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不同年龄矮小症的效果及对骨代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维生素D3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不同年龄矮小症的效果及对患儿骨代谢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维生素D3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绍兴市妇女儿童保健院收治的矮小症患儿60例,根据不同年龄分为A组32例,B组28例,A组收治4~9岁患儿,B组收治>9~13岁患儿,两组均采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6个月。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骨代谢指标、IGF-1、25-羟维生素D3等水平。结果:治疗后,A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62%(29/32),高于B组的67.85%(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838,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钙、磷、锌及血清IGF-1、25-羟维生素D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A组血钙、磷、锌及血清IGF-1、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1.99±0.53)mmol/L、(1.76±0.14)mmol/L、(88.97±6.89)μmol/L、(325.57±15.29)ng/L、(89.47±15.58)ng/L,均高于B组的(1.71±0.55)mmol/L、(1.65±0.15)mmol/L、(85.22±6.76)μmol/L、(312.29±13.88)ng/L、(80.11±15.3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05、2.936、2.121、3.502、2.340,均 P<0.05)。 结论: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对4~9岁矮小症患儿疗效更好,且能有效改善患儿骨代谢水平及IGF-1、维生素D3等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 MEX3C基因敲除小鼠卵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相关表达和雌激素分泌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 MEX3C基因敲除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4周龄FVB(SPF级)小鼠基因型,将鉴定出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野生型组、 MEX3C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简称纯合子组)、纯合子+IGF-1处理组、处理对照组。比较IGF-1注射前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及卵巢湿重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雌二醇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MEX3C、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p-AKT (Ser473)蛋白表达。 结果:IGF-1注射前,纯合子组体质量[(6.33±0.31)g]明显轻于野生型组[(15.20±0.3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ELISA结果显示,与处理对照组[(8.124 8±0.847 7)ng/L]相比,纯合子+IGF-1处理组[(17.245 3±0.073 1)ng/L]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处理对照组相比,纯合子+IGF-1处理组中原始卵泡数(19.83±2.94)和初级卵泡数(15.50±2.69)增多,且闭锁卵泡数(7.17±1.42)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与处理对照组相比,纯合子+IGF-1处理组IGF-1R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4 1, P=0.002 5)。 结论:IGF-1促进 MEX3C基因敲除小鼠卵巢卵泡发育,其机制是通过上调IGF-1R和p-AKT水平,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导致出生前后生长受限伴小头畸形且影响生长激素治疗反应的两种新的IGF1R杂合子突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基因(IGF1R)杂合子突变患者的表型及对生长激素治疗的反应。方法:采用Sanger测序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分析,对身材矮小、小头畸形、小于胎龄儿并伴有IGF-I不敏感特征的儿童进行IGF1R突变或缺失分析。结果:在两个家系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杂合子非同义错义IGF1R变异体。在家系1的先证者中发现c.3364G>T,p(Gly1122Cys),并与三代表型完全共分离。在家系2中检测到一个从头变异c.3530G>a,p.(Arg1177His)。这两种变异体都很罕见,在GnomAD数据库中未曾出现。三个携带IGF1R突变的个体接受了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在治疗1年和2年后,平均高度的标准差比例分别为0.42(范围:0.26~0.60)和0.64(范围:0.32~0.86)。结论:研究显示了两种IGF1R杂合子突变导致出生前后生长受限和小头畸形,且IGF1R杂合子突变个体可对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产生反应。研究结果强调,对于因出生前后生长受限而导致的小头畸形和身材矮小患儿应考虑IGF1R测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早产儿相关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围生医学的进步,早产儿生存率大幅提升,但生长迟缓、早产儿脑损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早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与IGF-1受体特异性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抑制细胞凋亡。IGF-1参与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发育,因此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目前已有一些临床试验发现补充重组IGF-1及其结合蛋白-3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可以起到预防及治疗的作用,为这些难治性早产儿并发症的防治带来希望。该文就IGF-1的功能及其在早产儿相关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树突状表皮T细胞调节小鼠表皮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树突状表皮T细胞(DETC)调节小鼠表皮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1)取10只8周龄野生型雄性C57BL/6(品系和性别下同)小鼠,剪取整块背部皮肤,分离培养DETC。取5只8周龄野生型小鼠设为野生对照组,5只8周龄T细胞受体(TCR)δ -/ -型小鼠设为TCRδ -/ -对照组,于背部脊柱线两侧各制作一个直径为6 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不做任何处理。另取15只8周龄TCRδ -/ -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DETC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组,每组5只,同前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即刻,分别于每个创面周围皮下注射10 μL无菌PBS、DETC(细胞浓度为1×10 6个/mL)、5 mg/mL重组小鼠IGF-Ⅰ。伤后2、4、6、8 d,计算剩余创面面积百分比。(2)取3只8周龄野生型小鼠,设为野生对照组。另取9只8周龄TCRδ -/ -型小鼠,分为TCRδ -/ -对照组、PBS组和DETC组,每组3只,同实验(1)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3 d,化学发光成像分析仪检测创缘表皮组织IGF-Ⅰ蛋白表达水平。(3)取3只8周龄野生型小鼠,设为野生对照组。另取6只8周龄TCRδ -/ -型小鼠,分为PBS组和DETC组,每组3只,同实验(1)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3 d,取创缘表皮组织,分离DETC,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IGF-Ⅰ的DETC百分比。(4)同实验(2)取小鼠并分为野生对照组、PBS组、DETC组、IGF-Ⅰ组,在任意一侧耳朵朝内耳方向做一长3 cm的直线切口,深达皮肤全层。野生对照组小鼠伤后不进行任何处理,DETC组、IGF-Ⅰ组、PBS组小鼠伤后即刻分别于创面周围皮下注射10 μL DETC(细胞浓度为1×10 6个/mL)、5 mg/mL重组小鼠IGF-Ⅰ、无菌PBS。伤后12 d,取创缘表皮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角蛋白15阳性细胞数。(5)同实验(4)取小鼠并进行分组、处理。伤后12 d,取创缘表皮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角蛋白10阳性细胞数。(6)取20只3 d龄野生型小鼠(下同),每个指标检测取5只,剪取全身皮肤,分离培养表皮干细胞,分为对照组、DETC共培养组。DETC共培养组细胞加入1 mL DETC(细胞浓度为1.25×10 6个/mL),对照组细胞加入1 mL DETC培养基,培养3 d,流式细胞仪(下同)检测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阳性细胞百分比;培养5 d,检测CD49f +CD71 -细胞百分比、角蛋白14阳性细胞百分比;培养10 d,检测角蛋白10阳性细胞百分比。(7)取20只小鼠,每个指标检测取5只,分离培养表皮干细胞,分为对照组和IGF-Ⅰ组。IGF-Ⅰ组细胞加入1 mL重组小鼠IGF-Ⅰ(10 ng/mL),对照组细胞加入1 mL无菌PBS,同实验(6)检测EdU阳性细胞百分比、CD49f +CD71 -细胞百分比、角蛋白14阳性细胞百分比、角蛋白10阳性细胞百分比。实验(6)和(7)各组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t检验。 结果:(1)伤后4、6、8 d,TCRδ -/ -对照组小鼠剩余创面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野生对照组( t=2.78、3.39、3.66, P<0.05或 P<0.01);DETC组、IGF-Ⅰ组小鼠剩余创面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PBS组( t=2.61、3.21、3.88,2.84、2.91、2.49, P<0.05或 P<0.01)。(2)伤后3 d,TCRδ -/ -对照组小鼠创缘表皮组织中IGF-Ⅰ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对照组( t=17.34, P<0.01)。DETC组小鼠创缘表皮组织中IGF-Ⅰ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BS组( t=11.71, P<0.01)。(3)伤后3 d,PBS组小鼠创缘表皮组织中表达IGF-Ⅰ的DETC百分比显著低于野生对照组和DETC组( t=24.95、27.23, P<0.01)。(4)伤后12 d,PBS组小鼠创缘表皮组织中角蛋白15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野生对照组、DETC组和IGF-Ⅰ组( t=17.97、11.95、7.63, P<0.01)。(5)PBS组小鼠创缘表皮组织中角蛋白10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野生对照组、DETC组和IGF-Ⅰ组( t=11.59、9.51、3.48, P<0.05或 P<0.01)。(6)DETC共培养组培养3 d EdU阳性细胞百分比、培养5 d CD49f +CD71 -细胞百分比、培养5 d角蛋白14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3.5±0.6)%、(66.5±0.5)%、(69.3±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3±1.3)%、(56.4±0.3)%、(54.9±1.3)%, t=7.97、17.10、6.66, P<0.01。DETC共培养组培养10 d角蛋白10阳性细胞百分比为(55.7±0.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1±1.2)%, t=8.34, P<0.01。(7)IGF-Ⅰ组培养3 d EdU阳性细胞百分比、培养5 d CD49f +CD71 -细胞百分比、培养5 d角蛋白14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2.1±0.9)%、(81.1±1.3)%、(66.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4±0.7)%、(74.9±0.7)%、(52.0±1.9)%, t=8.39、4.24、7.25, P<0.05或 P<0.01。IGF-Ⅰ组培养10 d角蛋白10阳性细胞百分比为(53.5±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2±0.3)%, t=3.99, P<0.05。 结论:DETC通过分泌IGF-Ⅰ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和抗凋亡潜能并抑制其向终末期细胞分化,从而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迁移率蛋白A2基因多态性与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患儿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河南省汉族人群中高迁移率蛋白A2( HMGA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ISS)患儿及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疗效之间的关系,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内分泌诊疗中心诊断并经rhGH规范干预治疗至少1年的青春期前ISS患儿120例(ISS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20例身高在正常范围的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作为对照。收集其外周血,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定SNP位点rs1042725和rs7968682的多态性分布,分析不同基因型ISS组患儿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儿童年生长速率、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结果:1.ISS组及对照组儿童 HMGA2基因rs1042725位点携带CC和CT等位基因的儿童治疗前生长速率均高于TT等位基因组[(4.33±0.64) cm/年,(3.95±0.45) cm/年;(6.35±0.41) cm/年,(6.12±0.32) cm/年比(3.76±0.52) cm/年,(5.96±0.42) cm/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ISS患儿 HMGA2基因rs7968682位点GT基因型治疗后年龄及骨龄HtSDS增长值均高于TT基因型[(0.74±0.30) cm/年比(0.63±0.24) cm/年,(0.16±0.05) cm/年比(0.14±0.05) cm/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河南省汉族人群 HMGA2基因SNP位点(rs1042725)的多态性与ISS的程度可能具有相关性,而SNP位点(rs7968682)的多态性与rhGH的疗效可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高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高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治疗,所有患儿治疗并观察1年。统计患儿治疗前后身高、体质量、生长速率、骨龄、总甲状腺激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IGF-1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身高、生长速率、IGF-1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t=4.427、2.987、7.459、5.963、31.389、21.790, P<0.001、0.004、<0.001、<0.001、<0.001、<0.001),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t=2.914、2.480、12.090, P=0.006、0.017、<0.001)。两组患儿体质量、骨龄、总甲状腺激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改变( t=0.548、1.931、0.300、1.367、0.735、0.759、0.693、0.920, P=0.586、0.060、0.765、0.179、0.466、0.452、0.492、0.362),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 t=0.371、0.141、0.059、0.318, P=0.713、0.889、0.953、0.752)。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2.083, P=0.149)。 结论:重组人生长因子能有效加快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生长速度,增加患儿身高、提高血清IGF-1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PEG-rhGH)治疗青春期前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和特发性矮小症(ISS)的生长疗效、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确诊为青春期前GHD(36例)和ISS(2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GHD患儿PEG-rhGH治疗剂量为(0.19±0.02)mg·kg -1·周 -1,ISS患儿治疗剂量为(0.20±0.01)mg·kg -1·周 -1。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身高、体重、骨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变化。 结果:GHD组治疗前和治疗6、12个月患儿身高分别为(101.62±8.83)、(107.56±8.38)、(111.68±7.94)c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ISS组分别为(103.40±12.66)、(108.69±12.59)、(114.66±11.47)c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0~3个月身高增幅最大[GHD和ISS组分别为(3.15±0.99)、(2.91±0.73)cm]。两组治疗12个月后,体重指数、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骨龄成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HD患儿生长速率与治疗前实际年龄、骨龄、身高、体重、IGF-1、空腹胰岛素呈负相关,ISS患儿生长速率与治疗前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呈负相关。治疗过程中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GHD组1例、ISS组1例)、血清IGF-1水平升高9例(GHD组6例、ISS组3例),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PEG-rhGH治疗对GHD和ISS有较好的疗效,GHD患儿疗效更好,两组患儿在治疗3个月内生长速度最快,短期使用PEG-rhGH不会增加体重指数或促进骨骼成熟,对甲状腺功能、血糖、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84例ISS患儿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是否采取rhGH治疗,将其分为治疗组(n=45,注射rhGH者)和对照组(n=39,未注射rhGH者)。其次,再根据患儿年龄,将治疗组分为治疗亚组1(n=21,年龄<8岁者),治疗亚组2(n=24,年龄≥8岁者),进一步将对照组分为对照亚组1(n=19,年龄<8岁者)和对照亚组2(n=20,年龄≥8岁者)。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身高、生长速率(GV)、骨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25羟维生素D[25(OH)D]及空腹血糖(FBG)水平。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wyf-2022-ky-217),所有患儿及家属对本研究充分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年龄、身高、GV、骨龄及IGF-1、25(OH)D及FB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2年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身高、GV、IGF-1和25(OH)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0、17.27、6.34、2.34,P=0.006、0.008、<0.001、<0.001),而骨龄、F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2年后,治疗亚组1、2患儿的身高和年GV分别优于对照1、2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0、64.35,P=0.007、0.009)。此外,治疗亚组1患儿的年GV大于治疗亚组2,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0,P=0.006);而对照亚组1、2患儿的年G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1年后,4个亚组患儿GV比较,治疗亚组2于治疗后7~12个月的GV明显高于0~6个月,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7,P=0.049)。⑤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关节疼痛、肝肾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FBG升高等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H治疗ISS患儿,可显著提高其身高和GV,尤其在<8岁儿童中效果更佳,并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长效与短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观察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与短效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长发育指标、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ISS患儿随机分为长效组和短效组.长效组给予皮下注射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0.2 mg·kg-1·w-1,qw),短效组给予每晚睡前30 min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0.15 U·kg-1·d-1).2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生长发育[生长速度(GV)和身高标准积分(Ht SDS)]、甲状腺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68例,因治疗过程中失访、个人原因私自中断治疗脱落4例,最终长效组和短效组分别纳入33例和31例进行统计分析.治疗6个月后,长效组和短效组的GV分别为(4.53±0.56)和(3.97±0.48)cm·year-1,Ht SDS分别为-2.45±0.23 和-2.66±0.21,IGF-1分别为(551.62±41.48)和(524.36±37.84)mg·mL-1;治疗 12 个月,长效组和短效组的 GV 分别为(9.44±0.82)和(8.46±0.77)cm·year-1,Ht SDS 分别为-1.68±0.19 和-1.91±0.20,IGF-1分别为(642.46±36.49)和(593.14±40.12)mg·mL-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FT3、FT4、TSH和FINS水平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长效组和短效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6%(2例/33例)和12.90%(4例/31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rhGH对ISS患儿近期的生长发育促进效果优于短效rhGH治疗,更能提高血清IGF-1水平,对ISS患儿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