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下持续葡萄糖监测对成人ICU患者血糖控制作用的 meta 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评价皮下持续葡萄糖监测(SCGM)在ICU患者血糖控制中的益处,以期为ICU患者血糖管理开拓新的思路.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4月28日的SCGM ICU患者血糖控制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使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应用Review Manager5.4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16.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纳入18篇文献,其中17篇文献质量评价为中等纳入最终研究,1篇文献质量评价较低被剔除分析.共1 799例研究对象,包括入住ICU的肿瘤和心脏手术后、脓毒血症、口腔间隙感染、急性胰腺炎、颅脑损伤等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占8.5%.试验组(SCGM)和对照组(床旁血糖仪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或血气分析仪动脉血糖监测)患者低血糖发生率(RR=0.35,95%CI:0.25~0.47,P<0.001)、平均血糖(SMD=-0.13,95%CI:-0.25~-0.00,P=0.040)、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占比(SMD=0.29,95%CI:0.10~0.49,P=0.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用量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强化胰岛素治疗组中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44,95%CI:-1.05~0.17,P=0.160),但在非强化胰岛素治疗组中,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01,95%CI:-2.29~1.72,P<0.001).结论 与床旁血糖仪毛细血管血糖测定或血气分析仪动脉血糖测定比较,在ICU患者中应用SCGM可以降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平均血糖和胰岛素用量,并提高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占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左心室动脉偶联与左心做功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寻左心室动脉偶联与左心做功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关系,明确二者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5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不同时间点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资料,揭示在不同时间点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弹性指数(EaI)、左心室收缩末弹性指数(EesI)、EaI/EesI、心脏每搏功(SW)、心脏总功(PVA)、左心室射血效率(LVEf)的变化规律。根据重症监护病房(ICU)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 n=20)和存活组( n=36),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左心室做功及左心室-动脉偶联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 结果:共纳入5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61±15)岁。死亡组及生存组EaI/EesI、LVEf在入ICU 6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干预6 h后左心室动脉偶联与左心做功的相关性最明显,EaI/EesI与SW呈中度负相关( rs=-0.500, P<0.001),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 rs=-0.959, 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EaI/EesI(校正 OR=42.783,95% CI:2.725~671.819, P=0.008)、LVEf(校正 OR=2.293,95% CI:1.222~4.301, P=0.010)是感染性休克患者住院预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提示EaI/EesI[曲线下面积(AUC)=0.742±0.083, P=0.004]、LVEf(AUC=0.733±0.084, P=0.006)均是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ICU预后的有效指标,其中EaI/EesI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最佳cut-off值为6.10,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65.0%;LVEf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最佳cut-off值为0.24,灵敏度为88.8%,特异度为60.0%;EaI/EesI预测效能大于LVEf(ΔAUC=0.120, Z=6.528, P=0.036)。 结论:感染性休克干预6 h后,EaI/EesI与SW、LVEf明显相关;EaI/EesI、LVEf是感染性休克患者ICU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有效预测指标,EaI/EesI预测效能大于LVEf。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升陷汤加味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肺损伤预测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升陷汤加味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1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200例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升陷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7 d。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pH值、吸入氧浓度(FiO 2)、PaO 2、PaCO 2,计算氧合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LIPS评估肺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采用液体复苏中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监测患者EVLWI和心脏指数(CI),观察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CO 2[(37.15±5.42)mmHg比(38.24±3.24)mmHg, t=2.03]低于对照组( P<0.05);氧合指数[(292.34±78.91)比(236.54±70.58), t=5.27]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hs-CRP[(35.21±6.73)mg/L比(48.97±8.52)mg/L, t=12.67]、IL-6[(40.57±8.51)ng/L比(47.61±9.97)ng/L, t=5.37]、PCT[(0.75±0.21)μg/L比(1.14±0.38)μg/L, t=8.98]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APACHE Ⅱ[(11.14±0.54)分比(14.67±0.89)分, t=33.91]、LIPS[(2.21±0.73)分比(4.59±0.88)分, t=20.82]、EVLWI[(6.19±0.42)ml/kg比(8.24±0.78)ml/kg, t=23.14]低于对照组( P<0.01);CI[(4.49±1.27)L/(min·m 2)比(3.61±0.88)L/(min·m 2), t=5.70]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t值分别为3.66、5.74, P<0.01)。 结论:升陷汤加味可降低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EVLWI、LIPS评分,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ICU心脏术后患者亚综合征谵妄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文介绍了关于亚综合征谵妄的概念,综述了ICU心脏术后患者发生亚综合征谵妄的流行病学现状、影响因素、诊断、评估、干预研究进展、远期预后及国内研究不足,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升心脏术后亚综合征谵妄整体医疗干预水平,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ICU心脏术后亚综合征谵妄医疗护理方案提供指引及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5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5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手术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体外循环开放手术的CHD患儿2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或χ 2校正检验,等级分布资料组间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影响CHD患儿手术死亡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225例患儿手术存活204例(90.67%,204/225),死亡21例(9.33%,21/2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儿年龄(2.48±0.68)月、体质量(2.28±0.56)kg明显低于存活组患儿年龄(4.92±0.65)月( t=16.33, P<0.001)、体质量(4.26±0.52)kg( t=16.38, P<0.001);而女性比例[66.67%(14/21)];营养不良比例[无:14.28%(3/21)、轻度:42.86%(9/21)、重度:42.86%(9/21)];姑息性手术比例[28.57%(6/21)];根治性手术比例[71.43%(15/21)];CHD手术的风险调整-1(risk adjustment for surgery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1,RACHS-1)分级比例[<3级:23.81%(5/21)、≥3级:76.19%(16/21)];体外循环时间(135.24±11.1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8.24±8.20)min;手术时间(178.43±13.82)min;心脏畸形复杂比例[复杂:47.62%(10/21)、简单:52.38%(11/21)];ICU治疗时间(4.76±0.77)d;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21.33±12.66)h明显高于存活组患儿女性比例[41.67%(85/204), χ2=4.83, P=0.028];营养不良比例[无:38.24%(78/204)、轻度:42.15%(86/204)、重度:19.61%(40/204), z=2.72, P=0.007];姑息性手术比例8.82%(18/204);根治性手术比例91.18%(186/204)(校正 χ2=5.86, P=0.016);RACHS-1分级比例[<3级:77.45%(158/204)、≥3级:22.55%(46/204), χ2=27.44, P<0.001];体外循环时间(106.87±11.12)min( t=11.12, 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58.68±9.26)min( t=9.32, P<0.001);手术时间(167.24±13.75)min( t=3.55, P<0.001);心脏畸形复杂比例[复杂:78.92%(161/204)、简单:21.08%(43/204)( χ2=10.23, P<0.001)];ICU治疗时间(3.67±0.87)d( t=5.52,P<0.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09.74±13.75)h( t=3.70,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 OR=1.064,95% CI:1.019~1.110, P=0.004)、术后机械通气时间( OR=1.083,95% CI:1.031~1.138, P=0.002)、ICU治疗时间( OR=5.317,95% CI:2.410~11.730, P<0.001)和营养不良( OR=2.974,95% CI:1.291~6.850, P=0.010)会导致5 kg以下CHD患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手术病死率增加。 结论:5 kg以下低体质量CHD患儿行体外循环手术的病死率较高,手术时间、ICU治疗时间、营养不良程度、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增加均会增大患儿死亡的几率,临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患儿的手术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体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前体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为心脏Ⅰ期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9月—2020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的219例CABG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评估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分以及简易体能测试进行评估。通过简易体能测试将患者分为体能较差组(<10分)和体能良好组(≥10分)。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基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前体能对CABG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结果:219例患者中,52例(23.7%)患者术前体能较差,49例(22.4%)患者出现术后肺部并发症。结果显示,与体能良好组患者相比,体能较差组患者伴随高龄、男性比例高,低血红蛋白、低白蛋白、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最大通气量、高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分、长时间ICU机械通气和术后肺部并发症高发生率,且体能较差组患者的术前体能各项评分均低于体能良好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分、高血压和ICU机械通气时间外,术前体能始终是CABG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OR=10.115,95% CI:3.732~27.419, P<0.001)。 结论:简易体能测试可有效评估CABG患者术前体能状况,术前体能较差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增加。护理人员应对体能较差的CABG患者进行预康复护理干预,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妊娠期及产后脓毒症68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及产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病因、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及产后脓毒症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来源分为产科感染组(30例)及非产科感染组(3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感染源及微生物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1)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脓毒症发生于产前39例(57%,39/68),产后29例(43%,29/68)。非产科感染组孕产妇呼吸、肾、肝、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比产科感染组高,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脏骤停、血乳酸水平≥4 mmol/L更常见,序贯器官衰竭评分高于产科感染组,各项指标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2)感染源及微生物学特点:脓毒症最常见的病因是生殖道感染(37%,25/68);其中,产科感染组以绒毛膜羊膜炎(40%,12/30)最常见,非产科感染组以腹腔感染(34%,13/38)居多。诊断为血流感染(BSI)的孕产妇37例(54%,37/68),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多见(70%,26/37),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继发性BSI最常继发于生殖道感染(65%,17/26)。(3)治疗:非产科感染组患者ICU入住率、机械通气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高于产科感染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32例(47%,32/68)脓毒症孕产妇行外科手术清除感染源,其中子宫切除术5例。(4)预后:孕产妇脓毒症的病死率为19%(13/68),非产科感染组(29%,11/38)高于产科感染组(7%,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0)。产前诊断脓毒症至终止妊娠的时间为(5.5±8.6) d;其中,产科感染组(1.9±2.2) d,非产科感染组(7.7±10.3) 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9)。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于早、中孕期者(72%,18/25)高于晚孕期者(3/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 结论:妊娠期及产后脓毒症是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疾病,非产科感染比产科感染孕产妇并发症更多、病情更危重、预后更差,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146例二次心脏开胸手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二次心脏开胸手术后并发症和在院病死率,探讨二次开胸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实施心脏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信息。根据是否行二次开胸手术分为二次手术组和首次手术组,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匹配后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在院病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纳入146例患者。术中指标方面,二次开胸组体外循环时间[(141.48±47.88)min对(105.31±33.5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7.0(70.5,113.3)min对71.5(53.0,92.0)min]、ICU停留时间[2(1,4)天对2(1,2)天]、术后胸腔引流量[750.0(460,1300)ml对610(410,840)ml]、术后输悬浮红细胞[0(0,3.5)U对0(0,2)U]明显增加( 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二次开胸组术后低氧血症[15(10.3%)对6(4.1%)]、急性肾损伤[10(6.8%)对0(0)]、术后感染[24(16.4%)对4(2.7%)]、脑部并发症[7(4.8%)对1(0.7%)]发生率显著增高( P<0.05)。两组间在院病死率[7(4.8%)对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再次心脏开胸手术时间更长,术后恢复更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但不提高在院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胶体渗透压对婴儿体外循环术后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中不同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水平对患儿术后恢复的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次行CPB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6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38例,体重<8 kg。根据术中COP值分为低COP组(34例)和高COP组(33例)。统计术后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术后液体量、延迟关胸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判断术中维持不同COP水平对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CPB前COP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转机后10 min COP值均降到最低,随后均缓慢上升。CPB开始10 min、注射心肌保护液后及停机时CO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白蛋白使用量低COP组小于高COP组[(3.18±4.29)g比(6.47±6.09)g, P<0.05);术后72 h乳酸值低COP组高于高COP组[(2.25±3.19)mmol/L比(1.16±0.66)mmol/L, P=0.05);术后24 h低COP组所需液体量多于高COP组[(558.18±220.23 mL比(442.00±156.25)mL, P<0.05);术后24 h低COP组更好的液体平衡量不如高COP组[(-73.36±170.26)mL比(-26.43±298.12)mL, 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二次手术率、延迟关胸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大于7 d率、腹膜透析率、肾替代治疗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COP组术后24 h肌酐值小于高COP组[(30.64±8.98)μmmol/L比(40.54 ± 25.24)μmol/L, P<0.05),低COP组术后72 h肌酐值小于高COP组[(26.14±8.95)μmmol/L比(39.85± 27.52)μmmol/L, P<0.05)。 结论:较高的胶体渗透压水平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液体平衡量,减少术后液体输入量,降低术后血乳酸水平及机械通气时间,对患儿肝功能、凝血功能损伤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 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收集患者年龄、性别、BMI、教育年限、术前并存疾病、术前最后1次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前晚给予镇静药、麻醉方式、术中用药情况、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是否为恶性肿瘤、术中出入量;术后镇痛方式、主观睡眠质量评分和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等。根据患者术后第1天晨及以后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未发生谵妄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评价术后谵妄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纳入700例患者,111例患者发生谵妄,发生率为1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当晚睡眠质量差、高龄、既往脑卒中史和术后带气管导管入ICU是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术后当晚睡眠质量差、高龄、既往脑卒中史和术后带气管导管入ICU是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