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强度间歇训练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对于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应用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为CHD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搜集CHD患者HIIT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时间从建库至 2023 年 11 月 4 日.经过循证护理培训考核合格的 2 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ssessment of multiple systematic reviews 2,AMSTAR 2)量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规范(preferred reporting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PRISMA)声明、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系统(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文献报告质量评价以及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3篇系统评价.AMSTAR 2结果显示,1篇文献质量高,2篇低,10篇极低;PRISMA得分为16~26.5分,6篇报告相对完整,7篇报告存在一定缺陷;13篇系统评价的48条结局指标证据中,12条证据为中等质量,9条证据为低等质量,27 条证据为极低等质量.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oderate continuous training,MICT)比较,HIIT在 6 项主要结局指标: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值、峰值心率、静息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和血压均得到更佳的康复效果.结论 HIIT在CHD患者康复中表现出更大的优势且安全性尚可,考虑到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文献报告质量以及证据质量级别较低,未来仍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主观整体评估个性化营养配合高强度间歇训练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个性化营养配合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6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指导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PG-SGA个性化营养配合HIIT。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营养指标、糖脂代谢指标,同时记录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PBG、2 hPBG、TC、TG、HbA1c水平明显降低( P<0.05);从横向比较来看,观察组干预后的2 hPBG、TC、TG、LDL-C、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G-SGA个性化营养配合HIIT可有效提高T2DM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提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高强度间歇运动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改良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及依从性,为优化CAD患者心脏康复方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AD患者分为运动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心脏康复治疗(包括营养调整、心理疏导及低强度有氧运动等),运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每周2次、共6周改良HIIT干预(以85%~90%最大心率强度持续蹬车30 s后间歇30 s为1个循环,每次重复训练15个循环)。于干预前、干预6周后检测2组患者心肺适能、血压水平、血管功能及身体成分等变化情况,同时评估该改良HIIT方案的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运动组患者在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的最大摄氧量及最大功率均明显增加( P<0.05),血压水平及身体成分指标均明显改善( P<0.05),积极情绪评分明显升高( P<0.05),消极情绪及焦虑评分明显下降( P<0.05),患者对训练的愉悦感较显著。对照组经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 P>0.05)。干预期间运动组训练计划完成率(97.4%)较对照组(88.7%)明显升高( P<0.05),且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或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 结论:改良HIIT是CAD患者心脏康复的有效手段,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与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之中。该文从HIIT的优势、方案类型选择、方案制订与优化等方面,对HIIT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HIIT可以在传统运动训练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肺耐力,在心脏做功参数和骨骼肌功能改善方面也可能优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训练,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HIIT方案的多样性可以增加运动兴趣,也增加了HIIT方案制订的复杂性,如何优化HIIT方案以获得最大获益仍需更多研究探索和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督导下间歇性高强度运动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适能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督导下间歇性高强度有氧训练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适能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4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数字抽签随机分为高强度运动训练的干预组(24例)和不进行任何干预的对照组(23例)。高强度运动训练的干预组所有运动训练均在督导下进行,训练隔日1次,持续10周,每次有氧训练40 min,运动负荷为30 s高强度运动(静息摄氧量+80%储备摄氧量),后30 s低强度运动(静息摄氧量+50%储备摄氧量),并循环往复。干预前后采用心肺运动试验、生物阻抗法、稳态模型法评估体适能、身体成分和胰岛素敏感性(HOMA-2 IS)。 结果:10周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峰值摄氧量[(23.60±4.10)ml·kg -1·min -1比(21.02±4.61)ml·kg -1·min -1, P<0.05]、无氧阈点摄氧量[(14.05±1.64)ml·kg -1·min -1比(12.05±2.26)ml·kg -1·min -1, P<0.01]、无氧阈点氧脉搏[(10.66±2.55)ml/min比(9.30±1.86)ml/min, P<0.05]均提高;Ln(100·HOMA-2 IS)[4.55±0.4比4.2±0.5( P<0.01)]亦改善,而身体成分在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校正年龄和体质指数后,47例患者基线水平的峰值摄氧量和Ln(100·HOMA-2 IS)呈线性相关( r=0.376, P<0.05);但校正体质指数变化后,峰值摄氧量的变化和Ln(100·HOMA-2 IS)变化无线性相关( r= 0.05, P>0.05)。 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经10周间歇性高强度运动训练可提高体适能。体适能的提高不仅源自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也与受试者心脏功能的改善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肥胖女大学生糖脂代谢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肥胖女大学生糖脂代谢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例肥胖女大学生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组(HIIT组)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组(MICT组),每组16例。2组对象分别给予HIIT或MICT跑台运动干预,每周训练4 d。于入选时、干预12周后检测对比2组对象身体形态、糖脂代谢及炎性因子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干预后HIIT组和MICT组体重较干预前分别降低了7.4%和6.4%,腰臀比分别下降了4.6%和3.4%,体重指数(BMI)分别降低了7.5%和8.3%,2组对象上述指标改善幅度组间无显著差异。(2)干预后2组对象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则显著升高,并且HIIT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MICT组显著降低。(3)干预后2组对象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内脂素(Visfatin)含量均显著降低,并且MICT组Visfatin含量亦显著低于HIIT组。结论:12周HIIT训练或MICT训练均能有效改善肥胖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其糖、脂代谢水平,有效抑制体内炎性因子表达;其中MICT对炎性因子Visfatin的抑制作用优于HIIT,而HIIT对血糖指标HOMA-IR的改善作用较MICT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对老年人血管壁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对老年人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将82例通过社会招募且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日常运动锻炼指导和健康宣教,运动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每次40 min(3 min高强度训练与3 min休息的间歇运动5组,10 min的热身与整理活动)、每周3次的HIIT(80%峰值功率)。分别于干预前和12周后(干预后)进行血脂检查换算出2组的AIP,使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2组的baPWV。结果:干预前,2组研究对象的AIP和baPWV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12周后,运动组的AIP[(0.097±0.059)]较干预前[(0.158±0.759)]明显降低( P<0.05),且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0.148±0.0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IIT可以改善老年人AIP水平,可能对老年人血管壁弹性减退有一定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应用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经2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信息与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纳排标准最终纳入10篇英文文献,其中试验组191例、对照组212例,共4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运动中,HIIT可以提高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中的峰值摄氧量[ MD=1.98,95%置信区间( CI):0.55~3.41, P=0.007]、变时性反应中的峰值心率( MD=6.93,95% CI:2.62~11.24, P=0.002),改善肌肉运动能力( MD=337.18,95% CI:12.02~62.35, P=0.04),但两组在收缩压、舒张压、峰值收缩压、峰值舒张压、静息心率、呼吸交换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以干预周期、心脏移植术后康复运动启动时间对峰值摄氧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周期≤12周或启动时间>6周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峰值摄氧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HIIT有效改善了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峰值摄氧量、峰值心率、肌肉运动能力,且在患者心脏移植术后康复运动启动时间>6周或干预周期≤12周时,HIIT对峰值摄氧量的影响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8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为优化糖尿病运动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无规律运动习惯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运动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维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运动组患者同时采用功率车测功仪进行每周3次、共8周HIIT干预。于干预前、干预8周后采用2 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患者血糖控制及胰腺β细胞功能,采用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检测身体成分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运动组空腹血糖(FPG)、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 1c)、OGTT 2 h末血糖含量、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减少( P<0.05),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降低( P<0.05),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处置指数(DI)均明显升高( P<0.05),腰围和腹部脂肪含量均显著降低( P<0.05),对照组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参数均无显著变化( P>0.05)。干预期间运动组有1例患者失访,其训练计划完成率为98.4%,且运动期间及运动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结论:8周HIIT干预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腺β细胞功能并降低腹部脂肪含量,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康复干预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超重或肥胖男性青少年心肺适能和身体成分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12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超重/肥胖男性青少年心肺适能、身体成分及血脂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超重/肥胖男性青少年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受试者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运动组受试者给予12周HIIT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检测2组受试者最大摄氧量(VO 2max)、最大有氧功率(MAP)、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WC)、体脂百分比(BF%)、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C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结果:干预前2组受试者上述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发现运动组体重、BMI、WC、BF%、TC及TG等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 P<0.05),VO 2max及MAP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 P<0.05),LDL-c及HDL-c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 P>0.05),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 P>0.05);通过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后运动组体重[(76.9±5.9)kg]、BMI[(25.9±2.5)kg/m 2]、WC[(89.7±7.0)cm]、BF%[(20.1±4.7)%]、TC[(5.00±0.87)mmol/L]及TG[(1.71±0.31)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 P<0.05),VO 2max[(41.3±4.0)ml/kg·min]及MAP[(143.7±8.9)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 P<0.05),LDL-c及HDL-c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持续性有氧运动比较,HIIT是一种省时、有效的运动方式,能显著改善超重/肥胖男性青少年心肺适能、身体成分及血脂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