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AR技术或单纯外展技术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FEAR技术和单纯外展技术用于麻醉下手法松解(MUA)治疗原发性冻结肩(PF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PF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EAR技术组(F组)和单纯外展技术组(A组)。F组MUA操纵手法采用FEAR技术,A组MUA操纵手法采用单纯外展技术。所有患者的MUA均在C 6神经根阻滞下实施,并在MUA后接受肩关节腔激素注射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的肩痛和残疾指数(SPADI)评分和被动关节活动度(ROM),记录治疗后1、2、4周和3个月随访的患者整体印象改变(GIC)评分,并记录再次MUA情况、MUA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及3个月随访期间接受其他治疗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SPADI疼痛评分、残疾评分、总分及被动ROM(上举、外展、外旋、内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4周两组SPADI疼痛评分、残疾评分、总分明显降低(均 P< 0.05),被动ROM(上举、外展、外旋、内旋)明显增加(均 P<0.05);与治疗后1周比较,治疗后2周两组SPADI残疾评分、总分及F组SPADI疼痛评分降低(均 P<0.05),治疗后4周两组SPADI疼痛评分、残疾评分和总分降低(均 P<0.05),治疗后2、4周两组被动ROM(上举、外展、外旋、内旋)增加(均 P<0.05);与治疗后2周比较,治疗后4周两组SPADI疼痛评分、总分及F组SPADI残疾评分降低(均 P<0.05),两组被动ROM(上举、外展、外旋、内旋)增加(均 P<0.05)。两组治疗后1、2、4周和3个月随访GI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治疗后1周比较,治疗后4周和3个月随访两组GIC评分降低(均 P<0.05);与治疗后2周比较,治疗后4周和3个月随访A组GIC评分均降低(均 P<0.05)。F组和A组治疗后1周的显著改善率(GIC=1分)分别为66.7%和59.4%( P>0.05),且两组3个月随访时的显著改善率均为100%。两组均未发生MUA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两组再次MUA例数及3个月随访期间接受其他治疗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联合肩关节腔激素治疗,单纯外展技术和FEAR技术用于PFS的治疗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手法松解联合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精准注射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精准注射联合手法松解(manipulation release, MR)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冻结肩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手法松解联合PRP注射组(MR-PRP组,31例),臂丛麻醉行肩关节MR后,超声引导下肩关节周围及关节腔注射PRP;手法松解组(MR组,32例),臂丛麻醉行肩关节MR后,不进行肩关节药物注射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和肩关节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 Score, CMS)评分。记录治疗后各个时间点非甾体抗炎药使用量和恢复满意度,同时记录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治疗前NRS评分、治疗前肩关节AROM及治疗前C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降低( P<0.05),肩关节AROM及CMS评分均升高( P<0.05)。与MR组比较,MR-PRP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NRS评分降低( P<0.05),肩关节AROM和CMS评分均升高( P<0.05)。MR-PRP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非甾体抗炎药使用量低于MR组( P<0.05),恢复满意度高于MR组( 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 结论:超声引导PRP精准注射联合MR对于冻结肩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MR治疗,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联合喙肱韧带注射治疗老年人冻结肩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联合喙肱韧带注射与超声引导下单纯肩关节腔注射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疼痛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冻结肩患者4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试验组进行连续2次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联合喙肱韧带注射,对照组进行连续2次超声引导下单纯肩关节腔注射。评估患者治疗前、第1次注射治疗后1周(1周)、第2次注射治疗后1周(2周)、第2次注射治疗后10周(12周)肩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11点数字评分(NRS)以及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项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外旋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NRS及SPAD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F=11.341、20.965、20.403、32.470、82.970、102.154,均 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情况相同( F=7.012、8.937、23.265、31.966、52.500、41.356,均 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1周、2周、12周后伸活动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 t=0.365、0.143、0.236,均 P<0.05);试验组外旋情况与后伸相同( t=0.205、0.620、2.751,均 P<0.05);试验组SPADI在12周时较对照组显著减低( t=2.063、 P=0.045);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肩关节前屈及外展活动度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喙肱韧带注射与超声引导下单纯肩关节腔注射均能有效改善冻结肩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但联合喙肱韧带注射在后伸及外旋功能的改善方面更具优势,对于后伸及外旋受限明显的患者联合喙肱韧带注射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引导下单点穿刺法行多部位注射治疗冻结肩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单点穿刺注射法与传统多点穿刺注射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接受注射治疗的100例冻结肩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点穿刺组(S组)和多点穿刺组(M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盂肱关节腔联合肩峰下滑囊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注射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肩关节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疼痛评分、主动活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评价结果以及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 SRSS)总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注射治疗操作时长、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治疗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以及治疗后各时间点患者恢复满意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和SRSS总分均明显降低( 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AROM中前屈、后伸、外展和体侧外旋的角度以及后伸内旋评分均明显升高( P<0.05)。S组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评分、SRSS总分、AROM、治疗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以及患者恢复满意度与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S组注射治疗平均操作时长为(3.5±0.8)min,明显短于M组(5.6±1.1)min( P<0.05);S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更高(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单点穿刺法行多部位注射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非劣效于传统多点注射法,临床操作时长更短,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肩关节组织和滑液生长素释放肽信使核糖核酸和蛋白表达与肩袖撕裂和冻结肩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肩关节组织和滑液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与肩袖撕裂(RCT)和冻结肩(F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19年9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诊断为RCT和FS的患者各66例(分别设为RCT组和FS组),另外选取诊断为肩关节前向不稳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影像学对RCT严重程度进行判定,RCT组患者根据RCT严重程度分为3个亚组:巨大全层撕裂(MFTT)组23例,非巨大全层撕裂(NMFTT)组23例和部分厚度撕裂(PTT)组20例。FS组患者根据FS的经典分期方法可分为:急性期31例,粘连期35例。收集肩关节囊组织样本及肩关节滑液,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组织样本中生长素释放肽mRNA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关节滑液生长素释放肽的表达。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对患者疼痛和肩关节症状功能进行评定。结果:RCT组、FS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RCT组和FS组患者肩关节囊组织中的生长素释放肽mRNA表达和肩关节滑液相中生长素释放肽蛋白水平对于对照组患者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RCT患者中,PTT亚组肩关节囊生长素释放肽mRNA表达和肩关节滑液生长素释放肽蛋白水平表达均最高,随后依次是NMFTT亚组与MFTT亚组,以上项目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急性期FS患者肩关节囊生长素释放肽mRNA表达和肩关节滑液生长素释放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黏连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RCT患者和FS患者肩关节囊组织生长素释放肽mRNA相对表达量和肩关节滑液生长素释放肽蛋白表达水平与VAS评分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呈负相关性( P<0.05),与Constant-Murley评分均呈正相关性( P<0.05)。 结论:肩关节组织和滑液生长素释放肽mRNA和蛋白表达与RCT患者和FS患者病情进展呈显著负相关性,局部补充生长素释放肽可能可以作为治疗RCT患者和FS患者的潜在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对原发性冻结肩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民航总医院2017年3月—2018年7月就诊的54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1例,女性43例;年龄(47.6±12.2)岁,年龄范围41~64岁。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情况(前屈、外展、体侧外旋的活动角度范围),Constant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关节感染、关节僵硬、血管神经损伤以及肩周疼痛等)发生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Mean± 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研究组术后前屈(160.2±20.7)°,外展(163.6±20.1)°,体侧外旋(50.5±8.9)°;对照组治疗后前屈(119.5±19.5)°,外展(121.2±19.5)°,体测外旋(35.6±6.4)°,研究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Constant评分为(83.1±9.3)分,UCLA评分为(31.7±3.1)分,VAS评分为(2.8±0.3)分;对照组治疗后Constant评分为(71.7±9.7)分,UCLA评分为(22.8±3.6)分,VAS评分为(4.4±0.3)分,研究组患者的Constant评分、UCL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VAS评分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原发性冻结肩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肩功能,同时该手术与常规保守治疗相比较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引导下多点药物注射联合肩关节腔液压扩张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喙突下滑囊和肩关节腔药物注射联合生理盐水液压扩张法治疗冻结肩(F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FS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注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患者58例。注射治疗组第1天行超声引导下的肩峰下滑囊、喙突下滑囊和肩关节腔类固醇混合药物注射,联合治疗组在注射治疗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肩关节腔30 ml生理盐水注入行液压扩张治疗,然后2组患者再行居家肩关节功能训练15 d。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注射结束后和居家肩关节功能训练结束后(治疗结束后)进行肩痛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估[肩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并于治疗过程中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注射结束后和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PROM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联合治疗组注射结束后和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和PROM评分均显著优于注射治疗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喙突下滑囊和肩关节腔药物注射联合液压扩张治疗可显著改善FS患者的肩痛和肩关节活动度,且疗效优于单纯的药物注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合并肩峰下间隙恢复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与冻结肩的中期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合并肩峰下间隙恢复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与冻结肩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治疗的55例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资料。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22例(男7例,女15例)(A组),冻结肩33例(男10例,女23例)(B组),均采用关节镜下关节囊270°松解和肩峰下间隙恢复术治疗。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评分分别评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术前肩关节内旋和外旋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A组患者VAS评分[2.5(2.0,3.3)分]和Constant评分[(33.7±9.6)分]均显著低于B组[4.0(3.0,5.5)、(45.8±12.3)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37.0个月(20~79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A、B组肩关节VAS评分[均为1.0(1.0,1.0)分]、Constant评分[(87.0±3.2)、(85.7±4.3)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A、B组患者肩关节前屈改善幅度分别为99.3°±19.9°、83.3°±27.7°,外展改善幅度分别为102.0°±21.5°、83.9°±32.8°,A组较B组前屈和外展改善幅度更大;A、B组VAS评分改善幅度分别为1.0(1.0,2.3)、3.0(2.0,4.5)分,B组较A组改善更显著;Constant评分改善幅度分别为(53.3±9.5)、(39.8±12.9)分,A组较B组改善更显著。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关节镜下关节囊270°松解和肩峰下间隙恢复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和冻结肩均可获得较好的中期疗效,但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的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和Constant评分改善幅度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引导下单点穿刺臭氧水注射联合肩关节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单点穿刺臭氧水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联合肩关节麻醉下手法松解术(manipulation under anesthesia, MUA)治疗原发性冻结肩(primary frozen shoulder, PFS)的疗效。方法:纳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及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就诊的100例PF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臭氧水组(O组)和复方倍他米松组(C组),两组在MUA基础上分别接受超声引导下臭氧水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4、8、12周夜间和活动状态下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睡眠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 SRSS)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治疗后1、4、8、12周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1、2、3 d糖尿病患者空腹末梢血糖的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O组治疗前夜间和活动状态下NRS评分,治疗后1、4、8、12周夜间NRS评分及治疗后1、8、12周活动状态下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4周活动状态下NRS评分明显升高( 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4、8、12周夜间和活动状态下NRS评分均明显下降( 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4、8、12周AROM、ADL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SR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4、8、12周AROM明显升高( P<0.05)、ADL评分明显下降( P<0.05),治疗后4、8、12周SRSS评分明显下降( P<0.05)。与C组比较,O组治疗后4周、8周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升高( P<0.05),治疗后1周、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O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空腹末梢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2、3 d空腹末梢血糖明显降低(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3 d两组糖尿病患者空腹末梢血糖均升高( P<0.05)。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超声引导下单点穿刺臭氧水注射联合MUA治疗PFS的临床疗效稍劣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但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更小,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和激素注射禁忌患者的替代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时机行肩关节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行肩关节麻醉下手法松解术(manipulation under anesthesia, MUA)治疗原发性冻结肩(primary frozen shoulder, PF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接受MUA治疗的PF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的病程分为病程<3个月组(A组)、3个月≤病程<6个月组(B组)、6个月≤病程<9个月组(C组)、9个月≤病程<12个月组(D组)。比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分及恢复满意度。同时比较4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12个月内二次粘连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29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A组33例、B组35例、C组32例、D组29例。与术前比较,4组术后各时点NRS评分、AROM和ADL评分均明显改善( P<0.05);术后各时点NRS评分、AROM和ADL评分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术后1个月内的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D组,D组术后1个月恢复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 P<0.05);4组间二次粘连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不同时机行MUA治疗PFS不存在明显的疗效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