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RIVE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在重症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THRIVE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在重症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62例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1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予THRIVE理论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的心理韧性[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创伤后成长评分(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心理状况[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CD-RISC量表中关于坚韧性、力量及乐观共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两组创伤后成长量表中关于个人力量、人际关系、新可能性、精神变化、欣赏生活共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两组SCL-90量表中关于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怖、精神病性共9项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以上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HRIVE理论下的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烧伤患者的基础护理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心理韧性,促进其创伤后成长,改善其心理状况,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膀胱肿瘤患者的院外遵医行为与其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 调查膀胱肿瘤术后人群院外遵医行为、术后复发及其相关性,进一步分析院外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患者院外遵医行为、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452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问卷调查其遵医行为,比较不同遵医行为的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438例膀胱肿瘤患者中,院外完全遵医者占56.39%;部分遵医者占26.26%;完全不遵医者占17.35%;术后1年,完全遵医的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复发者占9.31%,部分遵医的复发者占19.13%,完全不遵医的复发者占34.21%,不同遵医行为的复发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Spearman法分析,院外遵医行为与膀胱肿瘤术后人群复发率呈负相关;学历、经济状况、健康知识掌握度、健康素养、心理弹性是膀胱肿瘤术后人群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对健康教育需求最高的3个方面分别为"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和应对技巧"、"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进展"、"营养指导".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到膀胱肿瘤术后人群院外遵医行为与术后复发率呈负相关,而学历、经济状况、健康知识掌握度、健康素养、心理弹性是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且多数患者表示有接受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故健康教育服务的开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高糖饲料对草鱼葡萄糖耐受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为探究高糖饲料对草鱼葡萄糖耐受量的影响,研究选取饲喂高糖饲料140d,平均体重374 g的草鱼为高糖组,以及饲喂普通饲料,体重接近高糖组的草鱼为对照组进行葡萄糖腹腔注射试验.高糖组和对照组分别包含48尾草鱼,每组3个重复,注射前断食48h.葡萄糖注射量按每千克体重注射1.5 g计算,采用1 mL PBS缓冲液溶解后注入草鱼腹腔,同时选取体重接近一致的48尾草鱼作为阴性对照组(PBS组),腹腔注射1mL PBS缓冲液.在注射完成后0、1h、3h、6h和12h测定其血浆血糖和胰岛素含量,并采集草鱼肝脏组织,利用RT-qPCR技术检测肝脏糖代谢关键基因表达水平.血浆检测结果显示,初始时(0h)高糖组含量最低;1h时高糖组和对照组草鱼血糖含量达到峰值,且高糖组血糖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12h时两组草鱼血糖恢复至初始水平.高糖组和对照组草鱼腹腔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水平都略有升高,但是差异不显著.RT-qPCR显示,初始时高糖组葡萄糖转运蛋白2基因(glut2)、葡萄糖-6-磷酸酶基因(g6pase)和糖原合成酶2基因(gys2)相对表达量比对照组高;1-3h时高糖组gk和gys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饲喂高糖饲料的草鱼能够快速清除过剩血糖,具有更高的葡萄糖耐受能力,增加糖原合成是高糖组草鱼快速清除血糖的主要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CC光联合复合酸对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皮肤特征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CC光联合复合酸对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皮肤特征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痤疮后色素沉着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青岛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1组给予复合酸进行治疗,对照2组给予CC光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CC光联合复合酸进行治疗,三组疗程均为16周.比较三组治疗16周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色素沉着改善效果、皮肤生理指标、皮肤特征,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治疗16周后的美观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16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的77.50%、75.00%(P<0.05).三组治疗16周后的皮肤颜色、皮肤完整度、皮肤感觉评分及角质层含水量与治疗前比较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1组、对照2组更高(P<0.05);经表皮失水及面部油脂溢程度、紫质、红色区、斑点、纹理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1组、对照2组更低(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的总不良反应发生为12.50%,与对照1组(22.50%)、对照2组(2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6周后的总美观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75.00%、77.50%(P<0.05).结论:CC光联合复合酸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可有效改善患者色素沉着、皮肤生理指标及皮肤特征,进而可提高患者疗效及美观满意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四川省精神专科护士系统培训对提升护理人员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心理弹性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 评估四川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对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坚韧、自强和乐观)的提升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对2023年9—11月参加四川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班的57名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包括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团体督导、主题沙龙等多个模块,共500学时.在培训前和培训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精神专科护士进行测量.结果 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护士的GSES得分和CD-RISC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坚韧、自强和乐观3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系统培训,提升了精神专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证明培训方案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培元涤痰开郁方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 探讨培元涤痰开郁方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结合珠蛋白(Hp)、微小RNA-30a-5p(miR-30a-5p)的影响.方法 选取丹东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培元涤痰开郁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vs79.19%)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p、miR-30a-5p相对表达量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培元涤痰开郁方联合tDCS可提高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血清Hp水平及miR-30a-5p相对表达量,改善机体炎症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腕踝针配合头针治疗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 探究腕踝针配合头针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淮北中医院收治的1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n=38)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B组(n=38)在A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治疗,C组(n=38)在A组基础上联合头针与腕踝针治疗.记录3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肌力恢复情况、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步行能力(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C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A组和B组(P<0.05);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及B组(P<0.05);3组患者肌力、FMA、Holden、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升高,且C组患者高于A组及B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头针联合腕踝针的治疗方式疗效确切,能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阶梯式平衡功能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平衡功能和跌倒恐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 探讨阶梯式平衡功能训练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安徽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进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术后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阶梯式平衡功能训练,连续12周.干预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和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价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BS评分呈先降后升趋势,HHS评分呈上升趋势,时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干预方法BBS、HHS评分不同,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BS、HHS评分在组间和时间的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EFS评分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不同干预方法MEFS评分也不同,且MEFS评分在组间和时间的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首次床旁站立、出院前1天、术后2周,两组BBS、HH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EFS评分在入院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周,试验组BBS、HHS和MEF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平衡功能训练可有效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平衡能力和髋关节功能,降低其跌倒恐惧心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基于DMAIC模型的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急诊就诊流程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利用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LSS)管理中的界定、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control;DMAIC)模型,优化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就医流程,提高患者就医效率,保障母婴安全.方法 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根据DMAIC模型,对危重孕产妇的就诊流程进行优化:梳理就诊流程,明确到院—医嘱开立、采血—送检、医嘱开立—影像学检查为院内延误的关键环节,对上述环节进行流程跟踪及分析,找出延误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优化流程.本研究回顾性纳入流程优化前(2019年1月—2021年12月)的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为优化前组,流程优化后(2022年1月—2023年12月)的患者为优化后组.比较两组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到院—医嘱开立、采血—送检、医嘱开立—影像学检查、到院—办理住院的时间.结果 急诊就诊流程优化后,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总体就诊效率提高.到院—医嘱开立[24.0(13.5~38.5)min vs.39.0(17.5~98.0)min,P=0.027]、医嘱开立—影像学检查[48.0(10.0~73.0)min vs.65.5(22.7~90.7)min,P=0.025]以及到院—办理入院总时间[120.0(93.0~149.0)min vs.218.0(123.0~382.7)min,P<0.001]均较优化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血—送检时间有缩短趋势,但优化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DMAIC模型能够明确流程优化的关键环节,优化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急诊就诊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问题提示列表在癌症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问题提示列表(Question Prompt List,QPL)的沟通干预方法在癌症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QPL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4年1月5日至2023年7月1日.使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2 531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QPL可帮助患者提问(SMD=0.29,95%CI:0.14~0.43,Z=3.87,P<0.001),且不延长咨询时间(SMD=0.02,95%CI:-0.11~0.14,Z=0.26,P=0.800),也不会增加患者的咨询后焦虑(SMD=0.04,95%CI:-0.08~0.17,Z=0.68,P=0.500),并可提高患者在沟通中的自我效能(SMD=0.63,95%CI:0.40~0.86,Z=5.37,P<0.001),患者对咨询的有用性评价较高(SMD=0.30,95%CI:0.03~0.57,Z=2.17,P=0.030).结论:在与癌症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基于QPL的沟通干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