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名方小陷胸汤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考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小陷胸汤是张仲景所创治疗结胸热实的传世经方,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作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未见小陷胸汤关键信息考证,限制了该方的制剂转化.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中华医典》等古籍数据库和知网等现代数据库,归纳整理关于小陷胸汤的方源方名、组成、药物基原、剂量、制法用法、古今主治功效等.共收集小陷胸汤相关古籍数据874条和现代临床研究606篇.考证显示,历代医家基本沿袭仲景《伤寒论》小陷胸汤之原貌,药物基原、剂量基本稳定.依据考证结果,建议该方煎服剂量与方法为"黄连13.8 g,半夏34.5 g,瓜蒌85 g.煎服方法为加水1200 mL,先放入瓜蒌,煎至600 mL,去滓,再入黄连、半夏,煎至400 mL,去滓,每日分3次温服".古代主治病证显示小陷胸汤善治"结胸证",也可用于治疗痰病、咳嗽、阳明腹实、麻疹等.小陷胸汤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五官系统、妇科系统、皮肤系统等疾病,但病机不离痰热互结.厘清小陷胸汤的发展脉络以及考证其关键信息,以为临床成方转化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5—2019年北京市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2015—2019年北京市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M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通过北京市麻疹实验室网络收集2015—2019年麻疹病毒阳性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核酸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C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获得基因序列同WHO麻疹病毒基因型代表株、中国和其他国家D8基因型参考株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对D8和B3基因型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5—2019年全市麻疹病毒基因型鉴定株546株,其中H1a基因型531株,疫苗株5株,B3基因型1株,D8基因型9株,其中8株为2019年流行株。本土株H1a基因型MV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91.5%~100.0%和73.6%~100.0%。2019年8例D8基因型麻疹病例均为成人,其中2例为一起暴发疫情,其余6例为散发病例。结论:输入性D8基因型成为2019年北京市MV主要流行基因型;2015—2019年随着麻疹发病下降,本土基因型H1a已经不占优势,而其他不同基因型输入,形成混合流行的趋势,建议在消除麻疹工作中,不仅要努力阻断本土麻疹病毒传播,更要防控非本土基因型病毒输入和持续传播,避免其逐渐演化为优势毒株而建立本土传播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2001-2016年麻疹发病率时空分布特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麻疹病例时空分布和空间聚集性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系统2001-2016年全国麻疹病例数据,人口学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运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运用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01-2016年全国共报告麻疹1 012 537例,年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01-2004、2005-2008和2009-2012年的麻疹发病存在全局空间聚集性,其Moran’s I值分别为0.29、0.26和0.3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麻疹在各时间阶段均存在高-高聚集区域并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同时2005-2008年广东省是一个单独的高-低离散区域,未检测到低-低聚集区域。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01-2008年我国麻疹病例在西部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山西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形成一个广泛的聚集区。 结论:2001-2016年我国麻疹的发病在空间、时间上均存在一定的聚集性,可根据聚集情况,为麻疹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Bronchiectasis and COVID-19 infection: a two-way street
编辑人员丨2天前
Bronchiectasis (BE) has been linked to past viral infections such as influenza, measles, or adenovirus. Two years ago, a new pandemic viral infecti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broke out and it still persists today, and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surviving patients have radiological and clinical sequelae, including BE. Our aim was to thoroughly review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ARS-CoV-2 infe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E,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is infection on patients already suffering from BE. Available in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patients in the acute phase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neumonia develop BE, although the latter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radiological sequelae of COVID-19 pneumonia, especially when it is caused by traction. The severity of the initial pneumonia is the main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BE, but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exacerbations in BE patients were reduced by approximately 50%. Finally, the impact of BE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VID-19 pneumonia is not yet know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国内外儿童用联合疫苗免疫原性、安全性和社会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联合疫苗含有两种或多种抗原,研究认为接种联合疫苗后能预防多种疾病,同时可减少接种次数。本文对国内外儿童用联合疫苗,如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MMR)等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进行综述,并从儿童家长、预防接种工作者和卫生服务方面进行社会价值探究,为我国推动联合疫苗研发和使用提供决策证据。研究发现,联合疫苗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工作者和卫生服务方面均产生较好的收益,能够保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增强家长的接种便利和经济性,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弥补新发疫情对免疫服务造成的影响,提高接种覆盖率和及时率,增加社会收益。目前我国联合疫苗的推广受到技术瓶颈多,人群接种认知水平低等限制。建议加强联合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研究,科学评估联合疫苗的价值;增强公众对联合疫苗的认知和信任度;促进多联多价疫苗研发应用;政府应完善法规协助联合疫苗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20-2022年全球消除麻疹面临的挑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免疫覆盖率一直停滞不前,难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大流行后虽然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使同为呼吸道传播的麻疹病例大幅下降,但也导致2020-2021年全球免疫覆盖率进一步下降、疫苗犹豫加剧、监测情况恶化等问题。本文总结各地消除麻疹的最新进展,以及目前需要克服的困难,重点分析了新冠病毒流行对消除麻疹工作的影响,为科学研判麻疹疫情形势和加强新冠病毒流行背景下麻疹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麻疹病毒核酸和IgM抗体检测的应用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麻疹疑似病例检测,比较分析核酸检测和IgM抗体检测在麻疹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西安市2014—2018年504例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样本的麻疹病毒RNA,ELISA法则检测同时采集的血清标本中麻疹病毒IgM抗体。结果:504例的疑似病例中,实验室确诊总阳性数133例,其中RT-PCR检测麻疹病毒RNA阳性90例,阳性检出率为17.86%(90/504); ELISA法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124例,阳性率为24.60%(124/504);总阳性检出率为26.39%(133/504)。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858, P=0.009)。在出疹后3 d内,ELISA法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RT-PC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96, P=0.032)。 结论:麻疹实验室检测中应将病毒核酸检测和IgM抗体检测结合使用,以确保实验室检出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发热伴出疹症候群(RFS)监测预警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我国RFS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发热”“出疹”“监测”以及 “fever” “rash” “surveillance”为中英文检索词并补充其自由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语种限定为中文及英文,对纳入文献信息进行摘录整理及汇总描述。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中英文分别为21篇和15篇。RFS病原学监测共19篇,病原体主要包括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风疹病毒、肠道病毒、人类B19病毒、登革病毒、A组链球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人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腺病毒;重大活动/突发自然灾害监测8篇,监测时段集中在2010-2015年,包括运动会、世界博览会、地震、热带风暴和宗教集会等;异常病例/聚集性疫情监测预警8篇,以国外研究为主,监测症候群范围广,监测场所为医疗机构,主要依靠《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编码或患者主诉中诊断及症状进行自动判别预警;仅1篇针对预测研究,为蒙古国开展的基于传染病监测数据预测研究。36篇文献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法、基于时间的预警模型(如回归分析法、固定阈值法、休哈特控制图法及累积和控制图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结论:未来RFS监测体系方向应聚焦已知病原和可能的未知病原监测预警相结合的模式,可进一步完善预警系统设计,实现无感化病例监测与早期预警,应用当下的信息抓取技术和智能建模方法,提高RFS监测预警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上海市2010—2020年健康人群麻疹和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水平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2010—2020年上海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病毒的血清IgG抗体水平,分析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抗体变化趋势。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将上海市10 828名未患麻疹、风疹和流腮的健康人群纳入研究,分为0~7 月龄、8~11月龄、1~2、3~4、5~6、7~9、10~14、15~19、20~29、30~39、40~49、50岁及以上12个年龄组。采集血清样本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麻疹、风疹及流腮病毒IgG抗体水平,并分析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的差异。结果:10 828名对象年龄 M( Q1, Q3)为8岁(9月龄,20岁);男性占48.34%(5 234/10 828),女性占50.92%(5 514/10 828),性别信息不详者占0.74%(80/10 828);MMR免疫史不详者占27.03%(2 927/10 828)。10 828名对象麻疹、风疹及流腮病毒IgG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76.78%、64.46%和64.29%,各年份麻疹、风疹及流腮病毒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麻疹=1 049.50, P<0.001;χ 2风疹=1 103.11, P<0.001;χ 2流腮=782.59, P<0.001)。麻疹、风疹及流腮病毒IgG抗体GMC分别为541.45 mIU/ml、31.76 IU/ml和133.73 U/ml,各年份麻疹、风疹及流腮病毒血清IgG抗体GM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F麻疹=180.74, P<0.001; F风疹=189.95, P<0.001; F流腮=122.40, P<0.001)。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总体高于风疹和流腮病毒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518.09, P<0.001)。 结论:上海市健康人群麻疹病毒IgG抗体水平较高,风疹和流腮病毒IgG抗体水平略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青少年预防接种干预措施效果评价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青少年预防接种干预措施的影响效果。方法: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Cochrane协作网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将有关青少年预防接种干预措施对疫苗接种率影响的定量研究纳入本次分析。对文献报道的不同种类疫苗的接种率指标进行合并,求其效应合并值及95% CI。 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有11篇为随机对照试验,5篇为非随机试验。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施行健康教育措施的人群HPV疫苗和HBV疫苗的接种率分别是对照组的3.43倍和1.32倍;施行经济激励措施的人群HPV疫苗接种率是对照组的1.44倍;提高服务可及性措施的人群流感疫苗、流脑疫苗、青少年/成人百白破联合疫苗和HPV疫苗的接种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58、1.06、1.12和1.60倍。在非随机试验研究中,施行健康教育措施的人群HPV接种率是对照组的1.84倍;在入学前查验接种记录措施人群的HBV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和青少年/成人百白破联合疫苗的接种率分别是对照组的3.61、3.13和3.46倍;提高服务可及性措施的人群HPV疫苗接种率是对照组的1.48倍。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和非随机试验研究中,多措施合并干预组的HPV疫苗接种率分别是对照组的3.55和1.33倍。结论:通过健康教育、经济激励、改善服务可及性以及开展入学查验接种记录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疫苗接种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