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立医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医保对药品价格引导作用的重要举措。作者结合公立医院药品集采工作实践,从集采药品遴选、采购供应、临床使用和医院财务运营4个方面梳理了当前影响公立医院药品集采政策落实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国家与地区性药品集采政策协同、合理设定配送费用、延长约定采购周期、开展集采药品专项评价等建议,为药品集采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和相关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大数据病种组合的价格形成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大数据病种组合的价格形成方法和价格标准。方法:使用2018年上海市95家医疗机构的支出数据和收入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市级医院33家,区级医院62家。使用病种分值标化数据后,以每指数单价和每指数成本的区域均值为坐标轴将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划分为4个象限;寻找出收入和成本最优的象限,即优质区间;在优质区间求出几何中心,并以该几何中心的每指数单价作为费用标准。结果:上海市区级医院的收支分布情况为:第一象限20家,第二象限8家,第三象限24家,第四象限10家;市级医院位于第一象限7家,第二象限5家,第三象限12家,第四象限9家。第三象限医疗机构的平均收入和成本均低于全市均值,且收入能够覆盖成本,为优质区间。区级医院第三象限几何中心的每指数单价为14 115.4元,市级医院为15 559.1元,可作为相应的费用标准。结论:基于客观数据及优质区间几何中心法的价格发现机制,能去除不合理收费或不合理行为对医疗收入的影响,体现医保支付标准价格的导向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供方、需方、管理方视角下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现状SWOT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现状,发现问题并探索促进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的策略与措施。方法:于2021年4-5月开展关键知情人访谈及文献研究,基于流感疫苗的供方(流感疫苗生产企业)、需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基层医务人员)和管理方(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三方视角,采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技术对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SWOT分析矩阵。结果: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的存在的优势和机会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流感疫苗接种可及性强、流感疫苗安全性较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提高了公众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意识和流感疫苗企业生产积极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的接种增强了我国疫苗流通系统的能力等;也存在流感疫苗价格偏高、总量供应不足、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意识不强、缺乏流感疫苗需求评估机制、疫苗调配不畅、疫苗供应地区结构性失衡、疫苗浪费问题严重等劣势和威胁。建立了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现状SWOT分析矩阵,形成了优势机会(SO)策略、优势威胁(ST)策略、劣势机会(WO)策略、劣势威胁(WT)策略。结论:应从供方、需方、管理方采取措施,重点发挥管理方协调和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保付费制度改革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医保付费制度改革促使医疗服务实现从价格医疗到价值医疗的转变,对推进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至关重要。作者对医保付费制度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下的行医与就医秩序进行了探讨:对医疗服务供方而言,医保付费制度改革助力推动更紧密的医联体建设,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助力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强化对医疗行为的监管和考核;对医疗服务需方而言,医联体内差异化的医保报销比例政策,更有利于吸引群众基层首诊,同时患者的就医选择面更广、选择更自由。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建议实行以价值医疗为核心的多种医保支付及绩效制度深化医联体发展,由医保系统与市政补贴协同承担下沉医务人员的薪资补助,借助医保付费工具整合基层碎片式卫生健康业务,并推动各地基于政策指导的医联体医保改革覆盖扩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增进患者福祉和推进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将我国2000年以来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政策分为放权初探、实质发展、持续推进以及深化推广4个演化阶段,详细梳理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政策沿革;并分析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简述国际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定价方法,比较国内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异同,为完善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宏观改革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美国高昂药品价格形成的原因及其启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优化药品价格管理机制,提高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美国药品价格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药品价格、药品费用总支出和患者自付支出均呈现增长趋势。笔者通过探究美国药品价格高企的原因发现,造成美国药品价格现状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实现企业的利益目标,二是美国药品市场竞争机制受限,三是美国支付方市场议价能力相对不足,四是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透明。因此,我国加强药品价格管理时,应在现有基本经济制度和药品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政府与市场的协调配合机制,确立医疗保险对药品的战略购买与谈判地位,增强药品流通和交易环节的透明度,建立科学的定价体系,促进药品创新、保证药品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选择行为激励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初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是卫生经济学的底层制度,深刻影响医生的诊疗行为和医院的运行模式。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基于医院采购环节的药品耗材品规选择和使用环节的医生合理诊疗行为腾出药品耗材费用空间,将腾出空间的68%用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选择护理、中医、诊察类等248个成本倒挂明显的医疗服务项目,按照约定的腾空间额度来确定调价幅度;并应用支付宝信用机制同步实施"腾空间调结构",以解决医疗、医保博弈问题,拓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平移补偿法"的路径,并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产生政策叠加联动效应,取得较好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定价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与锚定效应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科学适宜的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机制是影响新医疗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回顾国家层面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践,梳理了公立医院立项试行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自主定价的影响因素:按作用机制分为促进因素(测算成本、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和制约因素(现行技术难度、风险程度相近项目价格,物耗、设备折旧占比,外省份批准设立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价格,医院等级,医师级别,财政补助,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患者承受能力).发挥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锚点作用,促进价格合理形成的政策建议包括:出台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指导意见,统一成本测算样表和取数口径;评估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价值,重大创新技术按绿色通道审核并允许溢价;监测和报告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试行期的服务量和运行成本,促进项目按期转正并定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我国多适应证药物医保准入和定价策略可行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在总结既往研究关于多适应证药物准入和定价策略的基础上,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研究适用于我国医保目录调整机制的多适应证药物准入和定价策略,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期未来为国家医疗保障部门在医保目录调整工作中提供方法支撑.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调研,梳理可能适用于我国的多适应证药物医保准入和定价策略.其次,根据文献梳理情况,构建多适应证药物医保准入和定价策略可行性评价框架,制定可行性评价问卷,邀请医保准入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根据问卷进行可行性评分.此外,通过专家调,研划分出9条不同多适应证药物路径,邀请医保准入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根据问卷进行路径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形成相关建议.结果:可行性评价结果显示,直接准入的可行性较差,谈判准入和简易谈判准入的可行性相当;按加权平均值定价的可行性较差,按主适应证定价和按最低值定价的可行性相当.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路径下选择多适应证药物的医保准入和定价策略有所差异.结论:应细化多适应证药物的医保准入及价格测算方法路径;完善数据库建设,支持医保精细化测算;积极探索多适应证药物的医保创新支付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医疗健康数据定价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对呈指数趋势增长的健康医疗数据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充分释放健康医疗数据价值.方法 调研近年来数据定价的研究现状,探索构建基于多级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健康医疗数据定价机制.结果 推进形成大模型+大数据+大学科健康医疗数据要素化生态闭环.健康医疗数据要素化要经历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3个发展阶段,参考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多级市场体系,可构建基于多级健康医疗数据市场体系的数据价格机制.结论 推进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和健康医疗行业现状的数据价格机制,有助于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适应健康医疗行业发展转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