级别、原/复发状态、患者的生存期、O 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甲基化、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及染色体1p19q共缺失的相关性。比较AURKA mRNA在不同病理学类型、不同WHO级别,以及原发与复发性脑胶质瘤中表达的差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比较不同AURKA mRNA表达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探讨AURKA mRNA表达水平、IDH突变、染色体1p19q共缺失、发病年龄、放疗、化疗、WHO级别及原/复发状态对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确定AURKA mRNA表达水平对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预测价值。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脑胶质瘤组织样本,其中低级别胶质瘤(LGG)4例,GBM 4例;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B)法检测AURKA在肿瘤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情况。采用AURKA抑制剂alisertib处理人GBM细胞株U87-MG,将其分为对照组(以DMSO处理)和alisertib处理组(以5 μmol/L alisertib处理)。采用CCK-8法和结晶紫染色方法分别检测alisertib对细胞活性和克隆形成的影响。采用WB法检测alisertib对AURKA、磷酸化AURKA和B7-H3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lisertib对GBM细胞膜蛋白B7-H3表达的影响。 结果:CGGA计划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AURKA mRNA在GBM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星形胶质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均 P<0.001);在WHO 2、3及4级胶质瘤组间,AURKA mRNA的表达水平随WHO级别的升高而增加( P<0.001);AURKA mRNA在复发性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原发性胶质瘤( t=4.50, 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RKA mRNA高表达组的患者比低表达组生存期短(均 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URKA mRNA的表达水平、IDH突变、染色体1p19q共缺失、发病年龄、放疗、化疗、WHO级别及原/复发状态均为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均 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AURKA mRNA高表达、复发状态、WHO高级别、发病年龄偏高、未接受化疗及无染色体1p19q共缺失均为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URKA mRNA表达水平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期的AUC(95% CI)分别为0.78(0.72~0.83)、0.85(0.80~0.89)、0.84(0.79~0.89)。临床样本的WB结果显示,人GBM组织中AURKA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LGG( t=2.62, P=0.040)。CCK-8实验结果显示,alisertib处理24、48、72 h后均显著抑制了U87-MG细胞的活性(均 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alisertib明显抑制了U87-MG细胞的克隆形成( t=9.30, P<0.001)。WB实验结果表明,alisertib处理组的磷酸化AURK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t=10.98, P<0.001),而B7-H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 t=7.55, P=0.00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lisertib处理组膜蛋白B7-H3的表达水平升高( t=20.04, P<0.001)。 结论:AURKA抑制剂alisertib可能能够抑制GBM的细胞增殖,并增强免疫检查点B7-H3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NA-125b经p53通路调控Alisertib耐药细胞代谢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Alisertib耐药的分子机制并寻找Alisertib耐药的潜在靶点。方法:用Alisertib连续处理结肠癌细胞系建立耐药细胞株并命名为HCT-8-7T细胞,将HCT-8-7T细胞及人结肠癌细胞系HCT-8接种至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观察小鼠其他器官转移瘤的情况。采用细胞克隆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采用Seahorse分析仪检测细胞糖酵解及谷氨酰胺代谢能力的差异,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糖酵解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水平。结果:接种HCT-8-7T细胞的小鼠肝脏、肺脏、肾、卵巢等转移灶数量多于接种HCT-8细胞的小鼠(均 P<0.05)。HCT-8-7T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水平[(0.10±0.01)mmol/L]、糖酵解水平[(81.77±8.21)mpH/min]及糖酵解能力[(55.50±3.48)mpH/min]均高于HCT-8细胞[分别为(0.04±0.01)mmol/L、(27.77±2.55)mpH/min和(14.00±1.19)mpH/min,均 P<0.05]。HCT-8-7T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低于HCT-8细胞(均 P<0.05)。HCT-8-7T细胞中miR-125b表达水平(2.21±0.12)高于HCT-8细胞(1.00±0.00, P<0.001)。在HCT-8-7T细胞中,过表达p53导致细胞克隆数[(162.00±24.00)个]及细胞迁移率[(18.53±5.67)%]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274.70±40.50)个和(100.00±29.06)%,均 P<0.05]。miR-125b mimic组HCT-8-7T细胞糖酵解水平[(25.28±9.51)mpH/min]低于空白对照组[(54.38±12.70)mpH/min, P<0.05]。与空白对照组HCT-8-7T细胞比较,miR-125b mimic组HCT-8-7T细胞中p53和β-catenin蛋白水平升高,PFK1和HK1蛋白水平降低(均 P<0.05)。 结论:miR-125b沉默p53是导致Alisertib耐药的机制之一,靶向miR-125b是克服Alisertib耐药的潜在可用之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食管鳞癌中SERPINB5表达降低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索SERPINB5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变化、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库(GEO)数据库的RNA表达数据、以及临床标本的Western blot分析,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SERPINB5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通过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实验,设置亲本组、空载组和SERPINB5过表达组,在体外检测SERPINB5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裸鼠移植瘤实验,设置空载组和SERPINB5过表达组,在体内检测SERPINB5对食管鳞癌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该分子调控的下游通路及关键分子;进一步利用靶向抑制实验,探讨SERPINB5对食管鳞癌治疗的可能意义.结果:与正常食管上皮相比,食管鳞癌组织中SERPINB5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其mRNA低表达与肿瘤低分化(P=0.004)和较晚的分期(P=-0.037)显著相关.体外及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SERPINB5过表达可显著降低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以及裸鼠成瘤能力(P<0.05).分子水平检测表明,过表达SERPINB5显著降低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通过靶向抑制实验,观察到SERPINB5过表达可显著增强食管鳞癌细胞对Aurora A抑制剂Alisertib和mTOR抑制剂Everolimus的敏感性(P<0.01).结论:SERPINB5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降低,提高SERPINB5的表达水平,尤其是与Aurora A或mTOR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可作为食管鳞癌潜在的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在乳腺癌中应用CRISPR/Cas9筛选发现一种动粒-微管依赖的Aurora-A抑制剂耐药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 与目的Aurora-A(AURKA)在乳腺癌中过表达,并且与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最近,选择性Aurora-A抑制剂alisertib(MLN8237)被证实在多种癌症的单药治疗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但III期临床试验却报道了失败的治疗结果,MLN8237未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发现能够增强MLN8237活性的潜在分子,可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供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方法 本研究中,我们在乳腺癌细胞中用MLN8237对507个激酶进行了系统的合成致死性CRISPR/Cas9筛选,鉴定出了一组与MLN8237具有合成致死活性相互作用、可作为药物靶标的激酶.随后,我们用竞争性生长分析、克隆形成实验、细胞活性分析、凋亡分析和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评价了Haspin(GSG2)缺失或抑制与MLN8237的协同治疗效果.在机制研究方面,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微管状态及Aurora-B和有丝分裂着丝粒相关驱动蛋白(mitotic centromere-associated kinesin,MCAK)的定位.结果 我们发现,Haspin缺失或抑制可轻微抑制癌细胞生长,却明显增强了MLN8237的细胞杀伤活性.机制研究表明,Aurora-A抑制剂与Haspin抑制剂共同给药,阻碍了Aurora-B与MCAK被招募到着丝粒,这与过度的微管解聚作用、动粒-微管(kinetochore-microtubule,KT-MT)连接失败及严重的有丝分裂灾难相关.我们进一步发现,MLN8237与Haspin抑制剂CHR-6494联合给药,在降低乳腺癌细胞的活力方面发挥了协同作用,并显著抑制了体外和体内实验中的肿瘤生长.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Haspin可作为一个合成致死靶点,CHR-6494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联合用药,改善MLN8237对乳腺癌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免疫微环境失调在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骨髓增殖性肿瘤是一组是以骨髓一系或多系细胞持续增殖为特征的慢性克隆性血液系统肿瘤,免疫微环境失调在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免疫微环境由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免疫调控因子构成,通过诱导免疫耐受、启动抗凋亡通路等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在骨髓增殖性肿瘤免疫微环境中起重要作用的免疫调控细胞包括髓源性抑制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单核细胞、巨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免疫调控因子包括IL-1、IL-6、IL-8、IL-10、IL-11、IL-17、VEGF、bFGF、TNF-α、TGF-β等.目前,基于免疫治疗的新型免疫靶向药物如PD-1/PD-L1信号通路抑制剂、LCL161、Tagraxofusp(SL-401)、pentraxin-2、alisertib等为骨髓增殖性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