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血管生成疗法对大鼠缺血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以骨髓干细胞辅以生物活性因子组成的促血管生成疗法对大鼠缺血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切除右后肢股动脉及其分支制作后肢缺血模型,每3 d记一次双下肢足背与足底的皮温,成模后第60天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给予缺血的后肢内外两侧肌肉注射干预,NS组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BSCs组注射纯骨髓干细胞混悬液,HGI-BSCs组注射加有透明质酸(HA)、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IL)-2因子的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干预治疗后第60天,对3组大鼠进行"一次性运动力竭"试验,记录各组大鼠跑步距离。过麻处死大鼠取缺血后肢肌肉观察微血管密度(MVD),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SNK检验。结果:干预治疗后,NS组健侧后肢皮温[足背:(28.85±0.38) ℃,足底:(28.91±0.41) ℃]高于缺血后肢体皮温[足背:(26.70±0.36) ℃,足底:(27.15±0.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63、3.317, P<0.05);BSCs组健侧后肢[足背:(27.79±0.30) ℃,足底:(27.84±0.30) ℃]与缺血后肢体皮温[足背:(27.26±0.36) ℃,足底:(27.54±0.3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16、0.618, P>0.05);HGI-BSCs组健侧后肢(足背:(29.34±0.65) ℃,足底:(29.48±0.65) ℃]与缺血后肢体皮温[足背:(28.80±0.59) ℃,足底:(29.11±0.6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11、0.390, P>0.05)。在运动功能方面:HGI-BSCs组[(1 540.00±90.51) m]高于BSCs组[(753.10±60.42)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540, P<0.01);BSCs组[(753.10±60.42) m]高于NS组[(233.00±84.81)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95, P<0.01)。MVD计数:HGI-BSCs组(25.33±0.52)高于BSCs组(17.5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520, P<0.01);BSCs组(17.53±0.43)高于NS组(8.8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640, P<0.01)。 结论:促血管生成疗法可改善大鼠缺血后肢皮温、促进血管生成和改善其运动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小学生亲子亲合对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安全感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中小学生安全感和自我控制在亲子亲合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问题行为频率量表(problem behavior frequency scale,PBFS)、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FACES-CV)、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自我控制量表简版(brief self control scale,BSCS)对1 40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和PROCESS v2.16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结果:中小学生亲子亲合与安全感、自我控制均正相关( r=0.279,0.303;均 P<0.01),与外化问题行为负相关( r=-0.154, P<0.01);安全感与自我控制正相关( r=0.567, P<0.01);安全感、自我控制与外化问题行为均负相关( r=-0.147,-0.250;均 P<0.01)。中小学生安全感和自我控制在亲子亲合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由2条路径组成:亲子亲合—自我控制—外化问题行为;亲子亲合—安全感—自我控制—外化问题行为。这两条路径的效应值分别占总效应的20.52%,20.26%。 结论:亲子亲合除了直接影响中小学生外化问题行为,还通过自我控制的独立中介效应以及安全感—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外化问题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基础课阶段本科生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自我控制在医学本科生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本科生640名,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smartphone addiction proneness scale,SAPS)、简明自我控制量表(brief self-control scale,BSCS)、大学生学业拖延量表(procrastination assessment scale-students,PASS)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学业拖延得分与手机成瘾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r=0.29, P<0.01),与自我控制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r=-0.26, P<0.01);手机成瘾得分与自我控制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r=-0.33, 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自我控制在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0.13,95%CI=0.03~0.26),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8.24%。 结论:自我控制在医学基础课阶段本科生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可以从医学本科生手机成瘾和自我控制的角度进行干预,改善其学业拖延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毛乌素沙地固碳功能菌群落随生物结皮发育阶段的演变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生物结皮是干旱区生态系统光合固碳的重要贡献者,固碳功能菌是生物结皮碳固定过程中的关键功能群,而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有关固碳功能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未见详细报道.通过qPCR和高通量测序,研究了毛乌素沙地固碳功能菌基因丰度、群落多样性在生物结皮发育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其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form IAB、IC和ID的基因丰度均随生物结皮发育呈升高趋势,在地衣结皮最高,在藓结皮又明显降低;form IAB的Chao1 和form IC的Shannon指数随生物结皮演替呈显著上升趋势,而 form IC和ID的Chao1 则在藻结皮达到峰值.物种组成上,IAB型固碳功能菌以蓝藻门的颤藻目占优势,其相对丰度在藻结皮最高,随生物结皮演替逐渐降低;IC型固碳功能菌在裸沙中以土壤红杆菌目为主,而在三种生物结皮中以生丝微菌目、亚硝化单胞菌目和红螺菌目占优势;ID型固碳菌则以硅藻门的舟形藻目占优势,其丰度在裸沙中最高.IAB和IC型固碳功能菌群落结构在藻结皮和地衣结皮类似,而与裸沙和藓结皮差异显著,裸沙与藓结皮亦具显著差异.生物结皮演替过程中生物类群和土壤理化特征的改变为固碳功能菌提供了不同的生态位,土壤总有机碳、全氮、铵态氮、全磷、速效磷和pH对固碳功能菌群落进行综合调控,通过对固碳功能菌的筛选作用,最终改变固碳功能菌群落组成和结构.为深入理解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结皮的光合固碳功能的微生物学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固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生物结皮中的演变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生物土壤结皮在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养分补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生态功能.固氮微生物是固氮过程的关键功能群,影响着土壤氮素平衡,然而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养分大量损失,尤其是氮素.该区域生物结皮广泛发育,它们在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氮素积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该区域生物结皮不同发育阶段中的固氮潜力、固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关键环境控制因子尚不清楚.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为研究区,三种生物结皮类型和裸地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平台对nifH基因扩增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固氮潜力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生物结皮演替显著影响固氮酶活性、nifH基因丰度和固氮微生物α-多样性,各值均在苔藓结皮最高,显著高于其它演替阶段,且生物结皮层高于结皮下层土壤.在固氮微生物群落组成上,裸地以变形菌门的红螺菌目、酸硫杆菌目和根瘤菌目为主;而在藻结皮、地衣结皮和藓结皮阶段,均表现为蓝藻门的念珠藻目占绝对优势,是固氮微生物的关键类群,其中Trichormus、念珠藻属是优势固氮物种;与藻结皮、地衣结皮相比,藓结皮中念珠藻目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变形菌门的红螺菌目、酸硫杆菌目和根瘤菌目的丰度明显上升.除此之外,蓝杆藻属、鱼腥藻属、斯克尔曼氏菌属、瘤胃梭菌属在藻结皮、地衣结皮、藓结皮也占明显优势.念珠藻目以及Trichormus的丰度与固氮酶活性、nifH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红螺菌目、酸硫杆菌目、梭菌目、根瘤菌目呈显著负相关;Trichormus相关的物种在黄土高原生物结皮氮输入过程中可能发挥着关键作用.生物结皮演替通过改变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含水量等理化特征而影响了微生境,通过环境筛选和物种重排作用对固氮微生物群落进行综合调控,其中pH与土壤全氮(TN)发挥着关键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情境设置比较——以"神经调节"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11/4
教材中合适的情境设置有益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在研究性学习的视角下,以"神经调节"为例,对人教版教材和美国BSCS黄皮本BIOLOGY:The Dynamics of Life情境设置在生物学内容、情境描述、所处位置和所属类型进行梳理,综合分析二者在情境设置上的不同,深入思考两种教材设置的不同,并就我国生物学教材的情境设置提出三点建议,为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浑善达克沙地生物土壤结皮及其下层土壤中固氮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荒漠化是一个重大环境问题,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可遏制荒漠化,其中的固氮微生物对BSCs的形成和发育有重要作用,但目前BSCs中固氮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尚不十分清楚.[目的]阐明浑善达克沙地中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及其下层土壤固氮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稀释热法和碱解扩散法检测土壤的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和速效氮(Available nitrogen,AN)含量;利用高通量测序对nifH基因进行测序,基于nifH序列比较分析固氮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分析群落、样品和土壤理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固氮细菌优势菌门除在苔藓结皮(HSM)中为Cyano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外,在其他类型BSCs中均只为Cyanobacteria;苔藓结皮下层土壤(HSMs)(下层土壤中只有HSMs检测到了nifH)优势菌门为Proteobacteria,优势菌纲为Alphaproteobacteria和Beta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差异较大,藻结皮(HSA)中Unclassified_f_ Nostocaceae占90.99%;地衣结皮(HSL)中Scytonema 和Unclassified_f_Nostocaceae分别占45.85%和44.14%;HSM中Unclassified_f_Nostocaceae、Scytonema、Nostoc、Skermanella、Unclassified_oNostocales分别占29.21%、22.57%、15.34%、14.74%和10.60%;HSMs中Skermanella、Azohydromonas、Unclassifiedp_Proteobacteria、Unclassifiedc_Alphaproteobacteria分别占33.80%、25.66%、18.20%和10.62%;固氮细菌多样性随结皮的发育逐渐提高;OM和AN对结皮的发育起促进作用.[结论]藻结皮、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及其紧邻下层土壤中的固氮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明显,且固氮细菌类群和多样性指数随BSCs发育阶段的提高而增加.本研究为认识和利用生物土壤结皮相关固氮细菌提供了基础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浑善达克沙地生物土壤结皮及其下层土壤中好氧不产氧光营养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揭示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及其下层土壤好氧不产氧光营养细菌(Aerobic anoxygenic phototrophic bacteria,AAPB)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对pufM基因进行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AAPB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生物土壤结皮及其下层土壤中,Proteobacteria和Alpha-Proteobacteria是优势门和纲,主要有6个属Bradyrhizobium (9.69%-90.02%)、Brevundimonas (0.83%-16.04%)、Methylobacterium(1.74%-12.56%)、Rhodospirillum (0.91%-32.87%)、Roseiflexus (0.02%-1.79%)和Sphingomonas (0.13%-11.23%);结皮层样品间及下层土壤样品间AAPB种类相似,但丰度有差异;随结皮的发育,结皮层及其下层土壤中AAPB群落多样性升高.[结论]浑善达克沙地BSCs中AAPB群落结构相对复杂,与水体和一般土壤环境中的组成区别明显;AAPB多样性高,且多样性随发育阶段升高而升高,预示着AAPB在荒漠生态系统稳定中有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微生境下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生理生化特性对不同季节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作为典型的耐旱藓类,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藓类结皮中占优势地位.该沙漠的季节气候差异较大,冬季低温湿润,春季干旱,夏季高温且干旱.荒漠藓类植物叶片仅具单层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而有关荒漠藓类植物在生理上如何适应这种剧烈环境变化还不得而知.研究测定了生长于两种不同微生境下的齿肋赤藓,经由低温湿润的冬季到干旱的春季再到高温干旱的夏季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特征,以探究不同微生境下齿肋赤藓在水热变化剧烈的不同季节的适应机制.研究发现:季节、微生境及二者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影响齿肋赤藓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夏季的高温干旱使齿肋赤藓的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冬季及春季,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却呈相反趋势.干旱的春季齿肋赤藓脯氨酸及可溶性糖显著高于冬季.而在低温湿润的冬季,齿肋赤藓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春季.表明夏季齿肋赤藓所受胁迫最大,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大幅度提高.同时,在具有积雪覆盖的冬季,两种微生境下的齿肋赤藓生理生化特性无显著差异;而在无积雪覆盖的春夏季节,灌丛的遮阴作用为齿肋赤藓提供了水含量相对较高的良好生活环境,其下齿肋赤藓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裸露地.表明生长在裸露地的齿肋赤藓较活灌丛拥有更强的胁迫耐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苔藓覆盖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前,国内尚无亚热带森林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特征的研究,给区域尺度上温室气体通量的估算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选择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中地面广布的苔藓覆盖形成的结皮层及其下覆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气体排放速率影响较小的等压取样法,探究去除苔藓土壤(BG)和苔藓覆盖土壤(BSCs)在光照和暗处理下其温室气体通量的变化特征,来模拟自然环境下白昼和黑夜时段苔藓覆盖的影响,同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来衡量光照与苔藓覆盖对温室气体通量的重要度.结果表明:苔藓覆盖、光照处理及其互作对CO2通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苔藓覆盖和光照处理对CH4的吸收通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光照及光照与苔藓覆盖交互作用对N2O通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暗处理下,与BG土壤相比,苔藓覆盖具有抑制土壤CO2排放的趋势,苔藓覆盖略微增加N2O的排放通量,但显著增加CH4的吸收通量(P<0.01);光照处理下BSCs的CO2、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均出现负通量,苔藓覆盖显著降低CO2、CH4和N2O的排放通量(P<0.01),表明光照条件下苔藓-土壤系统是这三种温室气体重要的汇;由光照导致的BSCs的CO2和N2O的吸收通量显著高于BG土壤温室气体的吸收量(P<0.01),但光照对CH4吸收通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随机森林分析表明,光照对于CO2和N2O通量的影响的重要性大于苔藓覆盖,而苔藓覆盖对CH4通量的影响的重要性大于光照,表明CO2和N2O的通量与苔藓中的光能自养生物的代谢活性关联更大,CH4通量与苔藓中的化能自养生物代谢活性有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