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导引-目标链接式护理干预在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问题导引-目标链接式护理干预在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52例和观察组(采用问题导引-目标链接式护理干预)53例。对比两组患者终末期肾病依从性问卷(ESRDAQ)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心理弹性量表( CD-RISC)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饮食依从、用药依从、治疗依从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饮食依从、用药依从、治疗依从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躯体健康、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躯体健康、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坚韧、乐观、坚强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坚韧、乐观、坚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5%(4/53)低于对照组的21.15%(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中应用问题导引-目标链接式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主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增强心理韧性,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导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方要素分析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中医导引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并分析其处方要素.方法:全面检索Sinomed、CNKI、VIP、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从建库至2023年11月收录的中医导引治疗稳定期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文献筛选后提取中医导引治疗COPD的干预方案,应用Excel、SPSS 26.0、SPSS Modeler 18.0 软件对中医导引处方要素进行频次统计、二阶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190篇文献,涉及12种不同类型中医导引,以六字诀和八段锦为主;干预周期为15 d~1年,集中于3个月;干预频率为每周2次~每日3次,以每日1次最多;每次习练持续时间为5~60 min,以30 min为主.二阶聚类分析得到3个中医导引处方要素集群,聚类-1(八段锦)持续时间最短,干预频率最低,干预周期最长;聚类-2(五禽戏)每次习练持续时间最久,干预频率最高,干预周期最短;聚类-3(六字诀)每次习练持续时间、干预频率、干预周期均与总体水平相近.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条高频关联规则,关联较强的干预方案是八段锦-30 min-6个月-1次/d、六字诀-3个月-30 min-1次/d.结论:中医导引干预稳定期COPD以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为主,基于3个集群特征对比,六字诀强度适中,八段锦可作为基础功法,五禽戏可为进阶功法.每天1次,每次习练30 min可作为八段锦、六字诀干预COPD稳定期的干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电针夹脊穴结合导引治疗功能性腰椎不稳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探讨电针夹脊穴结合导引治疗功能性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5-12月在上海市中医院骨伤科就诊的功能性腰椎不稳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1例、其余2组各2例失访).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及功能锻炼治疗;电针联合功能锻炼组在所选病灶两侧的华佗夹脊穴进行电针治疗,同时进行功能锻炼;电针联合导引组在选取病变节段两侧华佗夹脊穴施以电针治疗,同时进行导引功法锻炼.3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JOA评分和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腰椎稳定性相关影像学参数(腰椎矢状位曲度、腰椎活动度及过伸过屈位片椎体滑移距离、角位移),统计3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ODI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电针联合导引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3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矢状位曲度、椎体滑移距离、角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腰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且电针联合导引组腰椎活动度明显大于其他2组(P均<0.05).治疗4周后,电针联合导引组愈显率为100%(38/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21/39)和电针联合功能锻炼组的81.6%(31/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电针联合导引治疗功能性腰椎不稳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恢复腰椎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探讨海派中医对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意见,构建并形成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为后期研究提供前期基础.方法:通过采用查阅文献,结合专家临床经验、专家讨论的方式及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归纳并构建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的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确立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结果:第1轮问卷调查共遴选出22名专家,发放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4;根据专家认同度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结合专家意见,剔除条目4、条目5、条目7,调整条目3,形成第2轮调查问卷.第2轮问卷调查共遴选出22名专家,发放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6;第2轮问卷调查所有条目的变异系数均<0.5,调查结束并确立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结论: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治疗方案,为今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导引治疗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基于"五脏偏倾"理论探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病机与治则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探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病机与治则,开拓其中医诊治思路.[方法]通过查阅中医古代文献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相关文献,基于《黄帝内经》"五脏偏倾"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总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探讨中医"五脏偏倾"理论对AIS治疗与调摄的指导作用.[结果]文献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五脏偏倾"表现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变部位、症状特征高度一致.基于中医"五脏偏倾"理论的学术内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因以禀赋不足为主,饮食不节、劳倦所伤为诱,病机以脾肾失调、五脏偏倾为本,筋出槽、骨错缝为标,治则为调理脾肾、端正五脏、筋骨并重、内外结合,治法应综合内服、外治、导引、食疗等多种方法.[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与"五脏偏倾"高度相关.基于"五脏偏倾"理论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机与治则,可以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未病""既病防变"临床诊疗提供中医思路,值得重视与进一步挖掘并应用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中医导引术在绝经前后诸证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中医导引术采用形体运动、呼吸吐纳、精神调节相结合的方法,从精、气、神对人体进行调节,具有调整机体阴阳状态、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作用.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出现烘热汗出、面红潮热、烦躁易怒、手足心热、耳鸣心悸、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精神倦怠、腰背酸痛、月经紊乱等症状,对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均有不良影响.中医导引术是绝经前后诸证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局部身体症状,还有助于调节机体气血、脏腑、阴阳,使机体达到整体相对平衡的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筋出槽、骨错缝"论治膝骨关节炎
编辑人员丨2024/5/18
基于"筋出槽、骨错缝"的发病机理,结合现代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明确膝部"筋出槽"和"骨错缝"的特征性表现及两者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梳理现代研究中"筋出槽、骨错缝"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据此提出以饮食起居为先导、以手法整骨诊治于外、以中药内服调达于内、以导引练功贯始终的中医药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策略,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固本培元的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随着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长及患者带瘤存活时间的延长,肿瘤本身及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癌因性疲乏(CRF)对患者的社交、情绪、睡眠和生存期等造成越来越显著的负面影响.目前CRF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且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回顾中医药治疗CRF的相关研究进展,发现中医药在固本培元的治疗原则下,采用中成药、穴位刺激、导引运动等措施可有效缓解CRF.同时中医药在治疗CRF中注重脾肾同补以培固元气及相关机制的研究,从而减轻CRF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凸显癌症诊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李氏杵针联合五禽戏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逐渐上升,且低龄化现象日益明显,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中、西医对近视的防控手段丰富,但良莠不齐.李氏杵针作为一种特殊的针刺法,以经络针刺医学、穴位按摩为依据,结合了针刺、按摩、刮痧的优点,且无痛、无感染,通过刺激眼周腧穴,疏通眼部经络,调和全身气血,从而达到治疗与预防近视的作用;同时联合中医导引术"华佗五禽戏"临床处方应用模式以达滋水涵木、助肝之生发以振奋心阳的疗效,两者结合能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转变及真性近视的进展,易学易会,且便于普及,又可强身保健,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沈景允论治冻结肩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4/3/23
总结介绍名中医沈景允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经验.沈景允认为阳气不足为冻结肩发病的主要病因.阳气温煦失常,则寒从中生、筋脉失养,经络循行不畅、气血凝滞,久之则挛急疼痛,进而导致肩关节筋骨失衡、屈伸不利为本病关键病机.治疗上首先着眼整体,重视阳气盛衰;其次重视局部,疏经通络;通过辨构论治,恢复肩关节筋骨平衡.采用独创二位分粘法结合推拿治疗冻结肩,术后配合八段锦导引功法防止再次粘连.简而言之,沈景允基于"阴阳为纲、经络为目、筋骨为轴"理论,以调和阴阳、治筋整骨、辨构论治为治疗原则,防、治、养结合,内外兼顾论治冻结肩,收效甚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