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下上海市级和区级定点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规范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人群容易转重症,且有较高的死亡风险,重症医学科的救治能力直接决定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目前国内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配置、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床位及设置和国外仍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满足救治的需要。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教训提示,"平战双轨"的重症医学科建设是最佳的医疗模式。遵循"平战结合"的理念,加强市级和区级定点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配置合理的ICU、亚ICU和战备ICU,建立快速反应梯队,加强常态化培训和科学管理,可能是应对疫情的关键举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本期导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容易转重症,且有较高的死亡风险,重症医学科的救治能力直接决定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目前国内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配置、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床位及设置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满足救治的需要。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教训提示,"平战双轨"的重症医学科建设是最佳的医疗模式。遵循"平战结合"的理念,加强市级和区级定点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配置合理的ICU、亚ICU和战备ICU,建立快速反应梯队,加强常态化培训和科学管理,可能是应对疫情的关键举措。为此,上海市专家组成员撰写了《疫情防控下上海市级和区级定点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规范专家建议》,推荐从病房设置与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核心技术、培训、重症医学科管理、多学科协同诊治、危重患者的转运、ICU病房的感控、新冠病房重症护理团队建设等方面对重症医学科进行规范建设,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大数据病种组合的价格形成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大数据病种组合的价格形成方法和价格标准。方法:使用2018年上海市95家医疗机构的支出数据和收入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市级医院33家,区级医院62家。使用病种分值标化数据后,以每指数单价和每指数成本的区域均值为坐标轴将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划分为4个象限;寻找出收入和成本最优的象限,即优质区间;在优质区间求出几何中心,并以该几何中心的每指数单价作为费用标准。结果:上海市区级医院的收支分布情况为:第一象限20家,第二象限8家,第三象限24家,第四象限10家;市级医院位于第一象限7家,第二象限5家,第三象限12家,第四象限9家。第三象限医疗机构的平均收入和成本均低于全市均值,且收入能够覆盖成本,为优质区间。区级医院第三象限几何中心的每指数单价为14 115.4元,市级医院为15 559.1元,可作为相应的费用标准。结论:基于客观数据及优质区间几何中心法的价格发现机制,能去除不合理收费或不合理行为对医疗收入的影响,体现医保支付标准价格的导向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后疫情时代"医院感染管理上海专家共识(第一版,2021年)》的核心内容、意义和特色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由上海市院内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联合上海市10余家市级综合性医院的30余位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和学者全面总结了上海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经验,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最新理念与成功做法,并聚焦医院感染管理的核心问题,共同编写了《"后疫情时代"医院感染管理上海专家共识(第一版,2021年)》(以下简称《共识》)。《共识》共有九大核心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的信息化监测、医院感染防控的执行保障、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内感染暴发的报告及处置、医疗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共识》的发布和实施为国内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科学、更清晰的发展建议,将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医院感染管理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指导和科学的遵循原则,为全国该领域的工作做出重要的示范和引领。医院感染管理学科的发展既需要以科学、精准防控作为目标,又要瞄准防控核心问题,联手各相关专业学科和单位,扩大医院感染管理"同盟",实现精准感染控制、循证感染控制,提升感染防控及管理的能力,尽可能降低医院感染防控的社会经济成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耐药结核病患者支持体系提高诊疗服务可及性的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rifampicin-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RR-TB)患者支持体系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作用,为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MDR/RR-TB诊疗服务支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于2021年1—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上海、安徽、浙江、江苏,选取明确利益相关者(医保部门工作人员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预期利益相关者(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MDR/RR-TB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和MDR/RR-TB患者)、潜在利益相关者(MDR/RR-TB患者家属以及邻居或同事等)为访谈对象,进行有关患者支持的半结构式访谈。研究对象的纳入以信息达到编码或主题饱和以及意义饱和为标准。采用主题框架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共纳入访谈对象25人,其中明确利益相关者4人、预期利益相关者19人、潜在利益相关者2人。提炼出3个与MDR/RR-TB患者支持体系相关的主题,分别是明确利益相关者提供政策支持促进MDR/RR-TB患者获得诊疗管理服务,预期利益相关者的诊疗和管理支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获得优质医疗服务,潜在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是患者获得良好治疗结局的重要因素。个别省份开展的耐多药患者基本关怀服务项目提供的心理支持对提高患者依从性有重要作用。家庭成员的经济支持、治疗支持和精神支持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治疗结局。结论:长江三角洲地区MDR/RR-TB患者支持体系能够为患者提供具有一定可及性的MDR/RR-TB诊疗服务,但仍存在不足,各利益相关方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沟通协作,改善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上海市级医院门诊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从患者视角了解关于上海市级医院门诊"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相应场景的使用感受,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对上海市级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数字化转型场景的使用情况和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并通过技术接受模型从技术、环境、社会因素进行假设验证.结果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 285份,患者门诊数字化转型场景使用前3位分别为"精准预约"场景(占71.18%)、"医疗付费'一件事'"场景(占67.47%)和"电子票据"场景(占48.87%).患者对界面友善、系统稳定、亲朋好友和社交媒体推荐的积极体验正向影响其对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认知,对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正向感受同样促使患者更积极地接受和推广数字化转型(P<0.001).结论 患者对门诊数字化转型的使用场景更贴近于核心就医流程,相关数字化场景的建设需要医疗机构和社会的共同推进,针对老年患者需要进行适老化流程改造以体现人文关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019-2023年上海市市级医院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儿童患病特征及住院费用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调查2019-2023年上海市市级医院中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住院患儿,了解其患病特征及住院费用.方法 依托上海市市级医院儿内科联盟,回顾性调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上海市22家有儿科资质的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其中4家为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MPP患儿,收集其诊断编码、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是否进展为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PP,SMPP),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 2019-2023 年 22家医院共收治MPP住院患儿 29 045 例,其中进展为SMPP者 6 035 例(20.8%),趋势检验发现SMPP患儿比例随年份增加存在上升趋势(χ2趋势=365.498,P<0.001).4家儿童专科医院共收治MPP住院患儿 18 710例,其中SMPP患儿 4 078例(21.8%),SMPP患儿比例随年份增加存在上升趋势(χ2趋势=14.548,P<0.001),其中2023年SMPP患儿比例(23.0%)高于历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份MPP季节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总体以夏秋季比例更高;不同年份MPP住院患儿年龄分布有所差异,2023年以学龄期儿童为主(56.8%);不同性别之间的重症比例分布无差异,不同年龄组的重症比例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差别,1~3岁儿童重症比例逐年升高(χ2趋势=191.567,P<0.001).疫情期间年MPP平均住院天数高于非疫情期间;不同年份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疫情期间个体均次住院费用高于其他年份,不同年份个体均次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历年总住院费用仍以2019和2023年为高.SMPP个体均次住院费用均高于非SMPP个体.结论 上海市2019年、2023年均有MPP流行,总体以夏秋季比例更高;与历年相比,2023年上海市MPP住院患儿人数多、SMPP比例高,其中3岁以下SMPP比例升高明显.SMPP个体均次住院费用高于非SMP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37家上海市级医院的医疗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平台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27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内容.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运用信息技术,创建了省部级层面的医疗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平台,将不良事件管理、静脉血栓栓塞症管理、危急值闭环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以及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等 5 个关键目标作为功能模块,实现了医疗质量安全的标准化建设及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可促进监管模式变革,实现医疗质量安全的信息化监管,有助于构建医疗质量安全共建共治新格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非计划再次手术信息化采集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7/27
准确采集非计划再次手术数据,能够促进非计划再次手术规范化管理.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通过建立统一的医疗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平台,确定非计划再次手术规则库和非计划再次手术分类原因,利用平台采集辖属 37家市级医院相关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筛选,确保了数据准确性.还需与电子病历等系统对接,实现数据的自动判定与挖掘,以达到预警高风险手术与优化手术流程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信息监管平台的上海市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统筹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7/27
基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搭建的医疗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平台,对市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统筹管理,监测指标包括限定日剂量、累计限定日剂量数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实现了对辖属 37 家市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信息化监管,使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提升了市级医院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