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与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与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就诊的83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33例,女50例;左侧45例,右侧38例;骨折Neer分型:二部分48例,三部分22例,四部分13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 n=41例)实施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治疗,对照组( n=42例)PHILO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肱骨颈干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个月观察组肱骨颈干角恢复效果(127.4°±3.6°)显著优于对照组(129.6°±4.5°),VAS评分[(1.3±0.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0.3)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Neer评分优良率(90.24%,37/41)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30/42),不良反应发生率(2.44%,1/41)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8/4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PHILOS钢板治疗相比,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促进肩关节活动康复,降低疼痛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7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3例,女24例,年龄(66±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组间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72±7)min比(89±9)min, t=6.365, P<0.05];术中出血量为(56±6)ml,低于对照组的(74±8) ml( t=7.923, P<0.05);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1%(16/17)、对照组为90.0%(18/20)(χ 2=0.209, P>0.05)。观察组术后1 d VAS评分为(3.6±0.8)分,低于对照组的(4.9±0.8)分( t=4.706, 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1±8)分,高于对照组的(76±8)分( t=2.156, 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外翻角度为19.21°±2.88°,大于对照组的16.32°±2.63°( t=3.189, P<0.05),肱骨头内翻角度为3.57°±0.47°,肱骨颈干角度139°±10°,均小于对照组(分别为5.24°±1.26°和146°±13°)( t=5.159、2.258,均 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髓内钉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内侧距螺钉对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Neer Ⅲ型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内侧距螺钉的有无对Multiloc髓内钉治疗Neer Ⅲ型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上肢科接受Multiloc髓内钉治疗的36例肱骨近端Neer Ⅲ型骨折的患者资料,男6例,女30例;年龄(63.9±5.3)岁。按照是否使用内侧距螺钉分组:无内侧距螺钉组17例,有内侧距螺钉组19例。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前屈上举、外旋、内旋摸背、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评分)、颈干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36例患者术后获13.5(12.0,19.8)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无内侧距螺钉组患者前屈上举、外旋、内旋摸背、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颈干角分别为134.1°±8.4°、32.1°±5.3°、14.0(13.0,15.5)、0.0(0.0,1.0)分、(78.2±5.2)分、(78.0±5.8)分、137.6°±8.1°,与有内侧距螺钉组[134.7°±6.1°、35.0(30.0,35.0)°、14.0(13.0,15.0)、1.0(0.0,1.0)分、(78.2±5.4)分、(76.7±4.5)分、136.9°±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分别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0)。 结论:内侧距螺钉的使用对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Neer Ⅲ型骨折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均无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与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前脱位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与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前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收治的33例肱骨近端骨折前脱位患者资料,均行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按照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髓外组(采用PHILOS钢板固定)和髓内组(采用Multiloc髓内钉固定)。其中髓外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53.3 ± 10.6)岁;Neer骨折分型:二部分1例,三部分15例,四部分2例。髓内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51.5 ± 11.2)岁;Neer骨折分型:三部分14例,四部分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20.8 ± 4.7)个月。髓内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1.6 ± 1.7)cm,显著短于髓外组[(17.6 ± 2.0)cm],髓内组术患者的中出血量为(106.7 ± 34.4)mL,显著少于髓外组[(151.7 ± 45.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1个月髓内组患者的疼痛VAS[2.0 (2.0, 3.0)、0.0 (0.0, 1.0)分]均显著低于髓外组[3.0 (3.0, 3.3)、1.0 (0.0, 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外旋角度髓内组患者(65.3° ± 15.5°)显著大于髓外组(50.6° ± 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数、术后12个月VAS、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前脱位,PHILOS钢板和Multiloc髓内钉切开复位内固定均可获得良好预后,但是髓内钉术后早期疼痛缓解更明显,手术创伤更小,术后肩关节外旋功能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骨水泥髓内支撑与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生物力学特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比较外侧锁定钢板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髓内支撑、外侧锁定钢板联合硫酸钙(CSC)骨水泥髓内支撑及Multiloc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指标.方法 在 1 名老年骨质疏松女性(69 岁,骨密度T值为-2.6)志愿者肱骨CT数据基础上建立骨缺损肱骨近端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将外侧锁定钢板联合PMMA骨水泥髓内支撑(LLP-PMMA组)、外侧锁定钢板联合CSC骨水泥髓内支撑(LLP-CSC组)、Multiloc髓内钉(Multiloc组)3 种不同内固定系统与骨折模型进行装配组合.模拟肱骨近端受力情况,对模型施加外展、内收、屈伸及旋转载荷.通过比较各组模型内植物的结构刚度、最大应力及应力分布、骨折断端位移及扭转角度评估不同内固定系统的力学稳定性.结果 与Multiloc组比较,LLP-PMMA组和LLP-CSC组内收、外展、屈伸、逆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载荷下对应的结构刚度更强.在矢量载荷下,LLP-PMMA组和LLP-CSC组的内植物最大应力更小;在旋转载荷下,Multiloc组的内植物应力分布更均匀,最大应力更小.与Multiloc组比较,LLP-PMMA组和LLP-CSC组内收、外展、屈伸、逆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载荷下对应的断端位移和扭转角度更小.结论 从有限元分析上看,外侧锁定钢板联合解剖状骨水泥髓内支撑占位器加强固定系统相较于联合Multiloc髓内钉固定系统具有更强的髓内支撑效果,生物力学性能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比较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锁定钢板)与肱骨近端髓内钉(Multiloc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 例肱骨近端NeerⅡ型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PHILOS锁定钢板固定,28 例)和B组(采用Multiloc髓内钉固定,32 例).记录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疼痛VAS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 个月.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 B组均优于A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B组多于A组(P<0.05).术后红细胞比容、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个月,肩关节前屈上举、体侧内旋活动度B组均大于A组(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B组高于A组(P<0.05),体侧外旋活动度、疼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PHILOS锁定钢板相比,Multiloc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近端NeerⅡ型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肱骨头内翻畸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肱骨头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6-2016-06采用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5例肱骨近端骨折并肱骨头内翻畸形,记录患者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Contant-Murley评分.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12~23)个月.术后继发内翻角平均2.9°(0°~4.6°),无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内翻畸形发生.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Contant-Murley评分平均83.6(69~88)分;优11例,良3例,功能不佳1例.术中置入Calcar螺钉者术后继发内翻角度明显小于未置入Calcar螺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肱骨头内翻畸形具有固定确切、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能有效减少术后继发的肱骨头内翻畸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ultiloc髓内钉与Philos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分析Multiloc髓内钉与Philos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北京市海淀医院骨科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收治的3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排除3例高能量损伤合并多处骨折患者,排除1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及1例非手术治疗患者.最终纳入29例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至术后12个月.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组13例(锁定钢板组)及闭合复位Muhioc髓内钉内固定组16例(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至术后24h血红蛋白变化、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3、6、12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锁定钢板组年龄为(65.7±9.3)岁,髓内钉组年龄为(65.6 ±11.1)岁.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为(150 ±17) min,术中出血量为(300±53) ml,术前至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为(26 ±8) g/L,术后24 h视觉横拟评分为(3.4±0.8)分.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为(119±13) min,术中出血量为(130±25) ml,术前至术后24h血红蛋白变化为(11 ±5) g/L,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为(2.3±0.5)分.两组病例均未见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等.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方面,锁定钢板组术后3个月为(76.0±11.6)分,术后6个月为(78.0±13.4)分,术后12个月为(88.0±12.1)分,髓内钉组术后3个月为(85.0±9.7)分,术后6个月为(87.0±8.9)分,术后12个月为(89.0±10.3)分.两组病例在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tiloc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术后3个月及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优于锁定钢板组.结论 Multilock髓内钉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式,熟练掌握后,相比锁定钢板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早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eer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微创治疗:Phlios钢板与Multiloc髓内钉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微创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及髓内钉均是很好的选择,但对于哪种内固定更好仍然有很大争议.目的:评价运用微创技术,采用Phlios钢板与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采用Phlios钢板与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外科颈骨折患者资料共21例,根据内植物不同分为2组,Phlios钢板组10例,Multiloc髓内钉组11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3,6,9个月、1年及以上定期复查,记录并对比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范围、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Constan-Murley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结果与结论:①所有2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其中Phlios钢板组为12-36个月,Multiloc髓内钉组为12-24个月;②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89);③末次随访2组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92);④末次随访2组前屈上举角度、外旋角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但Phlios钢板组较Multiloc髓内钉组的外展角度大(P=0.014);⑤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⑥2组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及延迟愈合、肩峰撞击、螺钉穿出、肩袖损伤及腋神经损伤相关并发症;⑦结果提示在Neer二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微创治疗中,Phlios锁定钢板与Multiloc髓内钉修复肱骨近端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Neer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Neer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12-2016-04采用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1例Neer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5(14~30)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获得骨性愈合,颈干角平均135°,无明显内翻畸形;肩关节上举平均136°,外旋平均29°,10例内旋均达到L5及其以上水平.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优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未出现近端螺钉松动,1例近端锁钉突出近端关节软骨;2例术后出现肩部症状,1例Neer征及Hawkin征阳性,1例痛弧征阳性.结论 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Neer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其“钉中钉”及肱骨距螺钉设计有效增强了内固定物对骨折近端的把持力,提高了肱骨近端的稳定性,降低了内翻畸形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