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制晚钠电流对短QT间期心脏心电生理指标的影响及抗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抑制晚钠电流的药物对短QT间期心脏可能的电生理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制备兔离体心脏电生理研究模型。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80只,首先任意选取34只,未用药时为对照A组( n=34)、给予I KATP开放剂吡那地尔后为吡那地尔A组( n=34),再从吡那地尔A组中选取27只,联用钠通道抑制剂或传统的用于治疗短QT综合征的药物奎尼丁后分为雷诺嗪联用组( n=9)、美西律联用组( n=9)、奎尼丁联用组( n=9)。在剩余的46只新西兰兔中选取19只,未用药时为对照B组( n=19),给予吡那地尔后为吡那地尔B组( n=19)。其余27只分为雷诺嗪单用组( n=9)、美西律单用组( n=9)、奎尼丁单用组( n=9)。采集对照A组、吡那地尔A组的心电生理参数,在对照B组、吡那地尔B组中采用程序电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并采集心电图。采集吡那地尔联用组和单用药物组的心电生理参数,同时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并采集心电图。吡那地尔、雷诺嗪、美西律、奎尼丁药物浓度分别为30、10、30、1 μmol/L。 结果:与对照A组相比,吡那地尔A组的QT间期、心外膜和心内膜动作电位复极化完成90%处的时程(MAPD 90)缩短、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增大、有效不应期(ERP)和复极后不应期(PRR)降低( P<0.05)。与吡那地尔A组相比,美西律联用组、奎尼丁联用组心外膜和心内膜MAPD 90和QT间期延长( P<0.05),雷诺嗪联用组则不发生改变;TDR在3个联用组均显著降低,但ERP和PRR则延长( P<0.05)。程序电刺激时对照B组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为0,吡那地尔B组升高至10/19(χ2=13.6, P<0.05)。雷诺嗪联用组、美西律联用组和奎尼丁联用组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分别为1/9、1/9和0,均低于吡那地尔B组(χ2=4.5、4.5、7.4, P均<0.05)。 结论:在QT间期缩短的心脏,抑制晚钠电流不会加重电生理异常,而且会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性,其机制与逆转短QT情况下TDR的增大和不应期(包括ERP及PRR)的缩短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疗效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尼可地尔是一种新型的血管扩张剂,具有类硝酸酯和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KATP)通道开放的双重作用。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可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冠状动脉微循环,通过作用于多种信号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抑制微血栓形成,增加心肌灌注,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还可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脏功能;还可通过多种细胞膜酶信号通路,使细胞内流出的钾离子明显增加,引起细胞膜超极化,并抑制钙离子向细胞内流动,抑制细胞内钙超载,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减轻再灌注损伤。因此,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GRP对大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的影响及K ATP通道在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的影响及K ATP通道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酶解法急性分离SD大鼠心室肌细胞( n=6)。采用给药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先给予单纯台式液灌流2 min,随后依次给予含CGRP 10 -10 mol/L、CGRP 8-37 10 -9 mol/L和Glibenclamide 10 -5 mol/L的台式液灌流2 min,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APD和确定K ATP通道电流密度,并计算APD 90。 结果:与单独台式液灌流比较,给予CGRP后心室肌细胞APD 90缩短,K ATP通道电流密度升高( P<0.05);与给予CGRP后比较,给予CGRP 8-37或Glibenclamide后APD 90延长,K ATP通道电流密度降低( P<0.05)。 结论:CGRP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缩短大鼠心室肌细胞APD,K ATP通道激活参与了这一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琥珀酸脱氢酶在缺氧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mito-K ATP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琥珀酸脱氢酶(SDH)在缺氧后处理(HPC)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 ATP)的关系。 方法:分离成年雄性SD大鼠心肌细胞并培养48 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 n=24):空白对照组(Nor组)、缺氧复氧组(H/R组)、SDHA-siRNA腺病毒+缺氧复氧组(siRNA+H/R组)、HPC组、SDHA-siRNA腺病毒+HPC组(siRNA+HPC组)、5-羟葵酸(5-HD)+HPC组和SDHA-siRNA腺病毒+5-HD+HPC组(siRNA+5-HD+HPC组)。Nor组常氧条件下持续培养195 min。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制备:5%CO 2+1%O 2+94%N 2条件下缺氧45 min,复氧150 min。HPC方法:缺氧45 min时行3个循环的复氧5 min-缺氧5 min处理,继续复氧培养120 min。mito-K ATP阻断剂5-HD给药方法:缺氧30 min时加入终浓度为100 μmol/L的5-HD。各siRNA组心肌细胞成功转染SDHA-siRNA腺病毒,沉默SDHA表达。于复氧末,分别检测细胞活力、钙离子水平、SDH活性、ATP含量、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和线粒体膜电位(MMP)。 结果:与Nor组比较,H/R组细胞活力、ATP含量和MMP降低,mPTP开放程度、钙离子水平和SDH活性升高( P<0.05)。与H/R组比较,siRNA+H/R组和HPC组细胞活力、ATP含量和MMP升高,mPTP的开放程度、钙离子水平和SDH活性降低( P<0.05)。与HPC组比较,5-HD+HPC组细胞活力、ATP含量和MMP降低,mPTP开放程度、钙离子水平和SDH活性升高,siRNA+HPC组细胞活力、ATP含量和MMP升高,mPTP开放程度、钙离子水平和SDH活性降低( P<0.05)。与siRNA+HPC组比较,siRNA+5-HD+HPC组细胞活力、ATP含量和MMP降低,mPTP开放程度和钙离子水平升高( P<0.05),SDH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5-HD+HPC组比较,siRNA+5-HD+HPC组SDH活性降低,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PC可能通过降低SDH活性,开放mito-K ATP,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硫化氢供体调控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海马Kir6.2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硫化氢的抗癫痫机制即调控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cGMP/PKG)信号通路对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KATP)亚基Kir6.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个组(每组10只):(1)正常对照组;(2)癫痫组;(3)硫化氢供体干预组;(4)硫化氢供体加PKG抑制剂(KT5823)组;(5)硫化氢供体加KATP抑制剂(格列本脲)组;(6)硫化氢供体正常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致大鼠癫痫发作,记录潜伏期、首次发作级别、持续时间;记录癫痫发作时海马脑电图的变化;采用 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KG、Kir6.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GMP、磷酸化PKG的浓度。结果:癫痫组出现Ⅳ~Ⅴ级发作,级别为4.500(4.000,4.875)级,潜伏期短[(10.37±8.21) min], 持续时间长[(69.50±24.37) s]。与癫痫组相比,硫化氢供体干预组的发作级别降低( P=0.004),潜伏期延长( P<0.001)和持续时间缩短( P<0.001)。硫化氢供体加PKG抑制剂组与硫化氢供体干预组相比,潜伏期缩短( P<0.001),持续时间延长( P<0.001)。硫化氢供体干预组癫痫波明显减少,波幅与癫痫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硫化氢供体加PKG抑制剂组与硫化氢供体干预组相比癫痫波增加,波幅增大( P<0.001)。组间比较结果提示,各组PKG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分别为 n=5, H=26.714, P<0.001和 n=5, F=30.597, P<0.001);其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癫痫组PKG mRNA(分别为1.000±0.001和0.782±0.064, P=0.023)和蛋白(分别为0.550±0.037和0.145±0.020, P=0.04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组间比较结果提示,各组Kir6.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分别为 n=5, H=27.761, P<0.001和 n=5, F=60.659, P<0.001);其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癫痫组Kir6.2 mRNA(分别为1.000±0.001和0.897±0.033, P=0.004)和蛋白(分别为0.384±0.035和0.215±0.016, P=0.024)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cGMP( P<0.001)、磷酸化PKG( P<0.001)的浓度降低;与癫痫组相比,硫化氢供体干预组PKG mRNA( P=0.047)、Kir6.2 mRNA( P=0.011)、PKG 蛋白( P<0.001)和Kir6.2蛋白( P<0.001)的表达水平则上升,cGMP、磷酸化PKG的浓度升高(均 P<0.001);尤其是与硫化氢干预组相比,硫化氢供体加PKG抑制剂组PKG mRNA( P=0.015)、Kir6.2 mRNA( P=0.013)、PKG 蛋白( P=0.027)和Kir6.2蛋白( P=0.017)的表达水平下降,cGMP( P=0.005)、磷酸化PKG( P<0.001)的浓度降低。 结论:硫化氢可抑制大鼠癫痫发作,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激活海马中cGMP/PKG信号通路上调KATP通道亚基Kir6.2的表达从而降低海马的兴奋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铁死亡介导KATP通道功能受损致心力衰竭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心力衰竭是一种以临床预后差、死亡率高为主要特点的心血管疾病.KATP通道偶联能量代谢与细胞膜兴奋性,在可兴奋细胞中起着关键调控作用.KATP通道激活使膜电位超极化,减少早期后除极介导心律失常的发生.心肌细胞KATP通道在生理条件下活性较低,而在严重缺血和长时间缺氧导致腺苷三磷酸/腺苷二磷酸比值降低时激活,降低细胞兴奋性,从而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细胞收缩.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特征在于Fe2+和脂质过氧化物代谢异常导致的膜系统中脂质过氧化物的致死性积累,研究发现铁死亡可能对KATP通道的功能造成损伤,恶化心脏功能.因此,现就铁死亡介导KATP通道功能受损在心力衰竭中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PS)对KK-Ay小鼠肾组织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J小鼠设为空白组,将KK-Ay小鼠通过喂养高脂高糖饲料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25 mg·kg-1厄贝沙坦灌胃)和低、中、高实验剂量组(100、200、400 mg·kg-1APS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4周.给药干预4周后,心脏取血.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小鼠肾组织中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蛋白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小鼠肾组织中NT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SUR亚基2B/内整流钾离子通道亚单位6.1(SUR2B/Kir6.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的ET-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5±0.05、0.43±0.02、0.28±0.06、0.39±0.01、0.34±0.03 和 0.30±0.02;vWF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 0.24±0.04、0.35±0.02、0.26±0.03、0.34±0.03、0.30±0.03 和 0.28±0.02;NT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03、1.67±0.06、1.05±0.05、1.39±0.08、1.37±0.07 和1.14±0.05;SUR2B mRNA 表达水平 分别为 1.00±0.02、0.18±0.01、0.83±0.02、0.29±0.01、0.46±0.02 和 0.63±0.02;Kir6.1 mRNA 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03、0.13±0.02、0.74±0.02、0.21±0.02、0.33±0.05 和0.51±0.02.对照组、高剂量实验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黄芪多糖能够改善DN小鼠肾组织血管内皮损伤,保护微血管结构与功能,延缓DN病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硫化氢通过激活ATP敏感性钾通道保护小鼠在体缺血损伤视网膜和原代缺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研究硫化氢(H2S)是否能够通过激活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通道)减轻小鼠原代缺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在体缺血视网膜损伤.方法:(1)培养分离纯化的小鼠原代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给予缺氧处理或缺氧+硫氢化钠(NaHS)处理,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ELISA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浓度观察细胞死亡率变化;给予KATP通道激动剂或阻断剂,利用膜片钳、Western blot和钙成像技术观察硫化氢是否通过KATP通道减轻缺氧导致的细胞损伤;(2)在体建立小鼠视网膜缺血模型,模型动物分为5组(每组8只小鼠),分别为溶剂对照组、NaHS组、NaHS+KATP通道阻断剂组、KATP通道激动剂组和KATP通道激动剂+KATP通道断剂组,组织学切片观察视网膜各层厚度及RGCs层细胞密度变化.结果:(1)与氧糖剥夺(OGD)组相比,100 μmol/L和300 μmol/L NaHS可以显著减轻缺氧导致的原代RGCs细胞死亡率(P<0.01),同时也减少LDH释放量(1.5±0.3和1.3±0.2,P<0.01);与OGD组相比,NaHS和KATP通道激动剂可使细胞显著超极化(P<0.05,n=26),诱发放电显著减少(P<0.01,n= 29),显著减少钙内流(P<0.01,n=14)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P<0.05,n=7),显著减轻氧糖剥夺导致的原代RGCs损伤;而KATP通道阻断剂使细胞去极化,诱发放电增多,增加钙离子内流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逆转了这种保护作用;(2)在体实验中,给予NaHS或KATP通道激动剂可以显著逆转缺血损伤导致的视网膜厚度降低(P<0.05,n=8);与缺血组比较,RGCs层细胞密度也显著增高(P<0.05,n=8),而KATP通道阻断剂能够抑制这种保护作用.结论:NaHS可通过激活KATP通道减轻原代缺氧小鼠RGCs和小鼠在体缺血视网膜导致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缝隙连接蛋白43在舒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究缝隙连接蛋白(Cx)43 在舒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40 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Sufen)组、线粒体ATP 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特异性阻断剂 5-羟基葵酸钠(5-HD)组、舒芬太尼预处理+5-HD(SH)组,每组 10 只.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制备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其中I/R组持续灌注 30 min后停止灌注,然后恢复灌注 2 h;Sufen组与 5-HD组分别灌注含舒芬太尼(10 nmol/L)、5-HD(100 μmol/L)的K-H液 30 min;SH组于舒芬太尼预处理前 10 min至缺血 5 min灌注含舒芬太尼(10 nmol/L)和 5-HD(100 μmol/L)的K-H液 30 min.分别于平衡末(T1)、缺血前(T2)、再灌注末(T3)记录各组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再灌注结束后,采用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各组心肌梗死面积,采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技术检测Cx43 的平均光密度(AOD)值,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Cx43 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Cx43 蛋白及磷酸化(p)-Cx43 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T3 时,与Sufen组比较,I/R组、5-HD组、SH组HR、LVSP、±dp/dtmax均下降,LVDP 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ufen组比较,I/R组、5-HD组、SH组心肌梗死面积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ufen组比较,I/R组、5-HD组、SH组Cx43 AOD值和Cx43 mRNA、Cx43、p-Cx43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43 参与MIRI的病理生理过程,舒芬太尼预处理对于大鼠离体MIRI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开放mito-KATP通道促使Cx43 蛋白表达增加来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银杏酮酯激活ATP敏感的钾通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预防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观察银杏酮酯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大鼠左心室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Hoechst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TP敏感的钾通道(KATP)蛋白亚基Kir6.2和SUR2表达;急性分离心室肌细胞,记录IKATP.结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30 min后,mLVSP、DP、+dP/dtmax降低(P<0.01),-dP/dtmax、mLVDP升高(P<0.01),心肌组织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率和SUR2亚基表达升高(P<0.01);银杏酮酯(25mg/L)灌流使左心室DP、+dP/dtmax升高(P<0.05,P<0.01),mLVDP降低(P<0.01),减少心肌组织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这些作用可被KATP通道的阻断剂格列本脲阻断.缺血再灌注心室肌细胞KATP通道开放(P<0.01);而使用银杏酮酯灌流则进一步促进KATP通道的开放(P<0.01).结论 银杏酮酯通过激活ATP敏感的钾通道,抑制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组织和心功能损伤,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