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人文教育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医学人文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之间既存在共性特征又相互区别。医学英语课程需要协同实现以医学生为育人对象的课程思政目标。本文基于医学人文教育视角,从医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医学名家故事、国际医学文献检索、医学英语时文导读、中医药英语文化等角度,深入挖掘医学英语教学资源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精准提升当代医学生医学伦理、大医精诚、医学人文、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意识和中华医药文化自信,培养面向新时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产出导向的中医文化ESP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中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中集中表现为“中医文化失语症”,其中教与学的输入和产出驱动不足是其重要原因。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在中医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课程《英语畅谈中医文化》中设计“中医文化”产出导向教学模式,依照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开展实践研究,证明应用该模式使中医ESP课程的教与学有效融入了“民族情感”与“国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中医文化产出能力,发挥了外语教学的育人作用,而且也提升了教师的教研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学英语课程听说教学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共情式"培育探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除了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还需要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本文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内核和引领,采用"共情"的方式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融入医学英语听说教学之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围绕职业道德规范、医学伦理关系以及社会热点事件确立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主题,设计了"共情导入""分析点评""讨论启发""模拟再现"4种教学环节,实现从"情感认同"到"内化于心"再到"外化于行"的隐性培育过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对相关的医学伦理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语言学课程中培养医学人文精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医英语跨文化交际课嵌入PBL的教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PBL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能力。本研究尝试将PBL教学环节嵌入中医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在此,展示了此次实践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同时汇报了通过问卷、访谈收集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以及研究者基于课堂实践的教学反思;最后就PBL教学在课程中的实际运用给出了参考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英语学习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研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英语学习效能感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水平,探索英语学习效能感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考查英语学习效能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7名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英语学习效能感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信念和行为两个层面的水平。使用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问卷数据。 结果:被试者英语效能感获分均值为(2.82±0.60)(1 ≤ ≤ 5),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获分均值为(3.24±0.53)(1 ≤ ≤ 5)。被试者英语自主学习信念获分高于自主学习行为( t=14.10, P < 0.001),2020级被试者自主学习能力获分低于2021级( t=2.64, P=0.009)。线性相关分析表明,被试者英语学习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获分呈中等显著正相关。 结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英语学习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被试者英语自主学习行为滞后于自主学习信念,且被试者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随年级升高而降低。英语学习效能感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医医院中青年医师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能力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采用跨文化敏感度量表(ISS量表)及自制跨文化传播中医药专业能力测试量表,以问卷调查形式,评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51位中青年医师(45岁以下)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传播中医药专业能力。采用SPSS 21.0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对影响中青年医师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内部结构的相关性。结果测试对象的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的最终评分(满分5分)为(3.73±0.54)分。中青年医师个人的专业背景不同、英语等级不同、国外学习生活经历不同,在跨文化传播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跨文化敏感度5个维度,跨文化敏感度与跨文化传播中医药专业能力间均相关( r>0.5, P<0.01)。提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青年医师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整体评分较高,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交际愉悦度,加强专业英语培训。选拨相关人才时应注意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背景的人才更适合作为传播中医药的工作者。传播者的学历、英语能力、传播经验对于传播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建议积极开展对中医院青年医师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的量化测试,选拔跨文化传播中医药人才时注重与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相关的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活动理论框架下中医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活动是教学的基本单位,任务型教学活动因强调“在做中学”而备受欢迎。基于活动理论,建构中医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任务型教学活动三角模型,并将其应用至“英语畅谈中医文化”课程中,通过解析主体、确定客体,借助工具、设置规则,明确分工、建构共同体,聚焦成果、多维评价等对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实证研究。实践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丰富其中医英语知识结构、提升其中医英语应用能力,优化中医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绘图教学法在留学生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gional Anatomy是留学生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2017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已初步完成留学生的Regional Anatomy全英文授课,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留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掌握困难与纯语言授课难懂的两难问题,目前分析主要源于以下3点:①Regional Anatomy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名词术语相当多,可能胜过英语GRE考试词汇;②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使用大量文字描述,使学生感到难记忆、易遗忘;③本校招收的留学生来自亚非拉多个国家,增加了Regional Anatomy授课过程中专业术语交流的难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药用植物英语及医学英语教育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回归的呼声越来越高,药用植物及医学相关内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医学英语教育而言,药用植物英语作为当下的重点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思维、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促进个人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讨药用植物英语及医学英语教育策略,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金匮要略》魏迺杰英译本的认知识解操作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中医典籍翻译是中医国际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金匮要略》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英译本众多,但其英译研究却相对薄弱.本文基于认知识解理论,聚焦魏迺杰英译本的翻译过程,探讨译者对原文理解和译文产出的识解操作,以考查其背后的认知理据.研究表明,中医典籍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解码-再编码"的过程,更是译者认知识解的结果,如在译文整体详略度上魏译本注重文本外译写、在涉文化意象术语的聚焦上将源概念域范畴移植到西方文化中、在语言表达的视角上侧重英语句法逻辑、在中医独有概念内涵的突显上不遗余力推崇异化翻译等,体现了译者翻译时因识解机制不同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也为认识中医典籍翻译中的应然与实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