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检测hs-cTnI和sST2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继发心脏损害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和可溶性生长刺激基因表达蛋白2(sST2)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继发心脏损害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SAOPP患者274例。根据入院后1 h hs-cTnI检测结果分为非肌钙蛋白升高组(78例)和肌钙蛋白升高组(196例)。依据入院后3 d有无出现心脏损害分为并发症组(109例)和非并发症组(165例)。观察hs-cTnI、sST2、N末端B型脑钠尿肽(NT-proBN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胆碱酯酶活力、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估hs-cTnI、sST2对SAOPP患者继发心脏损害的预测价值。结果:肌钙蛋白升高组患者sST2水平明显高于非肌钙蛋白升高组( P<0.05)。与非并发症非肌钙蛋白升高组比较,非并发症肌钙蛋白升高组患者hs-cTnI、sST2升高,胆碱酯酶活力降低( 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并发症肌钙蛋白升高组hs-cTnI、sST2、NT-proBNP、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升高,胆碱酯酶活力明显降低( P<0.05)。非并发症组患者LVEF、FS均在正常范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并发症肌钙蛋白升高组患者LVEF、FS明显下降(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AOPP并发症组患者hs-cTnI与sST2呈正相关( r=0.725, P<0.01);并发症组患者hs-cTnI、sST2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 r=0.846、0.885, P<0.01)。ROC分析显示,入院后1 h hs-cTnI和入院后3 d sST2预测SAOPP继发心脏损害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0.833。 结论:hs-cTnI和sST2可能对SAOPP继发心脏损害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腹膜透析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残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腹膜透析(PD)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残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行PD治疗且合并HFpEF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是否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分为两组,观察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加用缬沙坦,分别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和治疗后6、12个月期间的临床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99例患者,观察组61例,男44例,女17例,年龄(52±13)岁;对照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57±1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透析龄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6、12个月时,观察组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12个月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基线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12个月时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在治疗12个月时残余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幅度[0.52(-0.05,1.19)比1.72(0.97,2.39)ml·min -1·(1.73 m 2) -1, P<0.001]及24 h残余尿量下降幅度[200(-100,300)比300(137,400)ml, P=0.018]均小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6例(26.2%)和13例(34.2%)发生高钾血症,分别有3例(4.9%)和1例(2.6%)出现低血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安全有效地改善PD合并HFpEF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控制血压。与缬沙坦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更有利于延缓PD合并HFpEF患者残肾功能的丢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前白蛋白与肺心病合并顽固性心衰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检测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CPHD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入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及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符合心功能Ⅲ-Ⅳ级。排除心源性休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根据入院后检测PAB水平分高PAB组(≥200 mg/L)和低PAB组(<200 mg/L)。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PASP)、肺动脉平均压(pulmonary artery mean pressure,MPA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检测PA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PR)、N末端B型脑钠尿肽(N-terminal B 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以及sST2水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相关检验。 结果:高PAB组( n=40)与低PAB组( n=72)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PAB组与高PAB组比较,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PASP、MPAP、NT-proBNP、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PAB组较高PAB组sST2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PASP、MPAP、NT-proBNP、sST2均降低,高PAB组较低PAB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高PAB组与低PAB组比较,TBIL、hs-C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TBIL、hs-CPR水平已超出正常范围。治疗后,高PAB组与低PAB组比较,TBIL、hs-CP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示PAB与sST2呈负相关( r=-0.778, P=0.001);CPHD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sST2、住院时间呈正相关( r=0.569, P=0.034; r=0.572, P=0.033)。ROC曲线示,PAB和sST2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756,对CPHD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转归情况预测效能最高。 结论:sST2和PAB联合检测可评估CPHD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以及转归,指导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云南省高海拔地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云南省高海拔地区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入选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入院的APE患者。将入选患者按照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主要症状、APE的危险因素、心率、收缩压、实验室检查结果[D-二聚体、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以及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入选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研究共入选患者392例,年龄(63.5±15.7)岁,男性224例(57.14%),其中低危组59例、中危组304例、高危组患者29例。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为胸痛[157例(40.05%)],然后依次为呼吸困难[107例(27.30%)]、咯血[55例(14.03%)],20例(5.10%)患者以晕厥为首发症状,典型的“三联征”患者仅有6例(1.53%)。大部分患者为非特异性表现,胸闷223例(56.89%)、咳嗽208例(53.06%)。入选患者APE危险因素占比最高的为下肢静脉血栓179例(45.66%),其次为高血压138例(35.20%)、手术63例(16.07%)、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62例(15.82%),然后为冠心病57例(14.54%)、糖尿病57例(14.54%)、脑梗死51例(13.01%)、高龄47例(12.00%)、肿瘤15例(3.83%)、活动受限7例(1.79%)、妊娠6例(1.53%)和使用激素4例(1.02%)。低危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比例高于中危组( P<0.01);高、中危组COPD患者的比例均高于低危组( P均<0.01);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低于中、低危组( P均<0.01);中危组高龄患者的比例高于低危组( P<0.01)。低、中、高危组患者间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高危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中、低危组( P均<0.05)。高危组患者NT-proBNP和cTNI水平均高于中、低危组( P均<0.05)。入选患者中合并肺动脉高压者105例(26.79%),高危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比例高于低危组( P<0.01);右心室增大者104例(26.53%),高危组合并右心室增大患者的比例高于中危组,中危组又高于低危组( P均<0.01)。入选患者心电图表现以肢导联T波倒置最为常见[98例(25.00%)],其次为S ⅠQ ⅢT Ⅲ[83例(21.17%)]。 结论:云南省高海拔地区APE患者以胸痛、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晕厥为首发症状,典型“三联征”的患者较少,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下肢静脉血栓、高血压、COPD。不同危险分层的患者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所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1C-PiB PET/MRI在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器官受累评估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 11C标记的匹兹堡化合物B( 11C-PiB)PET/MRI在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pAL)中评估器官受累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20例pAL患者及3名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临床标准评估器官受累和PET/MRI评估的相关性,分析心脏相关生物学指标、疾病分期与心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之间的关系及24 h尿蛋白定量与肾脏SUVmax之间的关系。结果:①纳入20例患者,初诊患者18例,非初诊患者2例。观察到 11C-PiB摄取阳性的脏器分别为:心脏15例(75%),肺部8例(40%),骨髓10例(50%),肌肉10例(50%),舌肌7例(35%),甲状腺6例(30%),唾液腺4例(20%),脾脏2例(10%),胃壁1例(5%)。② 11C-PiB在心脏及骨髓摄取的阳性率与临床评估标准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肺组织、脾脏、腺体、肌肉和舌肌中, 11C-PiB PET/MRI评估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标准。但对于神经系统受累和脂肪组织的评估 11C-PiB PET/MRI具有局限性。③分析18例初诊患者心脏相关生物学指标与心脏SUVmax之间的关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且室间隔厚度(ISV)≥1.2 cm的患者相较LVEF≥50%且ISV<1.2 cm的患者其心脏SUVmax更高( P<0.05)。心脏SUVmax值在Mayo2004分期、Mayo2012分期各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期越晚,SUVmax值越高( P<0.05)。心脏SUVmax与心肌肌钙蛋白酶Ⅰ、N末端前体脑钠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P<0.01),肾脏SUVmax与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 P>0.05)。 结论:全身 11C-PiB PET/MRI作为一种淀粉样蛋白的可视化系统,若用于器官水平的定性评估,具有提高早期无创性诊断pAL水平的潜力;用于器官水平(尤其是心脏)的定量评估,有望更精准评估器官功能和预测疾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电图QRS波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进行18导联心电图检测,记录QRS波时限,并根据QRS波时限将354例患者分为QRS波时限≤120 ms组( n=226)与QRS波时限>120 ms组( n=128),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同时根据患者是否出现MACE将其分为MACE组( n=110)和非MACE组( n=244),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心脏超声指标、心电图、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QRS波时限与心功能指标及NT-proBNP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QRS波时限与MACE的相关性。 结果:QRS波时限>120 ms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NT-proBNP水平及MACE总发生率明显高于QRS波时限≤120 ms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QRS波时限≤120 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MACE组及非MACE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Scr、血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ACE组的SBP、DBP、LVMI、尿酸、NT-proBNP、FPG、QRS波时限、校正QT间期(QTcd)明显高于非MACE组,LVEF明显低于非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QRS波时限与LVEF呈负相关( r=-0.296, P<0.05),与LVMI、LVEDD、NT-proBNP呈正相关( r=0.261,0.302,0.359,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QRS波时限延长可能是诱发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心电图QRS波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及近期MACE发生情况密切相关,QRS波时限延长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的监测,以及时评估患者的预后,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效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ST2和NT-proBNP联合检测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和N末端B型脑钠尿肽(N-terminal probrain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联合检测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 poisoning,AOPP)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于2020年4月,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接诊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28例。根据中毒程度分级,分为轻中度组82例和重度组146例。分别于入院后4 h、12 h、24 h检测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sST2、NT-proBN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评分)、胆碱酯酶。用ROC曲线评估sST2、NT-proBNP对AOPP预后预测的效果。结果:入院后4 h,与轻中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hs-cTnI、APACHE Ⅱ评分、胆碱酯酶、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后12、24 h,与轻中度组比较,重度组hs-cTnI、CK-MB、APACHE Ⅱ评分升高,胆碱酯酶降低;与入院后12 h比较,24 h后变化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后4 h,与轻中度组比较,重度组sST2、NT-proBN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后12、24 h,与轻中度组比较,重度组sST2、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入院后12 h比较,24 h后变化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后24 h,sST2、NT-proBNP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 r=0.634、0.723, P<0.01)。ROC曲线显示,入院后12 h,sST2联合NT-proBNP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891,高于sST2和NT-proBNP曲线下面积。入院后24 h,APACHE Ⅱ评分曲线下面积0.838。 结论:sST2和NT-proBNP联合检测可以早期预测AOPP患者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青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青年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急诊科就诊的年龄小于45岁的青年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 15.0 μmol/L的126例患者设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 15.0 μmol/L的1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等指标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变化情况。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血尿酸及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6.42±3.54)kg/m 2比(22.14±3.22)kg/m 2, t=10.21, P=0.016;(308.71±78.44)μmol/L比(285.05±92.09)μmol/L, t=2.22, P=0.027;73/126比61/134,χ 2=4.00, P=0.045;19/126比6/134,χ 2=8.39, P=0.004);两组空腹血糖、血脂水平、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青年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增加,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较高,应及时进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AD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配合rhBNP治疗,A、B两组rhBNP负荷剂量均为0.1 μg/kg,A组负荷剂量后予rhBNP 0.01 μg/(kg·min)持续给药24 h,B组予0.015 μg/(kg·min)rhBNP持续给药24 h,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监测用药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心率及呼吸困难程度的变化,测定两组患者血肌酐、胱抑素C、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心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统计24 h尿量的变化,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近4周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A、B组疗效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24 h,B组HR、呼吸困难评分低于A组[(83.86 ± 4.75)次/min比(86.52 ± 5.77)次/min、(1.52 ± 0.43)分比(1.89 ± 0.34)分]( P<0.05);用药结束,B组LVEF高于A组[(47.52 ± 5.41)%比(43.75 ± 4.53)%],NT-proBNP低于A组[(3 652.41 ± 462.56)ng/L比(3 986.57 ± 314.21)ng/L]( P<0.05);用药结束,两组Scr降低,24 h尿量上升,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0.015 μg/(kg·min)rhBNP维持治疗ADHF合并肾功能不全对患者心功能改善价值优于0.01 μg/(kg·min)维持剂量,不会加重患者肾功能受损,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左房功能自动成像预测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左房功能自动成像(AFILA)技术分析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NVPAF)患者左房功能,探讨NVP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NVPAF患者205例,分为单纯NVPAF组(154例)和NVPAF合并CIS组(5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血常规及生化结果、AFILA超声检查数据,比较两组组间差异,并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独立危险因素。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与CHA2DS2-VASc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特异性。结果:NVPAF组与合并CIS组间年龄,CHA2DS2-VASc评分,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左房排空分数(LAEF),左房储存期应变(S_R),左房导管期应变(S_C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素氮(UREA),D-二聚体(NDD),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纤维蛋白原(Fib),心肌肌钙蛋白I (cT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S_CT、UREA、NLR、Fib、cTnI是NVPAF合并CIS的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1.608 ( P=0.003)、3.821( P=0.019)、1.259( P=0.001)1.326( P=0.001)、1.352 ( P=0.011)、1.502( P=0.042)、7.651( P=0.001)]。采用CHA2DS2-VASc评分中包含的项目年龄、性别、高血压史进行校正后,NVPAF患者左房收缩期应变S_CT仍显著导致卒中风险[ OR=1.259(1.095~1.447), 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效能优于CHA2DS2-VASc评分(AUC 0.931比0.717,95% CI 0.896~0.967比0.634~0.799,敏感性0.883比0.755,特异性0.849比0.713,均 P<0.001)。 结论:年龄、高血压、S_CT、UREA、NLR、Fib、cTnl是NVPAF合并CI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AFILA超声测量的左房应变指标建立的回归模型较CHA2DS2-VASc评分模型诊断效能更优,且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