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倍型 dce中 RHCE* ce等位基因变异致e抗原减弱1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1例RhD(-)女性先证者的 RH基因型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选取2019年8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例26岁女性先证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对其进行卡式法Rh表型检测。用PCR-基于序列法(PCR-sequence-based typing, PCR-SBT)和基因测序法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的 RHD合子型和 RH基因型。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Rh蛋白同源建模,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变异所造成的蛋白结构改变。本研究通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号:2023-KY-0870-003)。 结果:血清学检测显示先证者及其父亲Rh分型e抗原减弱。PCR-SBT及基因测序显示3人的基因型分别为 dce/ dCE、 dce/ DcE、 dCE/ DcE,先证者 RHD和 RHCE的基因型分别为 RHD*01N.01/ RHD*01N.16、 RHCE*01.01/ RHCE*04。蛋白模拟和分子动力学分析显示 RHCE* ce(c.48G>C)所导致的ce_16C变异将造成膜内外环结构的改变,主要影响膜外第2、6环和膜内第3、4的摆动性。 结论:RHCE* ce等位基因的c.48G>C变异可能是导致先证者e抗原减弱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例RHD-CE(3-7)-D基因重组与RHCE变异型患者的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分析1例Rh血型弱D、弱cE患者的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该类患者的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对患者红细胞进行ABO、RhDCcEe抗原的鉴定,同时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复核,抗人球蛋白卡法筛查不规则抗体;采用PCR-SSP法对RhDCcEe(RhD、RhC、Rhc、RhE、Rhe)基因型进行检测;三代全长测序技术对RHD/RHCE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微柱凝胶卡法鉴定ABO、RhD、RhCcEe血型抗原的结果为:A抗原(-)、B抗原(-)、RhD(1+)、RhC(4+)、Rhc(1+)、RhE(1+)、Rhe(4+)、对照孔(-);试管法ABO、RhD、RhCcEe抗原鉴定该患者表型为:A抗原(-)、B抗原(-)、RhD(w+)、RhC(4+)、Rhc(w+)、RhE(w+)、Rhe(4+),对照管(-);抗人球蛋白卡法筛查患者不规则抗体阴性;PCR-SSP法血型基因分型RhDCcEe结果:RhD(+)、RhC(+)、Rhc(+)、RhE(+)、Rhe(+);RHD/RHCE基因结果:RHD单倍体1为外显子 1-10全缺失,而单倍体2为外显子RHD-CE基因重组融合,且确认其重组类型为RHD-CE(3-7)-D,起点在外显子2(g.20238-20312之间),终点在外显子 8(g49184-50480之间),同时RHCE基因第 6外显子存在新碱基点突变RHCE*cE(827C>A).结论 RHD-CE(3-7)-D基因重组融合与RHCE*cE(827C>A)新等位基因突变可能引起D、cE血型抗原弱表达,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100例RhD初筛阴性孕妇D放散型表型筛查及基因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100例Rh D阴性孕妇进行D放散型 (Del) 表型筛查及基因型分析, 同时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 以指导Del血型孕妇的产前监测.方法 2016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 收集100例多次妊娠且初筛为Rh D阴性的孕妇外周血标本, 采用抗球蛋白凝胶卡法检测Rh D血型, 抗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采用Rh血型分型卡检测Rh CE抗原;抗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采用吸收放散试验进行Del血型表型鉴定, 同时采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SSP) 进行RHD*01EL.01 (RHD*1227A) 等位基因检测,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RFLP) 对Del表型标本RHD基因合子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对D变异型标本, 进行D抗原表位检测 (D-Screen) 和RHD基因10个外显子的PCR扩增及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100例标本中检出Del表型27例 (27%), 均没有产生抗-D, 其中21例Rh CE抗原分型为Ccee (77.8%), 4例为CCee (14.8%), 2例为Cc Ee (7.4%);25例RHD基因型为RHD*01EL.01/01N.01 (92.6%), 2例RHD*01EL.01/RHD*01EL.01 (7.4%) .此外还检出D变异型4例 (4%), 其中包括2例部分DⅥ3, 1例弱D25和1例弱D15, 均未产生抗-D.检出Rh D真阴性血型69例, 其中产生抗-D 9例 (12.7%), 且有2例合并抗-C;产生抗-c E合并抗-Jkb1例.结论 携带有RHD*01EL.01等位基因的"亚洲型"Del血型孕妇在Rh D阳性胎儿的免疫刺激下, 很可能不会产生抗-D, 属于完全性Del (complete Del) 血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2名RhD变异型献血者分子遗传背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广州地区收集的32例RhD变异型献血者进行基因分型, 以了解RhD变异型在广州献血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传统血清学方法, 对2016年6月-2017年1月的RhD变异型献血者进行RhD表型鉴定.提取基因组DNA, 采用MLPA检测试剂盒对收集的32例RhD变异型标本进行RHD基因分型.对于不能明确分型的标本, 使用Sanger测序法对RHD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使用D-Screen试剂盒对RhD变异型标本的RhD抗原表位行进一步检测.结果 在32例RhD变异型标本中:检出RHD*DVI.3/01N.01 8例、RHD*DVI.3/DVI.3 1例、RHD*weak partial 15/01N.01 7例、RHD*960A/01N.01 3例、RHD*weak D type 25/01N.01 3例、RHD*weak D type 72/01N.01 2例、RHD*D-CE (4)-D-CE (10) /01N.01 1例、RHD*95A/01N.01 1例、RHD*710T/01N.01 1例、RHD*DVI.3/01EL.01 1例、RHD*weak partial 15/01EL.01 1例、RHD*weak D type 25/01EL.01 1例、RHD*DVI.3/D-CE (3-9)-D 1例和RHD*538A/D-CE (2-9)-D 1例.结论 弱部分D15和部分DVI.3是广州地区献血者人群中最常见的RhD变异型.MLPA基因分型方法是1种有助于检出这2种不同RHD突变型等位基因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hC弱表达变异型标本同时发生RHCE、RHD基因突变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1例血清学RhC抗原弱表达标本的RH基因背景.方法 标本经RhD阴性确认及Rh分型后,抽取基因组DNA.QRT-PCR检测是否具有RHD基因,由于该标本具有RHD基因,对RHD和RHCE基因同时进行测序分析,并对RHD基因进行合子型分析.结果 标本血清学RhC弱表达,同时RhD阴性,RHD和RHCE基因同时发生突变,RHD基因突变为RHD* 01N.16(c.711delC;p.Val238Cysfs* 8),合子型为RHD/-.RHCE基因发现2个突变,分别是RHCE*01.01(c.48G>C;p.rp16Cys)及RHCE-D(4)-CE.结论 RhC/c/E/e抗原同样具有大量变异型,翩基因背景也相当复杂,为进一步提升输血安全性,开展针对RhC/c/E/e变异型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广州地区RhD变异型个体D抗原表位血型血清学特征及基因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RhD变异型个体D抗原表位特征及基因突变遗传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19年1月~8月广州地区献血者及医院送检本中心做疑难RhD鉴定的RhD变异型标本59(人)份,用2种单克隆抗-D试剂及D-screen抗原表位检测试剂盒进一步分析D抗原表位的血清学特征,并做RhCE表型分型;采用QuickGene 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标本的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方法做RHD基因合子型分析;利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基因分型法做RHD基因型检测,并对仍存疑标本做RHD外显子(exon1一exon10)Sanger测序,使用DNAS-tar/SeqMan软件做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广州地区RhD变异型个体中,检出自献血者的占27.12%(16/59)[占同期广州中献血者比例0.007%(16/232793)],医院送检的患者疑难标本占72.88% (43/59).RHD基因型检测:40.68% (24/59)为RHD* weak partial 15、25.42% (15/59)为RHD*DⅥ.3以及33.90%(20/59)较少见的RhD变异型类型[其中合并2种不同等位基因的RhD变异型又占76.92%(10/13)];血清学D-screen:RHD *DⅥ.3型细胞与抗-D(克隆号P3*21223B10)呈阳性反应,其他均为阴性的相对固定格局;RhD变异型CE表型分布比例为Ccee38.98%(23/59)、ccEe35.59% (21/59)和CcEe25.42%(15/59).结论 弱D15和部分DⅥ.3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最常见RhD烫异型类型,其中DⅥ可以通过D-screen等血清学方法得到初步鉴定,其他RhD变异型均需要分子生物学方法才能得到鉴定:>95%RhD变异型均为C+或E+表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RhD阴性献血者的遗传背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检测RhD阴性献血者RHD和RHCE基因,分析RhD阴性献血者的遗传背景.方法 对2021年3月~2022年5月雅安市中心血站经RhD初筛及确证试验为RhD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标本,首先鉴定RHD等位基因是否完全缺失,随后检测非RHD等位基因完全缺失型标本10个外显子是否存在缺失,最后对无RHD等位基因及外显子缺失的剩余标本进一步进行DNA测序分析;采用SSP-PCR法检测RHCE基因.结果 104份RhD阴性标本的RHD基因检测结果中,完全缺失65份(d/d),RHD基因部分缺失(1条等位基因缺失)33份,RHD基因无缺失6份;对上述33份RHD基因部分缺失标本的RHD等位基因进行10个外显子检测发现13份部分外显子缺失,其基因型均为RHD*D-CE(3-9)-D/d,表型为RhD阴性,余20份未见外显子缺失;其余无缺失标本的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6份标本的基因型为RHD*1227A/RHD*1227A型,19份标本的基因型为RHD*1227A/d型,1份标本的基因型为RHD*3A/d型,以上2种突变类型均被ISBT视为Del.RHCE基因检测结果中发现,cc基因型献血者全是RhD真阴性,Del型献血者中未见cc基因型.结论 通过RhD阴性献血者的遗传背景研究,发现其中存在较高比例的RhD抗原弱表达的Del型,该血型是否影响临床血液安全尚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多态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定期产检的54例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采用微柱凝胶卡检测RhD血型,采用抗人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采用Rh分型卡鉴定RhCE抗原分型,采用吸收放射试验检测Del血型,采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鉴定标本的Del血型基因型,采用D-Screen试剂的反应格局表鉴定部分DⅥ3型,针对10个RHD基因外显子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结果]54例初筛RhD阴性孕妇中,单克隆(IgG+IgM)抗D-抗体IAT试验检出3例阳性,经鉴定为D变异型;酸放散法检出阳性18例,除上述3例D变异型外,其余15例均为Del表型,36例D阴性标本.D变异型与Del表型均未产生抗-D,36例D阴性标本中2例产生抗-JKb合并抗-cE,7例产生抗-D(其中1例产生抗-C合并抗-D).RhCE分型结果显示:D阴性血型以ccee为主,Del表型以Ccee为主,无ccEe与ccee.3例D变异型中,D-Screen检出2例部分DⅥ3型,剩余1例经RHD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为弱D15型,RHD基因存在c.845G>(p.Gly282Asp)纯合突变.PCR-SSP检出15例阳性,与酸放散法检出阳性的例数一致,15例Del表型均携带RHD* 01EL.01.15例Del表型中,合子型D+/D+1例,且其基因型为RHD*01EL.01/01EL.01;合子型D+/D-14例,且其基因型均为RHD* 01EL01/01N.01,占93.33%.[结论]54例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结构存在复杂的多态性,变异等位基因D阴性血型以ccee为主,Del表型以Ccee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RhD抗原阳性患者血清Rh意外抗体的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RhD抗原阳性患者血清中检出Rh意外抗体的特异性和配血对策.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及抗体筛选,对抗体筛选阳性或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血标本,采用试管盐水法(NS)、手工凝聚胺法(MPT)、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及吸收放散试验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对患者红细胞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及相应抗原检测,以排除自身抗体的干扰和验证抗体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在34例RhD抗原阳性(含Rh弱D型及部分D型各1例)患者血清中,男15例(41.12%),女19例(55.88%),年龄0~90岁.A型13例(38.24%)、B型11 例(32.35%)、O型6 例(17.65%)、AB 型4 例(11.76%).Rh抗 E 抗体20 例(58.82%)、抗 C 抗体2 例(5.88%)、抗 c 抗体2例(5.88%)、抗Ec抗体4例(11.76%)、抗Ce抗体2例(5.88%)、抗D抗体2例(5.88%)、抗DE抗体2例(5.88%).抗体类型为IgG类,抗体效价为16~32,凝集强度为2+~3+.DAT阴性30例,DAT阳性4例(均为胎儿/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结论 Rh意外抗体为IgG类抗体,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RhD阴性孕妇DEL型的筛查及基因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 RhD阴性孕妇进行 DEL型筛查及基因型分析,结合不规则抗体鉴定,为 RhD阴性围产期妇女提供合理的产前检测.方法 收集 102 例天津滨海新区 RhD阴性孕妇外周血标本,应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 RhD确认,应用吸收放散试验进行DEL型确认,应用RhD血型抗原试剂卡进行RhC、c、E、e表型鉴定,使用 PCR-SSP法对确认为 RhD阴性的样本进行 RHD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102 例 RhD初筛阴性个体中检出 DEL RHD 1227A纯合型 13 例(12.7%),DEL RHD 1227A杂合型 2 例(2%),其 RhC/E抗原分型为 Ccee 9 例(60%),CCee 3 例(20%),CcEe 3 例(20%).全缺失 RHD基因型 70 例(68.6%),RHD-CE(2-9)-D型 10 例(9.8%),弱 D15型 5 例(4.9%),2 例不能用此PCR-SSP方法确定其基因型(2%).结论 本地区 RhD阴性孕妇 DEL型占有较高比例,血清学检测结合基因分型检测,可准确判定 RhD血型,从而指导 RhD阴性孕妇预防注射免疫球蛋白和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