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TI对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白质疏松(LA)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武汉市第五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LA患者60例,均行头颅MRI检查并根据Fazekas视觉等级评定标准将LA患者分为轻度LA组、中度LA组、重度LA组,每组2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DTI分析患者额叶、颞叶、枕叶、顶叶、侧脑室前角、胼胝体共6个感兴趣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认知功能和FA值的差异。根据FA值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FA评定值),比较其与MMSE评估的认知功能评分(临床评定值)的差异。结果:(1)轻度LA组、中度LA组和重度LA组患者的年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依次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轻度LA组和中度LA组比较,重度LA组患者的受教育年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轻度LA组、中度LA组和重度LA组患者的记忆力评分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轻度LA组和中度LA组比较,重度LA组患者的MMSE总分、回忆力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轻度LA组、中度LA组和重度LA组患者顶叶FA值、胼胝体FA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轻度LA组和中度LA组比较,重度LA组患者额叶FA值、颞叶FA值、枕叶FA值、侧脑室前角FA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4)除注意与计算力评分外,轻度LA组患者各认知功能评分的FA评定值和临床评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除语言功能力评分及总分外,中度LA组患者各认知功能评分的FA评定值和临床评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除地点定向力、注意与计算力评分外,重度LA组患者各认知功能评分的FA评定值和临床评定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LA的严重程度与患者年龄、Hcy水平、受教育年限和认知功能有关。在轻度LA患者中,除注意与计算力外可以根据FA值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在中度LA患者中,除语言功能力外可以根据FA值进行认知功能评定;重度LA患者不能根据FA值进行认知功能评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重度脑白质疏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中、重度脑白质疏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行静脉溶栓治疗的14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头颅CT检查结果,应用Van Swieten量表(vSS)评分判断患者脑白质疏松的程度。根据治疗后24 h内复查头颅CT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出院后90 d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患者的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44例患者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23例(15.97%),未发生出血转化121例(84.03%);出院后90 d预后不良61例(42.36%),预后良好83例(57.64%)。与非出血转化组比较,出血转化组患者的中、重度脑白质疏松者所占比例,D-二聚体水平、尿比重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脑白质疏松( OR=0.281, 95%CI:0.105~0.753, P=0.012)、D-二聚体( OR=1.654, 95%CI:1.100~2.489, P=0.016)是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较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血转化者所占比例,治疗前随机血糖、国际标准化比率(INR)、D-二聚体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尿糖阳性者所占比例均较高,TOAST病因学分型分布也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 OR=1.395, 95%CI:1.213~1.605, P=0.000)及白细胞计数( OR=1.292, 95%CI:1.040~1.606, P=0.021)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合并中、重度脑白质疏松、D-二聚体较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易发生出血转化。基线NIHSS评分较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易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房颤动患者脑微出血与CHA 2DS 2-VASc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微出血(CMBs)与CHA 2DS 2-VASc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房颤CMBs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医院住院且行头颅磁共振加权成像检查的16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CMBs组43例(26.2%),无CMBs组121例(73.8%)。采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CHA2DS2-VASc评分,并对CMBs的数量进行计数;分析房颤患者CMBs与CHA 2DS 2-VASc评分年龄、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CHA 2DS 2-VASc评分越高CMBs的出现比例越高( P<0.05);其中CMBs数量≥5个的比例也与CHA 2DS 2-VASc评分呈正相关( P<0.05)。CMBs组年龄(81.0±8.1)岁,高于无CMBs组患者(75.4±11.2)岁( P<0.01)。CMBs组与无CMBs组患者高血压36例(83.7%)比79例(63.2%)、中重度脑白质疏松19例(44.2%)比31例(33.9%)、抗凝治疗15例(34.9%)比23例(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CMBs组患者CHA 2DS 2-VASc评分的中位数为4分,高于无CMBs患者组3分(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和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房颤患者CMBs与CHA 2DS 2-VASc评分呈正相关,年龄和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发生CMBs的危险因素。对CHA 2DS 2-VASc评分高的高龄房颤患者,抗凝前及抗凝期间应监测CMB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白质高信号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MH)的严重程度、不同病变区域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373例AIS患者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发病4.5 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是否出现END将患者分为END组(89例)与无END组(284例)。选择Fazekas量表对2组患者脑室旁及皮质下WMH进行评分,0~1分定义为无-轻度脑室旁WMH(PVWMH)/皮质下WMH(SCWMH),2~3分定义为中-重度PVWMH/SCWMH;计算2个部位评分之和,0~2分定义为无-轻度WMH,3~6分定义为中-重度WMH。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WMH病变区域及严重程度与END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基线血糖、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TOAST分型、溶栓后出血转化、PVWMH、SCWMH及WMH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基线NIHSS评分( OR=1.064, 95%CI:1.019~1.111, P=0.005)、溶栓后出血转化( OR=3.931, 95%CI:2.007~7.701, P=0.000)及中-重度WMH( OR=4.736, 95%CI:2.737~8.195, P=0.000)、中-重度SCWMH( OR=5.557, 95%CI:3.156~9.783, P=0.000)与END的发生独立相关。 结论:中-重度SCWMH、中-重度WMH患者及出现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高NIHSS评分患者更易出现EN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衰弱状况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老年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患者的衰弱状况并分析脑白质高信号与其衰弱状况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通过头颅MRI筛选65岁以上脑白质疏松症患者162例。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其衰弱状况,采用Fazekas量表评分法对头颅MRI影像进行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e,PVH)和深部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e,DWMH)独立评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ANOVA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PVH及DWMH评分与Fried衰弱表型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162例老年LA患者中不同衰弱表型分别为无衰弱46例(28.40%),衰弱前期76例(46.91%),衰弱40例(24.69%);不同衰弱状况的老年LA患者之间在年龄( F=9.382, P<0.01)、慢性病数( H=10.736, P<0.01)、服药数量( H=15.927, P<0.01)、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分( F=5.263, 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衰弱状况的老年LA患者PV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08.537, P<0.01),而DWM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4.239, 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老年LA患者PVH评分与衰弱表型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r=0.718, P<0.01)。 结论:老年LA患者衰弱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增龄、多病共存、多重用药、营养风险等因素有关。老年LA患者衰弱的发生与脑室周围白质病变相关,且白质损害越严重,衰弱程度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白质高信号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脑白质高信号是一种常见的脑小血管病影像学表型。许多缺血性卒中患者会合并脑白质高信号。严重脑白质高信号可增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风险,对患者转归造成不利影响,需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白质疏松对幕上自发性脑出血预后及血肿扩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对幕上自发性脑出血90 d预后及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对自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45例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van Swieten量表(vSS)对入院时头颅CT影像行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评分,并依据评分分为无到中度脑白质疏松组(vSS评分0~2分)( n=288)与重度脑白质疏松组(vSS评分3~4分)( n=57),比较2组患者间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比例及血肿扩大(血肿体积较入院时增加>12.5 mL或>原有体积的33%)发生率的差异;进一步依据预后及有无血肿扩大分别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 n=161)与预后不良组( n=184)、无血肿扩大组( n=303)和有血肿扩大组( n=42),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以及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脑白质疏松对患者预后、90 d mRS评分及血肿扩大有无影响。 结果:与无到中度脑白质疏松组患者相比,重度脑白质疏松组患者90 d预后良好比例明显较低(50.0% vs. 29.8%),血肿扩大发生率明显较高(9.4% vs. 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脑白质疏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OR=0.390, 95%CI:0.163~0.933, P=0.034)。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有较高的90 d mRS评分( OR=3.243, 95%CI:1.775~5.923, P=0.000)。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脑白质疏松不是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重度脑白质疏松可影响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90 d预后但不增加血肿扩大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包括脑白质疏松(LA)在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保健科、神经内科发病72 h内住院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751例,随访3年,入选患者701例,随访中再发患者124例为再发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577例为未再发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结果:再发组患者LA程度高于未再发组( Z=-2.307, P=0.021);再发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达标率低于未再发组(均 P<0.05)。Spearson相关分析与缺血性卒中再发患者呈正相关的因素为LA( r=0.451, P=0.007)、年龄( r=0.334, P=0.015)、血压( r=0.812, P=0.001)、血糖( r=0.637, P=0.00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r=0.674, P=0.000)、总胆固醇( r=0.748, P=0.003)、三酰甘油( r=0.878, P=0.004)、吸烟( r=0.380, P=0.008);与脑卒中再发无明显相关的因素为性别( r=0.032, P=0.115)。二分类Logistics回归与缺血性卒中再发呈正相关因素为年龄( B=0.142, P=0.000)、血压( B=0.135, P=0.000)、LDL-C( B=1.141, P=0.001)、三酰甘油( B=0.367, P=0.036)、血糖( B=0.385, P=0.000);与缺血性卒中再发无相关的因素为LA( B=22.221, P=0.997)、总胆固醇( B=0.081, P=0.867)、吸烟( B=21.434, P=0.995)。 结论:年龄、高血糖、高血压、三酰甘油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LA、总胆固醇、吸烟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混杂因素。进行积极危险因素干预治疗,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缺血性卒中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诊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0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单纯性卒中200例(单纯组)、合并脑白质疏松症300例(合并组),对合并组梗死部位与脑白质疏松程度进行分析,另选同期于该院进行认知功能测试的志愿者150例为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研究对象认知功能进行评定,依照MoCA评分将合并组MoCA评分 ≥ 26分的患者纳入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 < 26分的患者纳入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分析导致缺血性卒中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MMSE、MoCA、画钟试验( CDT)、词语流畅性试验(VFT)、数字广度测验(DST)评分分别为(28.93±2.70)分、(28.35±2.74)分、(4.69±1.14)分、(4.94±0.42)分、(14.33±1.66)分,单纯组分别为(26.92±2.18)分、(25.02±3.52)分、(3.61±1.60)分、(4.77±0.46)分、(11.73±1.16)分,合并组分别为(24.91±2.79)分、(20.70±3.06)分、(2.87±1.23)分、(4.07±0.85)分、(10.82±0.93)分,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24.50、318.50、93.43、112.60、428.60,均 P < 0.001)。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症患者MMSE、MoCA、CDT、VFT、DST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69.09、102.40、20.98、60.90、57.00,均 P < 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SE、MoCA、CDT、VFT、DST评分与脑白质疏松程度均呈负相关( r=-0.61、-0.69、-0.43、-0.56、-0.44,均 P < 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烟酒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梗死部位为是缺血性卒中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是保护因素。 结论:缺血性卒中合并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脑白质疏松程度有关,年龄、烟酒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梗死部位、受教育程度均是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步态和平衡障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和部位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患者的步态和平衡障碍的特点以及跌倒风险。方法:选取LA患者78例(LA组)和健康对照组(NC组)30例。根据Fazekas分级量表将LA组分为不同程度亚组(LA1组、LA2组、LA3组)并对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PVH)和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独立评分。采用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步态测试、平衡测试以及跌倒风险评价,并分析步态测试结果和平衡测试结果与PVH评分和DWM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LA组与NC组在步态测试[(11.47±0.51)分,(10.18±1.29)分]、平衡测试[(15.63±0.49)分,(13.96±1.58)分]以及跌倒风险[(27.10±0.76)分,(24.15±2.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310,5.667,5.799,均 P<0.01);NC组和LA1组在步态测试、平衡测试及跌倒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NC组和LA2组、LA3组在步态测试、平衡测试及得跌倒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10,1.562,1.336;2.592,3.342,2.985;均 P<0.01),LA1组[(11.19±0.85)分,(15.38±0.75)分,(26.58±1.47)分]和LA2组[(10.36±0.82)分,(14.07±1.09)分,(24.43±1.64)分]、LA3组[(8.88±0.99)分,(12.23±1.08)分,(21.21±1.93)分]在步态测试、平衡测试及跌倒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835,1.313,1.039;2.317,3.093,2.756;均 P<0.01),LA2组和LA3组比较在步态测试、平衡测试及跌倒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82,1.780,1.639,均 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步态测试与PVH和DWMH评分呈负相关( r=-0.810, P<0.01; r=-0.452, P<0.01);平衡测试与PVH和DWMH评分呈负相关( r=-0.502, P<0.01; r=-0.836, P<0.01)。 结论:中重度LA患者存在步态障碍和平衡障碍,且随着LA病变程度增加,步态和平衡功能的损害明显增加,跌倒风险亦明显增高。LA患者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评分与步态障碍和平衡障碍相关性不同,步态障碍与PVH评分相关性更加明显,而平衡障碍与DWMH评分相关性更加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