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2019年唐山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其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2015—2019年唐山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对2015—2019年唐山市无偿献者的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抗-HIV检测,HIV初筛阳性的血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试验,并对确诊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5—2019年唐山市无偿献血者463 077例,发现HIV感染者92例,HIV阳性率为1.99/万,年龄分布以31~40岁为主,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唐山市无偿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与商丘市接近,呈平稳而缓慢上升趋势。在92例HIV感染者中,合并TP感染的最多,有13例,占14.13%(13/92)。感染途径以男女性传播和男男性传播多见,分别占50.00%(46/92)、34.78%(32/92)。结论:2015—2019年唐山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平稳而缓慢上升趋势,不同特征人群HIV阳性率有差异,以文化程度低、首次献血的中青年男性为主,应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和献血后HIV实验室筛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红细胞贫血因子和低血红蛋白密度在献血人群铁缺乏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新红细胞参数小红细胞贫血因子(MAF)和低血红蛋白密度(LHD%)在筛查献血人群铁缺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按照性别不同随机抽取2022年1月1日至2月28日在福建省血液中心进行单采血小板捐献的400名献血者,年龄36(28,46)岁,其中男女各200名。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4版,将其分为健康组299例,储铁缺乏(ID)组54例和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组47例,检测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并通过公式计算MAF和LHD%。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健康组、ID组和IDE组指标之间的差异,Spearman法评估MAF和LHD%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CH、MCHC、MAF和LHD%对献血者铁缺乏的诊断价值。 结果:ID组的MAF为11.81±0.81,高于IDE组的10.69±0.95,低于健康组的13.17±1.24,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10.784, 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ID组的LHD%为2.61(1.87,3.91)%,低于IDE组的5.60(2.99,8.02)%,高于健康组的1.74(1.22,2.73)%,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H=62.166, 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101例铁缺乏组中,MAF与SF、SI和TS呈正相关( r=0.426, P<0.01; r=0.547, P<0.01; r=0.566, P<0.01),LHD%与SF、SI和TS呈负相关( r=-0.397, P<0.01; r=-0.400, P<0.01; r=-0.479, P<0.01)。MCH、MCHC、MAF和LHD%诊断I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45、0.646、0.819和0.646,此时当MAF临界值取12.56,敏感度为67.90%,特异度为83.30%;各对应指标诊断ID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01、0.834、0.941和0.834,此时当MAF临界值取11.73,敏感度为87.60%,特异度为87.20%。 结论:MAF对铁缺乏尤其是ID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无偿献血者铁缺乏的筛查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海拔地区无偿献血者全血制备中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处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全血制备中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处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青海省血液中心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11 000袋(2 U/袋),分别留取2、4、6、8h制备好的样本,用无菌接驳机均分装成2袋,分别采用平板速冻机或传统低温冰箱速冻制备新鲜冰冻血浆与冷沉淀(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测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和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结果 新鲜冰冻血浆11 000袋中,共制备出冷沉淀凝血因子22 000 U;两组均随时间延长,FⅧ活性逐渐降低,到6h后,基本保持稳定.实验组在各时点的FⅧ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制备时相的Fg含量组内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各抽样88份,FⅧ合格率分别为98.9%和88.6%,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平板速冻机或传统低温冰箱速冻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冷沉淀FⅧ和Fg都能满足需要,其中平板速冻机制备的FⅧ活性更高,抽样合格率也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L-21对慢性丙肝患者分泌IL-17 和IFN-γ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IL-21对慢性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泌IL-17/IFN-γ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8例慢性丙肝患者和50例无偿献血者血清IL-12、IL-17、IL-18和IFN-γ的水平,并进行了两组人群的细胞因子差异性比较.随机提取上述两种人群的PBMCs各20份,体外分别与IL-21共培养72 h,应用ELISA法对比观察PBMCs分泌的IFN-γ和IL-17的变化情况.结果 慢性丙肝患者血清中IL-12和IFN-γ水平表达明显降低(P<0.05),IL-17明显增高(P<0.01),IL-18变化不大.IL-21可促进PBMCs中的IL-17、IFN-γ的分泌,但在慢性丙肝患者中,IL-21促进IL-17的增速明显高于IFN-γ.结论 IL-21可以调节慢性丙肝患者IL-17、IFN-γ的分泌,可能与患者体内的Th1/Th17平衡调节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贡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及人群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自贡地区2011-2016年无偿献血人群HIV阳性确认结果及人群分布特点,为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招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地区2011-2016年无偿献血人群HIV阳性确认结果及HIV确认阳性者档案资料,数据结果用Excel表格和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近6年来,146 983人次无偿献血标本中,其中初次无偿献血共63 806人次,初次献血人群WB确证阳性标本83例.HIV阳性人群主要以农民及服务行业为主,占比分别为33.7%和16.9%,初次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5.65/万人.重复献血人群共83 177人次,重复献血人群WB确认阳性共21例,确认率1.43/万人.重复献血人群WB确认阳性率显著低于初次献血人群.初次献血HIV阳性人群分布情况分析,性别组比较:各年龄组均表现为男性人群的HIV阳性确认率高于女性人群,P<0.05.年龄组比较:41-50岁年龄组x2=16.315,P<0.05.文化程度组比较:初中以下学历组x2=13.483,P<0.05.重复献血者HIV阳性人群分布仅有性别差异,男性较女性人群发生率高,其余人口学资料分析无差异.结论 自贡地区2011-2016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相对稳定,H1V阳性者主要分布于30岁以上、男性、低文化程度、职业流动性大的人群.初次献血人群HIV感染率显著高于重复献血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杭州市2008-2017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浙江省杭州市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特征,为经输血传播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2008-2017年杭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资料,无偿献血者的HIV阳性率分为粗阳性率和标化阳性率,采用趋势x2检验法描述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状况、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7年杭州市无偿献血者1 461 129人中,发现HIV感染者260例,以男性(96.5%,251/260)、18 ~34岁(72.7%,189/260)为主,重复无偿献血者占36.9%(96/260),传播途径为异性性行为、男男性行为分别为44.6%(116/260)、53.5%(139/260).MSM人群HIV感染者中,以18 ~ 34岁(82.0%,114/139)、未婚(71.2%,99/139)为主.学生人群HIV感染者,以男男性行为感染为主(88.4%,23/26).2008-2017年HIV粗阳性率为0.8/万~2.5/万,各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x2=2.355,P=0.125);18 ~ 24岁男性HIV粗阳性率从2008年的1.1/万上升到2017年的3.7/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x2=5.175,P=0.023).2008-2017年HIV标化阳性率为0.9/万~ 2.4/万.结论 2008-2017年杭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呈低流行水平,HIV感染者以男性、18~34岁、传播途径以异性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为主,18 ~24岁男性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献血者红细胞意外抗体检出率、反应强度和特异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近3年无偿献血者意外抗体检出、反应强度及抗体特异性等,探讨对献血者进行意外抗体筛查的意义及筛查策略.方法 应用微板法(全自动血型仪)和试管法对来自201741名无偿献血者的294321份血液标本进行意外抗体筛查,采用试管法对意外抗体进行确认.结果 201741名无偿献血者中,检出意外抗体者587人(0.29%),男性献血者检出率(0.22%)低于女性献血者的检出率(0.40%)(P<0.05).RhD(D抗原)阴性献血者中女性意外抗体检出率(3.16%),高于男性献血者(0.52%)(P<0.05).抗体检出率18~25岁人群的检出率最高,56~60岁人群检出率最低,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鉴定出特异性246例,其反应强度≤1+比例为66.26%.检出自身抗体2例,同种意外抗体623例,ABO血型系统11例,H血型系统1例,Rh血型系统18例,MNS血型系统115例,P血型系统205例,Lewis血型系统25例.结论 为避免血站和医院重复进行意外抗体筛查,建议由血站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意外抗体筛查和确认,并对意外抗体筛查和确认方法进行验证和遴选,以提高具有临床意义抗体的检出率.同时,屏蔽筛查出的具有临床意义意外抗体的献血者,并对献血者实施归队方案,依据拟捐献的血液品种,确定筛查节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扬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凝血因子活性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扬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凝血因子活性状况.方法 留取120名无偿献血者献血时的血液样本,男74名,女46名,采用凝固法检测其血浆中的FⅡ:C、FⅦ:C、FⅧ:C、FⅨ:C、FⅪ:C和Fb含量.结果 40岁以上人群FⅡ:C、FⅦ:C、FⅧ:C、FⅨ:C和Fb含量高于40岁以下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型的人群中FⅦ和FⅪ的含量基本相同,B型人群的Fb含量和FⅡ:C相对高一些,O型人群FⅧ和FⅨ:C浓度要低于其他血型,其中FⅧ:C较为明显.结论 为了保证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在冷沉淀制备活动中应选择采集过程顺利的血液,尽可能在6~8 h内分离出血浆,在1 h内完成速冻;新浆的融化温度应控制在1℃~6℃范围内,冷沉淀在交付前应在0℃以下的环境中暂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海南省献血人群HC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海南省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 CV)感染状况,探讨新形势下保障血液安全的招募措施.方法 利用酶联免吸附疫试验对2015-2019年海南地区511480例无偿献血者的标本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检测,结果为HCV非阳性的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NAT),最后对筛查出HCV阳性的献血者进行流行趋势、民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分析.结果 511480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共筛查出HCV阳性368份,总阳性率为0.0719%,且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年龄36~<46岁、学历为初中及以下、职业为农民对无偿献血者的HCV阳性率影响最大.结论 海南省无偿献血者HCV感染率较低,但仍需加强对男性、36~<46岁、低学历人群的献血前干预;应深入农村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农民群体的献血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抗-HCV筛查反应性HCV核酸阴性献血者的确证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献血人群H CV筛检效果,为献血者血液筛查和归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ELISA抗-HCV反应性但核酸检测阴性的122份标本,采用重组免疫印迹进行抗-HCV确证试验,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22份标本中确证试验阳性38份、不确定42份、阴性42份,确证阳性率为31.15%.ELISA试剂1单反应性的确证阳性率为0,ELISA试剂2单反应性为25.93%,试剂1、2均反应性为47.06%.确证试验条带主要以核抗原蛋白为主,其次为NS4蛋白.随着S/Co增高,确证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也增高.结论 ELISA和核酸联合检测能更好地保障血液安全,有必要对单试剂ELISA抗-HCV反应性献血者开展归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