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启动子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SDHVD组成员(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SDHVD的患者)与285名健康对照组成员(同期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的SIRT1基因启动子序列进行统计分析。Sanger测序法检测SIRT1基因启动子序列SNPs;χ 2、Logistic回归对SNPs进行基因型、等位基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Haploview 4.2软件对SNPs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SHEsis程序进行单倍型分析,凝胶迁移率变异实验(EMSA)分析SNPs对转录因子与SIRT1基因启动子相结合的影响,Transfac程序预测受多态性影响的与SIRT1基因启动子相结合的转录因子。 结果:rs3740051位点GG基因型与SDHVD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校正年龄后,其致SDHVD效应是AA基因型的3.079倍( OR=3.079,95 %CI:1.156~8.201, P=0.024)。SIRT1基因启动子中,5个SNPs位点间呈强连锁不平衡(均D′>0.8),共形成11种 P<0.05的单倍型,其中*A**C、AA**C、*AG*C、AAG*C、AA*AC、*AGAC和AAGAC在SDHVD组中具有更高的频率(均 P<0.05, OR>1,95 %CI不包含1)。EMSA示正常序列探针与核蛋白所孵育出的结合条带较突变序列探针与核蛋白所孵育出的结合条带颜色深。 结论:rs3740051位点GG基因型与SDHVD具有相关性且可能是SDHVD发生的危险性基因型。单倍型AC(跨rs932658和rs2394443)可能是SDHVD发生的危险性单倍型。rs3740051可能通过干扰FOXC蛋白与SIRT1基因启动子的结合影响SDHVD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早期预防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1568例≥60岁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组和非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每增加10岁)( OR=2.107,95% CI=1.518~2.924)、血钙( OR=8.934,95% CI=2.023~39.447)、总胆固醇( OR=1.167,95% CI=1.044~1.304)、女性( OR=2.098,95% CI=1.305~3.374)、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降低( OR=0.818,95% CI=0.682~0.981)是影响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两两比较显示:不同钙化程度均与年龄相关( P<0.05);无钙化组载脂蛋白A、尿酸、血磷、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度钙化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流速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比值(E/e′)、N端脑钠肽前体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无钙化组和轻度钙化组总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年龄、血钙、总胆固醇、女性、MPV降低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误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总结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对 2020年1 月—2022 年12 月收治的曾在外院误诊的SDHVD 15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 例中单纯主动脉瓣病变8 例,二尖瓣病变5 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病变 2 例;有高血压病史 8 例,高脂血症史 6 例,2 型糖尿病史 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3 例,脑卒中史2 例;有吸烟史 7 例.10 例因伴不同程度心悸、胸闷、气促、乏力及心前区闷痛,初步诊断为冠心病;5 例因伴不同程度心悸、胸闷、气促、乏力及下肢水肿,听诊发现心脏杂音,初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误诊时间0.5~2 个月.初步诊断为冠心病者予药物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就诊我院;初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者未予任何治疗转我院进一步诊治.15 例就诊我院后,根据临床表现和高压断层X线检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确诊为SDHVD.6 例行介入治疗,后失访;9 例行药物保守治疗,随访 1 年病变瓣膜钙化情况控制较好.结论SDHVD病初常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被老年基础疾病症状所掩盖,加之部分患者心脏瓣膜杂音缓慢发展,易误诊.提高接诊医生对本病的认知、丰富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经验,及早行高压断层X线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利于减少或避免本病误诊误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国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对中国地区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探讨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指南进行了Meta分析.系统检索了 11 个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mbase、Ovid、Scopus、知网、维普、万方、中华医学杂志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SDHVD的文章,检索时间选择从建库起至 2023 年 3 月 15 日.由 2 名研究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使用软件Stata 17.0 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18 篇文献,研究类型包括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共涉及 10 121 名老年人.在控制混杂变量之后,以下危险因素与中国老年人发生SDHVD有关:年龄[WMD=4.29,95%CI(1.84~6.74),I2= 94.5%,P<0.05]、吸烟[OR=1.32,95%CI(1.00~1.73),I2=78.9%,P<0.05]、高血压[OR=1.93,95%CI(1.75~2.13),I2=0,P<0.001]、高脂血症[OR=1.66,95%CI(1.40~1.97),I2=2.4%,P<0.001]、糖尿病[OR=1.33,95%CI(1.05~1.69),I2=60.6%,P<0.05]、冠心病[OR=2.12,95%CI(1.60~2.80),I2=67.4%,P<0.001]、骨质疏松[OR=3.42,95%CI(2.07~5.65),I2=0,P<0.001.结论 年龄、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和骨质疏松被确定为中国老年人SDHVD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武汉市第六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60例SDHV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1:1进行匹配,选取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无心瓣膜病史、心脏彩超检查基本正常者为对照组,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影响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做重要指标的定量解析.结果 160例SDHVD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钙化116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钙化36例,单纯二尖瓣钙化8例;单纯瓣膜关闭不全66例,狭窄合并瓣膜关闭不全42例,单纯狭窄12例,瓣膜功能正常40例,单纯左心房扩大56例,单纯左心室扩大40例,左心房及左心室均扩大42例,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1者105例,射血分数(EF)比值<0.5者50例.心律失常145例,其中房颤35例,房室(束支)传导阻滞26例,房性/室性期前收缩81例.多因素分析发现,SDHVD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P=0.040,OR=2.024)、高血压(P=0.038,OR=2.832)、胆固醇(P=0.000,OR=3.180).进一步的定量解析提示:胆固醇5.0 mmol/L以上,发生SDHVD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结论 SDHVD好发于主动脉瓣,主要表现为瓣膜关闭不全,常合并心房心室的扩大及心脏舒张功能不全.SDHVD常合并有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房颤与房室传导阻滞.SDHVD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血清高胆固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治疗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由于人均寿命的提高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的上升,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SDHV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研究[1]表明,≥60岁人群的SDHVD发病率约占心脏瓣膜病的25%. SDHVD是一种随年龄增加而危险度上升并以瓣膜内大量钙质沉积为特点的老年人常见心脏瓣膜疾病,根据瓣膜病变部位和程度有着不同临床表现[2-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心动图评价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经胸超声心动图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4例年龄60~89岁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检出率及不同年龄段检出率,并对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等各瓣膜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以及对心室重构的影响.结果:本组病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为33.2%,患病数为174例.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退行性病变累及瓣膜及其功能改变情况:单纯主动脉瓣发病率显著高于单纯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二尖瓣;与非SDHVD对照组比较SDHVD组其心室重构发生变化,其中以左心结构改变明显.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以主动脉瓣病变多见,瓣膜功能失常多以瓣膜关闭不全为主.SDHVD患者有左心室重构倾向并伴有心功能减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龄心衰患者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高龄心衰患者合并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SDHVD)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3月住院的所有高龄心衰患者,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筛选合并SDHVD的患者,分析SDHVD与患者年龄、脂蛋白a[Lp(a)]水平及合并疾病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急、慢性心衰的高龄患者162例,平均年龄(88.50±5.11)岁,合并SDHVD者61例(37.65%).SDHVD表现以单纯主动脉瓣钙化(AVC)为主,占83.61%;病变程度以轻度为主,占54.10%.无SDHVD组与合并SDHVD组年龄、Lp(a)水平及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龄心衰患者合并SDHVD比例较高,但以轻度AVC为主要表现形式.未发现年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以及Lp(a)水平与SDHVD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通地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年龄≥60岁的南通地区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心动图对SDHVD进行心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心脏各房室腔大小,病变瓣膜及瓣环的活动情况、有无狭窄及反流情况、射血分数(EF)值、E峰与A峰比值(E/A)值、反流的定性、定量等参数.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将202例经过超声心动图诊断的SDHVD患者为实验组,200例无SDHVD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血脂、冠心病等及家族史.评价SDHV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2例瓣膜钙化的患者当中,单纯主动脉瓣钙化的发生率为最高(57.9%),累及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其次(20.3%),单纯二尖瓣钙化11.4%;瓣膜功能障碍中单纯关闭不全所占比例最高(59.9%).实验组左心房扩大及E/A值<1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房颤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对SDHVD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结论 SDHVD病变瓣膜以主动脉瓣最常见,瓣膜功能障碍以关闭不全最常见;且易合并左心扩大和功能不全;容易合并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多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龄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老龄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合并房颤(AF)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年龄≥60岁的13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彩色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将研究对象分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SDHVD+AF)组45例、单纯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组45例和无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及房颤的对照组40例.进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房内径(LAI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功能参数(E/A ratio).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三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SDHVD+AF组血清TNF-α、IL-1β、IL-6、CR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SDHVD+AF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最高,LAId及LVEDd最大,LVEF及E/A最小,与对照组和SDHV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HVD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HVD+AF组血清TNF-α、IL-1β、IL-6和CRP水平与LAId和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和E/A呈负相关(P<0.05).结论 炎症反应与老龄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病程相关,随着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心功能逐渐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