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奈克拉联合用药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CL)-2选择性抑制剂维奈克拉(venetoclax)治疗年龄>75岁或者不适宜接受高剂量诱导化疗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有效。维奈克拉的作用机制为诱导BCL-2依赖的肿瘤细胞凋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维奈克拉可与去甲基化药物(HMA)、阿糖胞苷或者小分子抑制剂通过抗耐药、代谢组学、基因组学、抑制拮抗作用等机制发挥协同作用,因此联合用药疗效较单药更为显著。维奈克拉联合用药在临床上应用逐渐普及。为维奈克拉治疗AML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笔者拟就维奈克拉联合HMA、小分子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AML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AI-1引起2型糖尿病合并NAFLD小鼠肝脏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炎性反应、纤维化等的影响。方法:以C57BL/KSJ-Lepdb雄性小鼠作为T2DM合并NAFLD组(db/db组),同周龄C57BKS db/m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db/m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等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切片脂质沉积;采用ELISA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含量。以小鼠正常肝细胞NCTC1469作为研究对象,分为5组:对照组给予25 mmol/L葡萄糖(NG组)、高渗对照组给予2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HMA组)、高糖高脂组给予50 mmol/L葡萄糖+0.75 mmol/L棕榈酸(HG+PA组)、高糖高脂+RNA干扰对照组(HG+PA+Si-NC组)用NC siRNA瞬时转染细胞并给予高糖高脂干预、高糖高脂+PAI-1沉默组(HG+PA+Si-PAI-1组)用PAI-1的siRNA瞬时转染细胞并给予高糖高脂干预。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以及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肝组织中出现明显脂质聚集和纤维组织增生,甘油三酯含量增加,且MCP-1、IL-1β、TGF-β、α-SMA、Col Ⅰ和PAI-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均 P<0.05)。与NG组细胞相比,HG+PA组MCP-1、IL-1β、TGF-β、α-SMA、Col Ⅰ、PAI-1表达量均明显上调(均 P<0.05);与HG+PA组相比,HG+PA+si-PAI-1组PAI-1、MCP-1、IL-1β、TGF-β、α-SMA和Col Ⅰ等表达量均明显下调(均 P<0.05)。 结论:T2DM合并NAFLD小鼠模型肝组织中PAI-1表达明显增加,抑制PAI-1表达可明显改善肝组织炎性反应和纤维化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病态造血,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风险高为主要表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唯一可治愈MDS的手段,但其疗效受到患者及治疗相关因素的影响。目前,学者围绕基因突变对MDS患者的预后价值、移植前是否桥接去甲基化药物(HMA)展开了深入研究。笔者拟通过对allo-HSCT治疗MDS的适应证与移植时机、影响MDS患者allo-HSCT疗效的因素、allo-HSCT后复发的预测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改善MDS患者allo-HSCT疗效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维奈克拉为基础的方案治疗伴t(8;21)的急性髓系白血病12例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伴有t(8;21)染色体异常或RUNX1-RUNX1T1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相对较好,但老年或因严重合并症不适合强诱导缓解化疗的患者或患者出现难治/复发时如何选择诱导缓解治疗方案是临床的难题之一。维奈克拉(Ven)为一种口服的选择性小分子BCL-2抑制剂,其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或低剂量阿糖胞苷(LD-Ara-C)成为75岁及以上、不适合强化疗的初治AML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1-3]。目前以Ven为基础的方案治疗伴t(8;21)的AML患者疗效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我中心应用含Ven的方案治疗的伴t(8;21)的12例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VEN)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R/R AML)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收治的14例接受VEN联合HMA治疗的R/R AML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6例,女性为8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9岁(66,71岁)。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组所有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微小残留病(MRD)、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等临床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完全缓解(CR)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14例患者的总体生存(OS)和无白血病生存(LFS)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生存期。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通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3)伦研批第001号]。结果:①本研究14例接受VEN联合HMA治疗的R/R AML老年患者中,难治性、复发性AML患者分别为10和4例,中、高危组患者分别为1和13例,合并复杂异常染色体核型者为10例,13例进行基因检测患者均存在基因突变。②本组14例患者接受VEN联合HMA治疗15 d时,疗效达CR患者为10例,部分缓解(PR)为1例,未缓解为3例。难治性、复发性AML患者的CR率分别为90%(9/10)和50%(2/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76)。③本组14例患者的2年OS率为56.6%,中位OS期为41.3个月(11.4,54.7个月);1年LFS率为18.8%,中位LFS期为6.0个月(2.0,10.9个月)。难治性AML患者中位OS期为16.9个月(6.0,41.3个月),低于复发性AML患者的54.7个月(11.4,54.7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447, P=0.229)。④本组14例患者治疗后均出现≥Ⅲ级血液学不良反应,≥Ⅲ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感染(9例),经对症支持治疗有所缓解。 结论:VEN联合HMA治疗R/R AML老年患者疗效显著,并改善其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克隆性骨髓肿瘤,对于不能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MDS患者,去甲基化药物(HMA)是其一线治疗方法,但是面临严重的耐药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免疫检查点可能与HMA耐药有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尤其是CD47抑制剂与HMA联合应用对MDS患者的疗效显著。笔者拟就ICI在MDS患者治疗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旨在为MDS的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LA匹配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8例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匹配同胞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MSD-PB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9月至2017年12月接受MSD-PBSCT治疗的138例MDS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复发(RR)率及非复发死亡率(NRM),分析影响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中位随访1 050(4~4 988)d,3年OS率、DFS率分别为(66.6±4.1)%、(63.3±4.1)%,3年累积RR率、NRM分别为(13.9±0.1)%、(22.2±0.1)%。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症指数(HCT-CI)≥2分组和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极高危组的OS率均显著降低[(42.9±13.2)%对(72.9±4.2)%, χ2=8.620, P=0.003;(53.3±7.6)%对(72.6±4.7)%, χ2=6.681, P=0.010;(53.8±6.8)%对(76.6±6.2)%、(73.3±7.7)%, χ2=6.337, P=0.042]。MDS伴有原始细胞过多-2(MDS-EB2)和MDS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患者,移植前接收化疗或去甲基化治疗不改善OS[(60.4±7.8)%对(59.2±9.6)%, χ2=0.042, P=0.838]。③多因素分析显示,HCT-CI是影响移植后OS和DFS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12, HR=2.108,95% CI 1.174~3.785; P=0.008, HR=2.128,95% CI 1.219~3.712)。 结论:HCT-CI评价MDS患者移植后预后优于IPSS-R预后分组;发生Ⅲ~Ⅳ度aGVHD是影响移植后OS的不良预后因素;MDS-EB2和MDS-AML患者可以不化疗直接行MSD-PBSC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塞利尼索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维奈克拉暴露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方案在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患者中的缓解率可达50%,然而仍有约1/3的患者对该方案原发耐药。维奈克拉联合HMA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经挽救治疗后预后仍较差,中位生存期仅2.9个月 [1]。维奈克拉耐药的机制复杂,另外R/R AML患者往往存在骨髓抑制、伴发感染等合并症,后续低强度治疗方案选择较为困难。塞利尼索(Selinxor)是第一个口服选择性核输出蛋白(XPO1)抑制剂 [2]。既往研究表明,XPO1在AML中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塞利尼索竞争性抑制XPO1核输出功能,激活肿瘤抑制蛋白如p53、p21的功能;并降低细胞质中致癌蛋白的水平,如C-kit、BCL2和MCL1,发挥抗白血病活性 [3]。本回顾性研究中我们分析了12例接受塞利尼索联合HMA地西他滨(DAC)、阿扎胞苷(AZA)治疗的R/R 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观察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89例髓系肉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研究髓系肉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9例髓系肉瘤病例资料,将89例髓系肉瘤患者按疾病分型不同分为原发性髓系肉瘤组(40例)、髓系肉瘤合并髓内疾病组(36例)和白血病髓外复发标志的髓系肉瘤(13例)。统计其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类型、合并疾病、有无淋巴特征、疾病缓解状态等临床特征及是否化疗和移植、移植后是否用去甲基化药物(HMA)维持等对1年存活率的影响。结果:89例髓系肉瘤中21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二代基因测序,8例进行异基因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原发性髓系肉瘤、髓系肉瘤并髓内疾病、白血病缓解后以髓系肉瘤复发的1年总体存活率(OS)分别为16.0%、37.5%、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3)。局部治疗(手术切除、鞘内注射、局部放疗)、化疗联合局部治疗、化疗联合allo-HSCT的1年OS分别为:0、28.1%、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两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和未完全缓解患者的1年存活率分别为34.9%、10.0%( P=0.008)。50%(4/8)髓系肉瘤受者移植后1年内复发,且生存期短。3例移植后受者应用地西他滨维持治疗,目前均长期存活。 结论:化疗联合allo-HSCT是髓系肉瘤的有效治疗手段,移植后应用地西他滨维持治疗可能延长无复发生存时间,但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临床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防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复发,是导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该病患者HSCT整体疗效的措施主要包括:采取HSCT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去甲基化药物(HMA)和细胞因子联合应用,以及复发危险度分层的干预策略。复发危险度分层的干预策略主要包括:对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呈阳性(MDR +)高危MDS患者的抢先干预,对极高危患者移植后进行复发预防和维持治疗,以及对血液学复发者的挽救治疗等。笔者拟就HSCT后复发高危MDS患者的治疗,基于MRD监测的复发危险度分层干预,以及高危MDS患者HSCT后维持治疗及对于复发的预防策略阐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