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时机对高危冠心病病人PCI术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不同置入时机对冠心病病人行 PCI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 IABP置入时机对冠心病病人行 PCI术预后影响的文献,采用 RevMan 5.4.1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8 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IABP留置时间[MD=-17.52,95%CI(-33.84,-1.20),P=0.04]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MD=-733.85,95%CI(-1018.06,-449.64),P<0.000 01]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D=9.23,95%CI(7.63,10.82),P<0.000 01]、平均心率[MD=3.91,95%CI(2.05,5.77),P<0.000 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MD=3.81,95%CI(1.36,6.26),P=0.002]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术中、术后被动置入 IABP相比,术前预防性应用 IABP改善冠心病病人 PCI术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更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线粒体ATP合酶C亚基水平在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线粒体ATP合酶C亚基水平在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住的165例脓毒症患者,男103例(62.4%),女62例(37.6%),年龄(63±14)岁。使用人ATP合成酶脂质结合蛋白(ATP5G1)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入EICU后24 h内的血清ATP合酶C亚基水平。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共4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结局不同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临床指标的差异,评价血清ATP合酶C亚基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组血清ATP合酶C亚基水平高于对照组[(116±62) μg/L比(77±34) μg/L, P<0.001]。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组血清ATP合酶C亚基水平高于心功能正常组( P<0.001),死亡组血清ATP合酶C亚基水平高于存活组( P<0.05)。绘制ATP合酶C亚基、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I(cTnI)、左房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评估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8、0.661、0.837、0.814、0.703、0.831、0.794、0.765,其中ATP合酶C亚基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39.44 ng/L、100%、75.2%。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ATP合酶C亚基、BNP、左房舒张末期内径是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绘制年龄、尿素氮(BUN)、ATP合酶C亚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ROC曲线来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其AUC分别为0.719、0.772、0.656、0.868、0.884,其中ATP合酶C亚基的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31.24 ng/L、61.9%、68.7%。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BUN、ATP合酶C亚基、发生心功能障碍、APACHEⅡ评分及SAPS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血清ATP合酶C亚基水平与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并能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食管癌致免疫性心肌炎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73岁。2020年4月,因进食后间断呕吐4个月,在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病变,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低分化鳞状细胞癌。5月7日入住我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病史,日常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并规律服用治疗冠心病药物。入院CT检查示,食管下段-贲门区占位,纵隔内上腔静脉后-气管隆突区、主动脉弓下及食管下段旁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肝门区、胃小弯侧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11日开始行紫杉醇+奈达铂一线化疗2个周期。7月2日开始行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60 Gy,分30次完成,同步奈达铂30 mg化疗,每周1次。2021年1月14日复查CT,提示肝转移,纵隔、腹腔淋巴结较前增大。23日开始行二线吉西他滨单药化疗2个周期。3月13日复查CT,示新发肺转移灶。完善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Ⅰ和脑利钠肽基线检查后,于22日开始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24日患者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过程中出现间断胸痛,当时射血分数为59%,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心电图检查未见急性心肌梗死异常改变。血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 770.60 ng/L。请心内科会诊后,给予硝酸异酸梨酯片含服,胸痛缓解。25日患者血高敏肌钙蛋白Ⅰ> 40 000 ng/L,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24日无明显变化。考虑患者免疫治疗基线筛查时高敏肌钙蛋白正常(<1.5 ng/L),目前明显升高,心内科医师暂不考虑心肌梗死可能,故高度怀疑免疫性心肌炎。根据患者体重(45 kg),予甲泼尼龙200 mg冲击治疗,复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1 990.60 ng/L,再次行甲泼尼龙200 mg冲击治疗。26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2 656.30 ng/L,较前明显下降,继续甲泼尼龙400 mg冲击治疗。当日下午患者再次出现间断胸痛,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 599.80 ng/L,予硝酸甘油对症治疗,胸痛缓解。27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31 859.70 ng/L,再次明显升高,脑利钠肽前体为14 044.0 ng/L,故将甲泼尼龙加量至1.0 g,并予吗替麦考酚酯0.5 g口服,2次/d。28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7 165.00 ng/L,N端-B型钠尿肽前体为10 434.0 n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54 U/L,乳酸脱氢酶为454 U/L,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为376 U/L。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射血分数为55%。继续行甲泼尼龙1.0 g冲击治疗,同时加用艾司奥美拉唑抑酸护胃,辅酶Q10、尼可地尔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和能量代谢,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甲泼尼龙1.0 g冲击治疗5 d后,按500、240、120 mg逐渐减量,各使用1周,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迅速回落。4月12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9.50 ng/L,N端-B型钠尿肽前体为2 148.0 n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57 U/L,乳酸脱氢酶为371 U/L,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为273 U/L,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021年4月14日患者出院时,甲泼尼龙减量至80 mg,1次/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肌酐与前白蛋白比值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与前白蛋白比值(Scr/PA)在心力衰竭合并肾衰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5日至2023年4月23日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力衰竭合并肾衰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计算Scr/PA。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 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Scr/PA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血红蛋白(HGB)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判断 Scr/PA与NT-proBNP对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的预测价值。 结果:与心力衰竭组相比较,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组甘油三酯[1.25(0.94,1.81)mmol/L比1.07(0.76,1.46)mmol/L, Z=-2.159, P=0.031]、D-二聚体[2.30(1.53,4.67)mg/L比1.63(0.64,2.96)mg/L, Z=-2.339, P=0.02]、NT-proBNP[18 500(9 575,30 000)pg/ml比4 865(1 600,9 800)pg/ml, Z=-5.637, P<0.001]、Scr/PA[0.233(0.188,0.351)mg/mg比0.064(0.044,0.103)mg/mg, Z=-8.197, P<0.001]更高,而白蛋白(33.9±5.2 g/L比36.3±4.3 g/L, t=-2.173, P=0.008)、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12.86(7.88,17.40)ml/(1 min×1.73 m 2)比65.82(48.66,86.32)ml/(1 min×1.73 m 2), Z=-9.794, P<0.001]、HGB[(91±24)g/L比(123±23)g/L, t=-7.489, P<0.001]更低。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白蛋白( OR=0.900,95% CI 0.830~0.975, P=0.010)、HGB( OR=0.948,95% CI 0.930~0.966, P<0.001)、Scr/PA( OR=1.639,95% CI 1.346~1.957, P<0.001)与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相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Scr/PA是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的独立危险因素。Scr/PA与NT-proBNP和HG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r=0.578和 r=-0.559( P均<0.001)。Scr/PA与NT-proBNP对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的预测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7(95% CI 0.881~0.973, P<0.001),0.797(95% CI 0.717~0.877, P<0.001)。 结论:Scr/PA是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NT-proBNP和HGB相关性较好。Scr/PA对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的预测价值优于NT-proBN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微循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分析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4)和观察组( n=44)。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血管内皮损伤及微循环状态,并检测2组患者APACHE II评分及hs-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其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肌酸激酶-MB(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分别为(429.09±75.49)pg/ml、(17.79±3.37)IU/L及(1.07±0.38)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541.59±103.57) pg/ml,(19.18±3.37)IU/L,(1.22±0.2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 P<0.05),一氧化氮(NO)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凝血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 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APTT、PT及 D-二聚体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II(APACHE II)评分及hs-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压氧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可减少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微循环障碍,并降低APACHE II评分及hs-CRP、PCT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9—27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5批援鄂医疗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收治的5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7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68岁,年龄范围为36~86岁。所有患者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进行治疗。观察指标:(1)患者临床资料。(2)肝功能及肝功能损害治疗情况。(3)肝功能损害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1)患者临床资料:51例患者中,新冠肺炎普通型21例,重型19例,危重型11例。31例伴有≥1种慢性疾病史,20例无慢性疾病史;13例有饮酒史,38例无饮酒史;7例有肝炎病史,44例无肝炎病史;入院时5例存在感染性休克,5例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41例无休克和SIRS。51例患者体质量指数为(24±3)kg/m 2、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3±5)d、体温为36.5 ℃(36.0~38.1 ℃)、心率为82次/min(50~133次/min)、呼吸频率为20次/min(12~40次/min)。51例患者入院24 h内白细胞计数为6.3×10 9/L(2.2×10 9/L~21.7×10 9/L)、肌酐为75 μmol/L(44~342 μmol/L),B型钠尿肽为214 ng/L(5~32 407 ng/L)。(2)肝功能及肝功能损害治疗情况:51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1 U/L(7~421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9 U/L(15~783 U/L),γ-谷氨酰转移酶为36 U/L(13~936 U/L),碱性磷酸酶为76 U/L(41~321 U/L),直接胆红素为4.9 μmol/L(2.6~14.3 μmol/L),间接胆红素为5.8 μmol/L(2.6~23.9 μmol/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7.2 s(30.9~77.1 s),凝血酶原时间为13.9 s(12.5~26.7 s);51例患者上述指标异常比例分别为47.1%(24/51)、47.1%(24/51)、35.3%(18/51)、13.7%(7/51)、7.8%(4/51)、2.0%(1/51)、21.6%(11/51)、19.6%(10/51)。51例患者中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发生肝功能损害分别为10、9、10例。51例患者中22例肝功能正常(其中1例入院24 h后发生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29例肝功能异常(其中9例入院24 h后发生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7, P<0.05)。(3)肝功能损害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冠肺炎临床分型危重型是影响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优势比=10.000,95%可信区间为1.050~95.231, P<0.05)。 结论: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增加。新冠肺炎临床分型危重型是影响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75例淀粉样变性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淀粉样变性是一类系统性疾病,由"罕见"变"常见"需引起重视。本研究回顾分析本中心近20年来175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总体评估患者资料,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改善患者预后。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好发年龄为50~59岁(占34.85%),且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差( OR=1.064,95% CI 1.030~1.099, P<0.001);最易累及肾脏(42.86%)和心脏(21.71%);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胸闷气喘、皮肤瘙痒及色素沉着、腹部胀痛、腹水、肝大、低血压等。早期选择有效治疗方案如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液透析/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手术等治疗,则治疗效果更佳( OR=3.706,95% CI 1.866~7.352, P<0.001),且是否接受有效治疗方案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HR=2.567,95% CI 1.291~5.103, P=0.007)。年龄增大( HR=1.049,95% CI 1.020~1.078, P=0.001)、低血压( HR=2.431,95% CI 1.149~5.141, P=0.020)、心脏受累( HR=6.556,95% CI 3.401~12.640, P<0.001)、多器官受累( HR=2.315,95% CI 1.107~4.840, P=0.026)、血清白蛋白降低( HR=2.477,95% CI 1.219~5.034, P=0.012)、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 HR=2.215,95% CI 1.205~4.070, P=0.010)、B型钠尿肽(BNP)升高( HR=3.962,95% CI 1.357~11.574, P=0.012)、肌钙蛋白T(TnT)升高( HR=2.872,95% CI 1.042~7.915, P=0.041)亦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增加死亡风险。因此,在诊疗过程中,临床医师需密切监测这些指标变化,早期诊断及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改善淀粉样变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脏标志物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central venose oxygen saturation,ScvO 2)在预测体外循环下(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儿童先心病矫治术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70例接受CPB下先心病矫治术的患儿(5天至160个月)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根据患儿是否出现LCOS进行分类。分别于CPB后2、12、24、48 h测定上述生物标志物水平。采用 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临床资料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22例(31.4%)出现LCOS(组1),48例(68.6%)无LCOS(组2)。CPB后2 h cTn-I水平>13 ng/ml( OR=40.2,95% CI:9.4~171.4, P<0.001),CPB后12 h ScvO 2水平<0.37( OR=124.7,95% CI:28.7~538.2, P<0.001)为LCOS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CPB术后12 h的ScvO 2及2 h cTn-I水平是LCOS的早期独立预测因子。cTn-I与ScvO 2在CPB后12 h联合使用使预测小儿心脏矫治术后LCOS的能力增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系统免疫炎性反应指数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预后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性反应指数(SII)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病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收治的120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发病6个月内肺栓塞相关死亡作为终点事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E患者肺栓塞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SII对患者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按照临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120例患者分为存活组(96例)和死亡组(24例)。死亡组年龄、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B型钠尿肽水平、PESI评分、SII高于存活组[(66.00 ± 8.85)岁比(61.21 ± 5.99)岁、(129.83 ± 14.76)mmHg(1 mmHg = 0.133 kPa)比(122.77 ± 10.21)mmHg、(102.04 ± 9.43)次/min比(92.54 ± 11.34)次/min、(20.83 ± 2.37)次/min比(19.72 ± 1.77)次/min、41.67%(10/24)比14.58%(14/96)、(211.67 ± 85.38)ng/L比(167.86 ± 71.88)ng/L、(110.17 ± 19.13)分比(89.09 ± 12.63)分、 (1 068.58 ± 230.65) × 10 9/L比(784.22 ± 233.98) × 10 9/L](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率、PESI评分、SII是APE患者肺栓塞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ESI预测APE患者肺栓塞相关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SII为0.79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SII的最佳截断值(882.40 × 10 9/L)将其分为SII<882.40 × 10 9/L组(61例)和SII≥882.40 × 10 9/L组(59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II<882.4 × 10 9/L组6个月生存率高于SII≥882.40 × 10 9/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SII能有效评估APE患者预后,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预测指标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化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10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292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症患者21例,轻症患者271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流行病学史、基础疾病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患者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292例患者中,重症患者21例,重症率为7.2%,死亡1例,重症病死率为4.8%。21例重症患者年龄为(65.5±15.7)岁,其中男19例(90.5%),11例(52.4%)合并有基础疾病,7例(33.3%)亲属中存在确诊患者;271例轻症患者年龄为(48.7±15.7)岁,其中男135例(49.8%),74例(27.3%)有基础疾病,36例(13.3%)亲属中存在确诊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730, χ2=12.930、5.938、4.744,均 P<0.05)。与轻症患者比较,重症患者入院时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酐、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D-二聚体、B型钠尿肽前体、肌红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较高( U=2 091.5、1 928.0、1 215.5、729.0、1 580.5、1 375.5、947.5、789.5、1 209.0、1 434.0、638.0、964.5、1 747.5、1 258.0),而淋巴细胞绝对值、白蛋白、转铁蛋白、CD3 +T淋巴细胞计数、CD8 +T淋巴细胞计数、CD4 +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低( U=1 263.5, t=4.716, U=1 214.0、962.0、1 167.5、9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入院时白蛋白[比值比(odds ratio, OR)=0.80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675~0.961]、肌红蛋白( OR=1.010,95% CI 1.004~1.016)、C反应蛋白( OR=1.016,95% CI 1.000~1.032)、CD3 +T淋巴细胞计数( OR=0.996,95% CI 0.991~1.000)、CD8 +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 OR=1.006,95% CI 1.001~1.010)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展为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 。 结论:上海地区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病例以老年男性居多,且多合并有基础疾病。白蛋白、肌红蛋白、C反应蛋白、CD3 +T淋巴细胞计数和CD8 +T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重症患者的早期预警指标之一,值得更多临床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