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医科院校分层多元英语课程体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构建医科院校英语分层多元课程体系,提升医学生在医学专业领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双语或全英文医学专业教学做铺垫。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构建医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然后利用问卷和访谈方式,采集7名长期在医学院校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专家指标打分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门课程的专家权重。结果:学术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交流、跨文化交际、医学英语听说、医学论文写作的综合权重分别位于方案层所有指标的前5位;综合英语2的综合权重排序为第6位;四级考核的综合权重排序为第8位。结论:通用英语在医科院校仍然必修,但是可适当压低权重,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能力设定多样化的起点;同时辅以等级考试,以推动双语或全英文教学准入标准的衔接;跨文化课程板块在医科院校不纳入主科,主要以选修课为主,以增加医科院校英语课程内涵建设;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可以融入到其他课程板块之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医英语跨文化交际课嵌入PBL的教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PBL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能力。本研究尝试将PBL教学环节嵌入中医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在此,展示了此次实践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同时汇报了通过问卷、访谈收集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以及研究者基于课堂实践的教学反思;最后就PBL教学在课程中的实际运用给出了参考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医医院中青年医师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能力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采用跨文化敏感度量表(ISS量表)及自制跨文化传播中医药专业能力测试量表,以问卷调查形式,评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51位中青年医师(45岁以下)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传播中医药专业能力。采用SPSS 21.0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对影响中青年医师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内部结构的相关性。结果测试对象的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的最终评分(满分5分)为(3.73±0.54)分。中青年医师个人的专业背景不同、英语等级不同、国外学习生活经历不同,在跨文化传播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跨文化敏感度5个维度,跨文化敏感度与跨文化传播中医药专业能力间均相关( r>0.5, P<0.01)。提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青年医师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整体评分较高,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交际愉悦度,加强专业英语培训。选拨相关人才时应注意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背景的人才更适合作为传播中医药的工作者。传播者的学历、英语能力、传播经验对于传播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建议积极开展对中医院青年医师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的量化测试,选拔跨文化传播中医药人才时注重与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相关的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执行海外卫勤任务医护人员跨文化能力的质性访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通过调查海军执行海外卫勤任务医护人员的跨文化能力现状及跨文化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为军队院校外语教学更好发挥"为战育人"功能,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 9 名执行过海外卫勤任务的海军医护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访谈提炼出 5 大主题:对跨文化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对不确定性的规避;对跨文化交际策略的使用;对于医学文化的尊重;跨文化沟通问题包括外语能力普遍不足、文化知识较缺乏和语言焦虑.结论 军队院校外语教学和培训应充分展开外语专业化实战化教学,兼顾标准英语和其他英语变体,进一步提升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传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海军院校军事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1/20
为实现"立德树人、为战育人"这一办学目标,海军军医大学《海军英语》课程开展了基于私播课和微信公众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内容围绕海军概况、海军文化和海军医疗,侧重培养海军医学院校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推动"德育为先、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的复合型海军医学人才外语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为军队院校混合式英语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语言服务的实证调查及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本文通过了解突发公共卫生期间一线语言服务人员的相关经历,为高校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内容方面的启示,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语言问题,助力我国应急语言能力的建设.方法 以五个常见的应急语言服务场所(机场、酒店、社区、医院、政府)为主要调查场景,收集社会公众尤其是在新冠初发期间的一线工作人员应急语言服务问卷数据.结果 在新冠突发期间,应急语言服务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公民应急语言意识薄弱、较难满足弱势群体的语言需求、外语沟通不畅、病毒术语翻译随意、缺乏跨学科的专业人才.为满足应急语言服务的要求,应急语言教学要并重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外语、方言、手语等)、分场景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结论 语言应急服务在未来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和需求,需要建立起更为有效、系统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面对人才队伍的储备工作,高校义不容辞,应通过细分教学领域的探索,提出适合不同领域的应急语言服务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医科院校援非医师外语交际能力培训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6
陆军军医大学连续3年承担援非医疗任务,这对援外医师外语能力、特别是听说交际能力提出很高要求.以往的援非医师语言培训存在内容形式单一、周期短、成效低的特点;医师自身外语能力受非洲口音影响,存在交际沟通障碍.针对以上问题,可在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采取交际-任务型教学,通过学习非洲英语口音,进行口音英语练习;以场景模拟和案例讨论方式进行医学交际练习以及跨文化人文交流.使援非医师外语培训朝着实效性、多元性方向发展,更好地辅助援非医师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学生如何克服英语阅读心理问题——评《中学生心理辅导》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日益被强调的国际化背景下,中学教育阶段中的英语教学重要性日益受到师生们的共同关注.但面对大量的生词记忆和跨语言的学习难度,学生也随之产生了一定的英语学习心理问题,尤其是英语阅读中大量出现的陌生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情绪困扰,从而导致中学生在英语阅读和学习中兴趣不足,学习效果迟迟难以提升.由姜淑梅和崔继红共同编著的《中学生心理辅导》,以心理辅导的理论内涵为切入点,根据中学生心理基本特点和心理辅导经验总结,系统论述了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我意识、情绪管理、认知心理、学习模式、网络心理、人际交往等,在理论指导、心理辅导实践、心理测试、实务训练和拓展阅读的多角度的引导下,更好地帮助教师科学有效地在教学管理中运用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知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环导学"培养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四环导学"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中医药院校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班实行"四环导学"大学英语教学,对照班实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实验教学时间持续三学期.运用中医药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试卷采集数据,SPSS19.0软件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①实验班在"四环导学"大学英语教学实验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显著变化(t=-14.61,df=31,P<0.05),显著高于入学初的跨文化交际能力.②三个学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显著差异(t=9.74,df=52.42,P<0.05),实验班跨文化交际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班跨文化交际能力.[结论]"四环导学"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中医药院校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相比,"四环导学"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医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84名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跨文化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福建省2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2018届实习护生384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能力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实习护生的跨文化护理能力得分为(113.91±23.1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课程学习经历、护理外籍病人的经历和跨文化接触途径对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受教育程度、课程学习经历、护理外籍病人的经历及跨文化接触途径对其有重要影响.护理院校需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注重医教协同,增加跨文化接触途径,以提高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