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美托咪定滴鼻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滴鼻对成年人上肢手术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镇静镇痛效果以及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滴鼻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麻醉前30 min采用黏膜雾化装置进行1 μg/kg Dex (100 mg/L)原液滴鼻,C组以同样方式滴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予0.33%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20 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记录入室后(T 0)、臂丛穿刺前(T 1)、臂丛穿刺时(T 2)、臂丛穿刺后(T 3)、切皮时(T 4)及手术开始后20 min(T 5)的MAP、心率、SpO 2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T 2和T 4时的VAS评分,记录术中芬太尼使用情况,记录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随访患者并记录麻醉满意度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SpO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T 0时,两组患者MAP、心率、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T 0时比较,T 1~T 5时:D组MAP、心率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 P<0.05);C组MAP、心率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C组比较,T 1~T 5时,D组MAP、心率明显降低( P<0.05),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 P<0.05)。D组T 2和T 4时VAS评分低于C组( P<0.05 ),术中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C组( P<0.05 )。两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D组患者术后麻醉满意度高于C组( P<0.05 )。 结论:在上肢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30 min前应用黏膜雾化装置进行1 μg/kg Dex滴鼻,可以起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不良反应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马尾松针提取物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通路对人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马尾松针提取物(PMNE)对人毛乳头细胞(HDPC)抗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HDPC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0(对照组)、0.1、0.2、0.4、0.8、1.0 mmol/L H 2O 2处理HDPC,建立体外HDPC氧化应激的最佳条件;在HDPC中转染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干扰片段siRNA1、siRNA2、siRNA3或过表达质粒pCMV6-XL5-Nrf2,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Nrf2 mRNA及蛋白的表达;H 2O 2条件下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活性及凋亡率。常规培养HDPC并分组处理,对照组:正常培养,不予其他处理;双氢睾酮组:加入0.03 μg/ml双氢睾酮;原花青素组:加入0.03 μg/ml双氢睾酮和6.00 μg/ml原花青素B2处理;不同浓度PMNE组:加入0.03 μg/ml双氢睾酮培养液,同时分别给予1、5、25、100 μg/ml PMNE处理;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及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ROS)相对荧光强度和丙二醛(MDA)含量,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加氧酶1(HO-1)、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和Mad相关蛋白2/3(Smad2/3)、p-Smad2/3的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HDPC细胞活力为75% ~ 85%时,选择0.4 mmol/L H 2O 2作为体外HDPC氧化应激最适处理浓度。Nrf2-siRNA1、Nrf2-siRNA2、Nrf2-siRNA3组Nrf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均 P < 0.05),细胞凋亡率(12.50% ± 0.05%、26.07% ± 0.05%、58.44% ± 1.03%)均显著高于空白组(10.38% ± 0.64%)和对照组(13.05% ± 0.12%),均 P < 0.05。Nrf2-siRNA2组的Nrf2蛋白表达量最低,选择Nrf2-siRNA2为最佳干扰片段进行后续实验。Nrf2过表达组Nrf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均 P < 0.05),其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均 P < 0.05)。0.4 mmol/L H 2O 2处理条件下,Nrf2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过表达空载组( t = 3.66, P < 0.001),细胞活性高于过表达空载组( t = 40.40, P < 0.001);Nrf2-siRNA2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t = 13.13, P < 0.001),而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t = 67.37, P < 0.001)。PMNE处理实验中,原花青素组和不同浓度PMNE组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双氢睾酮组(均 P < 0.01),而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双氢睾酮组(均 P < 0.01);原花青素和不同浓度PMNE均能显著抑制双氢睾酮诱导的HDPC细胞内ROS和MDA的过度表达(均 P < 0.01);原花青素组和5、25、100 μg/ml PMNE组Nrf2、NQO1、HO-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双氢睾酮组(均 P < 0.05),原花青素组和25、100 μg/ml PMNE组Keap1、TGF-β1蛋白表达及Smad2/3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双氢睾酮组(均 P < 0.05)。 结论:Nrf2在抵抗HDPC的氧化应激损伤中起重要作用,PMNE可能通过激活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通路而对HDPC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44例,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丙二醛(M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09%)高于对照组(61.36%)(χ 2=5.729, P<0.05);观察组治疗后TC[(2.24±0.35)mmol/L]、LDL-C[(2.24±0.23)m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86±0.32)mmol/L、(2.56±0.2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672、6.815,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3.24±0.52)mg/L]、SOD[(87.24±8.61)U/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03±0.48)mg/L、(79.36±8.32)U/L],且MAD[(2.53±0.35)μ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3.24±0.3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1.342、8.987、4.366,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3.20±0.23)g/L]、全血低切黏度[(5.02±0.38)mPa/s]、全血高切黏度[(3.24±0.42)mPa/s]均低于对照组[(3.65±0.20)g/L、(5.36±0.40)mPa/s、(4.36±0.47)mP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793、4.088、11.787,均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及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更好地纠正血液流变学紊乱,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并验证胰腺癌增殖相关关键基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与胰腺癌细胞增殖相关的关键基因并进行验证。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生成的胰腺癌以及正常组织数据集产生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R软件包的limma算法识别DEGs,校正后 P<0.01且表达变化大于2倍的基因被鉴定为DEGs。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DEGs的功能进行富集分析。使用R软件包进行WGCNA分析。使用R软件包的Survival功能进行生存分析;取30例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胰腺癌患者的新鲜胰腺癌临床样本及癌旁组织,应用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部分筛目标基因mRNA表达水平。数据分析使用R软件及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DEGs分析结果显示,在胰腺癌组织中有12 044个基因表达上调,有694个基因表达下调( P<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其中855个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的基因( P<0.01)。对影响预后的DEGs进行富集分析,发现与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转化、蛋白激酶活性调控等多种功能有关。WGCNA分析发现3个重要网络模块,对模块中基因功能进行富集分析,发现涉及细胞周期相关的生物学过程。通过分析筛选出CCNB1、CCNB2、CDC25C、DBF4、E2F1、MAD2L1、MCM2、ORC6、PLK1、PTTG1、TTK等与肿瘤增殖关系密切的基因。采用30例临床样本对其中的DBF4、E2F1、MCM2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这3种基因的mRNA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2.625±0.936、3.289±0.921、1.214±0.465)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604±0.225、0.940±0.367、0.312±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404、12.657、11.169, P<0.01)。 结论:WGCNA分析鉴定得到了促进胰腺癌增殖的关键基因,可能为胰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侧室骨关节炎单髁与全膝置换倾向评分匹配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unicompar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和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8月本院关节置换治疗457例膝内侧室骨性关节炎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SM匹配,最终纳入本研究的UKA和TKA患者各为88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UKA 组手术时间[(74.6±8.1)min vs(85.4±8.7)min,P<0.001]、切 口长度[(7.1±0.9)cm vs(14.4±2.6)cm,P<0.001]、术中失血量[(174.6±33.5)ml vs(305.7±68.9)ml,P<0.001]、术后引流量[(22.7±3.6)ml vs(43.5±6.7)ml,P<0.001]、下地行走时间[(2.7±0.5)h vs(4.7±1.1)h,P<0.001]、切口愈合等级[甲/乙/丙,(32/48/8)vs(21/48/19),P=0.034]、住院时间[(8.1±1.9)d vs(11.1±2.7)d,P<0.001]和治疗费用[(4.7±1.1)万元vs(5.1±1.4)万元,P=0.012]均显著优于TKA组.UKA组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显著早于TKA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HSS、WOMAC评分和ROM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UKA组的VAS、HSS、WOMAC评分和ROM均显著优于TKA组(P<0.05).但是,两组间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检查方面,术后1个月时,UKA组滑液TNF-α、TGF-β1水平均显著优于TKA组(P<0.05).末次随访时,UKA组的FTA、MPTA、PTS及MAD均优于TKA组(P<0.05).[结论]对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UKA的手术创伤更小,近期临床结果优于TK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癌-睾丸抗原SPANXB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影响肝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分析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家族成员SPANXB(sperm protein associated with the nucleus on the X chromosome B)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并探究SPANXB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的肝癌样本数据,分析SPANX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构建稳定敲低SPANXB与稳定过表达SPANXB的肝癌细胞系,利用活细胞成像实验、EdU细胞增殖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估SPANXB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RNA测序(RNA-sequence,RNA-seq)探究SPANXB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相关通路,并利用细胞周期实验验证SPANXB对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immunoprecipitation-mass spectrometry,IP-MS)探索与SPANXB相互作用的蛋白,并使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进行验证.结果·SPANXB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03),且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稳定敲低SPANXB可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而稳定过表达SPANXB则可促进这些过程.RNA-seq的结果显示,SPANXB的敲低可下调DNA复制与G1/S细胞周期转换相关通路,细胞周期实验的结果显示SPANXB的敲低可导致肝癌细胞周期发生改变.IP-MS和Co-IP结果显示,SPAXNB与有丝分裂停滞缺陷2样蛋白1(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like protein 1,MAD2L1)、WD重复域蛋白5(WD repeat domain 5,WDR5)等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SPANXB的高表达与肝癌的预后呈负相关,其可能通过与MAD2L1、WDR5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周期并增强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发酵桔梗急性毒性及药理学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考察发酵桔梗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小鼠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咳嗽的作用研究.采用最大给药量(maximum dosage,MAD)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小鼠体征,14 d后行剖检、血液生化检查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酵桔梗药理学实验中将 60 只健康雌、雄各半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喷托维林组(0.013 g·kg-1·d-1)、发酵桔梗高剂量组(5.2 g·kg-1·d-1)、发酵桔梗中剂量组(2.6 g·kg-1·d-1)、发酵桔梗低剂量组(1.3 g·kg-1·d-1),每组 10 只.除空白组外,其余 5 组BALB/c小鼠通过鼻腔滴入 20 μL 1×106 CCU肺炎支原体进行造模3 d,各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7 d;引咳实验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咳嗽潜伏期及 3 min内咳嗽总次数;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瞬时受体电位A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1,TRPA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peptide,CGRP)、P物质(substance P,SP)蛋白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based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阐明发酵桔梗对小鼠咳嗽因子TRPA1、CGRP、SP mRNA水平的变化.在急性毒性实验中无小鼠死亡,一般行为学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等均无变化;与空白组比较,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发酵桔梗药理学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发酵桔梗高、中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明显得到改善,结构清晰,组织形态规整.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发酵桔梗组细胞因子 TRPA1、CGRP、SP 表达降低.发酵桔梗可通过抑制肺组织 TRPA1、CGRP、SP表达从而发挥抑制咳嗽作用,确定了药物作用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中异常甲基化修饰的差异表达基因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 探讨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相关的异常甲基化修饰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分子机制,以期望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从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表达谱芯片GSE121248、GSE107170 和DNA甲基化芯片GSE136319,采用R语言筛选HBV相关HCC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间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并绘制可视化火山图.对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M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分子复合物检测(MCODE)分析和利用cytoHubba插件筛选关键基因.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验证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来评估关键基因在HCC中甲基化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使用HPA数据库、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Kaplan Meier-plotter数据库和ROC分析对关键基因进行蛋白表达、生存分析验证以及预测准确率效能;并分析关键基因的表达与临床指标(肿瘤大小、病理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从GSE121248 和GSE107170 数据集中分别筛选出 921 个和 1 172 个DEGs,其中下调表达基因分别为 570个和714 个,上调表达基因分别为351 个和458 个;DNA甲基化芯片GSE136319 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后,有7 952 个高甲基化基因,2 630 个低甲基化基因.综合分析DEGs和DMGs,共得到 33 个低甲基化修饰下表达上调的基因,和158 个高甲基化修饰下表达下调的基因.GO富集分析表明,异常甲基化修饰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羧酸分解代谢、有机酸分解代谢和血红素结合等过程;KEGG通路主要为化学致癌 DNA 加合物、补体和凝血系统和PPAR信号通路等.STRING和 Cytoscape软件筛选出 12 个与甲基化表达相关的关键基因,包括 FTCD、HRG、C8A、FOXM1、FGA、KLKB1、MBL2、FETUB、TTK、AURKA、PRC1 和 MAD2L1;经临床样本数据验证,FTCD、HRG、C8A、FOXM1、AURKA、PRC1、TTK和MAD2L1 这8 个基因在HBV相关HCC患者中差异表达,且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FTCD、HRG、FOXM1、TTK、AURKA、PRC1 和 MAD2L1 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和病理分期相关.结论 FTCD、HRG、C8A、FOXM1、TTK、AURKA、PRC1 和MAD2L1 在HBV相关HCC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可能作为HBV相关HCC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AcSDKP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炎症、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探讨 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N-acetyl-seryl-aspartyl-lysyl-proline,AcSDKP)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细胞模型炎症反应、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取 LO2 肝细胞(对照组),以0.5 mmol/L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处理并建立 NAFLD细胞模型(模型组),并采用不同浓度 AcSDKP 处理细胞,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油红 O染色实验检测细胞内脂肪沉积,ELISA 检测 ALT、AST、TG、TC、MAD、TNF-α 及 IL-6 水平,TUNEL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细胞 Bcl-2、Bax、cleaved caspase-3、AMPK、SREBP-1c、FAS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脂滴沉积增加,ALT、AST、TG、TC及 MDA表达水平增加;细胞上清液 TNF-α含量升高,IL-10 含量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ax、FAS 及 SREBP-1c 蛋白表达量升高,Bcl-2 蛋白表达量、p-AMPK/AMPK比值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经不同浓度 AcSDKP 处理后的细胞内脂滴沉积降低,ALT、AST、TG、TC 及 MDA 表达水平降低;细胞上清液 TNF-α 含量降低,IL-10 含量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ax、FAS 及 SREBP-1c 蛋白表达量降低,Bcl-2 蛋白表达量、p-AMPK/AMPK比值升高.结论 AcSDKP 可抑制 NAFLD模型细胞的脂质沉积、凋亡及炎症反应,可能与 AMPK/SREBP-1c/FAS信号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基于CRISPR/Cas9系统定点编辑小鼠MAD2L1基因及其脱靶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小鼠MAD2L1基因第二外显子基因编辑的方法体系,并分析CRISPR/Cas9对MAD2L1基因编辑的脱靶效应.方法 通过CHOPCHOP网站设计位于小鼠MAD2L1基因第二外显子的靶点序列,并构建Cas9-MAD2L1载体,将该载体转染到NIH/3T3细胞中,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并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后,提取细胞转染后的基因组DNA,利用PCR方法,结合T7E1分析和桑格尔测序,鉴定对小鼠MAD2L1基因编辑情况,并对转染后的NIH/3T3细胞进行CRISPR/Cas9脱靶效应分析.结果 将Cas9?MAD2L1载体转染到NIH/3T3细胞并进行嘌呤霉素筛选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表达GFP的细胞,PCR结合T7E1结果显示,以转染后的细胞DNA为模板扩增出的228 bp MAD2L1 PCR产物,可被酶切成166 bp和62 bp片段,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对MAD2L1基因第二外显子靶点处进行基因编辑,脱靶效应分析未检测到CRISPR/Cas9有对脱靶位点进行基因编辑.结论 成功建立对小鼠MAD2L1基因第二外显子进行基因编辑的方法体系,设计的对MAD2L1基因编辑靶点未检测到脱靶效应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