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 MEX3C基因敲除小鼠卵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相关表达和雌激素分泌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 MEX3C基因敲除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4周龄FVB(SPF级)小鼠基因型,将鉴定出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野生型组、 MEX3C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简称纯合子组)、纯合子+IGF-1处理组、处理对照组。比较IGF-1注射前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及卵巢湿重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雌二醇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MEX3C、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p-AKT (Ser473)蛋白表达。 结果:IGF-1注射前,纯合子组体质量[(6.33±0.31)g]明显轻于野生型组[(15.20±0.3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ELISA结果显示,与处理对照组[(8.124 8±0.847 7)ng/L]相比,纯合子+IGF-1处理组[(17.245 3±0.073 1)ng/L]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处理对照组相比,纯合子+IGF-1处理组中原始卵泡数(19.83±2.94)和初级卵泡数(15.50±2.69)增多,且闭锁卵泡数(7.17±1.42)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与处理对照组相比,纯合子+IGF-1处理组IGF-1R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4 1, P=0.002 5)。 结论:IGF-1促进 MEX3C基因敲除小鼠卵巢卵泡发育,其机制是通过上调IGF-1R和p-AKT水平,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ex3c基因敲除对小鼠胚胎神经管发育及线粒体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秀丽隐杆线虫肌肉表达物3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uscle excess, Mex3c)基因敲除对胚胎神经管发育及其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小鼠基因型,根据鉴定结果将雌鼠分为Mex3c +/+(WT组)与Mex3c -/-(KO组),按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选取10只,另选鉴定好的Mex3c +/+雄鼠10只用于繁殖,获取第14. 5 d胚胎。HE染色观察胚胎神经管的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estin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胚胎神经管及其线粒体的超微结构,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荧光素酶法测定线粒体ATP含量;Tunel染色检测胚胎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测定的线粒体膜电位、ATP含量、nestin蛋白、Bax蛋白、Bcl-2蛋白、tunel阳性细胞数均符合正态分布,进行两样本 t检验。 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WT组相比,KO组胚胎神经管的神经细胞密度较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WT组及KO组nest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 40±0. 61和11. 84±0. 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WT组及KO组nest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84± 0. 35和0. 65±0. 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透射电镜下可见两组神经管中神经元细胞突触前、后膜均清晰,但KO组突触间隙消失有一定程度融合,神经管发育具有明显的缺陷;而KO组胚胎神经管线粒体水肿,线粒体嵴断裂、模糊甚至消失。JC-1荧光探针检测结果显示,KO组线粒体膜电位为32 939. 00±1173. 35较WT组的45 133. 67±3799. 31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ATP含量检测显示,KO组(0. 48±0. 35 )μmol/L较WT组(0. 65±0. 36)μmol/L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KO组tunel阳性细胞数(88. 33±14. 57)个比WT组(46. 67±6. 80)个明显增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ax/Bcl-2比值结果显示,KO组1. 44±0. 12高于WT组0. 90±0. 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结论:Mex3c基因敲除会引起小鼠胚胎神经管发育障碍及线粒体凋亡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ex3c参与调控小鼠胚胎神经管发育PAX3、Nestin表达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秀丽隐杆线虫肌肉表达物3(caenorhabditis elegans muscle excess,Mex3c)参与调控小鼠胚胎神经管发育中的配对盒基因(paired box 3,PAX3)、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及其对于神经管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Mex3c +/-和正常野生型小鼠各18只和正常野生型雄鼠6只(用于繁殖)。在母鼠孕10.5 d、12.5 d、14.5 d时,两组各取6只母鼠获取小鼠胚胎并记录总胚胎数、吸收胎数、存活胎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胚胎Nestin、PAX3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AX3,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总胚胎数、吸收胎数、存活胎数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测;测定的Nestin蛋白、PAX3蛋白、Mex3c蛋白、细胞凋亡数据检测符合正态分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两两比较。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母鼠下丘脑Mex3c蛋白表达,Mex3c组(16.52±1.60)较对照组(26.05±2.00)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各组不同时期吸收胎及总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缺陷Mex3c基因不会导致子代胚胎发育畸形。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ex3c组神经细胞较小、密度较低。Tunel染色结果显示,Mex3c组孕10.5 d、12.5 d、14.5 d小鼠胚胎神经管内凋亡细胞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2.20±1.30)%、(11.20±0.84)%和(10.00±0.71)%,与对照组的(4.83±1.17)%、(5.17±0.75)%和(7.17±0.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estin蛋白表达在神经纤维,PAX3蛋白表达在细胞核。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AX3蛋白结果显示,Mex3c组孕12.5 d和孕14.5 d小鼠胚胎PAX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0±1.30)%和(8.80±1.30)%,与对照组(5.83±0.98)%和(3.67±0.8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Mex3c组孕10.5 d、12.5 d、14.5 d时小鼠胚胎Nest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06±0.02、0.57±0.09和0.69±0.04,与对照组0.79±0.07、0.39±0.14和0.27±0.07比较,Mex3c组表达呈上升趋势而对照组呈下降趋势,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或0.001)。Mex3c组孕10.5 d、12.5 d、14.5 d时小鼠胚胎PAX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7±0.02、0.63±0.09和0.72±0.03,与对照组0.03±0.01、0.46±0.08和0.45±0.06比较,Mex3c组表达呈上升趋势而对照组呈下降趋势,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或0.001)。 结论:Mex3c参与调控小鼠胚胎神经管发育中PAX3、Nestin蛋白表达并抑制神经管中神经细胞发育及成熟和促使神经管内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广西人群IL-22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广西正常人群中白细胞介素22(IL-22)基因rs2227485C/T和rs2227491A/G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特点和在不同人群间的分布差异,探讨不同基因型间常见血脂指标水平的差异.方法:采取多重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和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280例广西人群IL-22基因的rs2227485C/T和rs2227491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多态性分布的差异及不同基因型间血脂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rs2227485C/T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7.1%、49.3%和33.6%,此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广西人群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公布的意大利、北京、日本和墨西哥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27491A/G存在AA、AG和GG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6.1%、52.8%和31.1%,此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广西人群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基因型频率与意大利、日本和墨西哥人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其他4个人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27491A/G位点3种基因型间的HDL-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DL-C在AG/AA与G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在AG/GG和A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2基因rs2227485C/T和rs2227491A/G位点多态性在不同人群间存在着差异.rs2227491A/G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体外神经细胞过表达Mex3C-1对诱导性Fos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Mex3C-1对卡巴胆碱诱导的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具有可持续表达人Mex3C-1序列的质粒pLV-CMV-Mex3C (OE)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成慢病毒载体,同时制备非特异性对照(NC)CmiR0001-MR03的慢病毒载体,分别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经嘌呤霉素筛选后得到稳定高表达Mex3C-1和阴性对照细胞系,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ex3C-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效果.之后用卡巴胆碱诱导Fos表达,在诱导0、30、60、90和120min后分别提取mRNA,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F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OE组的Mex3C-1 mRNA的相对表达量(21.11±0.60)高于NC组(1.03±0.13) (t=32.63,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82kDa处OE组的Mex3C-1蛋白表达量高于NC组(P<0.001).Real time PCR检测不同干预时间两组Fos mRNA,除0min外各个时间点OE组均高于NC组,表明Mex3C-1的过表达可以明显上调Fos mRNA的表达;NC组于120min时已基本恢复至基础值,而OE组120min时Fos mRNA表达量仍然较高,Mex3C-1过表达可以延长Fos mRNA的半衰期,增强其稳定性,OE组与阴性对照NC组比较,Fos mRNA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069,P=0.000).结论 持续过表达Mex3C-1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系建立成功,且Mex3C-1过表达能够明显增强卡巴胆碱诱导的Fos表达程度并增强其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ex3c基因缺陷小鼠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FVB小鼠Mex3c基因,为进行相关研究提供Mex3c基因缺陷小鼠模型.方法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针对性设计Mex3c基因1~2外显子sgRNA,将小鼠mex3c基因的sgRNA和Cas9 mRNA共注射到受精卵中,产生目标基因敲除子代,待小鼠出生3周后剪鼠尾提取DNA并进行PCR鉴定,所获F0代杂合小鼠继续与野生型小鼠合笼繁殖获取F1、F2代小鼠,剪取组织提取DNA鉴定分离杂合体小鼠.结果 获得了6只Mex3c基因杂合突变的F0代小鼠,F1代共20只雌性杂合小鼠,F2代24只雌性杂合小鼠,能够稳定遗传Mex3c缺陷基因.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获得正确敲除的杂合子.结论 成功获得Mex3c基因缺陷的FVB小鼠,为研究不同能量代谢条件下的子代鼠胚神经管发生发育提供了重要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ex3c参与调控小鼠下丘脑Arc、VMH神经核团C-FOS表达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秀丽隐杆线虫肌肉表达物3(Mex3c)诱导下丘脑神经核团C-FOS蛋白(原癌基因表达产物)表达的作用.方法 8周龄正常和Mex3c-/+小鼠各1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瘦素组、正常饥饿激素组、Mex3c-/+对照组、Mex3c-/+瘦素组、Mex3c-/+饥饿激素组,每组5只,Mex3c-/+各组小鼠注射干预及数量同正常一样且均采取腹腔注射.注射2 h后麻醉灌注后取小鼠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下丘脑弓状核(Arc)、腹内侧核(VMH)核团C-FOS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病理学染色正常小鼠和Mex3c-/+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下丘脑Arc、VMH核团中C-FOS蛋白表达量较低,在注射瘦素和饥饿激素2 h后C-FOS的表达量均增加(P<0.05);Mex3c-/+对照小鼠相比正常正常对照小鼠,C-FOS为高表达(P<0.05),与正常瘦素组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Mex3c-/+小鼠饥饿激素干预后,C-FOS的表达量下调(P<0.05),正常瘦素组和饥饿激素组与Mex3c-/+对照组和瘦素组之间C-FOS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ex3c可以诱导小鼠下丘脑Arc、VMH核团C-FOS的表达进而参与神经信号转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miR-520c-3p靶向MEX3A调控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研究miR-520c-3p对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肺癌细胞H1299、NCI-H460、A549和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中miR-520c-3p和MEX3同源物A(MEX3 homolog A,MEX3A)的表达水平.将miR-NC、miR-520c-3p、si-NC、si-MEX3A、anti-miR-NC、anti-miR-520c-3p转染至H1299细胞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细胞的荧光活性.结果 显示,与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比较,肺癌细胞H1299、NCI-H460、A549中miR-520c-3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EX3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520c-3p过表达、MEX3A抑制表达均可抑制H1299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细胞凋亡;miR-520c-3p过表达抑制CyclinD1、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p21、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MEX3A抑制表达抑制CyclinD1、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p21、Bax蛋白的表达.miR-520c-3p可靶向调控MEX3A的表达;MEX3A过表达逆转了miR-520c-3p过表达对肺癌细胞H1299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提示miR-520c-3p可抑制肺癌细胞H1299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MEX3A有关,这将为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广西汉族人群中缺氧诱导因子3A基因rs11672731和rs2072491 的多态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3A(HIF3A)在广西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并比较它们与不同人群的分布差异.方法 我们对纳入本研究的286例广西人rs1 1672731和rs2072491位点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检测(SNPscan)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统计学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HapMap)公布的HapMap-CEU、HapMap-HCB、HapMap-JPT、HapMap-GIH 和 HapMap-MEX 数据间的差异.结果 rs1 1672731 位点存在AA、AG和GG 3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42.7%、45.5%和 11.8%,A、G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5.5%和34.5%;rs2072491位点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其分布频率分别为47.6%、43.0%和9.4%,C、T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9.1%和30.9%.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男女性别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来自HapMap的CEU、HCB、JPT、GIH、TSI和 MEX人群的基因分型资料比较,广西汉族人群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HCB和JPT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apMap公布的CEU、GIH、TSI和MEX人群数据相比,两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与上述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人群HIF3A基因rs11672731和rs2072491存在多态性,且在不同人群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DUT通过靶向RIG-Ⅰ正调控RLR介导的抗病毒信号通路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 DUT(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 nucleotidohydrolase,dUTPase)对 RIG-Ⅰ(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Ⅰ)介导的RLR(RIG-Ⅰ-like receptors)抗病毒先天免疫的研究.方法 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DUT与RIG-Ⅰ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DUT对RIG-Ⅰ介导的泛素化修饰的影响;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验证DUT对RIG-Ⅰ或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诱导的IRF3二聚化的作用;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RIG-Ⅰ或SeV介导的DUT对干扰素启动子IFN-β的激活效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DUT对SeV诱导的IFN-β转录的影响.结果 DUT与RIG-Ⅰ相互作用,过表达DUT促进RIG-Ⅰ或SeV诱导的IRF3的二聚化水平以及IFN-β启动子的活性.此外,过表达DUT也加强了SeV诱导的IFN-β启动子的转录水平,研究结果还表明DUT促进RIG-Ⅰ泛素化修饰及RIG-ⅠK63泛素化修饰,并且通过与RIG-Ⅰ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RNF135、MEX3C、TRIM4介导的RIG-Ⅰ K63泛素化修饰.结论 DUT是RIG-Ⅰ介导的针对RNA病毒天然免疫应答的正调节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