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菖蒲提取工艺优化及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优化藏菖蒲的提取工艺,并进行模型诊断和工艺验证,并对其醇提物和水提物进行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运用Design-Expert 12软件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模型诊断和工艺验证;利用平板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利用DPPH法、超氧阴离子法和总还原力的测定表达其抗氧化能力.结果 藏菖蒲醇提物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5.53%、料液比1∶40.04(g/mL)、提取时间58.39min(实验调整为60min).藏菖蒲醇提物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藏菖蒲水提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藏菖蒲醇提物和水提物对DPPH·、超氧阴离子、总还原能力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值分别为0.25、2.72、0.30mg·mL-1和0.32、2.77、0.33 mg·mL-1,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结论 该优化工艺有效可行,藏菖蒲醇提物具有抗菌作用和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藏菖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参梅含片成型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优选参梅含片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辅料种类.采用Design-Expert响应面法,以口感、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确定主要辅料的用量.结果:得到参梅含片的最优处方为参梅浸膏100 g,乳糖300 g,微晶纤维素100 g,甜菊糖苷4 g.结论:试验所得参梅含片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大麻素前体物2,4-二羟基-6-正庚基苯甲酸的生物合成及产量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大麻素是植物的天然活性产物,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药物.目前药学相关大麻素的生产仍然依赖植物,但植物生产效率低、周期长并且受安全等因素限制.利用生物方法合成大麻素及其类似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J5464-npgA中重构大麻素前体物 2,4-二羟基-6-正庚基苯甲酸(sphaerophorolcarboxylic acid,SA)的生物合成途径,优化发酵培养基组分,利用生物合成途径高效生产SA.[方法]从罗伯茨绿僵菌(Matarhizium robertsii)ARSEF 23 基因组扩增Mr_OvaA、Mr_OvaB、Mr_OvaC基因,分别构建到不同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中,共同转化酿酒酵母 BJ5464-npgA 表达,获得酵母工程菌株 CLB2.通过单因素试验及Plackett-Burman、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法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使用Design Expert 8.0 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酵母工程菌株CLB2 可以合成 63.75 mg/L SA.培养基各成分中影响SA产量的 3 个主要因素为:蔗糖、KH2PO4 和维生素溶液,其最佳浓度分别为蔗糖 7.26 g/L、KH2PO4·7H2O 6.08 g/L、维生素溶液 5.67 mL/L,预测产量最大值为 93.15 mg/L,实际产量为 93.75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 47%.[结论]大麻素前体物 SA 可以在酿酒酵母中高效合成.试验获得的高产发酵培养基配方为后续SA及大麻素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抗菌肽LL37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优化和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制备搭载抗菌肽LL37的固体脂质纳米粒(LL37-SLNs),对配方进行优化、表征和评价.方法 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的方法制备17个批次的LL37-SLNs,以硬脂酸、软磷脂和表面活性剂Myrj52作为自变量,平均粒径和包封率作为因变量,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配方,并进行表征和评价.结果 通过Design Expert 12.0软件对回归方程分析得到最佳配方为硬脂酸300 mg、软磷脂150 mg、Myrj52 250 mg.对优化后的LL37-SLNs进行表征和评价,结果显示载药量为(2.92±0.06)%,包封率为(86.87±0.26)%,平均粒径为(221.7±1.3)nm,Zeta电位为(-30.4±0.2)mV,多分散指数为(0.233±0.012).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外观规则,粒径均一.LL37-SLNs的体外释药曲线表现出良好的缓释能力,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显示出持久的抗菌特性,且在-20 ℃可稳定储存60 d.结论 LL37-SLNs配方合理,颗粒分布均一、稳定,包封率佳,体外释放和抗菌活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响应面法优化苓桂术甘汤的提取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优选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的提取方法.方法 以特征图谱相似度、肉桂酸含量、甘草苷含量、甘草酸含量、出膏率为综合考察指标,单因素筛选提取工艺参数,包括提取方法、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一步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Design-Expert 8.0.6 软件统计分析,优化苓桂术甘汤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苓桂术甘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倍量5倍;回流时间1h;提取次数1次.此时,处方量干膏粉中肉桂酸含量为0.05 g,甘草苷含量为0.13 g,甘草酸含量为0.34g,均在基准样品质量标准范围内.与基准样品特征图谱相似度为0.995,出膏率为18.72%.结论 苓桂术甘汤提取工艺稳定,所得制剂中间体——干膏粉与基准样品质量属性较接近,可为后续开发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响应面法优化白及组培幼苗根系生长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不同添加物对白及组培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MS+2.0mg/L 6-BA+0.2mg/L NAA+30g/L蔗糖+7g/L琼脂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香蕉汁、马铃薯汁、活性炭,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多因子实验方法,进一步测定培养3个月后的白及组培幼苗根的生长情况.结果 利用Design-Expert8.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三者对白及根系生长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MS+2.0mg/L 6-BA+0.2mg/L NAA+100g/L香蕉汁+50g/L土豆汁+0.6g/L+活性炭+30g/L蔗糖+7g/L琼脂比较适合白及组培幼苗根系的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樱子多糖的提取优化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优化金樱子多糖提取工艺,研究金樱子多糖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方法:采用Design Expert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金樱子多糖最佳超声提取工艺,醇沉法和Sevage-酶法纯化多糖;采用细胞体外抗病毒实验法,结合CPE法及CCK-8试剂盒,研究金樱子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COX-B5)、手足口病病毒(EV71)的抑制作用.结果:金樱子多糖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4 cC,超声时间49 min,液料比25 mL/g,测得多糖提取率15.084%;多糖纯化后含量为84.58%,且抗RSV和COX-B5的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其TI值分别为80.895、41.541.结论:在使用响应面软件的优化下,金樱子多糖的提取率可以达到最高,且金樱子多糖具有体外抗RSV、EV71、COX-B5的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响应面法优化苍耳子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优化苍耳子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绿原酸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Design-Expert 8.05软件对实验数据作统计处理.结果:Box-Benhnken优化苍耳子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9℃、9倍量50%乙醇、提取时间2h,此工艺条件下绿原酸平均提取率可达1.94%.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对苍耳子中绿原酸提取有较好的理论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响应曲面法优化铜绿假单胞菌DN1的产鼠李糖脂条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鼠李糖脂是近年来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之一,因应用范围广和环境友好等特点,使其成为潜在的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替代品.本研究以一株能产生鼠李糖脂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DN1为研究对象,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曲面方法(RSM)对其产鼠李糖脂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表明,磷酸盐、C/N比和pH值对鼠李糖脂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RSM对3个显著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磷酸盐为1.71 g/L、C/N比为15.5、pH值为6.5时,其理论最佳鼠李糖脂产量为40.4 g/L,与实测鼠李糖脂产量39.84 g/L非常接近.摇瓶优化后的鼠李糖脂产量较优化前的22.9 g/L提高了73.97%.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提取菟丝子总黄酮工艺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将酶解法和超声波法联用,通过工艺优化提高菟丝子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提取率,选取酶解pH、酶解温度和超声时间3个指标为影响因素,菟丝子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Design-Expert 8.0统计分析软件的响应面分析法安排试验后获得最适合工艺参数.结果:最适合的工艺参数是PH为4.0,酶解温度为52.6℃,超声时间为20.3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总黄酮质量分数为23.39 mg·g-1.结论:此工艺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总黄酮提取率高,可为菟丝子总黄酮的相关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