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种植体支抗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炎性微环境及牙齿美观度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支抗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炎性微环境及牙齿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8例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系统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59,自锁托槽矫治器+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和对照组(n=59,自锁托槽矫治器+Nance弓联合横腭杆支抗正畸治疗).观察矫正前、矫正6个月后患者的咬合力、咀嚼效率、牙齿美观指数、牙周细胞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 leukin-1 β,IL-1 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 actor,TNF-α)、金属基质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观察矫正前、矫正后两组患者的牙齿体积(侧切牙、中切牙、尖牙)差变化,统计两组并发症(牙齿松动、牙龈炎、组织水肿)发生情况.结果:矫正6个月后,两组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牙齿美观指数较矫正前降低,观察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牙齿美观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牙周细胞IL-6、IL-1 β、TNF-α、MMP-9较矫正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矫正后,两组患者上下颌侧切牙、中切牙、尖牙体积较矫正前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治疗可提高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咬合力、咀嚼效率,能改善患者牙周炎性微环境,减少并发症,达到口腔美观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生理性支抗矫治技术对磨牙支抗控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适宜、稳定的支抗是正畸治疗成败的关键,有效的支抗控制对正畸治疗尤为关键,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支抗的控制一直备受正畸医生的关注.在临床操作中正畸医生采用多种措施对磨牙进行支抗控制,如:种植体、后倾曲、Nance弓、横腭杆等,本文针对生理性支抗矫治技术关于磨牙支抗的控制作一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种支抗形式矫治上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Nance弓与横腭杆、滑动杆与横腭杆,联合直丝弓矫治技术(Mclaughlin Bennett Trevisi,MBT)直丝弓技术,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治疗上颌前突、支抗磨牙与上颌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三种支抗的相关疗效.方法:选取11~17岁上颌前突病例36例,均拔除4颗前磨牙.Nance弓与横腭杆联合MBT直丝弓组12例(N+T组),使用直丝弓技术,应用强支抗进行矫治,一步滑动法;滑动杆与横腭杆联合MBT直丝弓组12例(S+T组),应用直丝弓技术,结合中支抗进行矫治,两步滑动法;Tip-Edge Plus组12例(TP组),使用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应用弱支抗进行矫治.矫治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N+T组上颌支抗磨牙前移量显著增加,与S+T组和T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T组上颌切牙整体后移显著,与N+T组和T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直丝弓支抗形式均能取得预期效果,其中滑动杆与横腭杆联合MBT直丝弓技术在上颌前牙整体向后移动方面优于其他两组,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在磨牙支抗控制方面优于其他两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ance弓联合横腭杆在拉尖牙远移中支抗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Nance弓联合横腭杆在拉尖牙远移中支抗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进行拔牙矫正的88例错颌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横腭杆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Nance弓联合横腭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支抗强度、模型测量结果、头影测量结果.结果 观察组强支抗率(56.8%)明显高于对照组(38.7%),总体支抗强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颌第一恒磨牙矢状距(0.82±0.04 mm vs.1.88±0.13 mm)、第一恒磨牙宽度(0.64 ±0.01 mm vs.1.12±0.06 mm)以及第一恒磨牙轴角(3.73±0.15°vs.8.52±0.34°)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颌第一恒磨牙牙体长轴和前颅底平面交角(U6-SN)明显小于对照组(1.24±0.12°vs.1.58±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拉尖牙向远中移动过程中,应用Nance弓联合横腭杆治疗增加支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矫治技术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比较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正器(PASS)矫治技术与麦克劳林·贝内特·特雷维斯(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伴上、下牙列中度拥挤患者排齐阶段对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效果.方法:42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伴上、下牙列中度拥挤患者,分为观察组(PASS,n=16例)和对照组(MBT加口外弓或Nance弓或TPA治疗,n=26例),采用Dolphin测量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排齐后的头颅侧位片,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硬组织指标(∠SNA、∠SNB、∠ANB、∠U1-NA、U1-NA距、∠L1-NB、L1-NB距、∠U1-SN、∠L1-MP及∠MP-SN)和软组织指标(面型角∠FAC、鼻唇角∠NLA、上唇突度ULP及下唇突度LLP).结果:观察组排齐阶段平均时间为(6.2±2.12)月,与对照组(5.0±1.86)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各软、硬组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齐后∠U1-NA、U1-NA距、∠L1-NB、L1-NB距、∠U1-SN、∠L1-MP及ULP等小于对照组(P<0.05),∠NLA则大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U1-NA、U1-NA距、∠L1-NB、L1-NB距、∠U1-SN、∠L1-MP、∠NLA及ULP等指标排齐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软、硬组织指标排齐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SS矫治技术在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排齐阶段不会造成前牙的唇倾,可高效、健康地促进牙齿排齐,且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面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上颌第一磨牙控制的效果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上颌第一磨牙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67例侧貌较突的拔牙患者分为3组,第1组采用隐适美G6方案矫治,第2组采用直丝弓矫治,设计强支抗(横腭杆联合Nance弓)关闭拔牙间隙,第3组采用直丝弓矫治,设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测量3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上颌第一磨牙位置变化量,先用配对t检验分析每组治疗前后数据的差异,再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情况,进而比较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磨牙控制的效果.结果 第1组和第2组治疗前后上颌第一磨牙长轴与上颌腭平面交角(U6 to PP)、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最凸点到翼上颌裂点至上颌平面垂线的距离(U6M-Hor)及近中根尖点到翼上颌裂点与上颌平面垂线的距离(U6A-Hor)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组治疗前后测量数据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隐形矫治治疗后U6M-Hor、U6A-Hor变化量大于第2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第1组和第2组上颌第一磨牙近移量均大于第3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隐适美G6方案设计的最大支抗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支抗控制能力与Nance弓联合横腭杆相近,但弱于种植体支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种植支抗在闭合式牵引埋伏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种植支抗在闭合式牵引埋伏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4例经影像学确诊的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进行闭合式牵引,对照组采用Nance弓进行牵引,均将埋伏牙移动到牙列中,术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埋伏牙大多移动到牙列中,排列、咬合关系良好,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种植支抗在埋伏牙闭合式牵引过程中较Nance弓更能获得稳定的矫治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右上中切牙和尖牙埋伏合并左上侧切牙缺失正畸治疗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报道了1例右上中切牙和尖牙埋伏合并右上侧切牙畸形和左上侧切牙缺失的12岁患者的正畸治疗过程,其中埋伏牙牵引是正畸治疗的关键.矫治结束后全口咬合良好,前牙区对称性美观良好,同时为患者最大程度保留了天然牙,节省了修复治疗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