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手术患者术中体位安置管理质量,促进患者手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与小组讨论建立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级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筛选和修订条目,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6和0.902,指标重要性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4和0.161(均P<0.05).构建的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30项.结论 构建的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可用于手术患者体位安置质量评价,为降低患者手术体位安置风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互联网+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互联网+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为规范、有效评价"互联网+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初步构建"互联网+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条目池.2022年7月-10月采用德尔菲法对广东省的1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评价函询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意见集中程度及意见协调程度,并结合层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4和0.83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1、0.110(P<0.001).最终构建的指标包括结构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57项.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科学性、实用性较强,围绕"互联网+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展开,可为有效评价护士的"互联网+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提供一定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3~11月聊城市眼科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将"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理论模型为作为研究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名专家对进行2轮函询,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0%(20/20)和100.00%(20/2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4和0.908。在2轮专家函询中,所函询专家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较好协调性( P<0.05)。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了3个1级指标、11个2级指标、38个3级指标的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变异系数<0.20)。 结论:本次研究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了一套客观、权重设置科学以及内容覆盖全面的体检中心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体检中心护理管理及制定干预性对策提供参考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4至6月,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作为研究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形成评价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对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9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5、0.253。最终构建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和56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评价指标内容全面、科学、实用,可为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眼科日间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1—8月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1和0.858,专家协调系数为0.098~0.264。最终构建的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57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全面、客观地评价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促进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小组讨论以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确定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1;第2轮专家函询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06、0.339( P<0.001)。最终形成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67项三级指标。 结论:构建的麻醉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可为护理高校评价麻醉护理本科实习生培训基地的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为规范、有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于2020年1—10月,以三维质量模型为框架,结合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讨论,初步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条目池和初始问卷。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31名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或者居家护理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人力资源、公共卫生管理和信息技术专家,应用德尔菲法对方案初稿进行修订,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结果:2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92、0.828;2轮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二级指标0.076、0.075,三级指标0.138、0.150 ( P<0.05)。最终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 结论: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及可靠,可为科学有效评价"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及可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膝关节韧带损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膝关节韧带损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膝关节韧带损伤专科护理实践、改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6月,基于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文献回顾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膝关节韧带损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纳入函询专家16名,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6/16,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5,专家函询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16和0.122(均 P<0.05)。最终构建的膝关节韧带损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16个二级指标、69个三级指标。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膝关节韧带损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膝关节韧带损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促进其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科学、实用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9月—2020年5月,基于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模型,通过循证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3%、86.67%;专家权威系数( Cr)分别为0.94和0.95,肯德尔协调系数( W)为0.127~0.235( P<0.05)。最终构建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共包括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 结论:构建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指标体系可用于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关节旋转中心重建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关节旋转中心(HJC)重建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分别以“旋转中心”“髋”“置换”以及“rotation center”“hip”“replacement”等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2005年1月—2021年8月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重建HJC方法研究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652篇,剔除内容不符、质量较低、重复研究、证据等级不高、无法获取全文者,最终纳入43篇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常见的HJC重建的相关解剖标志有大粗隆顶点、小粗隆顶点、髋臼切迹、卵圆窝及髋臼泪滴等,参考对侧大、小粗隆顶点以及它们至HJC的距离有助于重建股骨头旋转中心,参考髋臼切迹、卵圆窝及髋臼泪滴等解剖标志有助于重建髋臼旋转中心。3D打印技术通过打印个体化的髋臼模型而准确定位HJC、制作髋臼定位器和股骨头假体定位器,并能为术者提供模拟手术的机会,使手术更加精确化和个体化。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分为图像依赖型和非图像依赖型2类,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定位点对解剖标志进行注册,建立髋关节模型、定位HJC:前者定位HJC的依据是患者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可能因图像显示与实际情况略有差距而影响HJC定位的准确性;后者是参考手术区域解剖标志定位HJC,具有更高的定位精确度。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系统使用计算机软件,将患者的影像学解剖信息转换为虚拟的、个体化的骨盆三维重建图像,用以规划植入物的最佳定位,术中机器人设备精准地执行个体化手术计划,可提高髋臼假体定位和HJC的精度、降低假体脱位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针对患者髋关节解剖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剖学标志和解剖学参数,结合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骨科机器人等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HJC的精确重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