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浆中tau蛋白磷酸化表达在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血浆中tau蛋白磷酸化探讨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保护机制.方法 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招募了两组参与者作为样本.在第一组样本中包括58名轻度至重度AD患者和20名健康老年对照组;另一组样本包括37名轻度至中度AD患者的样本,其中18名患者接受了 24周的多奈哌齐治疗,19名患者接受了 24周安慰剂治疗.从患者的血液标本中提取神经元衍生的细胞外囊泡(E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试剂盒对β淀粉样蛋白42(Aβ42)、P-T181-tau、P-S396-tau、总tau蛋白(t-tau)、神经颗粒蛋白(NRGN)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D患者的EV中Aβ42、t-tau、P-T181-tau、P-S396-tau水平显著升高(P<0.05),NRGN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AD患者中,t-tau、NRGN和沉默转录因子(REST)的EV水平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合作研究-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CS-ADL)评分呈负相关(P<0.05),并与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子量表的14项扩展版本(ADAS-cog+)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为期24周的治疗期间,与安慰剂组患者相比,多奈哌齐组患者血浆中Aβ42、t-tau、P-T181-tau和P-S396-tau的表达水平(EV水平)从基线水平到第24周结束时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结论 轻重度AD患者血浆EV中Aβ42、t-tau、P-T181-tau和P-S393-tau水平升高.t-tau、NRGN和REST的水平增加与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的下降相关.多奈哌齐治疗可使轻中度AD患者血浆中t-tau、P-T181-tau和P-S396-tau的表达水平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BTK通过NEK7-NLRP3信号通路对小鼠阿尔茨海默样病变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本研究探讨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对阿尔茨海默样病变及NIMA相关激酶7(NEK7)-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4、6月龄的5xFAD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脑内BTK、NEK7及NLRP3等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TK、NEK7及NLRP3等蛋白的表达,免疫沉淀法检测NEK7和NLRP3的相互作用;选取3月龄5xFAD小鼠,随机分为BTK抑制剂依鲁替尼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腹腔注射依鲁替尼(10 mg/kg)或溶剂连续14 d,随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行为学实验分析各组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采用β-淀粉样蛋白42(Aβ42)侧脑室注射法构建AD模型,注射14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Western blot检测脑内BTK蛋白水平;在BV2细胞中分别使用依鲁替尼预处理脂多糖(LPS)诱导的神经炎症模型或者Aβ42刺激的AD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EK7、NLRP3、BTK以及p-BTK(Y223)蛋白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炎症小体,包括ASC、caspase-1、NEK7及NLRP3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WT组小鼠相比,5xFAD小鼠脑内炎症小体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增加,NEK7蛋白表达增加,NEK7与NLRP3之间存在相互作用,AD模型小鼠脑内BTK蛋白围绕4G8斑块表达,表达量增加,且与Iba1存在共定位现象;与AD模型组小鼠相比,BTK抑制剂依鲁替尼处理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有所改善;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依鲁替尼预处理有效的抑制了Aβ42刺激后BV2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相关蛋白以及NEK7的表达.结论:BTK能够通过NEK7-NLRP3相互作用介导神经炎症,抑制BTK可减轻神经炎症、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样病变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幽门螺杆菌在阿尔兹海默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脑组织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和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为典型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和认知障碍.幽门螺杆菌与多种胃肠疾病相关,且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尤其是AD.幽门螺杆菌可能直接或间接释放毒力因子和炎症介质,通过激活GSK-3β通路或EPK/MAPK通路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参与AD进程.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靶向早老素-2增强γ分泌酶的活性,增加海马和皮质中Aβ42形成,或者激活 C3-C3aR通路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交互作用,导致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改变,触发神经元功能障碍,Aβ清除率下降,最终导致认知障碍.幽门螺杆菌影响微生物群的组成,使得细菌多样性降低,引发大脑免疫调节功能障碍;其自身释放神经毒性物质,如空泡毒素A使轴突损伤或刺激等使得肠脑轴失调,激活神经炎症;通过直接或间接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可能诱导血脑屏障破裂,从而参与AD的发病机制.另外,幽门螺杆菌还可通过口腔—鼻腔—嗅觉途径损伤大脑,从而参与AD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咪达唑仑对氧葡萄糖剥夺后N2a/APP695细胞β淀粉样蛋白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被剥夺氧和葡萄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后的N2a/APP695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代谢变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2a/APP695细胞用平衡盐缓冲液冲洗后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实验组。空白组未经OGD处理,在正常培养箱内培养;对照组行OGD处理后继续培养复氧;实验组在OGD处理后加入不同浓度(分别为70、100、125、150 ng/ml)的咪达唑仑继续培养复氧。24 h后用AnnexinV-FITC/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比例;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Caspase-3、Aβ 1-42、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0,ADAM10)、β-淀粉样前体蛋白水解酶1(β-site APP cleavage enzyme-1,BACE1)、早老素1(presenilin 1,PS1)蛋白水平。 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的细胞凋亡比例、Caspase-3、Aβ 1-42、BACE1及PS1水平显著升高( P<0.05);APP及ADAM10水平无明显变化(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凋亡比例、Caspase-3、Aβ 1-42显著下降( P<0.05);咪达唑仑70 ng/ml组BACE1显著下降( P<0.05),而APP、ADAM10及PS1无明显变化( P>0.05)。 结论:OGD可通过上调BACE1及PS-1导致Aβ 1-42表达增加促使细胞凋亡;而咪达唑仑可通过下调BACE1减少Aβ 1-42表达进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发挥对OGD损伤后N2a/APP695细胞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β-淀粉样蛋白42水平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42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 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CSVD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临床痴呆评定量表以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根据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分为认知损害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SVD患者出现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血清Aβ42水平对认知损害的预测价值。 结果:共纳入171例CSVD患者,血清Aβ42为(2.14±0.56)μg/L。81例(47.4%)存在认知损害,90例(52.6%)认知功能正常。单变量分析显示,认知损害组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血压、空腹血糖以及血清Aβ42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吸烟、糖尿病、血压以及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后,血清Aβ42[优势比(odds ratio, OR)2.97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632~6.348; P=0.009]、高血压( OR 2.063,95% CI 1.340~5.438; P=0.021)和空腹血糖( OR 1.598,95% CI 1.167~4.156; P=0.030)是CSVD患者出现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β42预测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曲线下面积为0.700(95% CI 0.619~0.782; P<0.001)。最佳截断值为2.39 μg/L,其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8%和80.0%。 结论:血清Aβ42与CSVD患者认知损害独立相关,可用于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可溶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与认知损害及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可溶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sPDGFRβ)浓度与认知损害程度及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D患者(AD组)50例,及同期住院的认知功能正常的对照组33例,对其完善神经心理学测评,依据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将AD患者分为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患者的脑脊液sPDGFRβ、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 1-42、脑脊液Aβ 1-40、总tau蛋白(T-tau)及磷酸化tau蛋白(P-tau)含量,比较3组间差异。将AD组根据载脂蛋白E(ApoE)基因是否携带ε4基因分为ApoE4 +组和ApoE4 -组,比较组间脑脊液sPDGFRβ差异。并将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对照组脑脊液sPDGFRβ与认知损害程度和脑脊液Aβ 1-42、T-tau及P-tau含量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中重度AD组脑脊液sPDGFRβ浓度[(235.358±86.187)pg/ml]和轻度AD组脑脊液sPDGFRβ浓度[(219.301±69.711)pg/ml]高于对照组[(184.878±52.94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90, P=0.024)。而在AD患者中,ApoE4 +组脑脊液sPDGFRβ[(219.493±76.745)pg/ml]和ApoE4 -组[(222.802±81.665)pg/m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3, P=0.9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轻度AD组脑脊液sPDGFRβ与脑脊液P-tau水平呈正相关( r=0.43, P=0.019),与Aβ 1-42、T-tau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无相关性,而在中重度AD组和对照组中则均无相关性。 结论:脑脊液sPDGFRβ在AD患者中升高,并在早期与P-tau有关;周细胞损伤可能参与了AD患者脑内tau蛋白的磷酸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阿尔茨海默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与血液β-淀粉样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阿尔茨海默病(AD) PET显像的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程度与血液生物标志物Aβ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经临床诊断为AD并行 11C-匹兹堡化合物B( 11C-PIB)PET显像阳性的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68.5±9.0)岁,病程(40.9±23.3)个月;轻度患者8例,中重度患者15例。收集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等临床信息,测量患者血液Aβ42、Aβ40浓度。分析轻度和中重度患者上述指标及Aβ42/Aβ40的差异。对所有患者 11C-PIB PET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单样本 t检验,对轻度和中重度患者 11C-PIB PET图像进行基于体素两独立样本 t检验,对血液生物标志物指标与 11C-PIB PET图像的Aβ沉积程度进行基于体素的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中重度AD患者MMSE评分低于轻度AD患者[(9.67±4.37)与(17.13±2.80)分; t=4.349, P<0.001],病程长于轻度AD患者[(48.8±23.8)与(26.0±13.5)个月; t=-2.489, P<0.05]。AD患者Aβ主要沉积于双侧额叶、右侧颞叶、右侧枕叶及后扣带回( t值:0.44~0.67,均 P<0.001)。相对于血液中Aβ42( r值:-0.33~0,均 P>0.05)和Aβ40( r值:-0.41~0,均 P>0.05),Aβ42/Aβ40( r值:-0.62~-0.41,0.41~0.66,均 P<0.05)与Aβ沉积有更加密切联系。 结论:基于体素的 11C-PIB PET显像分析可以更直接、客观地反映脑内Aβ沉积,AD血液生物标志物Aβ42/Aβ40具有预测脑内Aβ沉积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随机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测定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 40、Aβ42水平。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2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依据MoCA评分将达格列净组患者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与非MCI亚组。采用 t检验、 χ2检验、 Mann- Whitney U检验对各组间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达格列净组MMSE和MoCA评分、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血浆Aβ40水平均显著升高(均 P<0.05),MCI发病率、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浆Aβ42水平、Aβ42/Aβ40比值均显著降低(均 P<0.05)。达格列净组进一步分为MCI和非MCI亚组,与MCI亚组相比,非MCI亚组患者达格列净总疗程显著增高( P<0.05),年龄、收缩压、空腹C肽、HOMA-IR均显著降低(均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达格列净总疗程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 OR=0.322,95% CI 0.150~0.692, P=0.004 ),年龄和HOMA-IR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OR=1.109,95% CI 1.014~1.212, P=0.023; OR=3.376, 95% CI 1.276~8.931, P=0.014)。 结论:达格列净可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并显著降低MCI患病率,可能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术前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与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术前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与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38例,性别不限,年龄50~90岁,体质量50~9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4分,无沟通障碍。记录术前6个月内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情况。腰麻穿刺针成功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抽取2 ml脑脊液,采用ELISA法测定β淀粉样蛋白42(Aβ42)、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浓度,计算Aβ42/t-tau比值和Aβ42/p-tau比值。术后7 d内或出院前,每天2次采用意识错乱评估量表评估POD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和非POD组。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POD影响因素及单因素回归分析中 P<0.2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术前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水平与POD的关系。 结果:最终纳入875例患者,其中169例患者发生了POD,发生率为19.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术前6个月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术前脑脊液Aβ42浓度、Aβ42/t-tau比值和Aβ42/p-tau比值升高是POD的保护因素,术前脑脊液t-tau浓度和p-tau浓度升高是POD的危险因素( P<0.05)。在加入性别、年龄、术前MMSE评分、受教育年限、饮酒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仍表明术前6个月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是患者POD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术前6个月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是患者POD的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特定频率的1050 nm近红外光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AD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光生物调节和药物联合治疗策略在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将25只 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组、盐酸多奈哌齐+10 Hz组、盐酸多奈哌齐+20 Hz组、盐酸多奈哌齐+40 Hz组,每组5只,另取5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组、盐酸多奈哌齐+10 Hz组、盐酸多奈哌齐+20 Hz组、盐酸多奈哌齐+40 Hz组小鼠采用灌胃给药方式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剂量为1.3 mg/(kg·d),连续4周],盐酸多奈哌齐+10 Hz组、盐酸多奈哌齐+20 Hz组、盐酸多奈哌齐+40 Hz组小鼠同期分别给予10 Hz、20 Hz、40 Hz频率的1050 nm近红外光照射治疗(6 min/d,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行为认知能力,采用刚果红染色检测海马CA1区淀粉样物质沉积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匀浆液中β-淀粉样蛋白(Aβ) 1-40、Aβ 1-42水平。 结果:(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40 Hz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自定位航行实验第4天开始均明显缩短,盐酸多奈哌齐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自第5天开始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盐酸多奈哌齐+40 Hz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小鼠均有所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盐酸多奈哌齐+40 Hz组小鼠的跨越平台次数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盐酸多奈哌齐+40 Hz组小鼠的跨越平台次数与盐酸多奈哌齐组相近。(2)盐酸多奈哌齐+40 Hz组海马CA1区呈现出散在分布的砖红色点状斑块,染色深度及分布范围均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且细胞核结构排列较模型对照组整齐有序;同时,其砖红色斑块的染色深度、数量也均小于盐酸多奈哌齐组。(3)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40 Hz组小鼠海马组织匀浆液中Aβ 1-40、Aβ 1-42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盐酸多奈哌齐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40 Hz组小鼠海马组织匀浆液中Aβ 1-40、Aβ 1-42浓度也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40 Hz 1050 nm近红外光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的治疗策略可能具有改善AD小鼠的行为认知能力、适度降低脑组织中Aβ沉积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