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H71对增加宫颈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PU-H71联合X射线照射对辐射抗性人宫颈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 Hsp90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分次照射法(2 Gy/次,共30次)获得辐射抗性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 RR和SiHa RR,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处理)、单纯照射组、PU-H71组(0.5 μmol/L PU-H71处理)、PU-H71+照射组(0.5 μmol/L PU-H71处理24 h后给予照射)。利用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存活。细胞处理后1、6、24 h,用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聚焦点。细胞处理后1、2、6、12、24 h,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ad51的表达;细胞处理后2 h,检测磷酸化的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p-DNA-PKcs)的蛋白质表达。细胞处理后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PU-H71增强了辐射抗性宫颈癌细胞对X射线的敏感性。与单纯照射组相比,PU-H71+照射组HeLa RR和SiHa RR细胞,在10%存活下的辐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36和1.27,而凋亡率分别提高了约72.1%和63.1%。PU-H71使辐射诱导的γH2AX聚焦点的持续时间延长,抑制了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的磷酸化,从而限制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修复,同时延迟了同源重组修复。结论:PU-H71通过抑制DNA双链断裂修复途径,增加了辐射抗性宫颈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有望作为一种增强宫颈癌放射治疗疗效的放射增敏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DNA损伤修复相关通路的合成致死靶点研究及其在卵巢癌中的应用和前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DNA损伤引发细胞启动一系列DNA损伤应答(DNA damage response,DDR),包括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检查点激活、细胞周期阻滞、各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活化和细胞凋亡等.DNA损伤修复(DNA damage repair)是细胞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重要机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DNA损伤修复途径主要包括:碱基切除修复(base-excision repair,BER)、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等,分别在DNA单链断裂(sin-gle-strand break,SSB)或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等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DNA损伤修复缺陷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DNA损伤修复通路的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与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等存在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作用,使PARP抑制剂(PARP inhibitor,PARPi)成为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上市的肿瘤治疗合成致死靶药.PARPi在卵巢癌及多种实体瘤治疗中疗效良好,使DNA损伤修复及相关DDR通路的合成致死靶药研发成为热点,其他在研靶点主要包括: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蛋白(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protein,ATM)、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与 RAD3 相关蛋白(ataxia telangiectasia and Rad3 related protein,ATR)、DNA 依赖性蛋白质激酶催化亚单位(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talytic subunit,DNA-PKcs)、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 1(checkpoint kinase1,CHK1)、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2(checkpoint kinase 2,CHK2)、阻止有丝分裂的蛋白质激酶WEE1等.PARPi与其他DDR靶药、抗血管生成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用,有可能成为克服PARPi耐药、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和发展前景.本文针对DNA损伤修复及相关DDR通路的关键分子和潜在肿瘤治疗靶点进行综述,阐述了 DNA损伤修复相关通路的合成致死靶点研究及在卵巢癌的应用和前景,为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DNA-PKcs在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胶质母细胞瘤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的表达,探讨其与Ki-67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瘤组织中DNA-PKcs及Ki-67表达情况,并结合病人临床及预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30例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瘤组织中,均有DNA-PKcs与Ki-67表达.②DNA-PKcs表达与生存期呈负相关(r=-0.915,P<0.05),强阳性组生存期短于弱阳性组,生存率低于弱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DNA-PKcs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832,P<0.05).④DNA-PKcs表达高低在不同年龄、性别、肿块大小的胶质母细胞瘤病人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胶质母细胞瘤病人中,DNA-PKcs对病人临床治疗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藜芦醇苷对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苷(polydatin)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机制.方法:设定空白组及白藜芦醇苷(0.2,0.4,1.2,2.0,2.8 mg·L-1)组,5-氟尿嘧啶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白藜芦醇昔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应用细胞克隆集落形成实验验证白藜芦醇苷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5-氟尿嘧啶(1.0μg·L-1)和白藜芦醇苷(0.2,0.4,1.2 mg·L-1)对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P125),P125编码基因(POLD1),p53基因(p53),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白藜芦醇苷(0.2,0.4,1.2 mg·L-1)对P125,p53,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白藜芦醇苷(0.2,0.4,1.2,2.0,2.8 mg·L-1)在体外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5,P<0.01),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白藜芦醇苷(0.2,0.4,1.2 mg·L-1)均能明显抑制细胞集落的形成(P <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5-氟尿嘧啶组和白藜芦醇苷(0.4,1.2 mg·L-1)能够显著抑制POLD1 mRNA表达水平,同时显著抑制P12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 <0.05,P<0.01).与5-氟尿嘧啶组比较,白藜芦醇苷(1.2 mg·L-1)对POLD1,P125,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影响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白藜芦醇苷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提高p53表达水平,抑制POLD1表达,促进p21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X射线诱导γH2AX焦点形成的定量分析及其致DNA双链断裂的动态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和DNA-PKcs-/-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X射线诱导γ H2AX焦点形成的定量分析,并对鼻咽癌SUNE-1细胞进行X射线致DNA DSB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检测DNA-PKcs蛋白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检测X射线5 Gy诱导的γ H2AX焦点形成,通过ImageJ软件分析γ H2AX焦点形成数量的差异.结果 DNA-PKcs在DNA-PKcs-/-和DNA-PKcs+/+MEF细胞中分别表达缺失和正常.应用γ H2AX焦点/细胞和γ H2AX焦点/mm2分析方法动态分析X射线诱导的DNA-PKcs+/+、DNA-PKcs-/-MEF细胞和SUNE-1细胞DSB形成的总体趋势一致;照后0.5~1.0 h大量γ H2AX焦点形成,DNA-PKcs+/+MEF细胞于照后6.0 h完成修复,DNA-PKcs-/-MEF和SUNE-1细胞X射线后于照后24.0 h完成修复.γ H2AX焦点/细胞的峰值出现在照后1.0 h,γ H2AX焦点/mm2的峰值则出现在照后0.5 h.对于DNA-PKcs+/+和DNA-PKcs-/-MEF细胞,γ H2AX焦点/细胞在照后0.5、1.0、3.0、6.0、12.0 h的不同,而γ H2AX焦点/mm2在照后3.0、6.0、12.0 h不同.结论 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动态检测照后致γ H2AX焦点/细胞或γ H2AX焦点/mm2的分析方法为动态定量研究DSB损伤及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敲低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抑制Bel7402/5-Fu耐药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基因沉默后对Bel7402/5-氟尿嘧啶(5-Fu)耐药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及机制的影响,探讨DNA-PKcs影响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Bel7402/5-Fu细胞转染siDNA-PKcs后,对5-Fu、阿霉素(ADM)的敏感性;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siDNA-PKcs寡核苷酸片段转染Bel7402/5-Fu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21、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l)、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CDC2)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p53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ATM、P53蛋白水平.结果 敲低细胞DNA-PKcs水平后,siDNA-PKcs组5-Fu、ADM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降低,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1蛋白水平增加,cyclin B1、CDC2蛋白水平降低,ATM、p53的mRNA及蛋白水平增加.结论 敲低DNA-PKcs水平,增加P21蛋白水平,同时抑制cyclin B1、CDC2蛋白水平,诱导Bel7402/5-Fu细胞G2/M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ATM-p53信号途径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DNA-PKcs在细胞辐射超敏感性中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DNA-PKcs在细胞辐射超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X射线照射M059K和M059J细胞后,克隆形成法实验检测其存活分数;微核分析法和 γ-H2AX焦点形成实验检测DNA损伤;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059K,M059J细胞中磷酸化Chk1、Chk2和总Chk1、Chk2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X射线照射剂量<1 Gy时,M059K细胞呈现出辐射超敏感性;DNA损伤水平不能用于表征低剂量区的HRS/IRR;0.2 Gy X射线照射后,M059K细胞中pChk1/Chk1在20~60 min内显著高于M059J细胞(t=14.157、13.661、14.177、11.317、14.512,P<0.05);0.2 Gy X射线照射后,M059K细胞中pChk2/Chk2在20~50 min内显著高于M059J细胞(t=13.182、13.868、14.155、14.477,P<0.05).结论 DNA-PKcs野生型的人胶质瘤M059K细胞中存在着低剂量辐射超敏感性现象,其发生可能与DNA-PKcs介导的G2/M期检验点相关蛋白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IP-Seq技术寻找与DNA-PKcs蛋白结合的RNA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利用RNA免疫沉淀技术和深度测序方法寻找人骨肉瘤细胞U2OS中与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DNA-PKcs)蛋白结合的RNA,进一步研究特定RNA的功能.方法 提取对照组及8 Gy剂量照射组的U2OS细胞核蛋白,选择DNA-PKcs蛋白进行免疫沉淀,将复合体中RNA分离纯化并进行鉴定,行高通量测序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与DNA-PKcs蛋白结合的所有RNA种类和染色体分布,KEGG和GO分析得到RNA的功能分类.最后选取特定RNA分子,利用qRT-PCR方法分别对U2OS细胞总RNA及RIP提取的RNA进行表达验证.结果 U2OS细胞经8 Gy照射后DNA-PKcs蛋白结合的RNA与对照组相比,与细胞黏附相关的基因:整合素α3(integrinα3,ITGA3)、α5(ITGA5)和αV(ITGAV),以及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簇4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44,CD44)和多配体聚糖4(syndecan 4,SDC4)均有更强的富集.结论 成功获得了与U2OS细胞DNA-PKcs蛋白结合的RNA高通量测序库;通过测序寻找到了DNA-PKcs蛋白结合的特定RNA分子,为下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沉默DNA-PKcs对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5-Fu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基因沉默后对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5-Fu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NC对照组、siDNA-PKcs实验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耐药细胞Bel7402/5-Fu的耐药性;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siDNA-PKcs寡核苷酸片段转染Bel7402/5-Fu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DNA-PKc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33342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AnnexinV/PI双染法);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基因长片段(Bcl-x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检测Bel7402/5-Fu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明显增高,耐药细胞Bel7402/5-Fu的耐药指旨数为13.13;DNA-PKcs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设计的siDNA-PKcs特异序列能有效沉默细胞DNA-PKcs的表达;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结果显示siDNA-PKcs实验组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边集、呈亮蓝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iDNA-PKcs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比其余组增加(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DNA-PKcs实验组Bax蛋白表达水平比其余组高,Bcl-xl蛋白表达水平比其余组低(P<0.01).结论 siDNA-PKcs能诱导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5-Fu细胞凋亡,并能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抗凋亡蛋白Bcl-xl的蛋白表达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细胞周期监控点蛋白Rad9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蛋白Ku70的相互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Rad9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监控点调控蛋白.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Rad9也可与多种DNA损伤修复通路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并调节其功能,在DNA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是DNA双链断裂的一条重要修复途径.Ku70、Ku80和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共同组成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复合物(DNA-PK),在非同源末端修复连接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中,检测到Rad9与Ku70有直接的物理相互作用和功能相互作用.我们在不同的细胞模型中发现,Rad9基因敲除、Rad9蛋白去除或Rad9表达降低会导致非同源末端连接效率明显下降.已有的研究表明,DNA损伤可导致细胞中Ku70与染色质结合增加及DNA-PKcs激酶活性增强.我们的结果显示,与野生小鼠细胞相比,Rad9基因敲除的小鼠细胞中,DNA损伤诱导的上述效应均减弱.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首次报道了Rad9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蛋白Ku70间有相互作用,并提示Rad9可通过调节Ku70/KuS0/DNA-PKcs复合物功能参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