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区间删失数据估计方法的COVID-19潜伏期分布估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潜伏期等流行病学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分布进行估计。方法:收集各省份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发布信息平台的确诊病例暴露与发病信息,利用区间删失数据估计方法,基于Log-normal、Gamma和Weibull分布,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分布进行估计。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确诊病例109例,平均年龄为39.825岁。基于Log-normal分布的潜伏期 M=4.938( P25~ P75:3.451~7.304)d,Gamma分布的潜伏期 M=5.064( P25~ P75:3.489~7.301)d,Weibull分布的潜伏期 M=5.678( P25~ P75:3.653~7.666)d。Gamma分布的对数似然函数值最大。 结论:COVID-19的潜伏期服从Gamma分布,基于区间删失数据的估计方法可用于传染病潜伏期分布的估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舱室空气微生物浓度检测数据统计学分布数学分析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舱室空气微生物浓度检测数据分布的有效统计学分析模型,为获取舱室空气微生物污染容许浓度理论限值提供手段。方法:应用数学统计学原理,采用线性变换 y= x、负指数变换 y=1/ x、根指数变换 y=sqrt( x)、对数变换 y=log10( x)和反三角函数变换 y=arctg( x)5种数学映射变换处理检测数据;应用正态分布、伽玛分布、指数分布、瑞利分布、威布尔分布和贝塔分布6种概率函数模型分析数据的分布;在映射变换置信水平α=0.05下,采用KS检验方法对模型可接受性进行检验,当 P≥α时判定为不拒绝该分布模型。 结果:舰艇舱室空气微生物浓度数据经线性变换、负指数变换、根指数变换、对数变换后,大型水面舰艇、潜艇舱室微生物浓度分布接受正态分布模型、伽玛分布模型和威布尔分布模型( P≥α);普通水面舰艇舱室微生物浓度分布接受威布尔分布模型( P≥α)。 结论:威布尔分布模型在舱室微生物数据分布统计学分析中通用性好,可用于容许浓度理论参数值演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极值分布理论在广东寒害重现期预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寒害是广东省继洪涝、台风之后的第三大灾害性天气,预测寒害重现期对科学防寒减灾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基于广东省86个县(市)气象站1961-2015年冬季(12月-翌年2月)逐日气象资料,以积寒指数为寒害指标,采用Gumble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Pearson-Ⅲ型分布4个模型对各站寒害极值进行概率分布拟合,并检验筛选最优模型,计算不同重现期的寒害极值.结果表明:广东省86个县(市)气象站中,有77个站适用Pearson-Ⅲ型分布,8个站适用对数正态分布,1个站用Gumble分布拟合最佳,Weibull分布函数不适用于广东寒害极值分布的拟合.根据各站最优拟合分布函数,预测广东86个站点10、25、50和100年寒害重现期,其相对误差均较小(≤6%);其多年一遇的积寒极值呈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表现为北多南少,与寒害发生过程中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温幅度等分布特征一致.研究成果可为广东相关行业科学防寒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多元功效成分的干姜干燥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干姜药材中6种活性成分的影响,探讨干燥过程中干姜成分的动态变化和水分动力学变化.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干姜中的多元功效成分,以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α-姜黄烯、(E)-β-金合欢烯为指标,对不同干燥方法所得干姜进行综合评价;利用Weibull函数模拟干姜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动态变化结合成分动态变化,探讨干姜干燥过程的原理.结果 12种干燥方法对干姜中多元功效成分有一定影响,干燥过程各成分呈波动变化,Weibull函数模拟干姜干燥过程的r2均大于0.990.以控温鼓风60℃干燥所得干姜较优;含水量范围6%~15%为干姜加工的适宜水分;干姜干燥过程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与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Weibull分布函数能够较好的模拟干姜干燥过程的水分变化,对干姜干燥过程的预测、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使用现代干燥技术干燥干姜药材提供了技术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枸杞真空脉动干燥过程模拟及动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以枸杞为研究对象,探索枸杞的真空脉动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及动力学模型,为改善表面结壳,缩短干燥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真空脉动干燥技术应用于枸杞的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温度(50、55、60、65℃)、真空时间(5、10、20、30 min)和常压时间(2、4、8 min)对枸杞干燥动力学、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和干燥活化能(Es)的影响,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干燥过程进行模拟与分析.结果 干燥温度、常压时间和真空时间均对枸杞的干燥有显著影响,当干燥温度60℃,常压时间4 min,真空时间10 min时,干燥时间为284 min;Weibull分布函数能很好地描述枸杞的真空脉动干燥过程;尺度参数α与干燥时间有关,并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干燥温度、真空时间和常压时间对形状参数β的影响较小,β值和干燥方式相关;水分Deff在2.02×10-8~3.56×10-8 m2/s,干燥Ea为36.27 kJ/mol.结论 Weibull分布函数可预测枸杞药材真空脉动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脱除规律,对于枸杞干燥过程的预测、调控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药物临床试验中数据模拟常用单变量概率分布及SAS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3/8/6
数据模拟在解决药物临床试验疑难问题的应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数据模拟中,使用概率分布函数生成随机数据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常用的单变量概率分布,包括伯努利分布(bernoulli distribution)、二项分布(binomial distribution)、几何分布(geometric distribution)、离散均匀分布(discrete uniform distribution)、列表分布(tabulated distribution)和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等离散型分布以及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均匀分布(uniform distribution)、指数分布(exponential distribution)和威布尔分布(weibull distribution)等连续型分布,同时提供了生成各种分布类型的随机数据的SAS程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Weibull函数的单颗六味地黄丸干燥过程模拟及其动力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以单颗六味地黄丸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干燥过程水分变化及体积收缩特性,为提高丸剂干燥效率,减少丸剂干燥过程花丸、结壳、裂纹等品质问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恒温热风干燥及真空干燥方式研究六味地黄丸在50,75,100,125℃干燥温度下干燥特性,以菲克第二定律球体模型及阿伦尼乌斯方程为基础得到干燥过程水分有效扩散系数、活化能,通过投影面积法研究干燥过程中丸剂体积收缩特性,利用Weibull函数对单颗六味地黄丸干燥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六味地黄丸热风干燥及真空干燥均属于降速干燥过程,达到相同含水率真空干燥所需时间较热风干燥短.单颗六味地黄丸干燥过程水分比随时间变化服从Weibull函数分布(R2 =0.9945~0.9997),尺度参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干燥温度对形状参数影响显著,热风干燥及真空干燥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分别处于2.626×10-3 ~ 7.823×10-2,3.782×10-3~9.042×10-2 m2·s-1,活化能分别为47.18,42.69 kJ· mol-.六味地黄丸热风干燥及真空干燥体积比分别处于0.638 ~0.741,0.607 ~0.689.结论:Weibull函数可较好地预测六味地黄丸的干燥脱水规律,低温干燥条件下丸剂收缩速率变缓有利于防止裂丸的形成,可为六味地黄丸的干燥方式及其工艺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低温与回潮条件的当归干燥Weibull函数模拟及其干燥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当归在低温阴干及低温回潮干燥条件下的干燥及回潮特性,明确低温及回潮对当归干燥过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和1stOpt软件模拟当归在低温阴干和低温(40、55℃)回潮条件下的函数模型,分析模型参数、干燥曲线、相对干燥回潮率、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干燥活化能等指标,对比低温阴干和低温回潮干燥条件下当归的干燥特性.结果 低温阴干和低温回潮干燥方法均可使当归干燥,且低温回潮干燥方法可极大缩短当归的干燥周期,Weibull函数模型及线性回归拟合方程结果理想,当归低温阴干Deff为0.209 59 mm2/h,低温回潮干燥Deff在4.489 40~4.566 90mm2/h,低温干燥条件下当归干燥活化能为80.75 kJ/mol.结论 低温回潮干燥方法较传统低温阴干具有明显优势,该研究可为提升当归传统阴千干燥技术,建立新的适宜当归产地加工的干燥方法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当归切片远红外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以当归切片为研究对象,探索当归切片的远红外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为提高干制品品质,建立当归科学适宜的产地加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远红外加热技术应用于当归切片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辐照高度条件下,当归切片的远红外干燥特性和干制品品质的变化规律,并利用Weibull函数拟合干燥曲线,建立试验因素和模型参数的定量关系.结果 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切片厚度和辐照高度的降低,水分比明显减小,干燥速率显著增加;当归切片的远红外干燥过程服从Weibull分布函数(R2=0.98334~0.99934,χ2=0.0013~0.0065),尺寸参数和形状参数均与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辐照高度有关;估算水分扩散系数(Dcal)的区间为4.698×10?11~2.084×10?10 m2/s,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的区间为3.891×10?9~2.1792×10?8 m2/s,均随着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的增加,辐照高度的减少,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与热风干燥的干制品相比,远红外干制品的色差值和水活度更小,更容易保留当归中的阿魏酸和挥发油;对不同干燥条件下干制品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分析发现,远红外可以增加当归切片内部的微孔数量,细胞排列更加整齐,增加了干燥过程的热质迁移速率,缩短了干燥时间.结论 Weibull分布函数可预测当归切片干燥过程的水分迁移规律,对于当归切片干燥过程的预测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Dincer模型不同干燥方式下光皮木瓜干燥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Dincer模型探究不同干燥方式下光皮木瓜的干燥特性,为应用Dincer模型分析中药干燥传热传质过程及筛选适宜的光皮木瓜干燥技术和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气体射流冲击、中短波红外和真空脉动干燥技术干燥厚度为12 mm的光皮木瓜切片,采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9、12、15 mm厚度的光皮木瓜切片,研究其干燥特性并测定干燥后的色泽、维生素C (VC)、总黄酮、复水比和微观结构.结果 相同干燥温度下,3种干燥技术干燥速率从大到小分别为气体射流冲击、中短波红外及真空脉动干燥技术,对应干燥活化能(Ea)为43.10、36.95、20.37 kJ/mol;减小切片厚度有助于提高干燥效率.Weibull分布函数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尺度参数α为47.85~324.51,α越小干燥时间越短,气体射流冲击和中短波红外干燥形状参数β在0.859 9~0.980 6,说明干燥为内部水分扩散控制的降速干燥过程,而真空脉动干燥条件下β介于1.218 7~1.290 8,说明干燥受内部水分扩散和表面水分蒸发所共同主导;估算水分扩散系数(Dcal)在1.66×10-8~1.13×10-7 m2/s,随着α值的增大而减小.Dincer模型分析干燥特性表明,不同干燥条件下滞后因子(G)为1.135 6~1.337 6,说明干燥初期均有短暂的升速干燥过程;传热毕渥数(Bi)值在1.171 4~136.041 2,且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在3.26×10-9~6.33×10-8 m2/s,相同干燥温度下D*eff<Deff<Dcal;传质系数(k)为9.02×10-6~8.82×10-5m/s,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适合于光皮木瓜片的干燥加工,在实验参数范围内,干燥温度60℃、切片厚度12mm为最优干燥工艺,干燥时间为5h、明亮度L*为62.80±1.70、色差值△E为19.62±2.60、VC和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1.107 8±0.005 0) mg/g和(36.74±0.60) mg/g、复水比为7.11±0.24.结论 该研究可为应用Dincer模型在中药干燥过程分析传热传质特性及筛选适宜的光皮木瓜干燥条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