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干预方法对隐匿性近视儿童相关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干预方法对隐匿性近视儿童相关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影响,探究其对隐匿性近视儿童的不同控制作用.方法:前瞻性队列同期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12/2022-05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初次诊断为隐匿性近视且未经过任何相应近视控制训练的患儿60例120眼.随机分为3组,A组20例40眼给予0.01%阿托品滴眼液,B组20例40眼接受翻转拍视力训练,C组20例40眼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随访12 mo,观察三组患儿初诊,干预后6、12 mo时等效球镜度数(SE)、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CC)、调节灵敏度(AF)、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6、12 mo,三组患儿AL、SE和AF较初诊有差异(均P<0.05),干预后6 mo与12 mo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B组和C组SE和AF均高于A组(均P<0.05),干预前后CC比较无差异(均P>0.05).三组患儿干预后6、12 mo外环颞侧、鼻侧、下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初诊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干预后6 mo与12 mo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三组患儿干预前后其余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0.01%阿托品滴眼液防控近视作用优于翻转拍视力训练及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应用0.01%阿托品滴眼液及接受翻转拍训练可延缓隐匿性近视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右美托咪啶滴鼻复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加速舌系带成形术患儿围手术期康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滴鼻复合艾司氯胺酮麻醉是否有助舌系带成形术患儿快速康复。方法:选取2020年—2021年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100例行舌系带成形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E组,50例)和右美托咪啶滴鼻复合艾司氯胺酮组(DE组,50例),观察患儿滴鼻前(T 0)、入室后(T 1)、手术开始(T 2)及术后10 min(T 3)、30 min(T 4)、60 min(T 5)、120 min(T 6)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及呼吸频率(RR),术后入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术后10、30、60、120 min改良Aldrete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苏醒躁动评分及观察进食(清水)时间、离院时间。 结果:两组患儿SpO 2、RR、T 0和T 6时血压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DE组T 1、T 2、T 3、T 4、T 5时MAP及HR低于E组(均 P<0.05);DE组改良Aldrete评分高于E组,苏醒躁动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E组,进食(清水)时间及离院时间短于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小儿舌系带成形术中,右美托咪啶滴鼻复合艾司氯胺酮较单独使用艾司氯胺酮能更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及躁动,缩短患儿术后进食时间,尽早离院,实现患儿加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对婴幼儿心脏超声检查镇静效果与苏醒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 2.5 μg/kg与3.0 μg/kg对患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镇静效果与苏醒的影响。方法:行心脏彩超检查需要中深度镇静的患儿111例,年龄1~36个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Dex 2.5 μg/kg组(D1组,57例)和Dex 3.0 μg/kg组(D2组,5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起效时间、总镇静时间、生命体征、镇静成功率、不良反应等,以年龄、体重、性别、禁食时间、起效时间为自变量,以总镇静时间为应变量,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探讨与苏醒有关的影响因素,选择更合理的临床镇静方案。结果:两组患儿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总镇静时间D2组长于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镇静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对总镇静时间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分年龄比较显示,≤12个月的患儿总镇静时间长于12个月的患儿( P<0.05)。 结论:与3.0 μg/kg Dex比较,2.5 μg/kg Dex滴鼻不仅可以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且可以缩短在院时间。患儿的总镇静时间与体重呈负相关,年龄可作为给药剂量的参考,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应视所需镇静时长决定给药剂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滴鼻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镇静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滴鼻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心脏手术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年龄1~3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 n=25):右美托咪定滴鼻组(D组)鼻内滴入右美托咪定3.9 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滴鼻组(DK组)鼻内滴入右美托咪定3.3 μg/kg、艾司氯胺酮2 mg/kg。于给药前和给药后30 min时记录威斯康星州儿童医院镇静量表评分(CHW评分)、SpO 2、HR、肺动脉收缩压(PAP),并计算给药后SpO 2、HR、PAP的下降率。记录镇静起效时间,镇静过程中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2组均未见镇静不足和镇静过深。与D组比较,DK组给药后30 min时CHW评分降低,镇静起效时间缩短,HR下降率降低( P<0.05),给药前后HR、SpO 2、P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DK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症状轻微,无需给药干预。2组均未见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滴鼻可优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镇静效果,艾司氯胺酮有诱发恶心呕吐的可能,镇静时应严格把握禁饮食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Good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57岁。因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1周,于2019年11月11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近1年来有反复肺部感染和贫血,曾于外院诊断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接受抗感染及输血治疗,但是情况无明显好转。2005年行胆道结石取出手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病史。否认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及其他药物史。否认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6,矫正视力1.0;左眼视力眼前手动,无法矫正。右眼、左眼眼压均为16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左眼可见尘状及色素性角膜后沉着物,丁达尔征(+),前房细胞(++);双眼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眼底检查:左眼玻璃体中度混浊、细胞(+),视盘颜色偏淡;后极部及鼻侧视网膜呈灰白色,血管管径细,动脉闭塞,视网膜下方及颞侧可见颗粒状坏死灶,累及黄斑区( 图1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左眼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延迟,视盘下方大片视网膜荧光着染,后期轻微荧光素渗漏,视盘鼻侧视网膜弥漫性透见荧光夹杂弱荧光斑点;晚期部分视网膜血管及微血管荧光素渗漏,累及黄斑( 图1B)。右眼眼底及FFA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检查提示前上纵膈占位,性质待定( 图2)。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7 g/L(正常值:110~150 g/L),红细胞计数2.22×10 12个/L(正常值:3.5~5.0×10 12个/L),血清铁蛋白1 413 ng/ml(正常值:80~400 μg/L)。免疫学检查:B细胞缺乏、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低CD4 T细胞计数和低CD4/CD8 T细胞计数比率。前房穿刺抽取房水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巨细胞病毒(CMV)含量35.8拷贝/ml。诊断:左眼CMV性视网膜炎(CMVR)。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2 mg,2次/周,连续1个月;全身静脉注射更昔洛韦250 mg,2次/d;局部使用1%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和0.5%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右美托咪定滴鼻与水合氯醛口服对小儿中深度镇静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右美托咪定滴鼻与水合氯醛口服在小儿中深度镇静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2018年4期)、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1月5日,纳入小儿中深度镇静过程中以右美托咪定滴鼻与水合氯醛口服作为干预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比较两种方法的中深度镇静成功概率、镇静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呕吐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数据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s,1 007例患儿。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滴鼻组中深度镇静的成功率、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均高于水合氯醛口服组( OR=2.55, 95 %CI:1.46~4.44, P<0.01; OR=4.42, 95 %CI:1.82~10.74, P<0.01);右美托咪定滴鼻组镇静后恢复时间、呕吐发生率均低于水合氯醛口服组( MD=-16.41, 95 %CI:-21.54~-11.28, P<0.01; OR=0.04, 95 %CI:0.01~0.17, P<0.01);而镇静起效时间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D=-0.47,95 %CI:-2.71~1.22, P=0.46)。 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较传统的水合氯醛口服相比具有较高的镇静成功率,而且镇静后恢复快,呕吐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乙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44岁,因"双眼视力下降5~6 d"于2021年4月27日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既往无眼部疾病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外伤史、吸烟史。浅表性胃炎病史3~4年;饮酒史3~4年。近2个月饮350~400 g白酒/d(根据患者提供饮用白酒的信息计算196~224 g乙醇/d,甲醇含量在国家卫生标准范围内),停酒后手抖。眼部检查:裸眼视力(UCVA):右眼0.01,左眼0.02;最佳矫正视力(BCVA):右眼0.02,左眼0.1;眼压:右眼16.2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7.5 mmHg。双眼结膜、角膜、前房、晶状体未见异常;瞳孔直径:右眼3.5 mm,左眼3.5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正常。双眼眼底视盘界清色可,视网膜血管走行自然,黄斑未见异常。超广角眼底照相显示:双眼视网膜平伏,未见异常。眼底自发荧光示:双眼黄斑区小片低自发荧光(见图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双眼鼻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略薄,双眼颞下RNFL略增厚(见图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示:视网膜浅层及深层血流密度未见异常。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示:双眼P100潜伏期延长,振幅正常(见图3)。血常规、生化、电解质检查示:红细胞3.60×10 12/L,血红蛋白浓度129 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35.8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58 g/L;谷丙转氨酶235 U/L,谷草转氨酶295 U/L,r-谷氨酰转肽酶217 U/L,总胆红素33.00 μmol/L,直接胆红素14.80 μmol/L;血钾3.43 mmol/L。免疫常规示:梅毒、HIV、乙肝、丙肝抗体均为阴性。头颅MRI(外院)示:脑实质MRI平扫未见异常,右侧中下鼻甲肥大。诊断:双眼急性乙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嘱患者戒酒,予以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治疗: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每日3次,维生素B1片10 mg/次,每日3次,氯化钾缓释片0.1 mg/次,每日2次,银杏叶提取物片40 mg/次,每日3次;双眼点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每日4次,溴酚酸钠滴眼液每日2次。患者遵医嘱用药20 d后复查视力,BCVA:右眼0.8,左眼0.9。眼底视盘界清色可,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可见。嘱继续戒酒,改善营养治疗,半年后复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肺炎克雷伯菌外膜蛋白A和黏附素蛋白抗原优势表位融合表达与小鼠免疫保护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外膜蛋白A(OmpA)和黏附素MrkD优势抗原表位融合蛋白对KP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公布的KP ompA和mrkD序列,通过生信分析选取这两个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经融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表位序列后克隆至pColdI载体,并转入本科室保存的大肠杆菌BL21(DE3),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Ni +层析凝胶纯化后获得重组蛋白rAD。rAD经皮下免疫22只BALB/c小鼠,同时设置22只佐剂对照组。完成免疫程序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和脾脏体外抗原刺激后细胞因子分泌水平进行测定,并对小鼠鼻腔注射KP,观察免疫后的小鼠存活率和肺脏细菌数量。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分别扩增出ompA和mrkD抗原表位序列,并成功融合,融合片段大小为1 056 bp,与预测大小一致,克隆至pColdI载体后测序,测序正确。重组表达菌BL21(DE3)-pColdI-rAD经IPTG诱导后破碎收集上清纯化,获得可溶性rAD,大小为38.4×10 3,与预测大小一致。rAD 3次免疫BALB/c小鼠后,免疫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70 667.00±59 121.00比0.00±0.00, t=5.00, P<0.01)。KP感染小鼠后,免疫组小鼠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5.00)%比(0.00±0.00)%, t=22.52, P<0.01],免疫组小鼠肺脏细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9 500.00±1 384.00) CFU比(87 833.00±25 365.00) CFU, t=7.55, P<0.01]。脾细胞分离后经rAD刺激,免疫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分泌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5.70±17.21) pg/ml比(24.00±9.17) pg/ml, t=8.14, P<0.01;(200.30±8.51) pg/ml比(9.00±3.00) pg/ml, t=36.75, P<0.01;(92.33±6.11) pg/ml比(9.67±1.53) pg/ml, t=22.73, P<0.01]。 结论:KP OmpA和MrkD优势抗原表位融合蛋白rAD,免疫BALB/c小鼠有助于对KP感染的抵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年龄因素对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TTE检查患儿镇静药效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年龄因素对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经胸心脏超声(TTE)检查患儿镇静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行TTE检查的患儿,年龄1~24月,ASA分级Ⅰ~Ⅲ级。试验Ⅰ:根据患儿年龄分为4组:1~6月龄组、7~12月龄组、13~18月龄组和19~24月龄组。右美托咪定滴鼻起始剂量为2.0 μg/kg,剂量梯度为0.1 μg/kg,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采用Dixon-Massey法计算右美托咪定镇静的ED 50及95%可信区间。试验Ⅱ:100例患儿按年龄分为4组( n=25):1~6月龄组、7~12月龄组、13~18月龄组和19~24月龄组。再按右美托咪定滴鼻剂量随机分为5个亚组( n=5):2.1 μg/kg亚组、2.2 μg/kg亚组、2.3 μg/kg亚组、2.4 μg/kg亚组和2.5 μg/kg亚组。合并试验Ⅰ和Ⅱ,采用probit法计算右美托咪定镇静的ED 95及95%可信区间。 结果:共纳入220例患儿。各组右美托咪定镇静的ED 50和ED 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1~24月龄患儿,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TTE检查镇静的药效学无明显年龄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奥沙利铂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急性视神经炎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59岁男性患者因胃癌伴多发淋巴结转移接受S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注射液200 mg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 h(第1天),替吉奥60 mg口服、2次/d(第1~14 d);每3周为1个周期。在第3周期治疗期间,输注奥沙利铂1周后,患者突然出现耳聋及视物模糊症状。经耳鼻喉科医师会诊,诊断为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急性视神经炎。考虑患者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急性视神经炎与奥沙利铂相关。停止化疗,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及改善微循环治疗,1周后,患者视力逐渐恢复正常,但是耳聋症状持续存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