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R-59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59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取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miR-592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miR-592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miR-59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并对所有患者进行4年随访,记录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分析miR-592与乳腺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miR-592相对表达量及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显色比例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不同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miR-592相对表达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miR-592相对表达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iR-592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所有患者进行4年随访,miR-592高水平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0.37(18.47~60.00)个月明显高于低水平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30.57(13.57~60.00)个月.结论:miR-592在乳腺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状态,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且miR-592低表达可能意味着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miR-592靶向调控PRDM5影响肾细胞癌侵袭转移及自噬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究miR-592靶向调控PR结构域锌指蛋白5(PR domain zinc finger protein 5,PRDM5)影响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侵袭转移及自噬的机制.方法 RT-qPCR、蛋白质印迹检测RCC 组织和细胞中 miR-592、PRDM5 mRNA 和蛋白水平.A498、786-O 细胞分为 anti-miR-NC 组、anti-miR-592 组、anti-miR-592+si-NC 组、anti-miR-592+si-PRDM5 组.RNA 免疫共沉淀(RIP)检测 miR-592 和PRDM5的结合;CCK-8、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形成;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PRDM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Ⅰ水平.建立移植瘤裸鼠模型,分析敲低miR-592表达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RCC组织和细胞中PRDM5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miR-592水平增加(P<0.05).敲低miR-592表达后,细胞A450 nm、迁移和侵袭细胞数、MMP-2、MMP-9水平降低,自噬小体数量、Beclin1、LC3 Ⅱ/Ⅰ水平增加(P<0.05).敲低PRDM5表达能部分逆转敲低miR-592对细胞增殖、侵袭及自噬的影响(P<0.05).敲低miR-592表达能够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P<0.05).结论 miR-592通过靶向抑制PRDM5表达,促进RCC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能力,并抑制自噬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靶向miR-592/PIK3CA的lncRNA-XIST对乳腺癌细胞裸鼠的作用机制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靶向miR-592/PIK3CA的lncRNA-XIST对乳腺癌细胞裸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我院收集的2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对比lncRNA XIST、miR-592及PIK3CA的表达水平.培养MCF-10A、MCF-7、BT-549、MDA-MB468、HSS578T细胞,对比不同乳腺癌细胞中lncRNA XIST、miR-592及PIK3CA的表达.建立MCF-7裸鼠移植瘤模型建立,将其分为对照组、si-NC组、si-XIST组、pcDNA-NC组、pcDNA-XIST组,对比不同组荷瘤裸鼠生存情况及各组肿瘤体积、抑瘤率.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MMP-9、Bax蛋白表达,之后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lncRNA XIST表达水平明显较癌旁组织低,miR-592、PIK3CA表达水平明显较癌旁组织高(P<0.05).与MCF-10A正常乳腺癌细胞相比,MCF-7乳腺癌细胞中lncRNAXIST表达最低,miR-592、PIK3CA表达最高,选择MCF-7乳腺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行后续研究.对照组、si-NC组、pcDNA-NC组的肿瘤体积、肿瘤重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si-NC组、pcDNA-NC组的抑瘤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si-XIST组的肿瘤体积、肿瘤重量明显增加(P<0.05),抑瘤率为-40.04±5.24%,pcDNA-XIST组肿瘤体积、肿瘤重量明显降低(P<0.05),抑瘤率为54.29±7.89%.对照组、si-NC组、pcDNA-NC组的MMP-2、MMP-9、Bax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si-NC 组、pcDNA-NC 组相比,si-XIST 组的 MMP-2、MMP-9 明显升高,Bax 明显降低,pcDNA-XIST 组的 MMP-2、MMP-9明显降低,Bax明显升高(P<0.05).与mimic NC相比,miR-592 mimic组中XIST-WT、PIK3CA-WT细胞中荧光活性明显降低(P<0.05),两组XIST-MUT、PIK3CA-MUT细胞中荧光活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XIST可能通过海绵化miR-592来调控PIK3CA表达水平,降低MMP-2、MMP-9水平,提高Bax水平,进而抑制MCF-7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甲基苯丙胺成瘾人群血浆microRNA的表达变化及法医学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明确甲基苯丙胺(METH)成瘾人群血浆中微RNA(miRNA)的表达水平和诊断效能,探讨其作为METH成瘾的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为METH成瘾的诊断和治疗发现潜在靶点.方法 建立METH成瘾小鼠条件位置偏爱模型,采用RNA-seq技术检测METH成瘾小鼠伏隔核(NAc)中miRNA的表达谱,筛选并验证差异miRNA.选取METH成瘾人群样本81例和健康对照样本78例,采用RT-qPCR技术,检测METH成瘾人群血浆中目标miRNA(miR-206-3p,miR-592,miR-9-3p,let-7b-3p和miR-155-3p)的表达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miR-NA的诊断效能.结果 METH成瘾人群血浆中miR-206-3p,miR-592,miR-9-3p和let-7b-3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5);目标miRNA的下游靶点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上,且该通路中的BDNF和IGF-1在METH成瘾人群血浆中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为8.225 μg·L-1,544.4 g·L-1(P<0.01);miR-9-3p和miR-592联合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 0.871(95%CI 为 0.806~0.935),最大截断点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78.5%和84.1%.结论 血浆中 miR-9-3p和 miR-592 联合判断METH成瘾的诊断效能较高,可望作为诊断METH成瘾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miR-210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微小RNA-210(miR-21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探究其在体外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湖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82例,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组织及细胞中miR-210的表达水平,分析miR-210与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的关系.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转染含miR-210全长的载体作为实验组,转染空白载体作为对照组,CCK-8实验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转移及侵袭能力.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miR-210的表达水平为0.198±0.01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0.084±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41,P<0.001);三阴性乳腺癌组织miR-210表达水平为0.254±0.026,显著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0.167±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75,P=0.003).miR-210高表达、低表达两组患者TNM分期、分子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9,P=0.005;χ2=7.053,P=0.008);而miR-210高表达的患者4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49.37%:7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43,P=0.024).q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miR-210的表达水平为0.517±0.038,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的0.284±0.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80,P<0.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48、72及96 h时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3.771±0.452:3.206±0.314;7.662±0.619:6.736±0.552;15.477±1.425:11.592±1.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6,P=0.025;t=2.496,P=0.019;t=4.594,P=0.001).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下室面细胞数为(107.8±13.0)个,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的(74.4±10.9)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2,P=0.001);迁移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下室面细胞数为(136.5±18.5)个,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的(87.4±15.7)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56,P<0.001).结论 miR-210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病情进展、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体外miR-210可促进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恶性行为,是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及靶向治疗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小RNA-592靶向调控JAK1表达及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小RNA-592(miR-592)对Janus激酶1( JAK1)表达的靶向调控作用及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NSCLC细胞系A549和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的miR-592水平.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法向A549细胞转染miR-592模拟物(过表达组)和阴性对照(NC组)后采用QPCR检测miR-592水平,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划痕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以评价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592对JAK1的靶向调控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JAK1、磷酸化JAK1( p-JAK1)、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p-STAT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蛋白水平.结果 QPCR 结果显示 A549 细胞的 miR-592 水平为0. 312±0. 097,低于BEAS-2B细胞的1. 062±0. 136(P<0. 05);过表达组的miR-592相对表达量为6. 647±1. 847,高于NC组的1. 054±0. 168(P<0. 05).过表达组的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7. 45±2. 51)%和(105. 2±15. 8)个,均低于NC组的(54. 45 ±3. 06)%和(312. 4±19. 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A549细胞中miR-592模拟物可抑制JAK1野生型3′非翻译区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但对突变型JAK1的无影响.与NC组相比,过表达组的JAK1、p-JAK1、p-STAT3和MMP-9蛋白水平均下调(P<0. 05).结论 miR-592负调控NSCLC细胞侵袭和迁移,可能与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活性有关,提示miR-592发挥抑癌作用且可能是NSCLC治疗的潜在靶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iR-592靶向Cep135调控小鼠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分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miR-592在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自我更新及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转染试剂将miR-592表达质粒转入mESCs,以过表达miR-592.利用qRT-PCR及Western印迹法分析miR-592对mESCs分化的影响.利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592作用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靶基因.利用Western印迹法探究miR-592及其靶基因对mESCs自我更新的影响.结果 qRT-PCR及Western印迹法实验结果表明miR-592促进mESCs向外胚层方向分化.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的结果表明Cep135是miR-592作用的靶基因,而Western印迹法实验发现Cep135能够促进mESCs的自我更新.结论 miR-592通过靶向下调Cep135的表达,以抑制mESCs的自我更新,进而促使mESCs向外胚层方向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结肠癌中miR-592、SOX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微小RNA-592(miR-592)和Sry相关组蛋白9(SOX9)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在长武县人民医院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06例,术中收集患者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5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其miR-592和SOX9 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OX9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miR-592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0.56±0.1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0.9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SOX9 mRNA表达水平及SOX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8±0.74、64.1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1±0.32、16.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miR-592、SOX9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miR-592低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22.03%,明显低于高表达组的6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9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42.11%,明显低于低表达组的7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miR-592低表达、SOX9高表达是影响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肠癌组织中miR-592与SOX9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62,P<0.05).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miR-592低表达、SOX9高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生存率有关,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影响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lncRNA-135调控miR-592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筛选并确定调控miR-592作用的关键lncRNA,探讨其对miR-592沉默靶基因cep135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lncRNA基因芯片筛选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及KO miR-592 mESCs中差异的lncRNA从而找出关键调控分子1ncRNA-135.利用转染试剂干扰lncRNA-135的表达,使用Western印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技术检测lncRNA-135对miR-592及其靶基因cep135的表达影响,进而阐明lncRNA-135对mESCs多能性的调控作用.结果 lncRNA基因芯片分离确定了527条差异表达的lncRNA,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qRT-PCR验证,确定了评分最高的lncRNA-135为关键作用分子.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了1ncRNA-135能够结合miR-592以干扰其沉默靶基因cep135.而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则证实lncRNA-135通过作用于miR-592,阻止其对cep135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mESCs的多能性.结论 lncRNA-135可以通过充当miR-592的“分子海绵”从而调节与mESCs多能性维持有关的多个基因的表达,这将可能帮助建立调控性miRNA网络与mESCs多能性之间的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马尾松大小径材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马尾松大径材和小径材进行小RNA分子测序,构建了6个小RNA文库,共检测到1.42×l07~1.59xl07条序列.鉴定得到1 567个miRNA,其中已知保守miRNA 783个,新miRNA 784个;差异表达miRNA 67个,其中31个在大径材马尾松中显著上调,36个显著下调.最终预测得到28 044个靶基因,67个差异表达miRNA对应592个靶基因,GO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主要参与了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中共计27个类别,KEGG分析表明它们参与了44种不同的途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了4个差异表达miRNA的表达趋势与小RNA测序结果相似,且对其靶基因可能起负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某些miRNA (如miR171、miR397、novel-m0462-5p、novel-m0101-3p、novel-m0504-3p、novel-m0279-3p等)可能参与马尾松生长发育过程,对马尾松的次生生长、维管形成层发育过程、木质素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过程等多方面产生作用,从而造成马尾松大径材和小径材的差异.本研究为今后马尾松大径材的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