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昭玲教授诊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IVF-ET中医辅助方案的构建与临证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在 40 岁之前出现性腺功能的减退,临床表现为继发性闭经、不孕,常伴有夜间睡眠过程中出汗、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围绝经期症状.本文主要介绍尤昭玲教授对患者行中医辅助IVF-ET论证思路及特色治疗.尤教授认为POI患者不孕的主要病因为肾元亏虚、血瘀致病,故在治疗上以固本培元、活血化瘀为主,并根据二期序贯与三期三法,采用尤氏"辨卵调泡八法",妙用花药随证加减,同时佐以食疗巩固疗效.并附验案 1则,以资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亚市中医药膳食疗发展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海南中医药膳食疗的发展现状。设计调查问卷,从调查对象对药膳食疗的认知程度、药膳食疗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2个方面进行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363份,有效问卷363份,有效回收率为80.67%。调查对象中,49.59%(180/363)明确了解药膳,43.80%(159/363)认可药膳食疗,半数以上使用药膳的目的是补气补血和美容减肥;选择药膳食疗中,44.63%(162/363)的调查对象看重疗效,31.40%(114/363)的调查对象看重口味;药膳食疗人均消费160元以内接受程度较高。调研还发现,药膳餐厅的口碑是消费者选择就餐的重要因素。同时,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应对药膳食疗服务与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政府部门采用国际标准加强对药膳食疗产业链的管控,并利用海南当地特色文化建设药膳餐厅,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早期识别及中医护理干预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研究主要介绍危重症患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获得性衰弱的早期识别的重要作用、早期识别工具及使用方法,结合音乐疗法、中药调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太极拳)、穴位疗法(针刺、按摩、敷贴)等诸多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未来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早期识别及护理进行展望,以期降低危重症患者的ICU-AW的发病率,提升其治疗效果,为良好的ICU-AW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肺康复非药物疗法的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检索、评价、提取中医非药物疗法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康复的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站及专业学会网站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相关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10日。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与证据汇总。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其中指南6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7篇、Meta分析8篇、专家共识1篇,从适用人群、干预目标、艾灸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针刺疗法、穴位注射疗法、传统保健功法、药膳食疗、随访、安全性11个方面总结了37条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肺康复非药物疗法的相关证据,临床在应用证据时,应充分考虑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能力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个体化的中医护理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尤昭玲对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异常的认知及诊疗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尤昭玲教授立足于临床,针对女性生殖病症创新性提出“生殖链”“生殖链终端效应”的临证假说,将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视为“生殖之泉”,利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内膜功能,并构建“中医四体疗法”诊治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异常的临床助孕策略,推崇整合中医疗膜理带四法,即中药、食疗、针灸、耳穴贴敷,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三大典册及现代文献产后缺乳中医食疗方调护规律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古今文献中产后缺乳食疗方的常用食物及中医食疗干预产后缺乳的调治规律,为产后缺乳的食疗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查阅古代文献《中国药膳大辞典》《中医食疗方全录》《中医方剂大辞典》,现代文献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1日。收集调治产后缺乳的食疗方,并提取其方名、组成等信息,采用Excel 2019进行频数分析,采用SPSS 18.0分析食物配伍关联规则,采用SPSS 26.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51首食疗方,含119味食物,其中以猪蹄、粳米、酒酿的使用频次较高。食物的性以平、温为主;味以甘为主;归经以脾、胃、肝、肾为主。在支持度≥2.0%、置信度≥60.0%的条件下,核心食物组合为19个,食物间关联规则为8条。基于聚类运算分析,得到核心食物组合4类。结论:中医食疗调治产后缺乳时,讲究以补气养血为主,补气为先,注重调护产妇脾胃,强调甘缓平补、固本培元之法。遵循补益肝肾、健脾利水、滋阴养血、清热化痰等治法,虚当补之,盛当疏之的治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食疗方调治小儿积滞的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食疗方调治小儿积滞的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食疗方全录》以及《中国药膳大辞典》中调治小儿积滞的食疗方,提取方名、组成等信息,应用SPSS 22.0进行频次分析,应用Weka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小儿积滞食疗方99首,涉及食物共62味,累计使用频次224次,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食物有鸡内金、粳米、山楂等。食物四性主要集中在平,五味主要集中在甘,归经主要集中在脾、胃经,功效主要集中在消食、补虚。小儿积滞食疗方主治证候以乳食内积、脾虚夹积为主,乳食内积型小儿积滞常用食物组合为"砂仁-鸡内金";脾虚夹积型小儿积滞常用食物组合为"扁豆-山药-粳米""粟米-山药"。结论:中医食疗方调治小儿积滞讲究和合调平,甘缓补益,强调重调脾胃,兼顾调肺,遵循"消补兼施,循因施治"的治则,提倡辨证施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药早期干预抗-SSA抗体阳性1例追踪报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能满足任一自身免疫病诊断标准的抗-SSA抗体阳性患者,属中医"欲病"阶段,可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中医体质分析及辨证施治,辅以食疗及生活方式干预。2012年5月10日-2019年10月8日,以左归丸口服结合食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早期干预抗-SSA抗体阳性阴虚质患者1例,结果患者舌红苔薄、脉细无力、干咳等体征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禁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及代谢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中医禁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温州市中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就诊的MS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正常饮食,观察组接受中医禁食疗法。比较两组血脂指标、AI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人体测量学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11±0.26)mmol/L]、总胆固醇(TC)[(4.31±0.26)mmol/L]、三酰甘油(TG)[(1.39±0.26)mmol/L]均低于对照组[(2.95±0.34)mmol/L、(5.24±0.33)mmol/L、(2.68±0.41)mmol/L]( t=13.16、14.85、17.82,均 P < 0.001),观察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8±0.09)mmol/L]高于对照组[(1.03±0.04)mmol/L]( t=10.21, P < 0.001)。观察组治疗后AIP(0.10±0.04)、HOMA-IR(5.12±0.42)均低于对照组[(0.28±0.10)、(5.80±0.67)]( t=11.21、5.76,均 P < 0.001)。观察组治疗后腰围[(91.05±4.26)cm]、臀围[(98.16±5.06)cm]、内脏脂肪指数(VAI)[(3.94±0.52)]均低于对照组[(95.55±9.87)cm、(102.64±9.84)cm、(5.66±1.04)]( t=2.80、2.71、9.92,均 P <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101.52±13.52)U/mL]高于对照组[(80.01±6.82)U/mL]( t=9.52, P < 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4.41±0.35)nmol/L]低于对照组[(6.26±0.61)nmol/L]( t=17.64, P < 0.001)。 结论:中医禁食疗法可有效降低MS患者AIP、血脂、腰围、臀围及VAI,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养生三要》饮食养生观探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养生三要》由清末医家袁开昌所著,袁开昌倡饮食为养生之要务.尊重养生之道和保持饮食有节是《养生三要》的主要饮食养生要旨.其饮食养生之法在常人为提倡饮食轻简,重视摄入谷味,饮用适量酒茶等;在病家需注意服药饮食忌口、病中饮食宜忌和病后饮食调护;在医者主要强调食疗的重要性,主张以饮食偏性纠人体寒热阴阳.《养生三要》从常人饮食养生、病家饮食宜忌、医家食疗却疾三个层面,阐述了以"中和饮食之道"滋补保养、益寿延年的养生思想.本文通过挖掘《养生三要》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探究该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学术及实用价值,为中医养生学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思路与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