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护士针刺伤职业防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构建临床护士针刺伤职业防护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促进护士针刺伤职业防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6-9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临床护士针刺伤职业防护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医院感染控制、护理管理等领域的21名专家进行了2轮函询,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并确定最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5.2%、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75、0.87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2、0.128.最终确定的临床护士针刺伤职业防护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项一级指标(安全文化、制度保障、工作环境、操作行为、防护用具、督导与考核)、12项二级指标和32项三级指标.结论 基于文献研究及专家咨询方法构建的临床护士针刺伤职业防护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可作为评价护士针刺伤职业防护质量的参考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京津冀地区精神科专科医院暴力攻击及风险评估现状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京津冀地区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攻击的现状,分析暴力攻击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场所暴力频度测定量表(WVS)、暴力攻击认知调查表、暴力风险管理知识与需求调查表对京津冀3所三级甲等精神科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天津安定医院、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53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较为频繁地遭受暴力攻击,工作场所暴力频率总分(6.21 ± 2.94)分,不同科室( χ2值为32.149, P<0.05)、是否参加过精神科护士培训( χ2值为11.588, P<0.05)和是否轮班( χ2值为21.017, P<0.05)的护士遭受暴力攻击的频度不同。护士认为患者病情变化(68.6%,370/539),症状支配(65.9%,355/539),风险评估意识差(57.9%,312/539);与患者沟通不到位(56.8%,306/539)是暴力攻击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论: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暴力防控培训、使用规范评估工具,构建并完善暴力攻击防控体系来减少暴力攻击的发生,以保障护士执业安全,维持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修订和完善该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初步建立《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布鲁氏菌病诊疗和防控领域的专家,运用德尔菲法以问卷的形式开展两轮专家咨询,对评价指标的必要性、可获得性等进行评分,以及提出修改、增加指标的意见,据此建立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Saaty标度构建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结果:经过两轮专家( n = 10)咨询,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的《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两轮问卷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722、0.260、0.181,经检验均 P < 0.05。一级指标中,标准质量评价的权重最高(0.364),标准实施状况的权重最低(0.278);二级指标中,社会效益的组合权重最高(0.186),先进性的组合权重最低(0.043);三级指标中,及时确诊率的组合权重最高(0.096),与技术资料一致性的组合权重最低(0.009)。 结论:构建的《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减少了单一评价的缺陷,为后续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防融合背景下江苏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职人员岗位培训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工作是医疗机构落实"医防融合"的重要环节,而感控专职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机构感控能力。江苏省立足于感控专职人员的核心能力需要,自2021年开始探索建立针对新上岗感控专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体系并于2022年1月采用新的培训体系进行了培训实践。该省首先制定面向新上岗感控专职人员的培训大纲,通过培训与竞争性选拔建立省级感控培训师资库并择优选定省级感控专职人员培训基地;然后组织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的岗位培训,并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考核。理论学习采用线上学习方式;实践培训则在接受委托的三级甲等医院中进行,涵盖临床重点科室实践、环境卫生学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感控信息系统使用等内容。2022年,江苏省对804名新上岗感控专职人员进行了培训,其中567人通过结业考核,通过率为70.52%。江苏省构建的新上岗感控专职人员岗位培训体系可为其他省份的感控专职人员岗位培训管理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视高度近视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视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高度近视所产生的并发症是导致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中严重威胁眼健康的慢性疾病,高度近视的防控应积极采取三级预防策略,同时积极采用最新的眼底影像学技术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加强"近视→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发生机制和演变规律的探究,建立科学的近视预测模型,精准开展高度近视眼健康监测和管理,早期发现和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症,降低低视力和盲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淮安市2020年放射诊疗资源应用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淮安市放射诊疗资源配置现状及医疗照射频度。方法:根据"江苏省放射卫生信息管理平台"2020年监测数据,对淮安市放射诊疗机构的人员、设备、照射频次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淮安市共有放射诊疗机构181家,其中三级医院7家(3.9%),二级医院24家(13.3%),一级医院126家(69.6%),未评级医院24家(13.3%);放射工作人员1 397人,其中男性948人(67.9%),女性449人(32.1%);放射诊疗设备459台,其中放射诊断设备420台,放疗设备13台,核医学设备4台,介入放射学设备22台;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平均数量相差较大,三级、二级、一级和未评级医院平均放射工作人员分别为80.1、20.9、2.2和2.0人,三级、二级、一级和未评级医院平均放射诊疗设备数量分别为15.7、5.5、1.4、1.6台。淮安市2020年度X射线诊断频次2 903 246人次,放射治疗27 648人次,核医学8 078人次,介入放射学17 874人次。全市医疗照射频度为599.50人次/千人口,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频度为334.59人次/千人口,CT为239.82人次/千人口,乳腺和牙科共计14.18人次/千人口,介入3.62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5.61人次/千人口,核医学1.69人次/千人口。结论:各级医院放射诊疗资源不平衡,需加强合理配置。二级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可能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要加大放射卫生监督力度,确保放射诊疗活动的正当性和防护最优化。医疗照射频度与经济水平基本一致,分析不同地区医疗照射频度差异及预测发展趋势,需建立更为精确的预测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例晚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移植手术感染防控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和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终末期呼吸衰竭患者行肺移植手术感染防控措施。方法: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终末期呼吸衰竭患者,核酸转阴后实施了抢救性肺移植术。手术前所有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培训和模拟训练。手术在负压手术室内进行,术前30 min开启高净化和负压系统。手术人员均实施三级防护措施,佩戴电动送风正压防护面罩。术中按照医院感染防护流程管理。术后对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对受者多次核酸检测均呈阴性。参与手术人员术后进行14 d医学隔离观察,期间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救治技术,在专用的负压手术室内和三级防护条件下,肺移植治疗COVID-19终末期呼吸衰竭患者是一种安全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人群肺癌疾病负担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中国肺癌的发病、死亡和生存现状及趋势。方法:使用GLOBOCAN 2020、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9)数据库和CONCORD-3项目报告的数据对中国肺癌的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及生存现状和趋势进行描述,使用Joinpoint 5.0软件对1990-2019年中国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和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进行趋势分析,采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管理,采用R 4.2.1软件中的ggplot2包绘制相关图形。结果:2020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数为815 563例,ASIR为34.8/10万,男性肺癌新发病例为539 181例,ASIR为47.8/10万;女性肺癌新发病例为276 382例,ASIR为22.8/10万;2020年肺癌死亡病例为714 699例,ASMR为30.2/10万;男性肺癌死亡病例471 546例,ASMR为41.8/10万,女性肺癌死亡病例243 153例,ASMR为19.7/10万;1990-2019年男性和女性肺癌ASIR和ASMR均呈上升趋势( P<0.05),但在2010-2019年男性肺癌ASIR和ASMR呈下降趋势,年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0.17%(95% CI:-0.24%~-0.09%)和-0.69%(95% CI:-0.79%~-0.59%),女性肺癌ASIR和ASMR在2016-2019年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3.33%(95% CI:2.73%~3.88%)和2.61%(95% CI:1.99%~3.28%);2010-2014年中国肺癌5年净生存率为19.8%(95% CI:19.4%~20.2%)。 结论:中国肺癌的发病和死亡仍然处在较高水平,预后较差,肺癌的疾病负担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重。应采取肺癌防控的三级预防措施以应对不断加重的肺癌疾病负担;此外,应注意近年来女性肺癌ASIR和ASMR出现的上升趋势,进一步调查其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遏制女性肺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是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血糖控制。为规范长期胰岛素注射,降低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率,本共识从皮下脂肪增生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组织病理学特征、发生机制及危害出发,明确了皮下脂肪增生的诊断和分型,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三级预防建议,倡导对医、护、患进行科学的胰岛素注射技术教育和培训。共识建议皮下脂肪增生应以预防为主,胰岛素注射期间应正确、规律性轮换注射部位,并推荐一次性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