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弹性和抑郁在社会支持与自我忽视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和抑郁在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自我忽视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0年7~10月,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老年抑郁量表、老年自我忽视量表对549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22.0和AMOS 24.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结果: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自我忽视得分依次为[(38.63±7.47)分]、[(64.30±14.57)分]和[(3.72±2.67)分],有抑郁症状者占31.70%(174/549)。自我忽视与社会支持( r=-0.597, P<0.01)和心理弹性( r=-0.557, P<0.01)均呈负相关,与抑郁呈正相关( r=0.675, 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 r=0.531, P<0.01),与抑郁呈负相关( r=-0.597, P<0.01)。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自我忽视( β=-0.485, P<0.05),还可通过心理弹性和抑郁间接影响自我忽视( β=-0.451, P<0.05);心理弹性和抑郁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2.18%和36.00%。 结论: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可直接或通过心理弹性和抑郁间接影响自我忽视,应促进空巢老人多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其心理弹性,改善其不良情绪,减少自我忽视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安全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编制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安全危险因素评估量表(Uen-HAS)并检验其信效度,以期为评估空巢老人居家安全危险因素提供测评工具。方法: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Delphi专家函询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量表。2018年8—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福建省福州市530名城市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评估,对量表进行条目筛选、效度和信度检验。结果:Uen-HAS包含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6;总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81;各维度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09~0.81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安全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对居家安全问题预测性较好,可作为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安全危险因素的评估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韧性对自我养老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农村空巢老人自我养老能力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为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自我养老能力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以及自我养老能力量表对辽宁省朝阳县的925名农村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统计、单因素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韧性得分为(80.21±6.35)分,自我养老能力得分为(140.45±17.5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韧性与自我养老能力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自评自理能力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心理韧性与自我养老能力之间呈正相关( r=0.509, P<0.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婚姻可以解释自我养老能力总分变异的12.0%;控制一般资料后,心理韧性( B=1.460, P<0.01)可以解释自我养老能力总变异的26.2%。 结论:为提升农村空巢老人的自我养老能力,社区医护人员应着重关注教育程度较低、经济收入不高、无配偶以及心理韧性评估得分偏低的群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农村空巢老人住院期间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农村空巢老人住院期间的心理体验,为医护人员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3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及消化内科的15例农村空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使用Nvivo 12.0质性研究软件和Colaizzi 7步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资料分析农村空巢老人住院期间心理体验,提炼出3个主题:负性心理体验(包括孤独、无助、自责、担忧);正性心理体验(包括感恩、乐观);住院需求(包括改善病房环境、提升医护操作舒适度、缓解经济压力、提供情感支持)。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农村空巢老人住院期间的心理体验为其提供有效的情绪支持,激发患者正性心理体验,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并提供社会支持,努力提升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空巢老人生命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调查安徽省蚌埠市空巢老人的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空巢老人生命质量提供依据,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在蚌埠市某社区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0 岁以上空巢老人共186 名,采用健康状况问卷第2 版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人的生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中位数分别为42.90、47.54 分,得分水平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职业空巢老人的生理健康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小、无伴侣均为空巢老人生理健康总分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无伴侣、文化程度高、家庭年收入高均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总分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结论:空巢老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分相对较低,应针对其影响因素,从多种途径提高空巢老人的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我国空巢老年人睡眠时间与抑郁症状的剂量-反应关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索我国空巢老年人睡眠时间与抑郁症状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以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2 321名60岁及以上的空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分析睡眠时间与抑郁症状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2 321名空巢老年人中918人被检出抑郁症状,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9.55%,男性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1.25%,女性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9.81%,睡眠时间<5 h的空巢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62.47%,5~<7 h的空巢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1.15%,7~<9 h的空巢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9.55%,9~<11 h的空巢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3.81%,≥11 h的空巢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3.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间<5 h和5~<7 h病人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是7~<9 h病人的2.529倍和1.549倍(P<0.05).RC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整体分析还是按性别分层,空巢老年人睡眠时间与抑郁症状均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总趋势P<0.01,非线性检验P<0.01).结论:空巢老年人睡眠时间不足是其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建议加强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改善空巢老年人睡眠环境,降低空巢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空巢老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分析空巢老人所在社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优化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及提高空巢老人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 2018 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数据(CLHLS),描述空巢老人所在社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社区供给情况,通过χ2 检验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空巢老人的社区医养结合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 4087 名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7 种社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供给占比分别为起居照料服务(64.9%,9.1%)、日常购物服务(62.2%,11.2%)、社交娱乐服务(69.3%,24.5%)、上门看病送药服务(81.2%,34.6%)、医疗保健知识教育服务(75.7%,45.0%)、心理咨询服务(68.3%,14.0%)及法律援助服务(66.9%,23.4%).年龄、去年家庭总收入、有无医疗保险、有无养老保险、子女数等因素是影响空巢老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空巢老人所在社区的医养结合服务存在供给量无法满足服务需求的现象,应通过加快构建高质量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关注重点空巢老人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医养结合服务等举措促进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的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非亲属情感支持对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非亲属情感支持对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应用社区支持、社会支持量表及孤独感量表(ULS-6)对781名空巢老人进评估.结果:获得志愿者服务的空巢老人,孤独感更低(P<0.05).朋辈情感支持、邻里情感支持、社区情感支持能降低空巢老人孤独感(P<0.05).当其他影响因素保持不变时,朋辈情感支持、邻里情感支持、社区情感支持每增加1个单位,空巢老人孤独感分别降低0.151、0.109、0.054倍.结论:为减少空巢老人孤独感的产生,老年人应多交友以获得朋辈群体情感支持,维护好邻里关系以获得邻里情感支持,社区(或村委会)和志愿者组织应对空巢老人提供相应服务,降低其孤独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河南省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了解河南省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对精神状态的影响,为制定空巢老人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河南省18 个市60 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对精神状态的影响.结果:3 731 名空巢老人中,慢性病患病率为 52.51%,慢性病共病(MCC)患病率为20.58%,精神状态受损率为34.0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非MCC患病空巢老人相比,MCC患病空巢老人精神状态受损风险较高(OR =1.250,95%CI为 1.008~1.550),患高血压(OR =1.416,95%CI为1.198~1.674)、恶性肿瘤(OR = 0.410,95%CI 为 0.244~0.688)、脑卒中(OR = 1.593,95%CI 为 1.076~2.359)、痴呆(OR =6.344,95%CI为 4.277~9.412)、精神疾病(OR =2.161,95%CI为 1.348~3.466)、其他疾病(OR =2.040,95%CI为1.643~2.533)影响河南省空巢老人的精神状态(P<0.05).结论:河南省空巢老人精神受损状态处于较高水平,应重点关注多病共存人群,制定精准防治策略,减少慢性病对空巢老人精神状态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济南市女性随迁老人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济南市女性随迁老人的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女性随迁老人孤独感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20年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展的随迁老人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获得有效女性随迁老人样本共418个;ULS-8量表用于测量女性随迁老人的孤独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用于测量女性随迁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检验不同特征女性随迁老人的孤独感得分差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于探究女性随迁老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371(88.8%)名女性随迁老人来自农村,有369(88.3%)名女性随迁老人为了照顾孙辈随迁,女性随迁老人的社会支持得分为(39.5±6.0)分,孤独感得分为(12.9±4.0)分,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月收入(β=-0.17,P<0.001,95%CI:-3.337~-1.007)、随迁户口类型(β=-0.12,P=0.008,95%CI:-2.523~-0.385)、随迁年份(β=-0.09,P=0.042,95%CI:-2.155~-0.038)、对自己成为本地人的看法(β=-0.17,P=0.018,95%CI:0.267~2.840),社区广场舞(β=-0.18,P<0.001,95%CI:-3.614~-1.092)和社区组织的活动的参与频率(β=-0.13,P=0.013,95%CI:-2.636~-0.306)以及社会支持(β=-0.19,P<0.001,95%CI:-0.186~-0.064).结论 女性随迁老人的孤独感水平低于女性空巢老人,但高于普通男性老人,为缓解女性随迁老人的孤独感,需要女性随迁老人所在社区、女性随迁老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女性随迁老人自身共同做出努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