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质干细胞成骨过程中外泌体内miRNA-222-5p对肌腱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间质干细胞成骨过程中外泌体转运的miRNA-222-5p对肌腱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分离和鉴定间质干细胞外泌体。小鼠跟腱切断后1周安乐死后取其肌腱,分离培养肌腱细胞,得到肌腱细胞损伤模型(损伤组);将成骨分化过程中的间质干细胞与肌腱细胞共培养(共培养组);将miRNA-222-5p模拟物转染进间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间质干细胞与肌腱细胞共培养(miRNA-222-5p组)。通过克隆形成、Transwell观察间质干细胞分泌外泌体及外泌体转运的miRNA-222-5p对肌腱细胞损伤修复的能力;qPCR、Western-blot和荧光染色检测成软骨和成骨相关蛋白的相对mRNA和相对蛋白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blot检测信号通路因子的表达。结果:电镜观察外泌体直径为40~100 nm,形态为典型的杯口状结构。外泌体标志蛋白热休克蛋白70、多配体聚糖结合蛋白1、肿瘤转移抑制因子9、肿瘤转移抑制因子63和肿瘤易感基因10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56±0.22、2.06±0.42、1.96±0.32、1.94±0.38、1.86±0.3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克隆形成试验后细胞群落数量:损伤组(4.00±0.58)个、共培养组(7.25±0.48)个、miRNA-222-5p组(16.00±1.3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6.550, P<0.001)。Transwell试验后细胞数量:损伤组(37±4)个、共培养组(78±3)个、miRNA-222-5p组(168±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54.100, P<0.001)。qPCR、Western-blot和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与损伤组相比,共培养组细胞中Sry相关HMG盒9、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蛋白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2、Runt相关转运因子2和骨桥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增加;与共培养组相比,miRNA-222-5p组细胞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均增加( 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损伤组相比,共培养组核因子κB、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和细胞信号转导分子2的表达水平升高;与共培养组相比,miRNA-222-5p组的表达升高( P<0.05)。 结论:间质干细胞与跟腱细胞共培养可促进跟腱细胞成骨分化,同时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转运miRNA-222-5p进一步促进跟腱细胞成骨分化。其机制可能与损伤肌腱中信号通路因子核因子κB、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和细胞信号转导分子2的表达上调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非编码RNA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妊娠并发症,可导致早产、死胎等严重后果,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非编码RNA起重要的生理性调节作用,影响着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微小RNA(miRNA)是一种由DNA转录,长度为18~24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miRNA 34a(miR-34a)、miR-221/222、miR-148a、miR-3614-5p、miR-590-3p等miRNA在ICP孕妇的血清或胎盘组织中表达异常。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部分lncRNA在ICP患者的胎盘中表达量异于正常产妇,如linc02527在ICP患者的血清及胎盘中表达均增加、lncRNA H19可能与雌激素相互作用从而促进ICP的发生。这些差异表达的非编码RNA通过调节胆汁酸的合成、代谢、转运及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等,与ICP的发生、发展相关。本文综述近年来非编码RNA中的miRNA和lncRNA在ICP中的研究进展,为ICP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croRNA-27b、microRNA-221、microRNA-22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中microRNA-27b(miR-27b)、miR-221和miR-222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瘢痕疙瘩组)及对应瘢痕旁正常组织(正常对照组)各36例,另选择同期符合诊断标准的扁平瘢痕(扁平瘢痕组)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3组中VEGF蛋白表达情况和微血管密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7b、miR-221和miR-222表达水平。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多重比较采用LSD法;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瘢痕疙瘩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和微血管计数[0.28±0.08、(47.78±14.06)条/400倍视野]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09±0.05、(10.25±5.08)条/400倍视野]和扁平瘢痕组[0.19±0.06、(23.75±7.94)条/400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瘢痕疙瘩组miR-27b表达水平[0.50(0.32,0.6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69(0.37,1.69)]和扁平瘢痕组[1.35(1.25,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3组miR-221及miR-222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瘢痕疙瘩组中miR-27b、miR-221、miR-222与VEGF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 r=0.36、0.41、0.37, P均<0.05)。 结论:miR-27b在瘢痕疙瘩、扁平瘢痕及正常组织中表达具有差异性,瘢痕疙瘩中miR-27b、miR-221和miR-22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提示miRNA/VEGF轴可能在瘢痕疙瘩发生和进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NA-30a-5p和异黏蛋白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miRNA-30a-5p(miR-30a-5p)与异黏蛋白(MTDH)体外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数据库中112例乳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MTDH和103例乳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miR-30a-5p的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数据库中1 222例乳腺癌患者MTDH与miR-30a-5p的相关性;数据更新时间为2022年8月。将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miR-30a-5p过表达组(转染miR-30a-5p模拟物)、siMTDH组[转染针对MTDH基因的小干扰RNA(siMTDH)]、siMTDH+miR-30a-5p过表达组(同时转染siMTDH、miR-30a-5p模拟物);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miR-30a-5p、MTDH、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波形蛋白(vimentin)和β-caten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TDH、N-钙黏蛋白(N-cad)、β-catenin、Snail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组织中MTDH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高,miR-30a-5p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1 222例乳腺癌患者MTDH与miR-30a-5p表达呈负相关( r=-0.134, P<0.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MTDH组和miR-30a-5p过表达组24、48、72h细胞增殖能力均降低(均 P<0.001)。miR-30a-5p过表达组、siMTDH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均低于阴性对照组[(61.6±1.6)%、(54.7±5.9)%比(80.3±3.0)%](均 P<0.05)。迁移细胞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881±50)个、(725±63)个比(1 172±66)个](均 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30a-5p过表达组、siMTDH组MDA-MB-231细胞MMP-2、MMP-9、vimentin和β-caten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较阴性对照组下调(均 P<0.05)。miR-30a-5p过表达组、siMTDH组MDA-MB-231细胞N-cad、β-catenin、Snail和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较阴性对照组下调(均 P<0.05)。与siMTDH组比较,siMTDH+miR-30a-5p过表达组MDA-MB-231细胞迁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5)个比(389±46)个, t=3.37, P=0.078],siMTDH+miR-30a-5p过表达组与miR-30a-5p过表达组迁移细胞数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476±5)个比(477±22)个, t=0.02, P=0.983]。 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iR-30a-5p与MTDH表达呈负相关,在体外,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过表达miR-30a-5p或沉默MTDH均可抑制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但MTDH可能不是miR-30a-5p的靶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NA-222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miRNA-222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组、失神经骨骼肌萎缩+miRNA-222注射组和失神经骨骼肌萎缩+anti-miRNA-222注射组。建立SD大鼠右下肢坐骨神经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动物模型。于术后4周行HE染色、腓肠肌肌湿重比和肌细胞直径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miRNA-222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腓肠肌细胞中miRNA-222靶基因MyOD和Rbm24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术后4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组miRNA-222表达量显著增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组出现明显肌萎缩,外源性注射miRNA-222可使肌萎缩进一步加重,外源性注射anti-miRNA-222可有效减轻肌萎缩。与假手术组相比,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组MyOD和Rbm24 mRNA含量显著减少,外源性注射miRNA-222后MyOD和Rbm24 mRNA含量进一步减少,相反外源性注射anti-miRNA-222后MyOD和Rbm24 mRNA含量虽较假手术组低,但与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组及miRNA-222注射组相比MyOD和Rbm24 mRNA含量均有显著增高。蛋白检测结果与mRNA结果一致。结论:外源性miRNA-222可抑制MyOD和Rbm2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加重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程度;相反,外源性anti-miRNA-222可有效对抗miRNA-222的作用,减轻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循环miR-17-5p/miR-362-5p组合作为肺鳞癌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筛选原发性肺鳞癌(LUSC)患者血液中差异表达的可用作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微RNA(miRNA).方法 通过miRNA微阵列随机筛选6例LUSC患者和6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全血中差异表达的miRNA,然后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在35例LUSC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者中验证候选差异表达miRNA.结果 在LUSC患者中发现了6种差异表达的血清miRNAs(miR-17-5p、miR-205-5p、miR-362-5p、miR-21-5p、miR-210-3p、miR-222-3p).其中miR-17-5p、miR-362-5p、miR-21-5p可以良好地区分LUSC组和对照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8(P<0.001),显示出比其他3种miRNAs相对更高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miR-17-5p、miR-362-5p可以良好地区分早期(TNMⅠ-Ⅱ期)LUSC患者和健康对照志愿者,AUC值均>0.8(P<0.001).TCGA数据库的数据显示,miR-17-5p或miR-362-5p的高表达预示着LUSC患者(n=332例)的总生存率较差(P<0.05).以是否发生LUSC为因变量,以miR-17-5p和 miR-362-5p的表达情况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2-miRNA组合),2-miRNA组合模型的AUC是0.9570,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65%和92.3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2种miRNAs可能参与多种癌症相关通路.结论 miR-17-5p和miR-362-5p可以高准确度区分LUS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并有效地预测LUSC患者的不良生存率,考虑可以将2-miRNA组合作为LUSC诊断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内皮祖细胞外泌体中miRNA-222-3p对糖尿病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内皮祖细胞外泌体(EPCs-Exo)中的miR-NA-222-3p对糖尿病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染色法对C57BL/6小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进行鉴定.对从EPCs培养基中分离出的EPCs-Exo进行鉴定以及miRNA高通量测序.建立糖尿病小鼠皮肤损伤模型,随机分为5组:PBS组、EPCs-Exo组、空白组、agomiR-222-3p组、antagomiR-222-3p组.根据不同分组,连续处理14 d,观察创面愈合率,免疫荧光方法了解治疗前后创缘组织中活性氧(R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EPCs-Exo促进糖尿病小鼠皮肤伤口愈合,降低创缘组织中ROS表达水平,增加VEGF、CD31表达水平(P<0.05).高通量测序提示miRNA-222-3p在EPCs-Exo中高度表达.创缘组织局部皮下注射miRNA-222-3p可显著促进糖尿病小鼠皮肤伤口愈合,降低创缘组织中ROS表达水平,增加 VEGF、CD31 表达水平(P<0.05).结论 miRNA-222-3p促进糖尿病小鼠伤口愈合,在EPCs-Exo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miRNA表达谱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就诊的30例超声确诊为CHD的孕妇(病例组)和同期10例要求行羊水穿刺的孕妇(对照组),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2组孕妇的羊水上清进行全转录组测序,2组孕妇的全部miRNA进行归一化,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从差异表达的miRNA中挑选P<0.05和llog2 FC|>3(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的miRNA再在羊水和外周血中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验证,比较羊水中 miRNA 测序与 RT-qPCR 的差异倍数,挑选外周血与羊水表达调控方向一致的miRNA.结果:共发现138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85个上调,53个下调.进一步挑选出了 15个差异表达的miRNA,羊水中miRNA测序与RT-qPCR结果比较相一致.外周血与羊水中表达调控方向一致的miRNA有2个,分别为miR-222-3p和miR-189-5p,这2个miRNA在病例组母血中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母血中miRNA作为新的血清学标志物可以初步应用于筛查胎儿CH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miR-143-3p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活性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评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Exos)对米非司酮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损伤的逆转作用,并筛选hUCMSC-Exos中发挥作用的microRNA.方法 以米非司酮(mifepristone)、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hHUCMSC-Exos)和miRNA单独或联合作用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分为mifepristone组、mifepristone+hHUCMSC-Exos组、mifepristone+miRNA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的hESCs为对照组.分组干预处理后,MTT法检测hESCs存活率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hESCs凋亡率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hESCs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着米非司酮浓度的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hESCs存活率下降(P<0.01).与mifepristone组比较,加入hUCMSC-Exos可以提高hESCs的存活率、降低hESCs的凋亡率,减少hESCs炎性因子TNF-α、IL-6、IL-iβ mRNA表达(P<0.01).与 mifepristone 组比较,hESCs 转染 hUCMSC-Exos 中相对表达量较高的 10 种 microRNA(miR-143-3p、miR-181-5p、miR-127-3p、miR-423-3p、miR-222-3p、miR-7i-5p、miR-22-3p、miR-221-3p、miR-100-5p、miR-21-5p)后,miR-143-3p可以提高hESCs的存活率(P<0.01).与mifepristone组比较,转染miR-143-3p降低hESCs的凋亡率、减少hESCs 炎性因子 TNF-α、IL-6、IL-1β mRNA 表达(P<0.01).结论 hUCMSC-Exos 通过 miR-143-3p 提高米非司酮损伤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存活,降低凋亡发生以及炎性因子的释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生物信息调控网络的肝细胞癌核心标志物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中潜在的miRNA标志物.方法 收集GEO数据库中诊断为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筛选,通过R软件识别差异表达的miRNA、mRNA,运用MiRWalk数据库预测筛选出来的差异miRNA的下游靶mRNA.利用网络生物信息分析工具进行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分析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建立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分析出关键基因,进而构建mRNA-miRNA的调控网络.结果 共筛选出了152个高表达和109个低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的关键基因为BUB1B、AURKA、CCNA2、TOP2A、RACGAP1、MKI67、RRM2、KIF4A、NCAPG、FOXM1;下调的关键基因为IGF1、HGF、PDGFRA、CXCL12、DCN、TGFA、NRG1、FOXO1、AR、NAMPT.通过MiRWalk数据库的预测数据,推测出对这些关键基因进行调控的miRNA,最终发现具有诊断意义的miRNA,其中hsa-miR-301a、hsa-miR-221、hsa-miR-222、hsa-miR-15b、hsa-miR-320c、hsa-miR-587和hsa-miR-648的高表达提示HCC预后不良;而hsa-miR-575的低表达提示HCC预后不良.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筛选出HCC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构建mRNA-miRNA调控网络,明确了在HCC诊断中的关键miRNA,为HCC的临床无创筛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