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萝卜硫素对猪复苏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ulforaphane, SFN)减轻猪复苏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在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24头国产健康雄性大白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组、SFN组,其中Sham组6头、另两组各9头。CPR组和SFN组选择10 min心脏骤停与6 min CPR的造模参数建立猪CPR模型。SFN组在复苏后5 min时,经股静脉泵入SFN 2 mg/kg、共计10 min。在复苏后1 h、2 h、4 h和24 h时,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IFABP)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的血清水平。然后,各组选择6头猪实施安乐死,获取回肠末端组织标本,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ELISA法检测过氧化物4-羟基壬烯醛(4-hydroxy-2-nonenal, 4-HNE)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黏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1, ZO-1)、闭合蛋白(occludi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表达水平。三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事后检验。结果:复苏后观察期间,CPR组和SFN组肠黏膜损伤标志物IFABP和DAO的血清水平均高于Sham组(均 P<0.05)。然而,SFN组IFABP在复苏后2 h、4 h和24 h时、DAO在复苏后1 h、2 h、4 h和24 h时均低于CPR组(均 P<0.05)。复苏后24 h时,CPR组和SFN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Sham组,SOD和CAT活性、GSH含量均降低,MDA和4-HNE含量、ROS产物均升高,ZO-1和occludin表达下调、Nrf2和HO-1表达上调(均 P<0.05)。但是,SFN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CPR组,SOD和CAT活性、GSH含量均升高,MDA和4-HNE含量、ROS产物均降低,ZO-1、occludin、Nrf2和HO-1表达均上调(均 P<0.05)。 结论:SFN具有积极减轻猪复苏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后抑制组织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氧化应激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氧化应激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在第九八一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行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氧化应激和肠道屏障功能。结果:气管插管后1 min(T 1)、拔管时(T 2),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高于麻醉诱导前(T 0),且观察组HR、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24 h,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S100β蛋白、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24 h,两组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术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态(TAS)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T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7 d,两组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能够有效降低血流动力学反应和认知功能损伤,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压氧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急性CO中毒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从脑功能与致病机制的角度探讨高压氧联合胞磷胆碱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急诊住院的120例急性CO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使用高压氧疗法,观察组使用高压氧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估临床疗效;记录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分别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arthel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Easy Ⅲ脑电图仪检测患者的脑功能状态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x2=4.876,P=0.027).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二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肌酸激酶同式酶(CK-MB)、N末端脑钠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cTnI)、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S100β和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降低,而MoCA评分、Barthel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血清以及血清NT-proBNP、CK-MB、cTnI、TNF-α、IL-6、MDA、S100β和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oCA评分、Barthel评分、血清SOD、Nrf2和HO-1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3%vs.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2,P=0.037).结论 高压氧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显著减轻患者脑损伤、提升患者认知功能和抗氧化能力,这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HO-1抗氧化途径来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通过铁死亡途径对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小鼠在照射前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MSCs处理组(MSCs组),单纯照射(IR)组(IR组)和IR组联合MSCs组(IR+MSCs组),使用钴60(60Co)γ射线全胸照射(单次20 Gy)构建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评估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铁死亡蛋白核因子红细胞相关因子2(Nrf2)、4-羟基壬烯醛(4-HNE)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水平;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小鼠肺组织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表达水平;使用二氢乙锭(DHE)检测辐射后小鼠肺组织活性氧(ROS)水平;检测辐射后肺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评估小鼠肺组织氧化损伤水平.结果:IR组照射后小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768.8±31.42)pg/ml和(161.29±5.75)pg/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0、10.65,P<0.05).HE、Masson染色显示MSCs能够减轻辐射诱导的早期放射性肺炎和晚期肺纤维化.照射后小鼠肺组织中4-HNE的表达水平上调,Nrf2表达下调,MSCs能够降低4-HNE的表达,上调Nrf2的表达;铁死亡基因PTGS2的mRNA表达水平和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而MSCs能够显著降低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8、7.693,P<0.05).结论:MSCs能够显著减轻电离辐射诱导的肺上皮细胞铁死亡,进而减轻放射性肺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二草清肝合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二草清肝合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04 例NAFLD湿热蕴结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2 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草清肝合剂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 2 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中医证候评分、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94.23%,高于对照组 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血清AST、ALT、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血清正五聚体蛋白 3(PTX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血清PTX3、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草清肝合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NAFLD湿热蕴结证临床疗效较好,能改善肝功能、血脂状况,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八珍汤合白术附子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糖代谢及雌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八珍汤合白术附子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糖代谢及雌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胰岛素方法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组、白术附子汤组(6.4 g/kg)、八珍汤组(9.2 g/kg)、八珍汤合白术附子汤组(11.55 g/kg)及己烯雌酚组(0.5 mg/kg),另设空白对照组(未造模大鼠),每组10只.测定并计算子宫指数,采用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抗苗勒氏管激素(AM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卵巢组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总过氧化物酶活性(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查卵巢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测定子宫内膜雄激素受体相关蛋白(ARA)70、肉瘤基因羧基末端激酶结合蛋白(CBP)、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CR1)、同源框异型基因A10(HOXA10)mRNA水平及卵巢组织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卵巢组织AMPK、GLUT4、PPARγ蛋白表达.结果 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比较,白术附子汤组、八珍汤组和八珍汤合白术附子汤组大鼠子宫指数,FINS、FBG、2 h PBG、IR水平,血清T、LH、FSH、PRL、AMH、IGF-1水平,卵巢组织CRP、IL-6、TNF-α、T-AOC和MDA水平,子宫内膜ARA70、CBP、SCR1 mRNA水平均降低(P<0.05);ISI,血清E2,卵巢组织SOD,子宫内膜HOXA10 mRNA表达,卵巢组织AMPK、GLUT4、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八珍汤合白术附子汤组以上指标变化均较白术附子汤组和八珍汤组显著(P<0.05).结论 八珍汤合白术附子汤可通过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糖代谢、卵巢组织氧化及炎症损伤、子宫内膜容受性、雌激素水平,抑制多囊卵巢综合征疾病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MPK/GLUT4/PPARγ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基于AMPK信号通路探究樱桃李多酚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代谢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探讨樱桃李多酚提取物(PCE)对胰岛素抵抗HepG2(IR-HepG2)细胞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利用高糖高胰岛素诱导建立IR-HepG2细胞模型;设立对照组、胰岛素抵抗(IR)模型组、不同浓度的樱桃李多酚提取物处理组和二甲双胍组.分别以50、100、200、400 mg/L的PCE处理细胞24 h,检测其对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同时利用MTT比色法评价细胞活力;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糖代谢相关因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樱桃李多酚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随其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mRNA及蛋白水平,除显著上调IR-HepG2细胞磷酸化AMP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表达外,糖原合成和糖异生途径中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叉头蛋白O1(FoxO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樱桃李多酚提取物能够激活IR-HepG2细胞AMPK信号通路,进一步抑制糖异生、糖原合成途径,从而改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新消渴方调控PI3K/AKT/FOXO1信号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新消渴方改善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T2DM IR模型.T2DM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新消渴方组,各组动物药物干预7 周.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blood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胰岛素耐量试验(insulin tolerance test,ITT)、血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glycemic curve,AUC)、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水平,评估肝脏指数和肝糖原定量.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肝组织形态病理学.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p-AKT(Ser473)、叉头转录因子(forkhead box o1,FOXO1)、p-FOXO1(Ser256)、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p-GSK3β(Ser9)、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INS、HOMA-I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显著升高(P<0.05);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明显受损、AUC增加(P<0.05);SOD、GSH明显降低而MDA明显升高(P<0.05);肝脏指数显著增加而肝糖原定量明显减少(P<0.05),而各组脾脏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p-AKT(Ser473)、p-GSK3β(Ser9)、p-FOXO1(Ser256)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PEPCK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出现脂肪变性、空泡变性.与模型组比较,新消渴方组、二甲双胍组FBG、FINS、HOMA-IR水平、TC、TG均明显降低(P<0.05),而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消渴方组、二甲双胍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明显改善(P<0.05);新消渴方组SOD、GSH显著升高且MDA明显降低(P<0.05),二甲双胍组SOD明显升高且MDA明显降低(P<0.05),但是二甲双胍组GSH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消渴方组、二甲双胍组肝脏指数明显减低而肝糖原明显增加(P<0.05);新消渴方组、二甲双胍组 p-AKT(Ser473)、p-GSK3β(Ser9)、p-FOXO1(Ser256)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而PEPCK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肝细胞排列较为均匀有序,细胞水肿及脂肪变性明显改善.结论 新消渴方可显著改善T2DM大鼠肝脏IR,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FOXO1 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基于中药炮制"醋制入肝"理论醋五味子对急性肝损伤作用谱效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以"醋制入肝"中药炮制理论为基础,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醋制时间五味子成分变化,探讨成分变化与抗肝损伤作用关联,明确醋五味子保肝活性物质基础.方法 应用HPLC法建立10批生五味子及醋制1、2、3、4、5、6h五味子指纹图谱,检测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五味子甲素、丙烯酰胺、5-羟甲基糠醛(5-HMF)、五味子酯甲水平.以CC1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为动物模型,结合血清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联合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保肝作用成分与药效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10批五味子指纹图谱中,以五味子醇甲色谱峰为参比峰,标定出共有峰23个,其中特征峰6个;对10批生五味子及不同醋制时间下五味子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组内对比发现,相似度均在0.913~0.999;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五味子中5-HMF整体呈上升趋势:醋制3 h时五味子酯甲较生五味子质量分数略有增加,而后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小;醋制1~6h内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质量分数较生五味子变化不大.与模型组比较,醋制2、3、6h组AST、ALT、TNF-α、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醋制1 h组AST、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醋制4 h组AST、ALT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醋制5 h组AST、ALT、TNF-α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组间对比发现,醋制3 h组药效学指标明显较好,随着炮制时间延长,与醋制3h组比较,醋制4、5、6h组血清中AST、ALT、TNF-α、MDA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SOD含量下降.故以醋制3 h五味子指纹图谱与药效学之间关联性建立谱-效关系研究,经灰色关联度法联合偏最小二乘法分析,5-HMF、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为改善小鼠肝损伤的主要贡献成分.结论 醋制3 h五味子对CC1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作用效果最佳,其中五味子乙素、5-HMF及五味子醇甲对小鼠生化指标影响较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白木香丙二烯氧化物合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为植物防御反应的重要信号分子,其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是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allene oxide synthase,AOS).本研究以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为材料,设计特异引物,克隆了白木香AsAOS1基因的cDNA序列,并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原核表达和纯化、组织特异性分析及非生物胁迫和激素诱导表达分析.白木香AsAOS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E)长1 575 bp,编码524个氨基酸,其蛋白分子质量是58.70 kDa.AsAOS1蛋白包含细胞色素P450的保守区域.系统进化树显示AsAOS1蛋白与甜橙(Citrus sinensis)AOS蛋白同源性较高.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sAOS1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成功表达AsAOS1重组蛋白,利用Ni2+亲和色谱纯化得到可溶性AsAOS1重组蛋白.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sAOS1基因在茎中表达最高,根次之,叶中表达最低.盐、低温和重金属胁迫能够诱导白木香愈伤组织中AsAOS1基因表达,诱导12h表达量达到最高;激素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脱落酸诱导后,愈伤组织中AsAOS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升,而干旱胁迫和赤霉素处理对本AsA OS1基因的表达量影响不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茉莉酸途径在白木香结香机制和植物防御反应中作用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